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法律文秘专业速录课程的困境与突破研究

2014-10-21杨越刘军

法制与社会 2014年36期
关键词:突破困境

杨越 刘军

摘 要 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法律文秘专业开设了电脑速录课程,但实际教学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本文从法律文秘专业速录课程面临的困境入手,分析造成困境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希望对法律文秘专业速录课程教学有所借鉴。

关键词 电脑速录 法律文秘 困境 突破

作者简介:杨越,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经济法;刘军,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硕士,副教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4)12-223-02

电脑速录技术,是指经过专业培训的速录人员使用特殊汉字编码设计的软件或设备,通过计算机对人的语言、思维信息进行记录以及对文字、数据资料进行快速录入的一种职业技能。速录技术,在国外是法庭书记员,律师必备的基本技能。据统计,几乎100%的法庭使用速录人员进行现场记录。速录稿在美司法机关可作为法律依据存入档案,具有法律效力。在日、德、美、法等国,速录技术也已普及应用。在美国,约4600个城镇的公立学校开设速录课程,几成“全民教育”。在国内,法院系统使用速录技术也已成为常态。最近几年,电脑速记因其特有的优势,开始走向行业发展,进入服务,并形成了一个新的职业,具备一定文化知识水平的初、中级速录师规模在增大,但拥有高学历,高水平的速录技能人才却是少之又少。对于高职院校尤其是面对基层系统辅助司法工作的法律文秘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速录,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而且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因此,大多数高职高专院校法律文秘专业都开设了速录课程作为一门专业技能课。然而,速录课程的教学却并没有真的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学生认可度普遍较低,对就业帮助也并没有预期那么大。以笔者所在学院为例,连续两年的毕业生调查中,认为最不实用的课程,速录均位列其中。本文試图分析速录课程面临的困境及造成的原因,结合调查实践,探寻突破困境的路径,以期对速录课程教学有所裨益。

一、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政府对速录及软件的使用指导管理混乱,导致各学校无所适从

目前,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并未将速录单独列为一门独立的专业,法律文秘专业是否开始此课程全由各个高职院校自己决定。所以开不开,多少课时,用何种软件,好似完全自由。然而现实是:从1993年,唐亚伟先生成功地发明了亚伟中文速录机以来,各种速录软件不断涌现,各说各好。各高职院校通过各自的渠道了解,购买这些软件大都价格不菲,动辄数万元。但奇怪的是,许多软件的推销都是打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旗号。以笔者所在院校为例:2005年,购买亚伟速录机,由于亚伟速录机较笨重,故在2012年,根据教育部门相关人员推荐,重新改装使用超音速录软件,但2014年初,又有所谓教育行政部门人员上门推荐据说是官方肯定的另一款速录软件。都是官方推荐,到底哪一款更好?学校莫衷一是,陷入两难。好在这只是推荐,并无强制购买,否则学院又将支付一笔巨额开销。

2013年起,文秘速录专业技能大赛纳入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的比赛,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力,对高职高专速录教学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另一面,大赛要求统一使用“亚伟速录机”,就导致许多学校因软件问题无法参赛,丧失了与其它院校交流、学习的机会。而苦练多日的学生也因此而无法上台展示自我。上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政策指导乱象,直接导致速录教学培训中的茫然与无力。

(二)学校对速录课程的重视与投入不足,导致速录课程成为“鸡肋”

虽然近几年许多高职院校开设了速录课程,但学校对速录课程的培养目标认识并不充分,浮于表面化,表现在并没有认真地分析学科特点、毕业生就业渠道、师资队伍等,片面地以为开了课,买了速录设备,建立了速录实训室,就可以培养出大批速录人才,或者是仅仅停留在培养极个别速录精英人才,起到示范作用就可以了,而没有持续稳定可发展的人才培养计划,结果往往导致半途而废,成为法律文秘速录教学过程中的“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三)速录教师师资的匮乏与教学能力的不足,导致速录教学先天“营养不良”

目前,法律文秘专业速录教学的师资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外聘企业速录师。这类人员由于长期在一线从事速录工作,实践经验足,教学能力一般较强,然而,由于多为外聘人员,在工资待遇,晋级等方面与专业教师存在较大差距,因而很难留住,更换频繁;另外,外聘教师在教学纪律上很难把控,教学纪律较差,学校也很难进行常规管理与相应惩处。二是原有法律专业教师转型,短期接受速录培训,结业后承担速录教学。这种情况给教师带来诸多压力,既要再学新的知识,还要在专业定位,职称评定上面遭受“瓶颈”,许多老师望而却步或暂时勉强服从安排,一有机会马上恢复原来法律课教师身份。同时,半路出家,培训时间又短,也很难满足课程教学需要和学生继续提高的需要。

(四)教学安排不合理,导致速录教学成为“夹生饭”

电脑速录作为一种操作技能,它的特点决定着必须经过一段时间不间断地持续的练习,方才熟能生巧,成为个中高手。一般认为,经过6-8个月专门的培训,方有可能成为速录专门人才,达到中高级速录师水平。而这6-8个月,以全天候封闭练习为佳。目前尚无哪所高职院校会在法秘专业人才培养中专门辟出一段固定时间进行速录培训。绝大多数院校采用速录与其他课程同时并进,并只在一学期或一年中开设。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法律文秘专业从一年级下学期开设至三年级上学期,每学期18个课时,即每周2节共9周,比起其他同类院校,已数课时安排较多的。粗一看,课时似乎不少,共四个学期72课时,但学生上机时间断断续续,刚刚练熟一点,就结束了本学期学习,个人又大多没有购买速录软件,经过漫长的休息,下学期再上,几乎全部忘记编码,手指也不再灵活,又要从头再来。这样既浪费了时间,又没有达到学习目的,90%以上的均无法达到合格水平,更不要说获取速录师证。即使有岗位需求,因为能力无法达到而望洋兴叹。以广州为例,某基层法院近几年每年连续招聘法庭速录员,作为笔者所在院校的实习基地常会第一时间告知,但由于我们的法律文秘专业学生水平不足,只能忍痛放弃。

(五)学生缺乏吃苦毅力,厌学普遍,导致速录学习缺乏“原动力”

电脑速录的学习不同于其他法律专业课,有鲜活的案例,且以学生听讲为主。它是需要学生通过长期的自我训练来达到教学目标,教师的教授仅占30%的比例,70%靠学生自己的练习。练习的过程相当枯燥,就是编码的记忆、指速的训练、正确率的提升。学习速录需要顽强的毅力和巨大的耐心,缺乏吃苦坚韧的精神,指望一蹴而就是不可能掌握这项技能的。训练期又漫长,即便每天坚持2-3个小时,也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熟练。绝大多数的学生即便开始热情高涨,但很快就懈怠消极,半途而废,真正达到专业要求的人少之又少。在笔者所在院校,2012-2013级两届学生中,开始报名兴趣小组人数多达87人,但是不足一年,仅有5名学生达到了中级速录师程度,其他通通中途放弃学习,非常可惜。

二、改进与突破

(一) 教育管理部门开放管理,发挥各高职院校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既然目前速录课程的开设由各高职院校自己决定,并无速录教学的统一教材,统一使用软件,那么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似乎无需在举办各类赛事和制定标准时,统一规定使用相同的软件与教材。其实,速录的目的是培养合格专业的人才,只要能达到此目的,使用何种软件与教材便无须强求。当然,为避免各院校无所适从,统一发布速录软件目录指南之类的指导性文件,也不失为一上策。

对高职院校来说,作为开展速录教学的主体,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与积极性,不能盲从与懈怠。不同地域,高职法律文秘专业的就业岗位群不同。以广州为例,各区、市和省一级的司法机关,因案件较多,一直以来对司法辅助人员的需求都较迫切,尤其法院速录员更是紧缺性人才。与本科生相比,高职法律文秘專业学生显然在专业能力,学历水平上处于劣势。但由于本科法律专业不开设速录课程,那么高职法律文秘专业学生掌握该项技能,再加上其他文书写作档案管理技能,可能在应聘中更胜一筹。因此,开设速录课成为必需。反之,若不具有这样的背景,开设速录实属多余。

(二)加大速录教学师资培养,建立校企共育人才平台

经过多年探索,我们认为法律文秘专业在校内以选任法律专业老师改行担任速录教学教师为佳。法律专业有其特殊的专业理论与专业词汇,非经专业教育不能了解与掌握,而庭审、诉讼作为严肃的诉讼过程,其中的文字记录要求特别严谨,失之毫厘在法律适用上谬之千里。普通的速录教师,很难在教学中注意到这一点,也往往会疏于对学生这方面的要求。只有法律专业教师,因其专业素养,才会胜任。当然,转型对任何一位教师来说,都意味着压力与牺牲,这就要求学校在职称、晋级、待遇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是培养合格的高级速录人才最重要的一环。当然,仅靠校内转型教师,还远远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尤其是在提升教学质量,培养高水平的专业速录师,速录资格考证等方面,搭建校企合作共育人才的平台更为重要。学校应与速录软件开发公司、速录培训机构、速录公司等加强合作与交流,引进专家进课堂,让行业参与院校速录教学工作,参与师资培训与学生教学,培养更多高水平速录师,这样既可提高教学水平,又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学生考证与就业,一举两得。

(三)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

根据速录人才培养的特点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设置课程。一是适当增加速录课程时数,为避免侵占其它必修课时,可部分设为专业选修课课时,利用晚间,开放实训室供学生学习。二是改变以往分学期排课,单独开设,在一段时间内(一学期),专项练习,每周甚至每天都开设有速录课程,便于对学生集中训练,使其能够更快掌握该项技能,通过职业证书考核。实际上,只要学生基本达到助理速录师的标准,再让其自己课外自由训练,基本都可实现。

(四)改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同其他课程一样,速录教学的方法因人而异,但速录又不同与一般的法律课程,它对操作能力的要求和训练的强度远远高于其他法律课程,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模式或方法,笔者认为,都需要以以下原则为指导:

1. 系统论原则。速录虽然只是一门课程,但也应当被认定为是一个教学系统,所以,从教学内容,到教学制度,教学管理方式,考核方式,各个方面要互相配合与制约。仅仅强调教师教课或学生训练一面,仅仅要求速度提升或指法正确一面,都会失之偏颇。

2.突出效率原则。课时不多,学时不长,甚至无法全年连续授课。速录教学的现状要求必须突出教学的效率:一是全员的效率 ,即每个班每个人都要学有效率,而不是个别尖子生有较大突破,起到示范作用就行的;二是全程效率,每次课都要有效率,每天都要有效率,而不是今天好明天停,毫无计划,浪费时间。

3.一元化原则。教学过程中,每次课只抓主要问题,其它问题先不去管它。教师一定要注重在每一阶段学生出现的主要问题,而不能指望一次课就打包解决所有问题。如:指法、速度、准确率都需解决时,首先只抓一个问题,解决后,再抓其它。

4.注重情感沟通原则。速录的学习漫长又枯燥,尤其必须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与联系,形成师生良好互动。特别在学习的中期,大多数学生会面临“瓶颈”,似乎无论怎么努力都不见进步,这时,除了方法上的指导,更重要的是精神的鼓励和心理的疏导,只要多加沟通,帮助学生顺利过了心理关,之后的教学和训练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吉早林.论高职院校速录人才的培养.科教文汇(下月旬).2009(2).

[2]赵志宇.速录教学之我见.现代教育.2012(9).

[3]王志红.文秘专业速录课程教学方法探讨.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2).

[4]李万红.中职学校文秘专业的速记教学.教学方法.2012(1).

猜你喜欢

突破困境
困境
“邻避”困境化解之策
古诗词教学中的“增删调补”
我国雾霾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课程改革背景下《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教学的困境与突破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论狭义平等理论的三重困境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刑事禁止令执行的困境及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