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萨克斯管演奏的嘴型

2014-10-21邓元双

北方音乐 2014年10期
关键词:萨克斯管声音

邓元双

【摘要】萨克斯管学习过程中,如果嘴型不正确经常会导致下牙挤压下唇而让学习者感到疼痛,无法坚持学习。文章从该常见问题出发,对如何获得正确的萨克斯管演奏的嘴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萨克斯管;嘴型;声音

绝大多数的萨克斯管学习者都曾有过这样的困扰:想要吹奏的时间长一点,可是练习时间一长下嘴唇被下牙挤压得疼痛难忍,不得不停下来。这种情况在一些学了多年的演奏者中仍普遍存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演奏者吹奏的嘴型出现了问题。我们需要找到一种自然、科学,适合自己的正确嘴型才能减轻嘴部的压力、减少练习中的痛苦。

一、什么是嘴型

气流从肺部出发,途径喉咙和口腔,然后抵达萨克斯管。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受唇、齿、颌和面部肌肉控制的哨片以及笛头的作用而变成音响。以上各个器官的位置合在一起我们称之为嘴型(也有人称为口型)。嘴型最重要的职责就是维持气流流量和气压的稳定,同时作为一种能保证密封不漏气的连接媒介,并将能量有效地转换至笛头与哨片。此外,它还是音准、音量、音色的“控制中心”。嘴型通常分为“单包”和“双包”两种,但由于牙垫的广泛使用,“双包”式的嘴型已少有人使用。“单包”式嘴型最容易出现的毛病就是下齿咬下唇,要想避免这一问题我们必须先明白萨克斯管演奏嘴型中下唇与下齿的作用。

二、嘴型中下唇与下齿的作用

下唇的作用首先是在下齿和哨片之间建立的一个缓冲地带,在演奏中避免下牙和哨片直接接触,并且像钢琴琴锤上的毛毡一样具有吸收较高的、极端的泛音的作用。众所周知,我们所发出的任何一个音都有其一系列的泛音,我们必须清除其中一些比较刺耳的、极端的泛音,才能使声音的基本音更加清晰。而下唇具有这种天然的、生理上的吸收作用。其次就是暴露和覆盖哨片,以产生音域里所有的音。由于乐器上的每个指法的每个音在哨片上都有一个最合适的振动点,为找到这个最合适的点,就必须用下唇去覆盖和暴露哨片来进行尝试。

下齿的作用:一是握住笛头,根据牛顿关于运动的普遍法则:“一个方向上的每个运动都有一个同等的相反的反作用。对于萨克斯管演奏者来说,这意味着下齿向上的力量应该等同于上齿向下的力量,演奏者应避免向上的咬合力量太大,只需握住笛头即可。二是引起哨片状态的变化,下齿在被下唇覆盖时的位置改变将引起哨片振动面积和压力的变化从而导致声音的改变。

三、“单包”式嘴型常见的问题

1.刻意的、主动的包住下牙

“单包法”最具代表性的说法就是“下唇要包住下牙,但是下牙不能咬笛头,不能顶笛头”。但现实是由于下嘴唇包住了下牙齿,用力一吹的话,牙齿嘴唇都会用力,吹奏者怎能不顶?怎能不咬?包下唇的目的应是避免下牙直接接触哨片,因为牙齿直接接触哨片一是容易损伤哨片,二是牙齿直接触哨片会影响哨片的发声,而且不利于下唇和舌头对哨片声音进行控制。如果刻意用下唇去包牙齿,并且包得太多,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发音困难,二是下唇容易咬伤。按照上述说法要做到不咬、不顶笛头,对于学习者,特别是对于刚入门的人来讲,根本领会不了,也做不到。所以痛肯定会随之而来。再加上萨克斯这种乐器是入门容易学好难,老师们也有意无意地特别强调所谓“加强气息的锻炼”(气息——好神秘的代言词,说白了,就是练嘴巴劲),搞得初学者更难界定嘴部的不适和练习时间的长短是否产生有效的正收益,只有使劲练的份了。我们常说的用下唇包住牙齿,这种说法在表述上是不准确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以不让下牙直接接触哨片为原则,如果能控制好,下唇可包可不包,或少包,不影响下唇和舌头对哨片声音进行控制就行。

2.吹奏依靠上齿和下唇下齿相互咬合力量控制声音

“单包”嘴型是“因包而包”,因为要包住下牙所以也刻意、主动地包住了下牙,所以音色发紧、嘴部疼痛几乎不可避免,这是人为的、主动的“包”,甚至变成了“咬”。吹奏时着用力的重点是下唇和下牙一起“咬”,初学者甚至变成下牙“咬”下唇。正确唇齿关系表述应该是下唇自然覆盖下齿。请注意是覆盖不是包住。包是主动的、刻意的,覆盖是自然的、被动的。

3.人的潜意识总是相信“熟能生巧”的概念,而且主动不主动地认为“久了自然就习惯了,久了就不痛了”

以至于即使怀疑自己嘴型有问题也还是坚持练下去。有一些学习者在多年的学习中,采用一种不正确的嘴型,在不断练习后技术得以提高同时,嘴部的痛疼却仍然如影随行,练习时间稍长点,嘴巴就钻心的痛。

四、如何确立正确的嘴型

1.弄清萨克斯管的发声原理,理解嘴型中唇齿的作用

萨克斯管是单簧乐器,是以簧片振动作为声源,以空气柱振动作为共鸣体的乐器。当空气通过笛头与簧片之间的封口时,气流压力大于封口的气压,于是将簧片推向平衡位置的另一边,但簧片的弹性恢复力大于气流压力时,簧片又以很快的速度返回并越过平衡位置。与此同时,气流再次将簧片推向反方向,这样周而复始就让簧片振动而发声。萨克斯管依靠哨片(簧片)的振动发声,在吹奏过程中如果将哨片“咬”得太紧,哨片就无法充分振动,从而影响到萨克斯管的音准、音量、音色。正确的嘴型就是保持对哨片“適度的”压力,避免“咬”和“挤压”哨片。上面已经阐述了嘴型中唇齿的作用,这里不再赘述。但注意下唇是覆盖下齿起到缓冲作用,不要刻意、主动去包住下齿或者下齿咬下唇,这一理念很重要,它能有效避免产生理解上的误差,防止错误发生。

2.通过训练获得正确的嘴型

正确的嘴型应该是一种自然的、科学的嘴型。这种嘴型是在不主动包住下牙的情况下,但因为嘴部自然而然的反应会产生一部分下唇肌肉嵌入哨片与下牙之间,所以这是一种“被动的覆盖”,需要明白一点的是:不管包还是不包,最终吹萨克斯的时候,下嘴唇内粘膜肯定会有一部分肌肉嵌入哨片与下牙之间,这是嘴部的自然动作与反应,所以,没有绝对的不包。吹奏时着力的重点是依靠下唇的拉力使下唇紧贴于下牙上,下唇的力量要大于下牙的咬合力量。“自然嘴型”与“单包嘴型”最大的不同点:就是出发点不同“自然嘴型”是“不用包而包”,会放松、松驰。而“单包嘴型”则是“主动包”,会紧张、僵硬。

怎样通过训练获得正确的嘴型?步骤一:张开嘴将笛头轻轻含入约三分之一,使笛头和嘴呈45度角,上下牙齿轻轻接触笛头,注意不要“咬”,是轻轻接触笛头与哨片。步骤二:发“vu”音,使下牙离开接触的哨片,嘴唇自然含住笛头。上下唇紧紧贴在上下牙齿上,整个嘴呈“微笑”状。步骤三:依靠腹部压力和加大嘴角肌肉的拉力来吹响笛头,注意切忌靠咬紧笛头来吹响笛头。这一步骤是依靠嘴角拉力向外用力,而不是依靠上下牙向里(中心)用力。步骤四:不断调整上下牙及下唇在笛头上的位置,直至找到能发出通畅、饱满的声音,然后巩固这一发声位置。步骤五:将笛头装上管体,以正确的持管姿势,保持嘴型不变吹奏出圆润、饱满的声音。

音乐是给人快乐的,萨克斯管的学习应该只有开始练习时的适应期,而非长久的不适。不正确的嘴型会阻碍学习,给学习者造成困扰和不适。通过科学训练获得一种正确、舒适的嘴型是萨克斯管学习的基石。

猜你喜欢

萨克斯管声音
萨克斯演奏的基本要领探讨
圣诞老人的礼物
谈萨克斯管的特性与演奏方法
关于萨克斯管艺术在我国的发展探究
泛音训练在高校萨克斯管专业教学中的现状研究
萨克斯管演奏中的循环呼吸法探析
给声音插上飞翔的翅膀
在最需要的地方发声
移动有声阅读让儿童文学回归故事本身
浅析民族男高音的演唱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