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协调视角下的城市定位与发展策略研究

2014-10-21苗蔚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4年36期
关键词:发展战略

【摘要】城市定位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的制定,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在理解城市定位涵义的基础上,以新沂市为例,通过分析其核心竞争力,拟定其城市定位,并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以指导其健康快速的发展。

【关键词】城市定位;发展战略;新沂市

城市定位是指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坐标系中综合地确定城市坐标的过程。城市定位工作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坐标系及其动态变化趋势;二是城市与区域之间社会经济关系的特征,包括社会文化联系、经济分工关系、空间区位关系等;三是城市自身发展条件、基础、发展方向、战略模式和潜力。现代城市研究认为,城市定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城市的核心竞争力状况,即取决于各种影响竞争力的因素组合而形成的竞争优势,是以城市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潜力来衡量其获得外界发展机遇和加快自身发展的能力。因此,城市定位研究需要以城市核心竞争力研究作为重要补充。

城市定位与城市发展战略之间是相互依托的关系,城市定位是制定城市发展战略的前提和依据,而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定位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城市发展战略是城市定位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可操作性的原则,需要将城市定位与城市发展战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本文以江苏省新沂市为例,通过探讨新沂市的发展定位与发展战略,以期对类似地区的研究提供借鉴。

一、城市概况

新沂市位于长三角北部地区、江苏与山东省的交界区域,东靠沭阳、东海,南隔新沂河、骆马湖与宿迁相望,西邻邳州市,北接山东郯城,是江苏省的“北大门”。新沂是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中心节点城市,为历史悠久的新兴城市,江苏省内长江以北唯一的三级一类中心城市。

二、城市优势竞争力分析

1、多重区域交汇的独特区位

多种交通干线交汇和线网十字交叉的交通网络特征,赋予了新沂重要的交通集散功能和交通枢纽地位。地处东陇海线和京沪高速交叉口,客观上使新沂成为我国东西、南北交通主轴的重要节点,在国家“五横五纵”的大通道布局、江苏“四纵四横”综合交通走廊布局中均具有重要地位。另外,根据《江苏省苏北地区综合交通发展规划》,苏北地区将形成“二横四纵”六条综合运输主通道,其中南北四条纵向轴中,新沂地处中轴通道的起点,从而成为苏北地区沟通南北交通的重要“公铁枢纽”。

2、优良的生态环境基底

新沂境内丰富的林地、湿地、水面等不仅增加了生态容量,也为今后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生态支撑。现有省级马陵山风景名胜区和骆马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合计占地265.9平方公里,保护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16.5%。根据生态测算,新沂市人均生态赤字仅为0.373gha/人,低于中国和江苏省的平均水平,在江苏的比较优势明显。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是新沂市提升城市吸引力,汲取更多外部资源加速发展的重要保障。

3、战略性的政策扶持

近年来江苏省深入实施区域统筹发展战略,对新沂在内的苏北地区实行区域经济政策倾斜,先后公布了《关于加快南北产业转移的意见》、《关于加快苏北振兴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苏北地区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是促进新沂发展的重要政策优势,特别是关于“重大项目优先在苏北布点”、“土地指标优先用于产业转移”、“专项资金奖励到苏北投资者”等新政策对于新沂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动意义。

三、城市定位分析

1、长三角北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

随着长三角时空与经济一体化、城市网络化及新沂与南京、徐州等城市时空距离的拉近,新沂的区位条件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新沂应抓住这个机遇,紧密合作,承接苏南地区、浙江、上海等先发地区的产业转移,使新沂成为长三角北部地区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2、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新沂紧靠新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位于我国京沪、陇海两大交通动脉交匯处,拥有陇海铁路、新长铁路、胶新铁路和京沪高速公路、徐连高速公路等交通干线,综合性、立体化的大交通优势明显。新沂南北沿我国沿海全国生产力布局的主轴线伸展,外向开拓条件优越;西接广阔的中原和西部地区,经济腹地广阔,发展空间充裕。伴随着近年来新沂的交通功能进一步增强,快速交通的发展牵动作用更加明显,已经成为苏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3、苏鲁边界重要的商贸物流基地

随着新沂市周边区域向工业化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对于物流保障体系的要求也逐渐从传统的交通运输需求向现代物流需求过渡,商贸与物流业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作为传统的区域性商品集散贸易中心,新沂市在此过程中所具有的跨省流通、贸易、服务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在区域之间经济往来中的地位会更加突出,新沂应主动承担起“中心地”与“增长极”的作用,以自身为核心枢纽将周边区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积极培育具有跨省域影响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以此作为带动新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四、城市发展策略

(一)开放带动策略

借港出海,借力发展。新沂是临海内陆城市,虽然距离大海仅有100公里,但受行政区划限制,自身缺乏出海港口。发达国家和我国沿海地区的开发实践表明,沿海开发一般延展纵深达200公里,有利于克服港口发展以点穿线、缺乏腹地空间的先天不足。据此,新沂必须坚定不移、义无反顾地走向沿海。在这个问题上,最为现实、最有必要、最有可能的就是依托连云港港口,借海出海,借力发展。

(二)区域融合策略

1、与苏南城市:承接与合作

新沂市与苏南城市联动和协调发展,是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区际优势重组的过程,促使各自比较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的合作。苏南地区面临着土地供给紧张、能源和水资源匮乏等制约因素,而新沂土地供给充足、劳动力成本低、矿产资源丰富,并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向中期过渡阶段,工业以传统行业为主导,产品结构以初级产品和原料产品为主,与苏南地区的深加工度工业阶段差距较大。新沂市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利用苏南的产业转移提升自身的产业层次和水平,从而提高联动双方的竞争力。

2、与徐州市:错层与互惠

徐州作为陇海兰新经济带东部和淮海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和商贸都会、徐州都市圈的特大核心城市,是徐州都市圈人才、技术、信息、科技、金融等服务业的主导性辐射源。新沂应充分接受徐州都市圈的辐射并服务徐州,依托便捷的区域交通网络,加强与徐州的经济联系和职能分工。充分承接徐州都市圈的辐射带动,积极主动地开展面向徐州的“引资”、“引企”、“引智”、“引技”工作,利用徐州的人才、技术优势以及重工业发展良好的基础优势,提升新沂的产业层次。

3、与鲁南城市协调:竞合与联盟

发挥新沂的比较优势,采取差异发展战略,在市场空间定位和产品定位上错位发展。临沂作为服务中国北方的一个全国性的小商品市场,以生活型市场为主。新沂的物流和市场发展应立足于苏北腹地、东陇海沿线和鲁南部分地区,重点塑造整体功能特色,突出市场针对性的差异化和专业化服务能力,以提供时效性区域运送型、产业配套服务型、货运服务型和生产服务型功能为主。形成相互补充、错位发展,共同形成区域性物流市场产业集群。

(三)产业驱动策略

1、龙头企业带动下的产业集群化发展

新沂的工业化发展应积极适应宏观经济形势,以加快发展为核心,逐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政府管理方式的转型和经济发展型式的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选择具有发展基础与前景优势的产业,通过向产业链的上游创新、中游提升以及下游市场延展,组织产业发展的粘性空间,形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特色食品加工、非金属矿产资源深加工、高新技术”等产业集群。在规划期内,新沂的工业化发展需要完成两次转变:一是要尽快通过扩容增量完成向规模型工业转变;二是完成规模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工业转变,并逐步向创新增长型工业转变。

2、现代服务业:旅游、物流、商贸

新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发展阶段,工业化主导着城市发展的主导功能,同时与工业经济高度关联的商贸、物流、信息、金融、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与城市规模增长密切相关的生活型服务业功能也将得到不断强化。结合新沂实际,合理确定服务业集聚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五种服务业集聚区,即在中心城区布局建设商务商贸集聚区;在城郊结合部和交通道口布局建设产品交易市场集聚区;在重点开发园区布局建设技术服务和物流集聚区;在主要交通枢纽布局建设综合物流集聚区;在集中居住区布局建设生活服务业集聚区。

3、现代特色农业为核心的产业化发展

新沂的农业发展要突出“差别竞争,特色取胜”。依托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开展错位竞争。一是形成区域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从新沂市有特色、有优势、有潜力的产业抓起,以设施瓜菜、花卉苗木、高效水产和畜禽规模养殖为重点,培育一批“上规模、高科技、高效益、强带动”的农业园区,做强区域特色板块。要根据当地资源优势和当前的产业基础培育主导优势产业,以局部优势的累积来构筑农业的整体优势。二是要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布局。在遵循经济规律和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发挥传统名品的比较优势,以“特色+规模+档次”为取向,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放大辐射区域,打造优质高效农业产业集群。三是加快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结合新沂市未来旅游产业发展要求,将发展旅游观光生态农业作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可持续发展策略

1、生态优先保障策略

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统筹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关系,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严格保护市域空间中骆马湖、马陵山等宝贵的自然生态,在加强保护中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在加快开发中保护资源、优化生态,维护这些地区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水系等生态功能。新上项目中不放松环保要求,承接产业转移中不降低环保门槛,从源头上降低消耗、减少排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2、土地资源保障策略

(1)盘活低效用地、挖潜存量土地

结合新农村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应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村莊合并、搬迁,集中建设居民小区,可节约大量集体建设用地;科学修编土地规划,挖掘存量土地。目前新沂市还存在大量的低效用地和闲置用地,造成土地利用低效。应对现状用地情况进行严格评价,挖掘存量土地,并找出存在粗放式利用土地的行业和领域;积极加大土地复垦开发力度,增加有效耕地面积。针对目前新沂市粗放性耕作现状,组织专题调研,明确耕地增加的潜力,制订长远土地复垦开发规划,有步骤的、科学的实施土地整理项目,从而稳步增加耕地面积,为占补平衡打下坚实基础。

(2)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利用效率

有效推进土地利用“三集中”工作。优先搞好开发区建设和经营性用地开发,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能够用存量土地的绝不给增量用地,能够用市场机制的绝不无偿供地,使土地利用方式逐步由外延扩张粗放利用向内涵挖潜集约利用的根本转变;建立集约用地评价与预审制度。制订全市各级工业开发区和集中区土地集约利用标准,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的地方,采取控制用地计划等行政措施,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坚持按建设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供地,按土地投资强度供地。

参考文献:

[1] 张复明.城市定位问题的理论思考[J].城市规划,2000(3):54-57;

[2] 吴鸣,陈莹莹.汕头市城市定位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J].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学报,2010(1):52-57;

[3] 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12-2030)[R].2012;

[4] 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新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纲要[R].2014;

作者简介

苗蔚(1975-),男,江苏新沂人,新沂市规划局,工程师,研究方向:城乡规划、市政规划。

猜你喜欢

发展战略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旅游扶贫发展战略研究
浅析我国经济型酒店的发展现状及战略选择
恩典皮具品牌发展战略研究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需处理好三大关系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民航运输企业的发展探究
高端饭店业产学研发展战略研究
从财务角度分析公司发展战略问题探讨
基于SWOT分析的某公司人力资源发展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