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2014-10-21周春雨
周春雨
摘 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主要结合教学经历从六个方面进行阐释。
关键词:语文教学;兴趣培养;教学方法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具有主观能动性,他们只有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才会更积极主动地探索、获取。相反,学生对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则很难调动起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要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就必须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呢?我主要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简单地谈一谈自己粗浅的做法。
一、向学生阐明学好语文的重要性
首先,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如果语文没学好,要想学好其他学科是很困难的,因为任何一门学科都要用文字来表述。曾有这样一名学生,他的理性思维特别好,数学也学得不错,但就是语文理解能力差,所以他每做数学题时都需要别人帮他读题并解释,然后他才能做出正确的答案,否则他就做不出来。试想,平时别人可以给他读题,如果考试呢,高考呢?可见,学好语文这门基础学科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影响着人生的成败。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交际,而语言文字又是最重要的交际媒介,因而也就时时刻刻离不开语文。一个人的魅力与风采,往往因语文素养而更好地展现出来。一个语文素养不高的人,他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往往都比较差,这自然会影响他与别人沟通的效果。报载,一个企业老板,在一次非常重要的洽谈会议上,因没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导致洽談失败,损失了上千万,真是让人痛惜。一个语文素养较高的人,往往能比一般人更能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进而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学好语文是如此的重要,所以一定要向学生阐明学好语文的重要性。学生只要切实意识到语文的重要性,才会高度重视语文,才会激发出想要学好语文的愿望。
二、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学生都有一种本能的模仿力,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语文素养很高的教师,会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一种敬佩感,进而产生效仿的动机。例如,我在平时就特别喜欢古诗词,于是我积累了大量优美的古诗词,在课堂上我不经意间就能恰到好处地引用几句,学生就很是羡慕,于是他们就主动地去积累古诗词。再比如,我每次在全区语文教师专业技能考试中都是第一名,学生对我很是钦佩,于是他们也很努力地去学习语文,希望自己也能考出骄人的成绩。
三、教学内容要新颖有趣、难易适度
教学内容选取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呆板、晦涩、深奥、难懂的教学内容,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让学生产生厌学的心理。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教学内容,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在选取教学内容时一定要慎重,尽量选取新颖有趣、难易适度的内容。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可以出示鲜荔枝让学生观察、品尝,然后让学生说出荔枝的特点。在讲《小狗包弟》时,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文革时期的一些资料,进而更好地理解本文的时代背景。在讲《雨霖铃》时,可以运用多媒体创设凄清、愁苦的离别氛围,让学生更入情入境。在讲《六国论》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本文的论据进行质疑,进而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实践证明,一个好的教学方法,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虽然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但我们为什么不选一条最好的呢?
五、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举行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诗歌单元时,我们可以举行诗歌朗诵会;在讲写作与演讲时,开展读书报告会和演讲比赛;在讲戏剧时,创立剧本创作协会,举行戏剧表演沙龙;在讲文化论著选读与专题研讨时,开展辩论赛……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会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到很有乐趣,进而激发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
六、恰当地运用评价机制,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评价机制能极大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进取心。我们评价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评价的过程当中要遵循客观性、公平性、调节性、激励性等原则。
以上就是我在教学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希望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能继续不断探索,争取把语文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王萍,钟铧.现代教育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2]张公社,周喜华.教育心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 王梦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