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学生自身资源,打造思品高效课堂的思考

2014-10-21申震坤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前预习高效课堂

申震坤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必须坚持自主、合作与探究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掘学生自身资源,在课堂中,不断提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的品质与能力。从课前预习、小组学习和问题研习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利用学生自身资源,打造思品高效课堂这一命题。

关键词:课前预习;学生资源;高效课堂

高效思品课堂的灵魂为“自主、合作与探究”。当前,我国正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体,如何提高思品课堂的有效性,为当前教师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打造高效思品课堂,应充分激发学生自身的主动性,通过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提高课堂的有效性。笔者即从上述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总结。

一、自主进行课前预习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的效果如何,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影响,且决定着其他环节能否顺利进行。同时,课前预习也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战场,这也是能否落实自主学习的关键。

1.家庭资源的利用。家庭资源是学生从家中可得到的教育资源。由于学生的背景不同,家长所从事的工作也不同,有的为教师、科技工作者等,这均可成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资源。而思想品德课为生活化、亲情化的教学,目的向学生讲授德化之道,使学生道德情操得以提高。

2.网络资源的利用。目前,互联网得到了普及,通过互联网,学生可查阅各种学习资源。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学生可根据课前预习的内容,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丰富自主学习的内容,同时可补充一些教师所不熟知的、兼具知识性、理论性和新闻性的课题,提高预习的效果。

二、小组形式的合作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组间与组内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学习的有效性。这是一种新的学习形式。小组学习,可让学生独立思考与操作,同时有助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与互补,取长补短,互相进步,为实现思品高效课堂的关键环节。

1.学生个性资源的利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学生的个性也可成为教学资源。比如一些学生天赋异禀,绘画技能好,而另外一些具有较高的音乐天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突出组员的天赋,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长与个性,突出小组成员在小组中的作用,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

2.学生荣誉资源的利用。荣誉资源为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由于思想品德课的目的为培养合格的公民,而培养集体荣誉感为实现这一目标的体现之一。在合作学习时,如果小组落后于其他小组,则小组成员心急如焚,可为提升团队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因此,在合作学习中,有效利用集体荣誉感,特别在课堂上,可提高小组的凝聚力。

三、问题的探究

问题研习为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自主或合作探究,进而获得知识与能力。思想品德实现知识、能力与价值高管的三维目标,应积极开展问题研习。

1.经验资源的利用。经验资源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已习得的知识或经验。在思品教学实践中,如果仅开展课本教学,则难免让学生感觉“假大空”,而结合学生的知识与经验教学,则此问题可迎刃而解。

2.社会资源的利用。学生同样为社会中人,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可获得各种社会有用的知识。新课程标准规定,思想品德课应注重实践教学。在实践课堂上,学生可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对于学生认清是非、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着重要的影响。

目前,教育体制改革正在深入进行,新课标对思想品德课的目标和教学形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归根结底还是如何打造思品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個人思想道德修养。而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研习问题,为打造思品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在本文中,笔者从课前预习、合作学习和问题研习三方面探究了该命题。

参考文献:

王常亮.利用学生自身资源,打造思品高效课堂[J].思想政治课教学:教学研究,2011,3(9):29-30.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课前预习高效课堂
小学二年级数学课前预习的有效性探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课前预习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探讨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