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高中历史教学的弊端和创新对策
2014-10-21李金
李金
摘 要:在新教育教学改革浪潮下,历史教学越来越受到关注,怎样的历史教学方法才是学生接受的最让学生感到有兴趣的,渐渐地成为讨论的主要对象问题。面对现今的高考制度,历史如何才能受到学生的重视,转变教学模式,不再是利用灌输法来让学生死记硬背而达到学习的效果,而是利用情境再现,或者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来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再不能让学生以考试为目的,而是要以兴趣娱乐为目的,这才是真正的新课标教学。
关键词:历史教学;情境教学;创新教学
一、现今历史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的性不强
受现行的高考制度和教学制度影响,导致学生主观认为历史科目不是主科目,让学生对历史科目学习兴趣低,对历史学习不紧不慢,导致学生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了解不多,甚至不知道有何历史人物,而老师都是一些兼任几个班的科目老师,这样就更加容易导致教师对教学热情的减少,从而使教学质量下降。同时师生的思想都是为了应对考试而学习的,这种应试教育导致历史被埋没,这种教育制度只会让历史进一步成为历史,使学生不再懂得历史的含义。而历史科目设立的真正目的不是为了应对考试,而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过去,学习古人的高尚情操,是用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是用来教育学生思想道德的,利用古今中外的一些名人、名言来教育学生思想道德,对学生进行熏陶洗礼,而现今的教育制度却埋没了这一点。
2.教学模式不合理
现今的教学模式都是以灌输学生知识为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历史课的枯燥与繁琐,对学习提不起兴趣,许多学生都是靠着死记硬背学习历史,往往会忽视理解记忆的优点。这种灌输学生知识的模式,在考试中,答案往往是如出一辙,很难有个人的主见和理解,同时也反映了高考大纲存在本本教育的理念。在课堂上,老师缺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的能力,老师和学生都是在整个教学大纲的框架下进行的,这样不仅使学生不理解新知识,还会让学生感觉到上历史课很烦闷,枯燥乏味,从而影响学习成绩。
3.课堂效率低下,效益不明显
在课堂上,教师只注重教学进度而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效益,有时候新课程与旧课程之间只相差两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学生就要熟记前面的知识,还要预习新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益会提高吗?让学生在短时间之内就要熟悉一个时期的历史,这种压力是没人能承受得起的,这样的学习只会让学生感到枯燥得不到应有的效率。在课堂上教师也没有正确引导学生怎样熟悉这段历史,历史科目就像是一个时空胶囊,它记录着每个时期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让学生从中感受历史的奥秘,拓展学生的视野,同时还培养学生拥有高尚情操,陶冶性情。
二、应对历史教学弊端的创新策略
1.更改教育大纲,不再为应试教育而教育,应该要以培养学生更高的素质涵养而教育,在改写教育大纲时要注意从实际出发,遵循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吸收能力,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在改写教育大纲的同时,也要提高高中历史老师的教育能力,适度地对老师进行后期的培训,不仅提高教师的课本专业知识,还要丰富教师课本以外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了解,例如,在说到朝代更替时,可以说一下对朝代更替起到推动作用的人物,还可以进行一下朝代对比,让学生学习其中更替的各种道理。
2.转变和提高教学模式,不能再以灌输法为主导,而应该要用情境教学、拓展式教学等模式来进行教育,在情境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课本教材创造一个现实场景,让学生来进行演练,或者把学生带到历史博物馆等有意义的地方进行现场教学,让学生不但学习到课本知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并且可以让学生多了解一下中华文化,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中华文化带来的益处,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
3.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历史桥段来进行授课,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活泼生动,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讲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历史桥段,例如,项羽乌江自刎这一段,如果历史存在着“假如”,假如项羽没有自刎,而乘船到了江东,那历史会随着改变嘛?项羽会东山再起,再破劉邦六十万大军等等这些历史桥段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在课堂讲课时,要注意不要拘泥于课本知识的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对某个历史时期的看法。一段历史的写照如果教师述说得精彩,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
综上所述,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但这一局面在未来将会逐步得到改变,学生学习再也不是以考试为目的,而是以探讨研究历史为兴趣,因此,对现阶段的历史教学只能是逐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慢慢转变教学模式,创建一套新的教学方法,教师也不能只是按教学大纲来进行教学,应该创新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芳.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问题意识的有效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2(7).
[2]李芹.如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J].吉林教育,2012(5).
[3]李瑞铭.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J]. 吉林教育,2011(1).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