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于教师发展之消极影响初探
2014-10-21张倩
摘 要:刻板印象是指对某一群体定型的认知结构。教师,简单的理解,教是教育,也就是教育培育学生,师是师长,师长自古就是被尊敬者。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群体,刻板印象虽对其有一定积极作用,但也消极地造成了教师社会角色失真、人生价值的缺失、教义务与权力失衡、专业素养单一等问题,因此刻板印象因素在教师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忽视。
关键词:刻板印象;教师发展;权利与义务
刻板印象作为当代社会认知理论的基本课题之一,是指一种社会认知偏差,是由人们对于某一社会群体的知识、观念及期望所构成的认知结构。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具备多重的群体身份,当人们依据某一标准对自身进行群体区分时,刻板印象就会存在。由于刻板印象是与某一群体相关联的社会认知图示,所以在刻板印象的影响下,很容易将所有的群体成员定性为具有相同的的属性,形成社会对某一群体比较固定的观点和看法。
一、教师社会角色的失真
在教师的社会角色的定位上,“天、地、君、亲、师”思想始终贯穿其中。虽然起初“师”并非指教师,但许慎《说文解字》中有注:“二千五百人为师……众意也。”清代段玉裁更将“师”解释为“军旅之师”。由此可见,“师”起初也是聚“众意”,出类拔萃于众之人。后期随着官职、阶层的逐渐明朗化,教师地位不断提高,“师”逐渐演变为教授知识的“师者”,韩愈《师说》曾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在强调伦理道德的古代,教师不但要“教之以事”更要“喻诸以德”。这种出类拔萃、德才兼备、教书育人的形象无疑是对教师的“圣化”。近代开始,“师”又与改变中国思想落后腐朽息息相关。现代,中国试图走一条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教师又肩负起完善人文精神、公共伦理的重任,社会需求不断滋长了教师的“圣化”。加之社会其他群体“尊师重道”,教师“圣化”形象深入人心,教师群体本身也开始无意识的自我“圣化”。
其实从社会功能来考察,教师具备“德才兼备”“为人师表”的职业示范性无可厚非。这些刻板印象在一定程度上让教师对自己的群体产生高度认同,激活了其自身的职业荣誉感。但自伴隨着多元文化时代到来,这些刻板印象的威胁性也显现了出来。一方面在历史刻板印象的影响下,教师群体和其他群体已对教师至高地位产生集体无意识的认同,教师的言行即“权威”,导致教师对课堂及知识拥有了绝对的控制权;另一方面,“圣化”的刻板印象导致教师在发展过程中不能跳出“课堂霸权”的框架,对并非“圣人”的自己失去理性认识,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自我赋予权威,进而根据自己所持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和教育。这样不但对学生造成了很大伤害,使学生群体无法与教师群体建立一种融洽的关系;而且对教师本身而言,教师也是普通人,有其需求和利益所在,“圣化”的刻板印象会使教师过分苛求自己,给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对教师造成精神压力,带来一定的沉重感。
二、教师人生价值的缺失
一种职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受社会对此职业的认同度及需求度,而一种职业的从业者群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同感也与其密切相关。
理想的教师身份除了具备专业知识、教学技巧外,更多应该是从职业中体验一种人生价值和专业感悟。而纵观几千年,我国一直呈一种“师”“道”依存的关系,教师职业价值的评判主要还是取决于其所承担的社会功能。古代“尊师”为了“重道”;近代“学师”为了“救亡图存”;现代“蜡炬成灰”也是为了“强国富民”。在这种以外在利益为价值的导向下,社会及教师群体都将教师职业的工具性价值不断无意识内化,形成对教师群体的刻板印象,即一方面社会将教师看成“育人、救国、富民”的工具;另一方面教师对自己职业价值的判断也建立在是否满足社会期许、实现社会目上,从而致使“道”把持“师”教师逐渐在教育活动中丧失独立性和自主性,成为社会“优雅的服从者”,“师”推崇“道”,一味迎合社会标准、学校标准,将法定知识、主流知识不加置疑地传授给学生。最终导致教育过程中不但学生人文、性情流失,教师自己也在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失去对人生价值的感悟和体验,失去了职业内在的尊严和快乐,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感。
三、教师权利与义务的失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其他法规条例可知,教师享有一系列其职业特有的权利。然而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却长时间呈一种失衡的状态。
究其原因,其中社会对教师所形成的刻板印象不可忽略。古代时期,中国要求士子出身的“师”“修身、齐家、平天下”,这种社会责任到近代变成“救亡图存”,即便在当今,教师仍然被赋予振兴教育的重任。教师的责任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了“教书育人”这一范畴,除了培育学生,更肩负着国家富强、民族昌盛的时代重任。如此要求下,教师的责任和义务是巨大的,而反观教师权利,社会及教师的“是教师就应该无私奉献”刻板印象,让教师权利受到侵害时无法发声。教师无法或无意识争取属于自己的利益。这种权利与义务失衡,不仅和教育制度的不完善有关,更多来自于社会对教师职业的刻板认知,由于他们对潜藏在法律条款之后教师生命价值的忽视,致使教师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过程中,往往后者所占比例较大。过多的社会义务致使教师的社会关怀、人生关怀、人生体验得不到满足,教师的工具价值也相应降低。
四、教师专业素养的单一
现今时代被称为知识飞速发展的“后喻”时代,多样化的信息知识给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作为知识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教师多维专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未来教师的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也不同于今日的教师。它不再局限于‘学科知识+教育学知识的传统模式,而是强调多层复合的结构特征。”
反观中国教师发展,不难发现,教师专业素养仍停留在单向发展的状况。首先,从传统上来讲,这有赖于我国学生的受教育经历,即从基础教育开始就刻板地对学科进行“重要”或“不重要”划分。这种潜意识的受教模式延伸到教师教育就形成了文理分科、语数外为主等单向的培养模式,造成教师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知识视野单一的现状。其次,教师知识视野的多层也取决于学校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无论是社会还是教师群体,其对学校知识的认知都仅停留在学校向社会的单向输出,这种刻板印象造成社会认同学校知识有别于社会知识,从而打断了社会知识向学校知识输入的渠道,教师与社会无法形成双向交流,造成教师对社会知识的缺失,社会对教师知识的迷信,教师人文素养单一化。这样单向单纬度的交流最终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封闭化,教育再次走上不断循环往复之路。
参考文献:
[1]Fiske S T. Socialticial psychology. John Wiley & Sons,2004:398-400.
[2]Macrae C N, Stangor C, Hewstone M.(Eds.). Stereotypes and stereotyping. New York: Guilford,1996.42.
[3]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1999:239.
作者简介:张倩,女,出生于1988年11月,在读硕士,就职于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研究方向:教育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