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黄梅戏改革应借鉴音乐剧之处

2014-10-22翟学龙田雅丽

关键词:借鉴黄梅戏音乐剧

翟学龙++田雅丽

摘 要:黄梅戏曾经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是风靡全国的著名剧种。近些年的衰落是由于文化冲击、市场变化、商业模式等多种因素造成的。黄梅戏要想重现昨日辉煌,必须进行改革。目前黄梅戏的改革所受诟病颇多,原因在于其改革放弃了黄梅戏淳朴自然、优美细腻、质朴清新的艺术特质。在坚持黄梅艺术特质基础上进行改革,西方音乐剧在音乐、舞蹈、题材等方面可以给我们很大的启发,有益于黄梅戏改革之路的探索。

关键词:黄梅戏;改革;借鉴;音乐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233-03

一、黄梅戏的历史与困境

黄梅戏是一个拥有200多年悠久历史的地方剧种,早在18世纪就已经在安徽有了萌芽。起初作为地方小戏,黄梅戏扎根民间,以黄梅调或采茶戏为名,以其清新婉转的唱腔、通俗易懂的曲词和明晓畅快的配乐广为地方群众喜爱[1]。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沿革,黄梅戏已经成为安徽最主要的戏剧品种和全国知名的地方剧种,与京剧、评剧、豫剧、越剧比肩并列为中国五大剧种,并在2006年被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经过无数艺术家们的不懈努力,黄梅戏由最初的乡间小戏,发展壮大,以《天仙配》《女驸马》《牛郎织女》等剧为代表,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一大批黄梅戏艺术家如严凤英、吴琼、马兰、韩再芬等深受黄梅戏迷们的喜爱。《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黄梅戏剧先后被搬上银幕,更是为海内外观众所熟知。

然而近年来,在商品经济的运作模式中,黄梅戏受到电视电影、流行音乐、网络文化、“快餐文化”等等多重消费文化的夹击,生存状况着实堪忧。与中国其他戏剧品种一样,面临着生存艰难的窘境。

黄梅戏的萎缩状况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年轻群体注意力集体转移,黄梅戏受众群呈现明显的老龄化,致使其市场份额呈逐步缩小状态。黄梅戏市场运作状态的疲弱表现,使其得不到有效的投资,产品创新缺乏动力,因而一直未能摆脱政府补贴的供养,不能独立生存。然而政府的拨款只能“救命”不能“成长”,黄梅戏编演剧团很难有实力有动力去编新剧、排新戏,资金不足同样使得演员数量、演出机构、编导队伍等大幅减少,这更进一步限制了黄梅戏的长远发展,与市场疲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2]。

有数据表明,2010-2011两年间,各黄梅戏剧团上演的剧目,传统剧目占到了70%以上,2004- 2006年,安徽全省黄梅戏共演出6792场,80%以上是传统经典剧目。而在上演的传统剧目中,《天仙配》《女驸马》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甚至有人调侃黄梅戏是“黄没戏”,嘲笑《天仙配》是“天天配”[3]。

黄梅戏发展的出路何在?这是扣问每个有历史责任感的黄梅戏艺术家的时代疑问。

二、黄梅戏改革的原则

黄梅戏改革从来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一方面,演老戏、唱老腔,不光所花成本低廉,更能得到丰厚的利润汇报;对比而言,编排新剧,不光前期要投入巨大的时间、金钱、精力,而且在后期推广上也要下很大的气力,但是投入了这些之后,还不见得能收回成本。另一方面,上演传统经典剧目,虽然得不到各界的赞誉,但是也绝不会像新剧这样,稍有不慎就被批的体无完肤。因为这些原因,黄梅戏的改革其实是名不副实的。黄梅戏改革之所以会受到人们的诟病,原因在于这种改革放弃了黄梅戏内在的艺术特质,没有坚持一些原则。

黄梅戏改革应该坚持的原则,其实很简单,就是要保持黄梅戏的艺术特质。让甚至不大懂黄梅戏的外行人一听一看就知道这是黄梅戏。黄梅戏有很多让人称道的艺术特征,但是我们认为她真正核心的不可取代的艺术特质,总结起来有三个,亦即:淳朴自然的民间气息、优美细腻的声腔和质朴清新的艺术个性[4]。

淳朴自然的民间气息是黄梅戏的立身之本。黄梅戏来源于民间,是草根剧种,在其发展历程中“较少受刻板凝重的庙堂文化和儒雅纤弱的文人文化的影响,保持了较为纯粹的民间审美文化特质”[5]。黄梅戏之所以风行大江南北,跟这种贴近民间文化的艺术品格恐怕是分不开的。从题材内容上看,黄梅戏选材贴近底层民众,充满乡土气息。如牛郎织女、天仙配、打猪草、打豆腐等等,无不是民间喜闻乐见的神话传说或者生活情景;从表演风格来看,黄梅戏推崇本色、自然、通俗,并不很讲究程式;从语言特色来看,黄梅戏唱词说白语言平实质朴,通俗易懂,并且白话中掺杂俚俗之语,更见民俗趣味。试看《小辞店》中部分唱词:

“……莫不是奴的丈夫得罪哥驾?砍头的鬼懵懂的人哥哥你莫要怪他。莫不是小德伢得罪哥驾?到晚来算清帐叫他连滚带爬。莫不是卖饭女得罪哥驾?哥啊,哥啊,任哥打任哥骂,任我的哥哥开发。莫不是众街邻得罪哥驾?手牵手,走!上长街,我们一同去问他。倘若是哥无理倒还也罢,倘若是哥有理我甩他几个嘴巴!……”

优美细腻的声腔是黄梅戏艺术特色的标志。黄梅戏的声腔由主调、花腔、阴司腔组成,凭借着这种优美细腻的唱腔,黄梅戏曾经唱红大江南北、海峡两岸。唱腔是一个剧种最能体现特色的地方,在此处的创新应该更加慎重。正如有的论者所说“热爱黄梅戏的观众来到剧场,往往就是来欣赏黄梅戏的优美旋律,很怕在听觉感受上变味。因此,唱腔看来是最能显示戏曲本质特征的部位,也是创新的过程中最讲究继承的部位”[6]。

质朴清新的艺术个性是黄梅戏的本真个性。黄梅戏是山野的风,夹带着泥土的芬芳,质朴清新。在黄梅戏的发展历程中,她集成了多种艺术成分。不光有长江流域数省的民歌小调,更有民间说唱和花灯歌舞表演等艺术成分的影响。多种乡土气息浓厚的民间艺术的融合使得黄梅戏的演出灵活、清新而又质朴迷人,为群众所喜闻乐见。所以著名音乐家贺绿汀先生在看过黄梅戏演出后大加赞誉:“在他们的演出中,我仿佛闻到农村中泥土的气味,闻到了山花的芬芳。”[7]

淳朴自然的民间气息、优美细腻的声腔和质朴清新的艺术个性是黄梅戏有别于众多地方戏剧而挺立于百花丛中的重要原因,是深得人民群众喜爱的根本所在。所以我们在推进黄梅戏改革的时候,对这些方面的革新要慎之又慎。把握好黄梅戏改革的原则性问题,就是要保持黄梅戏的亲民性、保持其声腔特色和质朴的艺术个性。这样既是为了戏迷朋友能够接受新的改革,也是为了黄梅戏改革不至于偏离方向,变得“非驴非马”。endprint

三、黄梅戏改革应借鉴音乐剧之处

音乐剧是百年前兴起于西方的一种现代舞台剧。她与中国戏曲类似,都是融歌、乐、舞为一体的综合性舞台艺术,以致有研究者认为“西方音乐剧是洋戏曲,中国戏曲是中国土生土长的音乐剧”。但是,与中国戏曲捉襟见肘的尴尬情形截然不同的是,音乐剧却是西方戏剧中最受观众喜爱、最为流行的艺术门类。

黄梅戏要改革,要夺回日益萎缩的市场,要重现往日的辉煌,西方音乐剧无疑能提供非常好的借鉴。黄梅戏应该在坚持自身艺术特色的基础上,汲取西方音乐剧的有益元素,以期使得黄梅戏焕发勃勃生气,迎来又一次的艺术黄金阶段。我们认为,黄梅戏改革从音乐剧的音乐、舞美、题材等诸方面均可以得到启发。

(一)音乐上的借鉴

黄梅戏的音乐在该戏种历史上经历了累积性的沿革。从初期的花腔小调的“民歌体歌调”,到后来的板腔体和近乎板腔体的“彩腔”“阴司腔”等,90年代以来,黄梅音乐创作更加多元化。这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早期黄梅戏的成功剧目成为典范,其优秀音乐唱段也成为后来者的基础。这样的“一曲多用”是黄梅戏的特点,然而音乐剧的特征是“专曲专用”的、而且一个剧唱红一个曲。独具个性的音乐一旦被演出,就如同被注册了的商品一样“专曲专用”了,如《回忆》只属于《猫》,《老人河》只属于《演艺船》[8]所以可以说,音乐剧音乐的突出之处在于其创新性,而黄梅戏则在于其民间传统继承性。黄梅戏改革在保留传统曲牌体的同时,需要吸收音乐剧音乐创新性的特色,在音乐表现手法上,并不需要拘泥于一定程式,凡是合于表现情感所需的演唱方式,均可以为我所用。譬如京剧就吸收了昆曲、徽调、梆子戏等地方剧种的艺术手法,戏种融合初期虽有不协调之感,但如今几乎找不到风格不统一之处了。且黄梅戏的声腔有其局限性,它的主体是民间小调,音域比较狭窄、音色相对单一,其不足之处在于声音爆发力不足,到高音区往往不堪重负。而音乐剧则继承和融合了西方大歌剧或轻歌剧的艺术特色,音色饱满、圆润,音域宽厚,舞台表现力极强。这恰好可以在演唱方式上给黄梅戏以很好的启迪。事实也证明了这点。黄梅戏代表人物吴琼女士在学习了科学的声乐技巧后,她的演唱更具有张力,高音区展现的也更为自如、纯正。她在《孟姜女》“哭长城”的“歌剧式”演唱堪称黄梅戏史上的一个巨大亮点。而在近期巡演的黄梅戏音乐剧《贵妇还乡》中,其宽广明亮的音色更为观众迷恋。

(二)舞美上的借鉴

舞台美术设计是戏剧整体布局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塑造人物形象、渲染舞台氛围的重要手段。我国的传统戏剧,就以黄梅戏来说,在舞美这部分崇尚抽象意义上的“虚”,即是我们常说的“三两人千军万马,七八步万里山河”;然而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观众再也不能满足于宽阔的舞台上只是简单的摆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而西方音乐剧在舞台设计方面推崇“写实”,无论是《歌剧魅影》从空中掉落摔得粉碎的水晶大吊灯,还是《西贡小姐》从天而降的轰鸣的直升机,都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照搬音乐剧的“大制作”是不必的,然而应当学习他们优秀的舞台美术设计。在舞美方面的创新力作应当首推韩再芬的《徽州女人》,在这部剧中,应用了应天齐先生的版画风格,将整个剧场都装饰成了徽州村落的风格,甚至使用了徽州风格的门窗实物,“《徽州女人》舞台布景的设计除了交代剧情发生的环境,还通过艺术手法有力烘托了剧情的气氛和主角的内心情绪”[9]。通过这种舞美设计的创新,为观众奉上了一场视觉盛宴。《贵妇还乡》整体舞美设计也十分令人惊艳,欧式风情的装饰、现代派的风格,设计独具匠心,且与剧情融为一体,让人不由自主的沉浸在戏剧营造的氛围之中。

(三)题材上的借鉴

黄梅戏戏剧题材的单一保守历来是个为人诟病的缺憾。黄梅戏的经典题材是歌颂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鞭挞封建伦理的压迫,在相当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这种题材无疑是极受人民群众喜爱并且喜闻乐见的,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主人翁心理的成长成熟,渐渐对新编戏剧中沿用老一套题材的行为失去了兴趣。反观音乐剧,其构思、创作、演出、运营完全是按照市场模式运作,虽说这种模式仍存在不少问题,然而其题材内容紧扣时代脉络,题材新鲜、内容生动,这是很值得黄梅戏改革工作者学习借鉴的。比如在音乐剧《悲惨世界》中,虽然是改变文学作品,但这部音乐剧着重增强了其社会批判功能,对巴黎人民起义情节的浓墨重彩的处理,更是使这部音乐剧增添了厚重的社会历史感。就题材创新而言,现代的黄梅戏工作者都比较重视,并做了大量的工作。在韩再芬新编黄梅戏《公司》中,就完全抛弃了以往才子佳人、状元驸马、村姑神话等传统题材,将视角直接转向了现代都市生活,从现实中提炼剧情和人物性格,反映当前社会中存在的矛盾,提出了坚守诚信的时代呼唤;而吴琼的《贵妇还乡》则通过改编著名剧作家迪伦·马特的《老妇还乡》,实现了题材的创新,通过克莱尔的复仇,讽刺了社会中存在的为了金钱出卖良心的拜金主义倾向,成功刻画了一张张可笑可叹的嘴脸。我们所倡导的黄梅戏的革新必须要从内容上关注当代人的生活,要走近观众,反应百姓的疾苦,讨论百姓关心的话题;在形式、风格上寻求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只有他们的认同,才是检验戏曲的革新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标准。

黄梅戏的改革路途艰难,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很可能要经历好几代艺术家和剧作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初见成效。但是黄梅戏改革是其发展之必然,虽遭受种种诟病,但是不能逆转历史的趋向。我们所应做的,就是坚持黄梅戏改革原则性问题,保持黄梅戏的本色不变,同时也要锐意创新,吸收各种有益艺术元素,尤其是多多借鉴西方音乐剧的优势部分,通过不懈努力,使黄梅之花越开越香。

——————————

参考文献:

〔1〕陆洪非.黄梅戏源流[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5.1-24.

〔2〕〔5〕吴春平.黄梅戏改革路在何方[J].文艺争鸣,2009(1):147-150.

〔3〕王长安.黄梅戏的原创力亟待提升[J].戏曲研究,2013(4):294-299.

〔4〕杨厚松.黄梅戏传承与创新应坚持“三不”原则[J].理论研究,2010(4):10-12.

〔6〕龚辉.黄梅戏的再繁荣和持续发展[J].黄梅戏艺术,2006(4):17.

〔7〕李光南.独具魅力的中国乡村音乐[J].黄梅戏艺术,2009(9):7.

〔8〕田雅丽.试论西方音乐剧和中国戏曲的异同[J].合肥学院学报,2012(11):40.

〔9〕高俊松.黄梅戏与版画的邂逅——浅谈《徽州女人》的舞台美术设计[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11):54-56.

(责任编辑 徐阳)endprint

猜你喜欢

借鉴黄梅戏音乐剧
黄梅戏《中国梦》
黄梅戏《祝福》
大型黄梅戏《寸草心》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浅谈中国传统图案在标志设计中的运用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日本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对中国的借鉴
2016年安庆“十一”黄梅戏展演周优秀黄梅戏剧目展演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