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充分就业 构建和谐校园
2014-10-21封国平
封国平
摘 要 灵活就业作为一种重要的就业方式,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发展。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并通过提高就业质量来提高生活水平,是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探究大学生趋向灵活就业的成因,分析大学生灵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对于促进校园和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尤为重要。
关键词 灵活就业 充分就业 和谐校园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每年的五月-六月迎来高校的毕业季,毕业生们走出校门,投向就业大军,不禁想起一首在大学生中很流行的改编歌曲“谁说你的就业遭遇无所谓”:你是否依然不知所措地游离在这个社会的边缘,像一粒尘埃,飘飘洒洒,不知道该栖息何方?你是否还在经常回首,那扇不久前刚刚跨出的校门,来不及回味毕业时的伤感,就一头栽进了找不到方向的迷惘?这首大学生们自嘲的歌,真实地反映了这些大学生心中的迷惘与无奈。
1灵活就业形式
灵活就业,是指在劳动时间、收入报酬、工作场地、社会保险、劳动关系等方面不同于建立在工业化和现代工厂制度基础上的、传统的主流就业方式的各种就业形式的总称。
根据灵活就业的特点大致分为三大类型:
第一类是在劳动标准、生产组织和管理、劳动关系协调、就业稳定性等方面达不到具有现代化大生产特征的企业标准的用工和就业形式(如临时工、季节工、劳务工、小时工等)。
第二类是由于科技和新兴产业的发展,现代企业组织管理和经营方式的变革而产生的灵活就业形式(如非全日制就业、兼职就业和远程就业等)。
第三类是独立于单位之外的就业形式(如家庭小时工、街头小贩和其他类型的打零工者)。
2灵活就业的积极意义
2.1灵活就业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刚毕业的大学生是就业大军中的弱势群体,刚走出校园的他们,缺乏工作经验,竞争力不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预期寿命延长,社会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趋势的加快,使得那些双职工家庭、空巢老人家庭中,原来家庭自己完成的工作需要由社会来完成。
2.2 灵活就业是缓解当前就业与再就业压力的重要途径
一方面国有企业安置就业能力下降,不仅不能增加新的就业岗位,还随着企业的关闭、转制等,向社会排放劳动力。因此,面对十分严峻的就业形势。灵活就业对于缓解大学生失业率、稳定就业局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3大学生灵活就业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大学生正经历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双重体验;承受着传统观念与现代理念的双重碰撞,经历着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悄然位移的阵痛。灵活就业作为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方式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当前灵活就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待遇偏低
理所当然,劳动者付出劳动就应该得到报酬。但是,大学生因为社会经验少,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有时不成比例。大学生在职场处于劣势,不具备享受这些基本保障要求的主动权,国家只是宏观地规定了各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没有针对不同层次的就业人群作出相关的规定。
3.2 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采取灵活就业的大学生,往往与所在单位没有正式协议,一旦出现工伤、病患等问题,用人单位认为不是单位正式员工,不能作相关补助;劳动仲裁部门认为没有相关的规定而无法界定;司法部门也因为没有相关的劳动协议难以受理。缺乏针对和适应灵活就业的法律规范。
3.3 政策和环境不够给力
对刚毕业大学生开办小型企业和从事个体经营,税收优惠等方面虽有相关政策,但落实不是很到位,影响小企业的发展,未能建立起能够维护灵活就业者权益的组织。主要表现在:工资报酬有达不到法定的最低标准现象;拖欠、克扣工资情况屡有发生;工时超过法定工作时间且得不到补偿;劳动和安全卫生条件恶劣;有随时被雇主解雇的可能;一些就业者的人格尊严得不到维护。
4促进灵活就业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对策及思考
4.1通过立法和制定优惠政策, 扶持大学生灵活就业
为大学毕业生选择灵活就业创造有利条件。包括进一步制定和落实针对小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其中从业人员的工商管理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税费减免政策。同时,要保护大学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权益,包括就业合同、工资报酬、职业培训、劳动保护等诸多方面。
4.2 提供便捷优质的培训和就业服务
根据灵活就业的特点,不断发挥学院就业部门职能,努力促进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的同时,针对个人技能单一普遍,再就业能力不强的现状,按照“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培训为就业服务”的原则,扩大培训规模。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引导转变择业观念,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基本素质,而且为满足市场需求提供了保障,为市场就业机制的形成打下坚实基础。
大学生就业在一定程度上既关系到校园稳定,更关系到社会和谐的问题。事实上,在我们国家,大学生人数依然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在县级以下基层和西部地區各类人才十分匮乏。因此,只有就业机会公平,才能保证大学生群体的机会公平,在承认差别的条件下,实现大学生群体内部及其与校园及社会的和谐。
参考文献
[1] 王东进.完善劳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灵活就业健康发展.中国劳动,2003.
[2] 胡安荣,张衔.灵活就业——下岗再就业的现实选择.市场论坛,2004.
[3] 刘双元,王明慧.中国灵活就业人口社会保险相关问题探讨.经济与管理,2005.
[4] 张娜.弹性就业的效应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青岛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