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律制之美
2014-10-21孙克利
孙克利
【摘要】音乐的律制在艰难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能够在旋律、和声、转调等方面能够符合人们的心理审美习惯,一直都在对音乐冉使用的律制进行计算和研究。文章将从三种律制的产生、美及在交响乐队音乐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应用
五度相生律、纯律、十二平均律在音乐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成熟,各自的优点与长处互相结合成就了音乐历史发展的一次次辉煌。从人的听觉习惯对声音美的追求也总是体现出三种律制本身所固有的特性。
一.三种律制的生律法
(一)五度相生律
其生律方法是:从一律开始,向上或向下每隔五度产生一律,达到七个八度,共生十二律。例:
五度相生律的旋律较符合人的心理听觉习惯,适合旋律进行。交响乐队中的弦乐组即用五度相生律来定弦。
(二)纯律
纯律的生律方法一种是在五度相生律纯五度的中间再加上一个纯律大三度构成纯律大音阶。第二种构成方式是在纯五度音程之中生成一个纯律小三度构成纯律小音阶。
纯律的构律方法是完全基于自然泛音列基础上而产生的一种律制,由于这个特性在多声部音乐中的和声非常协和、饱满。铜管乐器的超吹易发生纯律的音。纯律的十二个半音也不是平均的音分值,因此,这种律制也同样转调困难。
(三)十二平均律
十二平均律是计算出来的人为律制。其简单生律方法是根据五度相生律生十二律,再将毕塔哥拉斯音差再平均分为12等份,然后将十二律每一律都缩小一个等份,这样就产生了半音音高距离相等的十二平均律。在交响乐队中的木管组等很多乐器都是以十二平均律为律制的。
二.三种律制的美
按照德国理性主义哲学的“三分法”,可把人类心理功能分为“知”、“意”、“情”,即人类社会中的“真”、“善”、“美”。音乐的美在于人们对于声音的音响色彩所产生的完整的音乐形象和完整的情绪、情感的体验。无论是肖邦悦耳的和声,还是西贝柳斯低音区晦暗的乐队音响,都建立在音乐律制的基础上。
(1)五度相生律产生的基础音中无论是升方向还是降方向,前五个音都可构成最具有风格特色的旋律性五声调式音阶,由这种五声性音阶构成的旋律任意组合都可形成非常流畅优美的旋律。当全部半音阶推算出来后,其特有的向上或向下的半音倾向更富于不稳定的动力性,更加要求解决到相对稳定音从而使旋律产生强烈的动力,使旋律的紧张度和动力性增强由此产生旋律线条的静与动的对比之美。
(2)由于纯律产生的各音是符合自然泛音列的。在古典音乐中,当和声纵向排列时,和弦音就像是泛音列中的音被放大、加强,并不会产生不协和、刺耳的音响,反而是使和声更加的协和、饱满。因此,由纯律制造的铜管乐器演奏纵向的和声是非常协和的,最能体现出纯律的和声之美。
(3)十二平均律所有的半音距离相等。这种律制严格来说除八度外,其余各音程均不协和,并且单旋律没有了五度相生律强烈的半音倾向,多声部也没有纯律那美妙的和声。但它第一次解决了五度相生律和纯律不能旋宫转调问题,使音乐发展在调性对比方面大大丰富了音乐的色彩和表现力,体现出了十二平均律独有价值与美,成为自巴洛克以来逐渐成为音乐创作的主导律制。
三种律制因其生律方法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音响特性:五度相生律的旋律美、纯律的和声美、十二平均律自由转调而形成的丰富多彩的调式调性对比之美都为人们对音乐的音响需求提供了极大的音响素材。
三.三种律制在交响乐队音乐中的应用
在交响乐队实际应用中,三种律制是并存的,如何解决律制之间的差异而获得美妙的声音是一个重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两个方面。
一种是各不同律制的乐器尽可能地向十二平均律靠近。在乐队的定弦是以标准音a来定弦,使得各乐器组在最好的音区获得最一致的律制平衡点。在实际演奏中会通过调整个别音的准确音高使得弦乐的和声更加协和。现代铜管乐器的律制靠近十二平均律,即使有的音听起来“不准”,也可以通过调整指法或把位来获得更“准”的音,整體来说,铜管乐器组还是以纯律为主要的律制乐器。用这种方法已经使得三种律制在一定程度上尽可能地协和而被广泛运用于交响乐队中的各种乐器并能够统一起来从而获得音响美。
另一种是人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内容。在生理上,人耳以感觉得到最小频率差在500Hz以下约为1.8Hz,在此以上约为3.5‰,即人耳对绝对音高的识别在一定的范围内是有限的,三种律制的混合使用所产生的差异不但是可以接受的,在听觉心理上反而给人一种声音线条加粗、加厚的音响美。当乐队以强力度全奏时,这种不协和的声音更能给人以极具力量、震撼人心的音响效果。
四.结语
律制是由数学计算出来的,它通过音乐的音响体现出由不同律制所产生的美。律制的发展及不同差异不仅使得音乐风格相差各异、五彩缤纷,而且成为音乐进一步发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