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南第一古樟林

2014-10-21彭国康

森林与人类 2014年12期
关键词:白茅古樟乌江

彭国康

江西省乐安县牛田镇,沿着乌江两岸,散落着16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古樟树群,绵延数公里,共77.33公顷(全景图见25页)。乐安牛田古樟林,以面积之大、古樟之多、树龄之长、株体之大、长势之茂、景色之美,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樟林”。漫步林中,樟香袭人,鸟语蝉鸣,令人神清气爽。摄影/文驱遇

流坑村与白马洲

牛田古樟群中有一片叫白马洲,在流坑古村前。流坑村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一个规模宏大的村落,有许多古老的建筑群组。白马洲原来叫白茅洲,据查明代刑部正郎董燧当年为了保护樟树林不被人畜侵害,与村民立约,禁止在白茅洲放牧,如有违者,严加处罚。为了彰显村规严明,董燧暗授家人将自家白马赶入白茅洲吃草。當村民告知董燧,董燧将白马宰杀,供全村人食用。村民深感董燧以身作则、村规难违,于是爱林护林蔚然成风。白茅洲也因此更名为白马洲。摄影/黄清华

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城西南30公里的牛田镇,有一条流入赣江的河流——乌江(本地人称牛田河)。在乌江两岸,延绵十里,散落着16块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古樟树群,绵延数公里,呈条块状分布,共77.33多公顷。登上江岸之山北岭远眺,樟树群就像16块绿色的翡翠镶嵌在乌江两岸,十分赏心悦目。乐安牛田古樟林,以其面积之大、古樟之多、树龄之长、株体之大、长势之茂、景色之美,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樟林”。

远望古樟群落,绿叶如云,水村山廊,如诗如画,堪称江南绝景。近看古樟,林絮叶茂,绿荫覆盖,香樟气息飘然而至。步入林中,遮天蔽日,莺飞草长,鸟语蝉鸣,令人心旷神怡,如入仙境。古树林下生长着紫金牛、飞燕草、绞股蓝、凤丫蕨等花草。树冠上三宝鸟、画眉、杜鹃、白鹭、八哥等婉转鸣唱,啄木鸟适时在树干上敲打着节拍。古树藤上时有长足盲蛛、马陆(千足虫)爬行。林间小溪悠然可见豆娘、凤蝶、环蝶翩翩起舞……

十里古樟群依乌江两岸分布,其名称多以村命名,如水南洲、莲荷洲、麻坑洲、东岸洲等。但是流坑古村前的“白马洲”却不同,其名称是有来历的。据查明代刑部正郎董燧当年为了保护樟树林不被人畜侵害,与村民立约,禁止在白茅洲放牧,如有违者,严加处罚。为了彰显村规严明,董燧暗授家人将自家白马赶入白茅洲吃草。当村民告知董燧,董燧甘愿将白马宰杀,供全村人食用。村民深感董燧以身作则、村规难违,于是爱林护林蔚然成风。“白茅洲”也因此更名为“白马洲”。

最秀美壮观的古樟群是位于水南村东头的水南洲。水南洲位于水南村与茶园村之间的乌江南岸,沿江东西向呈条带状分布,长约1000米,平均宽度约100米,占地6.67公顷。洲上共有香樟等古树3000余棵,树龄多在300年至600年之间。在水南洲中上段,一棵生长在江岸之边,被称为“三仙樟”的古树引人注目。树干在离地面约1.5米处分为3个,曲伸各显其态,而到了树的中部以上,又不分你我他,3个树干相互交错。树的上部枝繁叶茂,大部分向江面伸展,俨然一棵巨型的古树盆景。从“三仙樟”沿江而下约300米处的江岸,也生长着一棵古老而奇特的樟树,主干巨大,围径6米,在离地面1米多处分干成凹,形似一匹腾跃龙马,名“马鞍樟”。

作为护岸林和风水林,牛田古樟群对周边村庄和农田起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在这一带村民的意识中,樟树林是护河卫村的风水林,早在明代就曾联合各乡村制定乡规民约保护。因而,培植和保护樟树,慢慢变成村民的自觉行为,并逐渐演成一种乡俗,世代相承。

牛田古樟群千百年来根深叶茂,见证着乌江的潮起潮落。乐安县林业局2003年组织专家查明:十里古樟树群有樟树1万多株,百年以上的古树4127株,其中一级古树346株、二级古树2330株、三级古树1451株。林中有高等植物300多种、鸟类130多种、兽类20多种。群落中70%的古树是香樟,其他树种有椤木石楠、紫弹朴、枫香、黄连木等。古树群内乔、灌、草结构分明,古树上附生蕨类、攀爬藤本植物清晰可见。林下黄檀、凤尾竹、紫金牛、凤丫蕨等灌木、草本植物,形成不同的小群落。

乐安西,十里香樟林;日出江水万树碧,春来百鸟齐争鸣;明月忆,江南第一古樟林。

猜你喜欢

白茅古樟乌江
白茅:与爱有关,与美有关
又见乌江
自刎乌江(二)
自刎乌江(一)
“天下第一樟”
乌江,乌江
古樟
千年古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