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的表演艺术特征
2014-10-21熊念桃
熊念桃
【摘要】中国戏曲在世界上是绚丽多姿,丰富多彩且标新立异的。黄梅戏则是中国戏曲的五大剧种之一。在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黄梅戏从小地方剧种到今天的广为人知且深受喜爱,得益于它独特的艺术特征。黄梅戏产生在湖北,成长在安徽安庆,具有其奇特的语言特点。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和小戏有着不同的韵味。黄梅戏表演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乐队以及伴奏上都能够与时俱进,有它时尚的表演艺术和演唱艺术特征。
【关键词】黄梅戏;表演;发展;艺术特征
一、黄梅戏表演的质朴性和大众性
(一)质朴性
黄梅戏的首要身段来自京剧,京剧讲求的是一“圆”字,从眼、手、法、步、身到圆场都要一个“圆”。京剧等一些传统的剧目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有着久远的历史,有些剧种程式较为严格,形式单一。黄梅戏是从花鼓、采茶等一些民间歌舞、说唱艺术的地方戏演变而来,这就决定了黄梅戏的质朴性,它的材料来源于生活,是人民长期经验积累下来的产物,其表演方式贴近于生活。从黄梅戏的发展来看,因其脱胎于民间小调,必然和其他民间艺术形式一样有着质朴和厚重的特点,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逐渐完善和丰富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黄梅戏所特有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二)大众性
黄梅戏总是发现在雅俗之间更多的共同点,黄梅戏的大众性体现在观众最大化的追求。跟昆、曲、京等一些古老的戏曲相比,黄梅戏很年轻,必定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让更多的观众喜爱。黄梅戏的表演本身就是以生活化为基础,受众面比较宽广,加上黄梅戏又来源于生活,能被更多人接受。任何艺术形式脱离了生活都难以存活,大众化是大势所趋,黄梅戏当然也不例外。顺应潮流着眼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黄梅戏的发展必然能更上一层楼。
二、黄梅戏的乐队与伴奏
(一)黄梅戏的乐队
黄梅戏在初期的时候是没有乐队的。艺人在演唱的时候,本身用一两件可以打击的乐器击节装点粉饰,这就算已经有了“伴奏”了。一开始用的是“渔鼓”和单片“小钹”,后来用到敲竹板和大锣。到了两小戏、三小戏的时候,乐队和演唱者开始渐渐分散,形成三个人操作的打击乐“乐队”,称他们为“三打”。在“三打”的乐队构成以后,黄梅戏在民间的传布越来越快,具有其特点的锣经也相应定型。为了配合城市市民的审美趣味,王少舫在演出的时候委托为他唱京剧时拉二胡的琴师在锣鼓后面给他一个音,试着托腔,这种做法得到了黄梅戏艺人的认可,因此王少舫也有了“京托子”的称号。“京托子”的成功也是黄梅戏摆脱民间戏曲的极限,从而迈向城市戏曲的重要一步。
黄梅戏的乐队转变在新中国建立以来大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20世纪50年代初期到“文革”前是中小型乐队组建时期,这个时期的乐队各地人数不多但成员都是技巧娴熟的艺人,受过专业的训练。在这一时期安徽黄梅戏剧团率先实行了总谱制,乐队开始有了自己的声部。黄梅戏还在这时期完成了单声部向多声部的转变,打破了戏曲历来由打鼓佬为中心的做法,实现了乐队由被动变为主动的突破,使音乐的话语得到了张扬。“文革”时期,在极“左”思潮统治下,黄梅戏音乐本身被视为敌,表演显得空洞夸张。在“文革”结束以后,黄梅戏乐队从客观上并没有得到很大的发展,但基于有些剧团认识到整体水平下滑的情况下开始采取各方面的补救,慢慢开始形成了黄梅戏新时期新的乐队特色。
(二)黄梅戏的伴奏
初期的黄梅戏到20世纪30年代的伴奏都是停留在“三打”的状况,“三打”便是三人由鼓佬一人领奏堂鼓、竹蔸、钹,一人大锣,一人小锣,他们还兼帮腔。到了30年代以后,受到京剧和徽劇的影响鼓佬加了一幅板,将竹蔸换成了板鼓,还另设了一个人敲钹。除鼓佬之外其他三人也可以用演员来兼做,黄梅戏这类打击乐伴奏形式几乎一直持续到开国前。老的黄梅戏伴奏在中国戏曲音乐中属于“打锣腔”的范围,所以没有丝竹等旋律乐器。在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虽然有试着把京胡用来托腔,但也是时有时无。到了抗日战争结束以后,黄梅戏用的笛子、胡琴才开始作为伴奏被逐渐固定下来,偶尔也会用到唢呐。随着时代的发展,黄梅戏的伴奏也在与时俱进,甚至有些乐团现在已经开始使用民乐加电声乐器或是采用MIDI伴奏。
三、黄梅戏的表演风格
(一)黄梅戏的表演眼法
在戏曲界有“一身之戏在于脸,一脸之戏在于眼”的一句谚语。这句话强调了眼睛整个表演过程中的重要性。观众要充分理解居中的情节大多需要演员的面目表情与眼神恰到好处的配合。黄梅戏在舞台演出人物表态的时候多会眼睛会左右转动,随即双目眼光汇合,观看前面的目标将眼神定住;表演打量某个人或物时,眼睛上下垂直移动而头却不动,标准是上看不挑眉,下看不撇嘴;表现经过反复思考之后有了计策或者答案的时候,眼睛会做顺时针旋转动作;表现呆滞,昏厥等行为时多为眼睛左右移动之后向中间收缩。表现人物盼望或者凝视人或者物的时候先是眼睛左右转动,随即头会稍昂,双眼张开尽量向远看;要是表现观看眼前的物体或人物时多会双目左右转动,随即头略偏稍低,将眼神定住。
(二)黄梅戏鲜明的舞台动作性
黄梅戏本身来自于民间歌舞、说唱艺术,在舞台表演上肯定具有其鲜明的舞台动作性。拿黄梅戏著名曲目《天仙配》来说,《天仙配》之所以深受大众喜爱,演出以后取得巨大成功是与它鲜明的舞台动作性密不可分的。《天仙配》不是一个单纯的文学脚本,它也是一个十分适合舞台表演的脚本。全剧的六场中四场都是七仙女的群体活动,从第一场的“鹊桥会”到第四场的“织锦”场面都是载歌载舞,十分热闹。作者还根据其他的人物性格和心理发展,精心设计了很多舞台动作。如,董永在傅家三进三出,七仙女故意撞董永,槐荫树会张口讲话等都让人们咀嚼不尽。
在两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黄梅戏从小地方剧种到今天的广为人知且深受喜爱,得益于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在剧目方面号称“大戏三十六本,小戏七十二折”,大戏和小戏有着不同的韵味。黄梅戏表演艺术的发展与演变,乐队以及伴奏上都能够与时俱进,有它时尚的表演艺术和演唱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