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炼动词,传递情感
2014-10-22俞慧
俞慧
动词的运用能让语言变得丰满,意思表达得更准确生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提高对动词教学的重视程度,加强对动词分析的训练,强化对动词品味的渗透,帮助学生从品读动词中感受文章主旨。
一、案例對比,重视动词
有两位上课老师都选择了《槐乡五月》这篇文章,并不约而同地选择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作为讲解重点,课文如下:“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第一位老师在讲解槐花姿态时,首先着重在对叠词的关注,引导学生读出这些叠词的节奏感,从而感受槐花之多。其次,强调了比喻句的修辞手法,引导学生找出喻体“玉雕的圆球”、“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再通过具体形象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槐花的姿态。最后齐读句子。
第二位老师在讲解这部分内容时,首先,引导学生从写作手法上进行分析,这段文字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方法,第一句是整体描写槐乡槐花之多,第二句是具体描写槐花的姿态;其次,引导学生通过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受槐花的姿态;最后,品味比喻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比喻?这个问题一下子将学生的目光吸引到了动词上。因为“抱在一起”所以“像玉雕的圆球”,因为“挂满枝头”所以“像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的小辫儿”,恰恰是“抱”和“挂”将所有的语言都概括了。
同样的课文,同样在讲解比喻句,第一位老师的教学处理得过于简单;而第二位老师的教学则显得更加饱满,将教学落到每一个细节上,尤其突出对“抱”、“挂”两个动词的讲解,让学生真正理解了作者这么比喻的原因,从而帮助学生从作品的字里行间欣赏槐花的婀娜多姿。
二、分析作品,品味动词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在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全部生活都是运动。因此,作者常常呕心沥血地锤炼语句,选好动词,力求将平常的动词艺术化,使之在句子中熠熠发光。
(一)写人,如见其人。
1.表现肖像神态
肖像即外貌描写,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运用动词,可以巧妙地表现出人物的肖像神态。
如《理想的风筝》:“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头发更加衬出他的忠厚。”在描写刘老师的眼睛时,作者用到了一个动词“眯”,“眯”起来的眼睛是开心的眼睛,是乐观的眼睛,是积极的眼睛。作者用一个“眯”字展现出刘老师的神态。
2.展示内心世界
人的心理活动支配人的行为动作,人的行为动作恰是内心世界的一种外化。因而,在展示人物内心世界时,动词可以充分刻画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花瓣飘香》:“一天清晨,我看到有个小女孩俯在花前,从花丛中小心地摘了一片带露水的花瓣,双手捧着,然后飞快地穿过田野,跑远了。”在这段话中“俯”、“摘”、“捧”连续地三个动词将小姑娘采花的三个动作连贯地表现了出来,同时这三个动词也写出了小姑娘对这片花瓣的珍惜,如获至宝般小心呵护。
3.反映性格特点
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时,选取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常常能折射出人物独特的性格,达到形神兼备的效果。
如《卢沟桥烽火》:“日本鬼子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哇哇吼叫着,疯狂地向县城扑来。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这段文字描写了两类人——日本鬼子和中国守军,其中对日本鬼子的描写采用了“端着”、“吼叫”、“扑来”,这三个动词形象地描绘出了日本鬼子恶狠狠的狼子野心。同时,“举起”、“冒着”、“冲出”三个动词刻画出了中国守军面对列强侵袭时的英勇无畏。
(二)写物,如见其物。
动词在表现事或物时,往往能够起到点睛的作用,动词不仅能够使所描绘的事物更加准确、简练、形象,而且生动活泼,充满灵气。
如《广玉兰》:“先前热热闹闹开过的广玉兰花呢,花瓣虽然凋谢了,花蕊却依然挺立枝头,已长成近两寸长的园茎。圆茎上面缀满了像细珠似的紫红色的小颗粒,这就是孕育着新生命的种子。”“挺立”一词写出了花蕊没有随着花瓣一起凋谢,仍然长得很旺盛;“缀满”一词不仅写出了园茎上种子的多,而且写出了它们的动作动作。简简单单一株广玉兰,仅因为几个动词而变得生机勃发。
(三)写景,如临其境。
古往今来,人们对动词的使用总是情有独钟。许多作者都注重让自己的作品具有神采。神采,就是“表著于外的精神”。神采,是哪里来的?动词的描写往往起到重要作用。
如《三亚落日》:“夕阳也渐渐收敛了光芒,变得温和起来,像一只光焰柔和的大红灯笼,悬在海与天的边缘。兴许是悬得太久的缘故,只见它慢慢地下沉,刚一挨到海面,又平稳地停住了。”描写夕阳西下的这段文字最让人回味无穷,关键在于作者巧妙地运用动词将夕阳西下的情景生动展现出来,如“收敛”、“悬”、“沉”、“挨”、“停着”。仿佛夕阳此时变成了一个人,它有知觉、有感受,缓缓地在海与天之间游走,只是那么恰到好处地在暑气渐退时收敛光芒,悬挂在海天之间欣赏着三亚的美景,又那么随性得慢慢下沉,向大海游走,与海平面一挨就停住了脚步。
三、咀嚼动词,感受情感
在抓住动词的基础上,更要培养学生咀嚼动词,充分感受动词所传达出来的情感。
(一)诵读法。
诵读是品味语言的最基本方法。著名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说:“采用朗读的办法,让学生比较、推敲、品味语言使用的妙处,形成语感”。学生通过对精彩文段的反复诵读,可以感受语言的丰富性,领会语言表达的规律性,从而增强对语言规范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
(二)换词法。
词语是语言构成的基本要件,动词更是这些要件中最生动、最惟妙惟肖的。要让学生深入体会每个动词所用之精妙,我们在教学中就可以利用换词法。换词,即用一个词语替换文章中另一个相关的词语,进行对比、感悟,从而进一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增强动词开发的意识。教师在文本阅读过程中发现、利用有价值的动词,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引发学生的联想、思考、感受、表达,让动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活跃起来。
参考文献:
[1]陆红兵.开发动词:实现语言与情感的相互“邀请”[J].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2013(01).
[2]高建军.智慧在词语教学中流淌——特级教师词语教学赏析[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