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数学教学中数学文化的渗透

2014-10-21杨建民

素质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渗透数学教学文化

杨建民

摘要:数学是一门深奥的学科,不仅蕴含着思想、蕴含着智慧,更蕴含着文化。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对数学文化的渗透,在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锻炼数学技能、形成数学方法的同时,体验数学文化。

关键词:数学教学;文化;渗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门,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对数学文化的渗透。本文从“讲述数学故事 提升人文素养”、“ 知识讲解过程 穿插文化教育”、“ 数学思维训练 体验探索文化”、“ 理论结合实际 发现现实之美”、“ 欣赏数学美感 加强美学教育”和“加强情感体验 体验数学情感”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一、讲述数学故事 提升人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参考数学史料、数学家简介、原理推演过程等辅助材料,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加强人文教育的目的。因此,教师应该在数学教学中穿插数学故事,让学生了解在数学发展史上存在过的重要的人和事,并让他们体会故事中所传达出来的数学精神。例如,在讲“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述著名数学家欧拉与蜘蛛网的故事:欧拉一直在思考如何给事物定位的问题,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只蜘蛛在捕食粘在蜘蛛网上的昆虫,他灵光一闪,忽然想通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确定物体的位置,后来被人们广泛学习和应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就此诞生。通过这个故事,不仅激发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兴趣,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看似是来自瞬间的灵感,实则是来自于长久的努力,培养他们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数学精神。

二、知识讲解过程 穿插文化教育

新课标指导下的数学教学中,知识讲解的过程也就是学生知识和能力形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知识点,穿插数学文化教育,让学生产生对所学知识的共鸣,在帮助他们理解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技能的同时,拓展他们的数学文化视野,让学生了解数学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了解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例如,在讲“极限”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们讲魏晋时期刘徽为了寻求事物的“极限”,而做的“割圆术”的实验,证明无论利用多少条线来“割圆”,都只能是无限趋近于“圆”而永远不能等同于“圆”。让学生通过这个故事,理解“极限”概念的由来,并学习古代数学家努力探索、积极实践的数学精神。

三、数学思维训练 体验探索文化

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总结、反思等思维能力,并在这一过程中渗透数学文化,让学生在体验、探索中体会数学文明。例如,在讲“对数”之前,教师给学生出示了两组数字,一组是“1,2,4,8,16,32,64,128,256……”,另一组是“0,1,2,3,4,5,6,7,8,9,10……”教师让学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观察并探索这两组数字中的规律。此时,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联想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得到了训练,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提升。当教师与学生共同总结所发现的规律的时候,就可以给学生讲述著名数学家纳皮尔探索并发现“对数”运算规律的故事,在启发学生思维的同时,培养他们敢于质疑、大胆创新的数学精神,让他们体验数学中的探索文化。

四、理论结合实际 发现现实之美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教师应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引领学生发现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现实之美,将数学文化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践当中。例如,在讲“奇函数和偶函数”的时候,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蝴蝶标本,让他们欣赏动物界的轴对称之美;给学生讲泰姬陵的建筑结构及历史典故,体验建筑界的轴对称之美;带领学生描绘京剧脸谱,让学生感受艺术界的轴对称之美……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所讲知识的理解,也让他们体会到了數学的现实之美,将数学理论教学与数学文化渗透完美结合起来。

五、欣赏数学美感 加强美学教育

数学的美学观是数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数学文化的审美追求成为很多数学家勤于探索、勇于钻研的精神源动力。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之美、欣赏数学之美、运用数学之美甚至创造数学之美,在数学教学中加强美学教育。例如,数学中的符号、公式、算式等具有不同的美感,或抽象或具体,或圆融或立体,数学中的几何图形,更常常是国际时尚秀场上的重要图案和装饰;再比如,运用数学的方法对函数图形进行改造,对几何图形进行分割,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创造符合自己内心审美的全新图形,让美学教育流淌于数学文化的血脉之中,让学生欣赏数学美感,体验数学文化。

六、加强情感教育 体验数学情感

数学是理性占据显著位置的学科,然而,在数学教学中,也不应该忽视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在数学文化渗透的过程中,让他们体验数学情感。例如,在讲“级数”的时候,教师可以跟学生分享著名科学家高斯的故事:高斯八岁的时候,在一个小乡村读书,经常受到老师的歧视。有一天,老师为了刁难学生,给学生们出了一道对他们来说很难的习题,让学生将“1,2,3,4……100”这些数相加求和。然而,小高斯很快就得出了运算结果,并敢于在老师的否定下坚持自己的观点,并指明自己是借鉴了古时候希腊和中国人计算“级数”的方法,让老师信服自己。这一故事不仅为学生揭示了“级数”的部分规律,并让学生从故事中体验高斯不惧怕他人嘲弄、敢于挑战权威、勇于创新的情感态度。

结束语:本文从“讲述数学故事 提升人文素养”、“ 知识讲解过程 穿插文化教育”、“ 数学思维训练 体验探索文化”、“ 理论结合实际 发现现实之美”、“ 欣赏数学美感 加强美学教育”和“加强情感体验 体验数学情感”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希望通过本文,能够引起广大教师对于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这一话题的思考,大家交流沟通、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解慧颖.高中数学课堂中数学文化的渗透[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4(2).

[2]董丽华.数学文化在大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4).

[3]王美利.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的意义和途径[J].语数外学习(数学教育),2013(12).

猜你喜欢

渗透数学教学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