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利用线性目标函数与非线性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求最值

2014-10-21胡立新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2014年39期
关键词:射影约束条件线性

胡立新

在高三数学复习线性规划的时候,我对与此节内容有关的高考试题进行了一些小结与整理,发现了一个规律:你只要找到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计算往往是简单的。我有以下小结,供同学们参考。

一、线性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可以是在y(或x)轴上的截距的实数倍,这是课本上介绍的主要的方法。

例题1. 已知实数x、y满足约束条件x+y≥0x-y+5≥0x≤3,则z=2x+4y的最小值为( )

A.5 B.-6 C.10 D.-10

解析:由实数x、y满足的约束条件,作可行域如图所示:

当一组平行直线L经过图中可行域三角形ABC区域的点C时,在y轴上的截距最小,又C(3,-3),故z=2x+4y的最小值为zmin=2×3+4×(-3)=-6,答案选B。

类似习题:

习题1(08福建)设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x+y≥3x-y≥-12x-y≤3,则z=2x+3y的最大值为( )

A.6 B.7 C.8 D.23

习题2.(09陕西) 若实数x,y满足x-y+1≥0x+y≥0x≥0,则z=3x+2y的最小值是( )

A.0 B.2 C.3 D.9

二、分式目标函数的斜率意义(非线性):目标函数形如z=y-bx-a,z的几何意义是:平面区域内的动点(x,y)与定点(a,b)连线的斜率。

例题2.(08福建) 若实数x,y满足x-y+1≤0x>0,则yx的取值范围是( )

A.(0,1) B.(0,1] C.(1,+∞) D.[1, +∞)

画个草图,很快就得可行域内的点与原点斜率范围为C

三、 目标函数形如:z=(x-a)2+(y-b)2,z的几何意义是:平面区域内的动点(x,y)与定点(a,b)的距离的平方。(非线性)

例题3.已知实数x、y满足x+y-1≤0x-y+1≥0y≥-1 ,则w=x2+y2-4x-4y+8的最大值为 。

解析:目标函数w=x2+y2-4x-4y+8=(x-2)2+(y-2)2,其含义是點(2,2)与可行域内的点的距离的平方。由实数x、y所满足的不等式组作可行域如图所示:

可行域为图中△ABC内部(包括边界),易求B(-2,-1),结合图形知,点(2,2)到点B的距离为其到可行域内点的最大值,wmax=(-2-2)2+(-1-2)2=25。

四、点到直线的距离型。(非线性)

例4.已知实数x、y满足2x+y≥1,求u=x2+y2+4x-2y的最小值。

解析:目标函数u=x2+y2+4x-2y=(x+2)2+(y-1)2-5,其含义是点(-2,1)与可行域内的点的最小距离的平方减5。由实数x、y所满足的不等式组作可行域如图(直线右上方):

点(-2,1)到可行域内的点的最小距离为其到直线2x+y=1的距离,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求得d=|2×(-2)+1-1|5=455,故d2-5=165-5=-95

五、法向量法:因线性目标函数的法向量为(A,B),它垂直于目标函数直线的向量。当目标函数的等值线沿目标函数法向量方向平移时,目标函数值逐步增加,与可行区域最后(最先)相交的点上取最大值(最小值);当等值线沿目标函数法向量反方向平行移动时,目标函数值逐步减少,与可行区域最后(最先)相交的点上取最小值(最大值)。

例5.点P(x, y)在以A(2, 1)、B(–1, –6)、C(–3, 2)为顶点的三角形区域(包括边界)内,求z= 4x–3y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目标函数z= 4x–3y的法向量为(4,-3),目标函数的直线沿法向量的方向平移时,最先与可行域在C点上相交,最后在B点上相交(因为目标函数的等值线从左上角平移过来)。所以目标函数在点C(-3,2)上取最小值zmin=4×(-3)-4×2=-18,在点B(-1,-6)上取最大值zmax=4×(-1)-4×(-6)=14。

法向量法虽然直观、形象,它容易使人具体地认识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过程,但是,这里难点至少有二:一是必要考虑y的系数b的正负,否则容易得出反相的结论;二是要注意直线束的倾斜程度。为此,下面介绍通过向量数量积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尽量避开以上两个难点,使解法更直观,更简单,更不易出错。

六、向量数量积法(线性目标函数)。把z=Ax+By看成平面内的向量OM=(A,B)与ON=(x,y)的数量积,即z=OM·ON=|OM||ON|cos=Ax+By。因为|OM|为定值,所以当且仅当|ON|cos取最大值(最小值)时,z取最大值(最小值),即当且仅当ON在OM上的射影取最大值(最小值)时,z取最大值(最小值)

注意:在OM正方向上的射影是正值,在OM负方向上的射影是负值)。这样目标函数z=Ax+By在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就转化为研究点O与可行域内的任意一点N所组成的向量ON在OM上的射影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即线性规划最大值(最小值)问题就转化为一向量在另一向量上的射影的最大值(最小值)问题。

例6.若实数x,y满足x+y-2≥0

x≤4y≤5,求z=-x+y的最小值。

解:设z=-x+y是向量OM=(-1,1)与ON=(x,y)的数量积。因为|OM|=2,所以当且仅当|ON|cos取最小值时z取最小值,即当且仅当ON在OM上的射影OP取最小值时,取得最小值。如图,当点N与点B(4,-2)重合时,ON在OM负方向上的射影OP取最小值,所以最小值为zmin=-4-2=-6。

七、(线性目标函数)顶点法。目标函数的最优解肯定在可行区域的顶点上(这个命题可以证明)。因此,首先求约束表示的可行区域顶点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然后从计算出来的几个函数值里面选最大(或最小)的即可。把约束条件中的每两个不等式组成一个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是两条边界线的交点。有些交点可能不属于可行区域,所以每个交点必须代入约束条件检验不等式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排除这个交点(它不属于可行区域);若成立它是可行区域的顶点。

例7.求满足线性约束条件2x+y=≤3x+2y≤3x≥0y≥0的目标函数z=x+y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解:先找出约束条件表示的可行区域的顶点。

2x+y=3x+2y=3,2x+y=3x=0

,2x+y=3y=0,x+2y=3x=0,x+2y=3y=0,x=0y=0的解分别为A(1,1),B(0,3),C(32,0),D(0,32),E(3,0),F(0,0)。其中B和E不满足约束条件,所以排除。可行区域是以点A,C,D,F为顶点的四边形。

ZA=1+1=2,ZC=32+0=32,ZD=0+32=32,ZF=0+0=0

所以,目标函数z=x+y在A(1,1)上取最大值zmax=1+1=2,在F(0,0)上取最小值zmin=0+0=0。

猜你喜欢

射影约束条件线性
关于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一个证明
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常数变易法
三参数射影平坦芬斯勒度量的构造
线性耳饰
用“约束条件法”和“公式法”求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特解
射影定理在2016年高考中应用例析
探究向量的线性、坐标运算
应用向量法证明正(余)弦定理
巧用面积射影公式S=S·cosθ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