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后现代主义教育下的高校声乐教学

2014-10-21凌敏洁

北方音乐 2014年7期
关键词:声乐教学高校

凌敏洁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以及全国普通高校声乐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实行,给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必将会带来更多的挑战。在社会主义新时期下,如何使高校声乐教学适应当前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已经成为声乐教育者应该引起重视的问题和为之奋斗的目标。文章将以后现代教育理论为基础来探讨高校声乐教学以及其对高校声乐教学的启示。

【關键词】后现代主义教育;高校;声乐教学

声乐课程作为高校音乐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行以及高校教育现代改革的不断深化,其音乐教学也必将面临着自身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声乐教学作为高校音乐专业的主要课程,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手段都不能够满足新时期高校音乐教育的要求。高校声乐教学要想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要学会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来指导声乐教学实践,这样必将会给声乐教学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空间。

一、后现代主义教育的相关论述

“后现代”是相对于“现代”而言的。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是笛卡尔和康德,强调人运用理性的方式来掌控自然,同时用技术手段来征服自然,从而确定人的主体性和本质力量,其本质是技术理性,其基础是牛顿的形而上学观和宇宙观。随着科学技术以及哲学界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种新的哲学思潮——后现代主义,它呈现出一个有别于现代主义的社会图景,认为世界不再是有序的、简单的、决定论的,而是随机的、混沌的、分形的。后现代主义比较有影响力的是福柯的激进后现代主义和格里芬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20世纪90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走进教育学界,其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研究、课程、教学、师生关系等几个方面,对推进教育学界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高校声乐教学现状

众所周知,声乐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在尊重教学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以声乐教学目标为出发点,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掘学生的声乐艺术潜能,以使他们能够扎实地掌握发声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声音训练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培养过程,既包括发声,也包括艺术表现力两个方面的问题。但是从我国高校声乐教学发展现状来看,声乐教学还是采用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只针对声乐演唱技能和技巧来对学生进行培养和训练。当然对学生进行声乐演唱技能的学习是无可厚非的,也是声乐教学中的重点,但如果把其作为声乐教学的全部内容,长此以往,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必然会泯灭学生的声乐个性,学生尽管有很高超的声乐技能,但是难以在更好层次上取得突破,如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这种以“现代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的教学已经出现了诸多的问题与缺陷,严重制约了高校声乐教学的发展,采纳先进的音乐教学理念来指导高校声乐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后现代主义教育对高校声乐教学的指导

(一)在声乐教学中要兼顾文化与技能两方面的学习

近年来,人类音乐学提出音乐是一种文化或从属于文化的主张,在国际音乐教育中产生了重大影响,而这种观点对于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来说是有着重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的。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由于长期受现代主义中“技术引导一切”教学思想的束缚和影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更重视声乐演唱技能的教与学上,这就造成学生在声乐作品演唱上很有造诣但却对作品的文化内涵不能够做到透彻的理解,致使音乐专业学生的文化理解力十分低下。声乐教学不仅包含声乐技能,其声乐文化也是教学重点,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做到两者的兼顾,使学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能够做到尽善尽美。因此在课堂上,教师除了教授声乐技能,也要有声乐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可以向学生介绍有关声乐方面的文献史料、与声乐艺术紧密相连的人文科学(历史、社会),还可以向学生讲解声乐艺术作品中所蕴藏的美学思想,这样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就可以对声乐艺术有个更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更进一步地提高自身的声乐艺术修养。

(二)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价值观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扩大,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沟通日益加强,在音乐教育方面也表现出多元化的特点。那么为了与时俱进,跟上国际音乐教育主流,我国高校也应该在声乐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音乐文化价值观。但是从声乐教学的发展实际来看,学生日常学习所用的声乐作品也仅仅是西洋经典以及国内的艺术歌曲,这对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具有重大作用,但是也使学生在音乐文化上形成一元价值论,当他们在接触到其他类型的音乐作品时,就会产生一种排斥感。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只要是有利于声乐教学的优秀声乐作品教师都可以用来教授,从而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对世界各族音乐的认同感,进而培养学生多元化的音乐价值观。

(三)在教学中创建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学习氛围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主体,在课堂上支配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接受知识的灌输,教学氛围枯燥乏味,长期以往,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身潜能的发挥。后现代主义教育理论强调教师要脱掉“主体”的外衣,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通过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不仅有利于协调师生关系,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张扬他们的个性,展示声乐教学风采。例如,在欣赏一篇声乐作品时,由于学生认知上的差异对作品的文化内涵以及审美体验的认识上都会有一定的偏差,这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全班同学共同探讨交流,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同时经过教师的指导可以使他们对作品的认知有个更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够大大提高声乐教学效果。

四.结语

高校声乐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其教学内容也比较复杂,会涉及到方方面面。作为一名高校声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逐渐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使用后现代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声乐综合素养,以保证高校声乐教学的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声乐教学高校
高职音乐专业声乐教学中纳入流行唱法之可行性评价
舞台艺术实践在高师声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论流行歌曲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