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下村:踏寻古村印记

2014-10-21童智杰梁和茂

森林与人类 2014年12期
关键词:栽树周氏族长

童智杰 梁和茂

岭下,吉安县横江镇一个纯朴的小山村。出吉安县城西,沿高三线驱车3公里便到。

在似火八月的一天,我走进有着500年历史的岭下村。还未置身于村,就感受到了一抺清凉绿意。

村依山傍水,村前的湖如一条银色头巾裹在山村的头上,古老的村子似年轻女子般妩媚、妖娆。在这里,山、树、水、人已连为一体,彼此依赖、彼此信任。

在村村族长公的引领下,我们走上了一条用旧砖铺就的宽1米的小道,欣赏着两边高大的荷树。走了50米左右,便有几株散发着余香的古柏呈现在眼前。同行几人都情不自禁上前拥抱这几株胸径达2米、高达20余米、近500年的古柏。再往前,是20余棵高20余米、胸径达80厘米的枫香,树龄有200余年甚至更长。继续往前,我们走进了樟树林。樟树林沿着河堤栽种,是当年勤劳而智慧的岭下人为防止河水冲刷堤岸种植的。那一株株有着近500年历史的苍翠古樟,让我们记住了一个乡村繁衍不息的印记。沿着河堤,我突然发现,这里有一道铁栅栏。听村族长公介绍,这是為了防止放在河里的牛上山破坏树木特地设置的。

望望山上,发觉树种有些不同,这里是松树林,主要是马尾松和湿地松,中间参差些荷树。就在我感觉差异时,村族长公说,到了。在全是针叶的世界里,两棵羽状复叶的红豆树静静地相望着。从十几厘米高到如今的16米,从筷子粗到如今的26厘米,这一望望了300年。村族长公说,每每看到红豆树结出艳红的果实时,岭下村的老少都会想起300年前那个叫姬娘的女人。姬娘善良、勤劳,而且喜欢栽树,每到春天,总会到别的山头挖来一些树苗种植在这片山林里。在她的呵护下,树苗都茁壮成长。18岁那年她与一位男子订婚,然而,订婚不久,男子便远走他乡经商。就在男子远走他乡的那年春天,姬娘在山林里栽下两株红豆树,也将少女“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心思栽下。然而寒来暑往十余载,却不见男子来采撷红豆。当盼望成无望后,亲戚劝姬娘另寻,但姬娘一直信守着与男子当初的约定,直至心力交瘁躺在了红豆树下。

或是为了将一个故事传承下去,或是为了帮一个善良女子实现最初的梦想,岭下村的人也自觉养成了栽树的习惯。于是一株株的枫树、樟树、松树、柏树被栽下。他们在靠江边栽种樟树,在紧挨村后栽种柏树,在山脚栽种枫香,在山上栽种松树。于是江河边一株株苍劲如将军的樟树镇守着河堤,村后耸立的柏树给了岭下村一个芳香的世界,多情妖娆的枫香让岭下村更迷人多彩,挺拔的苍松则给岭下村带来了年青和清爽。

苍劲的古树、多情的山峦穿越历史,经世不朽,勾连着一段段历史,牵引着一代代岭下人的担当。

“潭潭奕奕,而又爱濑江之胜,诸山环拱,众水萦回,田畴弥望,种秫可以酒,穿池可以鱼,适欲于此辟其基而居之”。500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叫周君瓒的先生或是路过或是到此地一游,美妙的风景令他陶醉,便注定了一个村庄的建立与一个族群新的征程。周公在搬迁此地后,利用自然给予的馈赠安定发家。他巧妙地引一条叫“智溪”的小溪灌田,让不毛之地垦而桑麻,无材之地变而禾稻。于是,家之饶裕,栋之维新。

这块自然乐地成了周氏子孙的心灵归属地,也成了岭下世代族人心中的风景地。清朝文人赵纵为岭下村写的《求心堂记》中就有“左植兰菊百本及莲竹杂卉”记载。可见,岭下村历来重视栽植花草树木,将树作为吸收天地之灵气的精物,而栽树之地正是村庄的“龙脉之地”后龙山。族群的世代子孙吸吮着其中灵气,培育着这片树林,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山林,约定任何人不得带火刀镰进山。风景林也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周氏世代子孙,岭下村中进士、任仕县令、授士大夫不乏其人。今岭下村70余户200余口人,大学生多达20余人。

田畴的稻香在山中氤氲,那是人与自然真情的交融。村庄的炊烟在天空飘荡,那是心灵的寄托在袅袅直上。岭下后龙山,孕育着周氏子孙温存的梦,也呵护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子民。

猜你喜欢

栽树周氏族长
精灵族长的生日宴
山顶最美的风景
不要怕,不要悔
池州学院研究中心简介:周氏家风文化研究中心
蔡元培母亲教子慎言
胡丘陵《栽树》
小猴栽树
天 麻
马尔克斯《族长的秋天》中译本首次面世
栽树人——致杨善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