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模块化教学思路下的电子线路课程教学组织探究

2014-10-21陈梅梅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学改革

陈梅梅

摘 要:在模拟电路教学过程中,要将电路内容融入其中,将电路内容的基础性体现出来。在建立教学内容模块的时候要以典型模拟电路为依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阐述了模块化教学思路下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背景等相关内容。

关键词:模块化教学思路;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近几年来,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各类整合课程的发展。整合课程具有以下的优点:内容繁琐、课时较少等。中职学校要想促使教学目的得以顺利实现,就要求教师改变自身的教学思路,合理组织教学。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思路是将电路课程与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简单地结合起来,按照顺序来讲解电路方面、模拟电子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笔者认为要想提高整个课堂的效率,就要建立模块化的教学思路,对教学组织方法进行改革。

一、模块化教学法的基本思路

从课程的教学背景、教学目的出发,将教学内容模块化,但是建立教学模块并不是将其简单地组合起来,而是要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础,按照一定的原则进行组合。按照教学规律,充分考虑到教学背景、重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知识点,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通过描述整个模块然后提出相关的问题,此时学生就要一步步来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一直处在思考的状态中。以模块整体为依托,努力寻找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及主观能动性。在选择以及建立教学模块的时候要考虑到自身的现实意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模块为中心,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实际需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借助模块来探讨以及解决相关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各个教学模块都具有独立性,但是各个模块中的教学知识也具有联系性,教师要抓住各个教学模块的特点,合理地开展教学活动。

二、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背景

中职学校的电子线路课程将电路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两门课程充分结合起来,讲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电路的基本概念、模拟电路的基本概念等,另外其中还包括了电路的基础知识、电路处理方法以及建立初步设计方案等内容,一般情况下学时数为64课时。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将课程的实践性以及理论性体现出来,确保内容的严密完整。学生通过学习相关的知识,不仅可以学习到相关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掌握解决实际电路问题的方法,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学习到的电路理论知识为其以后学习模拟电子技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且也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电子线路课程教学模块确定以及教学组织顺序

1.确定教学模块

在确定教学模块的时候,要将教学的基本要求作为基础,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体现出来。在处理电子线路传统教学内容的时候,要以模块化教学思路、模块建立规则为原则,不断强化课程的教学内容。在模拟电路教学过程中,要将电路内容融合在其中,将电路内容的基础性充分体现出来。另外,在建立教学模块的时候要借助典型的模拟电路将其分为以下四个模块:稳压电源、三极管放大、运算放大以及振荡电路。

2.组织教学模块的顺序

各模块的教学组织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模仿电路的仿真描述、分析电路的方法等。通过建立合理的教学顺序促使方案的有效实施。第一,对各个模块电路中所包括的基本器件特性进行讲授,其中讲授的内容主要有二极管、电阻、电感等。第二,建立模块电路分析基础的时候,要考虑到其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基本定理以及实际分析方法,比如:基尔霍夫定律、换路定律、稳态电路的分析法以及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等。第三,在分析模块电路工作原理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组成模块的器件特性以及电路的实际分析方法,初步形成设计的思路。比如:分析运算电路原理、电压放大原理以及振荡电路原理等。第四,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要设计与其相联系的实验,通过实物实验来分析各个模块电路的一部分或者整体模块电路,从而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四、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组织方法

通过合理的教学组织方法来实现教学内容,并且科学的教学组织促使整个教学效果得以提高。模块化的教学思路要以讲授法、练习法以及实验法为基础,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在中职学校教学过程中要融入虚拟技术,通过虚拟技术引导学生积极观察问题,吸引学生的兴趣。比如:當老师要讲解三极管放大电路时,首先教师要将三极管放大电路图画出来;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三极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三极管的放大作用;最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三极管在实际的放大电路中使用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其中,电子线路课程的具体组织方法如下:第一,中职院校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引入虚拟技术,每一个教学模块开始的时候都要借助虚拟实验平台来开展课堂模拟实验活动,然后通过模块实验演示,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发现其中的问题,这就提升了学生对模块电路的感性认识,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第二,在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引入工程中的实际电路分析思路,每一个不同的模块都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任务背景,从而可以将各个模块的实际意义体现出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思路。第三,通过采用集中—分散—集中的教学组织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便于学生更快地理解理论知识。

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模块化教学组织方式具有不同特点,模块化教学思路不仅将整合课程的中心内容体现出来,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将电路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与典型模拟电子电路组合起来,有助于学生学习到相关的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包蕾,骆再飞.模块化教学思路下的电路与模电教学组织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9).

[2]闫文军,栗玲.模块化教学在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4).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教学改革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金工实习教育对工科院校创客教育影响分析
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研究
译林版英语教材的人文特点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