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徽州民俗略论
2014-10-22汪慧
汪慧
摘 要:徽州在历史上不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而且是一处具有典型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区域。徽州文化的代表之一是其清代民俗文化,内容丰富且底蕴厚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民俗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传承,至清代发展到鼎盛,其在保留古老徽州习俗的基础上又增添了新的元素,内容更加丰富,特征愈为明显。众所周知,在历史的长河中,徽州文化的发展和繁荣,为中华大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所以在如何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徽州民俗文化,值得后人深思。
关键词:徽州;民俗;清代
中图分类号:K8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9-0022-03
在徽州文化中,民俗文化占据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可以说,没有内容丰富、底蕴厚重的徽州民俗,就不可能造就光辉灿烂的徽州文化。国内的徽学大家们对徽学尤其是民俗的研究成果相当丰硕,研究的热度也是持续上升,同时,对徽州民俗的内容划分、特点归类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究。①本文将会对清代徽州民俗的概况进行阐述,以便更加深入的认识徽州文化,研究徽州文化,发扬徽州文化。在文化的不断交流与碰撞中,徽州民俗应运而生。徽州地区自然环境上陆路的封闭性及水路的开放性,使得徽州人民拥有毫不动摇的坚定信念及不断向外探索的开放心态。而清代徽州地区的民俗文化也酣畅淋漓地展现着这些徽州“古韵”。
一、清代徽州民俗及其划分
徽州民俗文化是中华悠久历史的产物,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成型于南宋以后,在明清发展最为兴盛。清代徽州民俗内容万千,它不仅是徽州地区的历史文化传统,也是徽州人民现实生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并展现着徽州人民开拓进取、不屈不挠的精神。笔者根据其山区地理特点和前人对民俗多样的划分方法,对清代徽州民俗的丰富内容进行了以下的划分:
(一)徽州生产习俗
清代徽州地区,各行各业都有其各自的行规习俗。比如,农民为祈求庄稼获得大丰收来祭拜五谷神,同时每逢大旱便会做道场以求天降甘霖。木匠讨厌他人在清晨坐其工具凳上,他把此举意为“无生意可做”。砖匠在筑建房屋上门枋时,要主人家屠宰公鸡,一边将鸡血淋在门上,一边念叨祭词,祈求吉利,意为“祭拜门神”。而各家商铺也会摆设“财神”来祭拜,祈愿生意兴隆之意。可见,徽州丰富多彩的生产习俗大多为了各自行业的兴旺昌盛。
(二)徽州节令习俗
徽州地区的许多民间活动及文物仍残留着些许山越遗风,比如我们所熟知的祈秋报的古戏台、祭请山公、叠罗汉等无一不在其中。随着时代的变迁,唐宋后的徽州民俗逐渐缩小了与其他区域习俗的差别,同时徽州地区由于长期受到儒学思想的熏陶,逐渐契合于儒学教义,潜移默化中成就了具有鲜明徽州特色的儒家习俗,比如春节的“喊年”习俗,别有一番意思。同时徽州节令习俗五彩缤纷,各具特色,是其他地域所无法企及的。
(三)徽州饮食习俗
徽州地区大米为主要食物,但居住在山上的农民由于条件所限,则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食,大米只能做辅食。徽州人家大多会在腊月初八以后宰猪来腌制火腿,来年春天家家户户门前都还晒着腌制的猪肉。同时徽州地区的人们对风味小菜的制作也是相当拿手,比如臭豆腐、毛豆腐等。过年时,农家喜欢将米粉用木模做成米馃,有各种花卉、动物形状的,用水泡在缸里,随吃随取。同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年前做好芝麻糖、炒年糕等糕点来款待客人。徽州的饮食习俗也反映了淳朴的徽州人民热情好客的风俗传统。
(四)徽州宅居习俗
旧时徽州地区房屋大多以楼房为主,房屋建筑主要采用的是砖木结构。由于徽州地区群山环绕,气候较为湿润,楼下也相对潮湿,所以人们大多居住在相对宽敞的楼上,从这可以看出,土著山越人的“巢居”习俗经久不衰,由一代代的徽州人民不断传承着。徽州人家的大门大多饰以山水人物石雕砖刻。而门楼重檐飞角,远远望去,高耸的马头墙更是令人心生敬畏。徽州住宅的通风透光性非同一般,且天井的设计更是功不可没,这些得归功于徽州人民的聪明才智,而徽州人民在建筑上的匠心独运不得不令后人钦佩。
(五)徽州婚嫁习俗
中国传统婚嫁所遵循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习俗在清代徽州地区表现的更为彻底。一般说来,徽州地区的婚嫁有九道步骤:“说媒、行聘、请期、搬行嫁、开脸、迎亲、拜堂、闹洞房、回门。”②传统婚嫁自然是少不了“媒婆”的身影,而“说媒”一般是由男方委托媒婆去女方家说亲,待女方答应了后,男方挑个吉日“行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送担”,如果女方在接收后并及时回礼,则代表亲事已定。随后便是“请期”,即男方择定结婚佳期,再由媒婆与女方商量迎娶日期。“请期”之后便是“搬行嫁”。再是“开脸”,即新娘出嫁时将脸和脖子上的汗毛去净,并修齐鬓角。然后是我们所熟知的“迎亲”、“拜堂”、“闹洞房”环节。在婚后的第三天,新郎要陪着新娘回娘家拜见父母,即“回门”。以上九道步骤完成,即是“明媒正娶”。同时在“明媒正娶”之外,古徽州地区还有童婚、纳妾、换亲、冲喜等特殊婚姻形式。由于深受传统封建伦理的影响,徽州的婚嫁习俗中的繁文缛节未免带有迷信及卖卖婚姻的色调。
(六)徽州孝悌习俗
孝悌民风在古徽州地区历史悠久,气氛更是浓郁,这从徽州各地区所建有的大大小小的祠堂或牌楼可以看出。由于古徽州地区早在东汉末年就不断有士大夫们为躲避战乱迁徙到此,他们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再者由于山多地少的自然环境,古徽州人民不得不另辟他径——读书出仕或外出经商来改变困境。同时徽州地区崇尚程朱理学,信奉儒家思想纲常。因而浓郁的读书习文风气笼罩了整个徽州社会,大家都很注意谈吐和礼节,人人都以读书、中榜为荣,因此徽州的“东南邹鲁”之称实至名归。
(七)徽州方言习俗及其他
徽州方言与普通话有很大的不同,它有六种方言区:歙县、绩溪、休宁、黟县、祁门、婺源。各方言区内的方言也不尽相同。明嘉靖《徽州府志》载:“六邑之语不能相通,非若吴人,其方言大抵相类也。”然而徽州方言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一种语种,其独特性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都可见一斑。同时徽州民俗中包括崇尚重教兴文和妇女贞烈的传统以及民间健讼和赌博等独特民俗由于无法归类,则被划入其他类别。
二、清代徽州民俗的特点
在品读徽州文献资料的过程中,笔者认识到在徽州地区综合环境的主导下,清代徽州民俗具有其独特的民俗特征。
(一)徽州民俗具有整体性的特征,聚族而居
陈去病《五石脂》云:“徽州多大姓,莫不聚族而居,而以汪、程为最著,支祠以数千计”③可见,徽州宗族都是聚族而居,有非常严密的组织性和持久性。《休宁县志》不仅阐述这种独特的社会风俗明显不同于其他地区,并且指出在徽州人看重宗族情谊、聚族而居的演变过程中,朱熹起着重要的作用,“一姓也而千丁聚居,一抔也而千年永守,一世系也而千派莫紊,率皆通都名郡所不能有,此岂非淡道讲学,沐浴紫阳之所留遗欤?”④
(二)徽州民俗具有历史传承性的特征,崇文重教
民俗的传承性与徽州民俗在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稳定性是分不开的。徽派民居建筑中的粉壁、黛瓦、马头墙及徽菜的重油、重色、重火功无不体现了徽州民俗的传承性。同时大部分清代徽州民俗折射有古老民俗的影子,可见徽州民俗有着深厚的历史性特征。素来徽州地区有“十家之村,不废诵读”之说,读书习文之风相当浓郁。清代徽州地区随着儒学的崇尚风行,风俗习惯也随之文雅化,徽州人不再是粗鄙的山村野夫,而是知礼重教的“文明人”。
(三)徽州民俗具有地域性的特征,丰富多彩,但也参差不齐
徽州民俗是一种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地方民俗,如徽州地区祭祀汪华的风俗就是其所特有的。同时全国各地共有的民俗比如春节,在徽州的表现形式上却是独一无二的。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盖斯谓也。⑤徽州民俗丰富多彩,但不免参差不齐,如徽州人信奉鬼神的陋习。同时徽州人注重风水,认为好的风水可以庇佑家族四季平安,事业兴旺。另外,徽州地区还有着溺女婴,赶吊神等恶俗,这些恶风陋俗在当时的徽州社会都有着恶劣影响。
三、清代徽州民俗的地位和影响
众所周知,清代徽州民俗是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徽州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将传统文化中的理学、宗法、儒贾等多方面融为一体,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而徽州文化代表之一的清代徽州民俗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发展的潮流中起着推波助澜之效。然而,当时间的转轴指向十九世纪中叶时,随着中国传统社会的终结,徽州文化也随之衰退。刘伯山先生在他的文章中就曾说过:“徽州文化在清末以后衰退了,辉煌属于过去。”⑥
徽州文化在中国传统社会兴盛了几百年,尤其到了清代,徽州文化得到了大发展、大繁荣,这更注定了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从宏观上来看,徽州文化具有全面性、丰富性及扩展性等特征;而从微观上而言,徽州文化又具有特殊性、典型性及持久性特征。正是这些宏观及微观的考量,使得徽州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也使得清代徽州文化的研究更具学术价值,从侧面反映了清代徽州民俗文化地位之不容小觑。
四、清代徽州民俗的批判和发展
卞利先生认为“它(民俗)从古至今,从产生到传承并不断地发生着变异。民俗随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这也就使得民俗在形成后的一段时间内具有相对稳定性。”⑦清代徽州民俗文化曾鼎盛过一个时期,随着宗法农业社会的瓦解逐渐消退,但在如今的徽州地区,仍然保留了大量清代徽州民俗事象,丰富多彩但也良莠不齐,这就需要后人尽可能认真、谨慎的继承和发展先辈遗产。
(一)徽州民俗的批判
徽州民俗作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徽州大地上数百万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中国悠久文化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徽州民俗也不乏封建迷信的思想及意识,这就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找出其合理内核以及美的东西,又要从比较的角度,评判其历史局限性和诸多不利、不适时宜的因素。”⑧徽州自古以来便是一个典型的宗族社会,徽州人民的生产生活始终遵循着“忠孝节义”,并且人们习惯于用“风水”来解释各种天灾人祸,可见清代徽州民俗文化充斥着浓烈的宗法迷信色彩。所以在挖掘徽州民俗文化的同时,还需把握其积极有益的内容,批判其中的封建迷信色彩,以便更好地保护和发扬徽州民俗文化中的有价值的东西。
(二)徽州民俗的发展
众所周知,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徽州民俗在奔流向前的历史长河中翻腾出耀眼的浪花。人们在继承徽州民俗文化中尝尽了甜头,在发展徽州文化旅游事业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从而更有信心去继承和发扬徽州民俗文化。那淳朴的古村落,徽派风格的马头墙以及那富有特色的方言土语,都是古老朴实的徽州人民留给世人的宝贵遗产。相对于传承清代徽州民俗文化而言,创新发展显得更为重要。所谓创新发展徽州民俗文化就是在保持传统文化特质的同时,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即内容和形式兼具的推陈出新和标新立异,徽州民俗文化的奔流不息离不开创新发展之路。⑨发展清代徽州民俗文化要立足中国传统文化,古为今用,兼具开阔的视野和胸怀,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注 释:
①卞利.徽州民俗简论[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3);赵日新.徽州民俗与徽州方言[J].民俗研究,1997(3);高曾伟.徽州建筑民俗文化及其形成因素[J].民俗研究,1993(3).
②朱生东.徽州文化体验旅游开发探讨[J].黄山学院学报,2011,13(2):16~18.
③陈去病.五石脂[M].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标点本.306.
④康熙.休宁县志·卷1·风俗.
⑤卞利.徽州民俗简论[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3):15-18.
⑥刘伯山.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2,26(6):28-33.
⑦卞利.徽州民俗·序言[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
⑧方静.文化的批判与发展.(2010-06-08)[2013-12-10].http://blog.sina.com.cn.
⑨叶鸣声,郗延红.徽州文化传承与创新[J].理论建设,2004(1):52~56.
参考文献:
〔1〕叶显恩.明清徽州农村社会与佃仆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3.
〔2〕赵吉士.寄园寄所寄[M].黄山:黄山书社,2008.
〔3〕卞利.徽州民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
〔4〕刘伯山.徽州文化的基本概念及历史地位[J].安徽大学学报,2002,26(6).
〔5〕卞利.徽州民俗简论[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3).
〔6〕赵日新.徽州民俗与徽州方言[J].民俗研究,1997(3).
〔7〕高曾伟.徽州建筑民俗文化及其形成因素[J].民俗研究,1993(3).
〔8〕卞利.明清徽州民俗健讼初探[J].江淮论坛,1993(5).
(责任编辑 孙国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