APP下载

四川省阿坝州茂县羌族传统服饰造型研究

2014-10-22曲义

关键词:茂县羌族

曲义

摘 要:针对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羌族传统服饰,分析了茂县地区羌族传统服饰的总体特征,并进一步对茂县羌族传统服装中的长衫、羊皮褂子、背心、下装,以及配饰中的头部装饰、腰部装饰、腿部装饰、鞋饰、首饰、其它装饰进行了分类造型研究。旨在全面解析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的羌族传统服饰造型的艺术特征。

关键词:茂县;羌族;传统服饰造型

中图分类号:J5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45-04

一、茂县羌族传统服装造型

民族服饰的普遍性和个性在于,对于同族而言,民族服饰呈现出一种普遍地审美特征。而对于他族而言,民族服饰是本族区别于外族的个性表征。对于没有文字的羌族来说,服饰就是一种无字的天书,象征的史记和随身携带的百科全书。[1]羌族被称为是“将历史穿在身上”的民族,据《后汉书·西羌传》记载,远古时期羌人披发覆面、羌女披大华毡,以为盛饰,《隋书》曰:羌人服裘褐,披毡,以为上饰,《北史·宕昌传》说宕昌羌人“皆衣裘褐”,道光《茂州志·风俗》说:“其服饰男毡帽,女编发,以布缠头,冬夏皆衣毪,妇女能自织。”羌族民歌“阿拉依撒”对羌族服饰进行了这样的描述:银子耳环头上呀挂,绣花儿衣裳身上呀穿,银子耳环头上呀挂,绣花儿衣裳身上呀穿,五彩的须子腰间带,云云儿花鞋脚上呀穿,五彩的须子腰间带,云云儿花鞋脚上呀穿。而羌族民歌《唱穿戴》中又唱到:穿上靴子呀!好看的靴子。扎上靴带呀!五色的靴带。穿起了裤子呀!白绸的裤子。穿起了绣花衣衫呀!美丽的花衣衫。扎起了腰带呀!好看的腰带。左手戴上呀!牙骨圈子。右手戴上呀!珊瑚圈子。颈上挂上呀!珠宝项链。耳朵上的耳环呀!有五钱金子。耳朵上的坠子呀!是珊瑚做的。头上帕子呀!是绣花帕子。右手戴的戒指呀!镶着珊瑚。左手戴的戒指呀!镶着玛瑙。

以上材料均形象地描述出了各个历史时期羌族服饰的基本特征与构成元素,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羌族服饰从雏形至发展再到最终形成定制的缩影。

(一)长衫造型

在茂县羌族服饰的各个组成部分中,长衫是主体。长衫的衣身造型外轮廓为直筒造形,不收腰,腰间束带,衣长至脚踝附近。长衫门襟的款式为斜襟或大襟,领形为领坐高3厘米左右的竖直式立领,长衫传统袖子的结构为袖片与衣片连属的连裁袖,袖长至臀围线上下。大致以茂县沙坝地区为分界,其南北地区羌族所着长衫的面料大体分为两种,分别为麻衫和毪衫。

制作麻衫时首先要捻线。捻线又称吊线,用牙剥麻的同时,右手不断地拉伸纤维,左手摇纺锤捻线。第二步为织料。在织麻机上横向交织。第三步便可制衫。长衫的制作采用平面裁剪的方法进行,衣袖连裁。第四部为刺绣。茂县有的地区的麻衫上没有任何装饰,极为素朴。而有的地区会在麻衫缝制阶段结束后,在麻衫的主要部位运用一定的绣法进行刺绣装饰。

《北史·宕昌传》记载:“宕昌羌人,皆衣裘褐”。其中,“褐”即“毪子”,它是一种用粗羊毛呢所制成的长衫。传说天后“阿古木媔”是羌族制作羊毛绳和羊毛布的首创者。织毪料和制作毪子长衫的方法与麻衫相同。除了以上所述的两种材质的长衫面料之外,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棉布长衫、化纤长衫和天然纤维与化学纤维混纺面料制成的以红色、蓝色和绿色为主色的长衫成为现今茂县地区羌族人民所着长衫的主要材质,在此不再赘述。

传统的羌族长衫通体无扣,而是通过腰带来调整服装的闭合关系。介于长衫衣长过长,下摆易于磨损,且不利于生产劳动,因此,长衫的具体穿着方法为:穿长衫时,在头没有穿过衣领时便将腰带系于腰部,这样,长衫多余的量就被收纳到了腰间。同时,腰带被这部分衣料所遮挡起来,人体活动时,腰带在腰部时隐时现。

(二)羊皮褂子

羊皮褂子也叫羊皮坎肩,无袖、无扣,在袖口、门襟和下摆露出羊毛,衣长至臀围线上下(图1)。羊皮褂子是羌族服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穿于长衫之外,既实用又美观。《禹贡》中将羌民们制作此种连毛羊皮褂子的方法称为“织皮”。其做法是:首先将泥土糊在连毛羊皮的里层,隔日用刀刮去上面的软组织,阴干后鞣制,用火烤干后将皮子鞣软,然后进行缝纫。有的褂子上还要贴绣上羌族的羊图腾纹样。一件羊皮褂可以起到多种实用功能,羊毛可保暖、光板羊皮可防雨、经鞣制的皮子又很防磨。此外,羊皮褂子还可作为临时休息用的坐垫,可谓是一物多用。

(三)背心

羊皮褂子以羌族男子穿着为主,而背心则是男女皆服的一种服装,尤以女子服用居多。背心又叫马甲或坎肩,茂县地区羌族背心的衣长至臀围线上下,背心的领形为小领坐的立领造型,无袖,前门襟为对称式或大襟式,对襟式的背心可不设纽扣和扣位,而大襟式背心则需设置。男式与女式背心主要是用黑色的面料制作,并以黑色面料为地,在此基础上运用各种针法进行挑花和刺绣装饰,装饰部位集中于背心的前后领坐、门襟、袖口、下摆及下摆的开叉处。

(四)下装

与我国西南地区的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不同的是,茂县传统羌族女子和男子的下装皆为裤子。究其原因,应该与羌族先民长期的游牧生活有着密切相关。裤子的色彩多为深色调的黑色和普蓝色,但黑虎羌寨和牛尾羌寨则属于例外,均以着白裤为盛。牛尾寨的羌族男子以着短裤为传统,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茂县地区,其裤长均为九分的长裤。最初的裤子并没有门襟和腰头这两个结构,而是通过在腰间系带,来达到裤子的开闭与裤子的合体性要求。

二、茂县羌族配饰造型

羌族人民除了穿着上述的基础性传统服装,还在这些传统的服装之外或之内赋予羌服以新的视觉形象和寓意。或以实用为初衷、或以装饰为目的,运用各种材料和处理手法,将一系列的配饰与基本型服装结合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羌族的服饰。

(一)头部装饰

1.发饰。茂县羌族女子成婚后发饰由发辫改为挽髻。松坪沟地区男子童年时将除脑门的头发外全部剃光,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蓄发,成年后开始包头帕,脑后特意露出编有蓝线的发辫,而茂北地区的男子传统发饰多为长发披肩。endprint

2.头帕。茂县羌族的包头因支系不同而呈现出各异的造型,如盘状头帕(永和乡)、黑色大包头和白色十字帕(赤不苏地区)等。帕带子的长度一般都在3米左右,缠在头上,甚是壮观。男女所包的头帕都以黑、白二色为主,或包黑白相间的“喜鹊帕子”,包黑白相间的帕子要先缠白布,再将黑布交错于其上,佩戴到头部后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趋势。女式的头帕的佩戴形式除了男女通用的包帕外,还有“搭帕”。女式头帕多以刺绣进行装饰。三龙地区的妇女冬季戴四方头巾(图2),春秋包多为折叠成三层的黑帕,刺绣装饰于表层,两条大而长的发辫围于其上,发辫并非妇女头部的辫子,而是一个独立的头饰品,其材质以往多为人发,现在亦有用化学纤维制成的假辫。发辫之上再以银制八瓣花、银牌、彩穗等做装饰。这些搭“一匹瓦”头帕的羌人被叫为“搭帕子的人”。

此外,茂县的黑虎羌也被称为“白头羌”,黑虎乡妇女常年所包的白色头帕似“吊孝”状。头帕的外观呈“虎头”状,其原因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黑虎将军”而戴,黑虎将军姓杨,名文武,羌名多尔泰,人们习惯称他为杨四将军或黑虎将军。万年孝头帕原为男女都戴,后来只有妇女依然保持该习俗。

3.童帽。茂县地区羌族儿童所戴的帽子的造型主要是采用比拟的艺术手法来塑造,形象地制作出了狮子、猴子等诸多动物造型的帽子。植物造型的帽子以羊角花形为原形来进行制作,羊角花帽缀以羊毛绳,以求保佑其健康成长。男童的帽额滚边饰,两边彩绣花样,帽顶两边缝两束羊毛,形似帽子的两个白色小耳朵(图3),顶部中心位置有一个圆形的羊角花适合纹样,羌人称之为“香叭”,香叭的一端有一个小开口,内存祈福之物。帽子两侧刺绣蝶恋花、羊角花等吉祥图案。羌族小孩胸前戴铜镜,童帽上饰有小海贝,皆为护身之用。女童的金鸡帽帽檐处同样贴绣彩边,帽尾下垂。位于茂西的赤不苏自治区,帽额正前方还贴绣多彩的冠状纹样,帽顶铆一排小银饰,帽尾的两条小飘带之下,分别坠一个芝麻铃。

(二)腰部装饰

在茂县地区的各个服饰类型中,腰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部分。腰饰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围腰、裹肚、腰带、飘带、织花带和子弹带等部件。

1.围腰。围腰羌语叫做“帕弱革”,是男子和女子服装的重要配饰之一。围腰是围在腰间的服饰,以深色的面料为地,有“凸”字形的满襟式围腰和倒T形的半襟式围腰两种款式。满襟式围腰是从领口或胸部起,一直延续至膝下甚至到脚踝的长围腰,其围度大于1/2腰围小于臀围,穿起来从正面看像是裙子,故也叫围裙;半襟式围腰的起点在腰部,终点位于膝下或脚踝。男子的围腰为半襟式,在围腰的前中离底部5厘米处绣方形纹样,纹样之下开真衩。女子的围腰上述的两种式样皆可。围腰的产生,首先是以实用为目的。因长衫衣长过长,在劳做时,随着人体的运动,不可避免的会使长衫上沾染污物。除此之外,因长衫和羊皮褂上均无装物的口袋,围腰上的一对平贴式的明贴袋恰好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后来随着羌人审美意识的提高,在围腰上运用刺绣工艺进行装饰,使得围腰又兼具了审美的情趣。在离围腰布外边缘约5厘米处缝系带,目的是展现出围腰上的全部刺绣装饰纹样。

此外,羌族女子和小孩贴体穿着的肚兜也可以将其归入围腰一类之中,它是遮掩胸腹部的一块布,布上刺绣,用细布带挂于颈上,另将两条细部带子缝在肚兜腰节线处的两端,用时系起,以起到遮挡的作用。

2.裹肚。裹肚也叫鼓肚,是位于左腹前的倒T形装饰,佩带时系在腰上(图4)。裹肚为羌族男子的配饰,女子一般不用。裹肚主要是用原色、无彩色布料或麂子皮制作的,其上绣有吉祥纹样。

3.腰带。在茂县羌族服饰中,腰带是男女皆用的物品,它是一种功能性与装饰性兼具的带子。有银带和布带两种类型。布腰带一般长3米左右,宽15厘米上下,布带加上穗子后长约十尺,绕双道后系结于体后,有黑、白、蓝和红色等几种颜色。女子的银带上还嵌有宝石、坠银制的针线盒和奶钩。

4.飘带。飘带是一种双面绣花的细而长的织带,以彩绣图案为主,或用印花布制作。主要用于扎在人体背面的腰带结之上,飘带头垂于臀部。也可以用在绣花帽和端公法帽的后面。有的飘带上还缝缀了小海贝等点状的装饰物。

5.织花带。织花带是用来固定围腰的带子,它用各色线作经线,纬线为白色,经线起花后穿综织造,距织出万字纹,织花带的纹样以“卍”字纹为主,这是对太阳的原始崇拜在服饰上的体现。茂县地区的羌族织花带子有素色带和彩带两种,带穗男子置于身前,女子则反之。

6.子弹带。子弹带一般斜挂在身前,多为布带,是由3至5个小袋构成,内装打猎时使用子弹(图5)。

(三)腿部装饰

绑腿用以裹腿,是羌族传统服饰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其制法是用棕榈丝、麻或羊毛等天然纤维纺线,再用织布机织成20厘米左右宽的面料,用时缠在小腿处,一条绑腿的长度一般在2.5米上下,固定绑腿的脚带一般在1.5米左右。绑腿主要起到冬季御寒、护腿的作用。羌族的绑腿捆绑于脚踝以上,膝盖以下的位置上。无论男女,大部分都以白色绑腿做底,其材质有麻和毪两种。在白色绑腿的基础之上,牛尾寨男子在膝盖以下裹纵向彩条绑腿,再用横向细条彩带于膝盖以下固定;松坪沟男子在膝盖以下绑四个角绣有数层同心圆式的黑底长方形绑腿,织花脚带与牛尾寨的不同,并非是一个独立的部分,而是直接与黑色护腿中心的右边缘缝合在了一起。羌族女子在膝盖以下缠横向红白条纹的色织带子;而永和乡的女子婚前打大红色的裹腿,膝盖以下缠湖蓝色的脚带,中晚年时则打黑裹腿,以白色麻脚带系扎。腊呼地区的腊呼羌自称“额米”,打红绑腿。

(四)鞋饰

1.云云鞋。云纹在中国传统装饰纹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吉祥的寓意。《说文》:“云,山川气也,从雨云象回转形也。”《易经》曰:“云从龙,云起则龙生。”羌族服饰上的云纹纹样多为羊角形云纹,是图腾崇拜的体现,通常用漩涡形做为框架。羌族妇女经过精心的艺术提炼,形式美与内容美兼具,反映出羌族追求流动的形式美的审美特征。[2]endprint

羌人中绣制云云鞋的第一人是“腊一姐”。在羌族经典《羌戈大战》讲到,古羌人在战败于戈基人(氐人)后,天神阿爸白构受到神人的启示后,让腊一姐绣制带有五色云彩的绣花鞋子,羌人穿上这种鞋子后,用白石攻击戈基人,战争胜利后,羌人视这种鞋子为上天赐予他们的神圣之物,此鞋便在羌人中得以普及,人们纷纷穿着。

羌语中将此鞋称为“摇摇抓哈”,即“云云鞋”,也可以叫“绣花公鸡鞋”、“勾尖布鞋”和“尖尖鞋”。它是著名的羌族传统足饰品,以男子穿着者居多,造型通体为船形,鞋头水平向上略翘,男式云云鞋鞋面的色彩主要为黑、蓝、白三色。云纹从鞋尖一直发展到根部,楦头包1公分左右的羊皮或麂子皮(图6)。鞋帮处绣类似火镰纹的云纹图案,“云云鞋”之名由此而来。

羌族民间情歌中这样唱道:“送哥一双云云鞋,情哥穿上爱不爱?鞋是情妹亲手做,金钱银钱换不来。送哥一双云云鞋,情哥不穿藏起来。大路小路尽管走,千万莫把情忘怀。送哥一双云云鞋,千针万线手上来,彩云朵朵脚下滚,两颗心花一齐开。”由此可见,云云鞋又被看做是爱情的信物。

云云鞋的制作工艺:

①首先制作布壳子(鞋里硬衬)。其做法是把布片用糨糊逐层糊起,晾干至布壳变硬后作为鞋硬衬待用。

②纳鞋底。按照脚的尺寸,对照鞋底纸样在布上剪出鞋底样,一般纳4层鞋底的云云鞋为最传统的做法。最上层一般纳棕底、第二层和第三层纳布壳子和笋子壳底,最后一层纳桐麻底。

③最后制作鞋面。按照相应尺码,在布上放置相应的鞋面纸样和绣花纸样,剪好后在鞋面上绣花,最后将鞋面与鞋底进行缝合。

2.绣花鞋。绣花鞋在彩色的鞋楦上刺绣云纹、花草等图案。夏季所穿的绣花凉鞋在鞋头处饰彩穗,前鞋面用密集排列的线组成,在鞋尾处进行刺绣。

3.袜子和鞋垫。传统的羌族毪袜跟部刺绣水波纹、柏枝纹,脚口处绣有旋涡纹。鞋垫用各色丝线或开司米绣成缠枝纹或几何纹(图7)。

(五)首饰

茂县地区的羌族传统首饰以银饰为主,主要有银镯、银耳饰、银戒指、银簪、银项链和八瓣花状的银色吴,有的地区盛装时腰带上还挂有火镰、铜瓶、银鞘腰刀和银烟盒等物品。此外,羌服之上原没有领,有活领,活领上贴金、银,以贴银饰为主(图8)。

银首饰制作时,首先将银金属放在坩埚里,经高温化成银水,然后倒入小槽中散热直至银水凝固,再用捶子打成伸展的薄片,将银片置于花纹模子中压型,最后一步是雕凿花纹。

(六)其它

1.钥匙套。旧时钥匙的材质为铜,铜钥匙的氧化物常玷污服装,钥匙套便应运而生,它不光实用,在上面刺绣图案,又很美观(图9)。

2.背扇。背扇是背婴儿用,长方形,靠上两边处各缝一条布带,在大人后背上用袋子将婴儿固定,然后在大人胸前腹部打结。

三、结语

茂县羌族服饰造型独特美观,色彩丰富,审美价值高,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对羌族服与饰造型的研究可以极大地丰富美学理论,羌人的服饰反映了他们在生产生活、习俗、宗教、历史等方面的观念。同时,民族文化又可通过服饰得以传承。

——————————

参考文献:

〔1〕邓启耀.衣装秘语——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象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5.

〔2〕徐丽慧,郑军.中国历代云纹纹饰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2.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

羌人中绣制云云鞋的第一人是“腊一姐”。在羌族经典《羌戈大战》讲到,古羌人在战败于戈基人(氐人)后,天神阿爸白构受到神人的启示后,让腊一姐绣制带有五色云彩的绣花鞋子,羌人穿上这种鞋子后,用白石攻击戈基人,战争胜利后,羌人视这种鞋子为上天赐予他们的神圣之物,此鞋便在羌人中得以普及,人们纷纷穿着。

羌语中将此鞋称为“摇摇抓哈”,即“云云鞋”,也可以叫“绣花公鸡鞋”、“勾尖布鞋”和“尖尖鞋”。它是著名的羌族传统足饰品,以男子穿着者居多,造型通体为船形,鞋头水平向上略翘,男式云云鞋鞋面的色彩主要为黑、蓝、白三色。云纹从鞋尖一直发展到根部,楦头包1公分左右的羊皮或麂子皮(图6)。鞋帮处绣类似火镰纹的云纹图案,“云云鞋”之名由此而来。

羌族民间情歌中这样唱道:“送哥一双云云鞋,情哥穿上爱不爱?鞋是情妹亲手做,金钱银钱换不来。送哥一双云云鞋,情哥不穿藏起来。大路小路尽管走,千万莫把情忘怀。送哥一双云云鞋,千针万线手上来,彩云朵朵脚下滚,两颗心花一齐开。”由此可见,云云鞋又被看做是爱情的信物。

云云鞋的制作工艺:

①首先制作布壳子(鞋里硬衬)。其做法是把布片用糨糊逐层糊起,晾干至布壳变硬后作为鞋硬衬待用。

②纳鞋底。按照脚的尺寸,对照鞋底纸样在布上剪出鞋底样,一般纳4层鞋底的云云鞋为最传统的做法。最上层一般纳棕底、第二层和第三层纳布壳子和笋子壳底,最后一层纳桐麻底。

③最后制作鞋面。按照相应尺码,在布上放置相应的鞋面纸样和绣花纸样,剪好后在鞋面上绣花,最后将鞋面与鞋底进行缝合。

2.绣花鞋。绣花鞋在彩色的鞋楦上刺绣云纹、花草等图案。夏季所穿的绣花凉鞋在鞋头处饰彩穗,前鞋面用密集排列的线组成,在鞋尾处进行刺绣。

3.袜子和鞋垫。传统的羌族毪袜跟部刺绣水波纹、柏枝纹,脚口处绣有旋涡纹。鞋垫用各色丝线或开司米绣成缠枝纹或几何纹(图7)。

(五)首饰

茂县地区的羌族传统首饰以银饰为主,主要有银镯、银耳饰、银戒指、银簪、银项链和八瓣花状的银色吴,有的地区盛装时腰带上还挂有火镰、铜瓶、银鞘腰刀和银烟盒等物品。此外,羌服之上原没有领,有活领,活领上贴金、银,以贴银饰为主(图8)。

银首饰制作时,首先将银金属放在坩埚里,经高温化成银水,然后倒入小槽中散热直至银水凝固,再用捶子打成伸展的薄片,将银片置于花纹模子中压型,最后一步是雕凿花纹。

(六)其它

1.钥匙套。旧时钥匙的材质为铜,铜钥匙的氧化物常玷污服装,钥匙套便应运而生,它不光实用,在上面刺绣图案,又很美观(图9)。

2.背扇。背扇是背婴儿用,长方形,靠上两边处各缝一条布带,在大人后背上用袋子将婴儿固定,然后在大人胸前腹部打结。

三、结语

茂县羌族服饰造型独特美观,色彩丰富,审美价值高,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对羌族服与饰造型的研究可以极大地丰富美学理论,羌人的服饰反映了他们在生产生活、习俗、宗教、历史等方面的观念。同时,民族文化又可通过服饰得以传承。

——————————

参考文献:

〔1〕邓启耀.衣装秘语——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象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5.

〔2〕徐丽慧,郑军.中国历代云纹纹饰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2.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

羌人中绣制云云鞋的第一人是“腊一姐”。在羌族经典《羌戈大战》讲到,古羌人在战败于戈基人(氐人)后,天神阿爸白构受到神人的启示后,让腊一姐绣制带有五色云彩的绣花鞋子,羌人穿上这种鞋子后,用白石攻击戈基人,战争胜利后,羌人视这种鞋子为上天赐予他们的神圣之物,此鞋便在羌人中得以普及,人们纷纷穿着。

羌语中将此鞋称为“摇摇抓哈”,即“云云鞋”,也可以叫“绣花公鸡鞋”、“勾尖布鞋”和“尖尖鞋”。它是著名的羌族传统足饰品,以男子穿着者居多,造型通体为船形,鞋头水平向上略翘,男式云云鞋鞋面的色彩主要为黑、蓝、白三色。云纹从鞋尖一直发展到根部,楦头包1公分左右的羊皮或麂子皮(图6)。鞋帮处绣类似火镰纹的云纹图案,“云云鞋”之名由此而来。

羌族民间情歌中这样唱道:“送哥一双云云鞋,情哥穿上爱不爱?鞋是情妹亲手做,金钱银钱换不来。送哥一双云云鞋,情哥不穿藏起来。大路小路尽管走,千万莫把情忘怀。送哥一双云云鞋,千针万线手上来,彩云朵朵脚下滚,两颗心花一齐开。”由此可见,云云鞋又被看做是爱情的信物。

云云鞋的制作工艺:

①首先制作布壳子(鞋里硬衬)。其做法是把布片用糨糊逐层糊起,晾干至布壳变硬后作为鞋硬衬待用。

②纳鞋底。按照脚的尺寸,对照鞋底纸样在布上剪出鞋底样,一般纳4层鞋底的云云鞋为最传统的做法。最上层一般纳棕底、第二层和第三层纳布壳子和笋子壳底,最后一层纳桐麻底。

③最后制作鞋面。按照相应尺码,在布上放置相应的鞋面纸样和绣花纸样,剪好后在鞋面上绣花,最后将鞋面与鞋底进行缝合。

2.绣花鞋。绣花鞋在彩色的鞋楦上刺绣云纹、花草等图案。夏季所穿的绣花凉鞋在鞋头处饰彩穗,前鞋面用密集排列的线组成,在鞋尾处进行刺绣。

3.袜子和鞋垫。传统的羌族毪袜跟部刺绣水波纹、柏枝纹,脚口处绣有旋涡纹。鞋垫用各色丝线或开司米绣成缠枝纹或几何纹(图7)。

(五)首饰

茂县地区的羌族传统首饰以银饰为主,主要有银镯、银耳饰、银戒指、银簪、银项链和八瓣花状的银色吴,有的地区盛装时腰带上还挂有火镰、铜瓶、银鞘腰刀和银烟盒等物品。此外,羌服之上原没有领,有活领,活领上贴金、银,以贴银饰为主(图8)。

银首饰制作时,首先将银金属放在坩埚里,经高温化成银水,然后倒入小槽中散热直至银水凝固,再用捶子打成伸展的薄片,将银片置于花纹模子中压型,最后一步是雕凿花纹。

(六)其它

1.钥匙套。旧时钥匙的材质为铜,铜钥匙的氧化物常玷污服装,钥匙套便应运而生,它不光实用,在上面刺绣图案,又很美观(图9)。

2.背扇。背扇是背婴儿用,长方形,靠上两边处各缝一条布带,在大人后背上用袋子将婴儿固定,然后在大人胸前腹部打结。

三、结语

茂县羌族服饰造型独特美观,色彩丰富,审美价值高,唤起人们的审美感受。对羌族服与饰造型的研究可以极大地丰富美学理论,羌人的服饰反映了他们在生产生活、习俗、宗教、历史等方面的观念。同时,民族文化又可通过服饰得以传承。

——————————

参考文献:

〔1〕邓启耀.衣装秘语——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象征[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5.5.

〔2〕徐丽慧,郑军.中国历代云纹纹饰艺术[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2.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茂县羌族
古蜀之源:茂县营盘山遗址
羌族古籍瑰宝《刷勒日》图经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羌族作家谷运龙散文简论
一刻不曾停歇的茂县大救援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
羌族人物线描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