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民歌中的花鼓子
2014-10-21鲍丽李磊
鲍丽 李磊
【摘要】安康花鼓子是流传在陕西安康一带民歌中特有的演唱形式,是紫阳民歌曲调中重要的组成内容。它是紫阳人民在长期劳动中创造出来流传至今的艺术瑰宝。花鼓子是巴山汉水之间人民的精神载体之一,是农村文化的重要部分,对构建和谐新农村起到积极作用。安康花鼓子已列入第二批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键词】紫阳民歌;花鼓子;上河调;下河调
引言
安康花鼓子流传、活跃在二千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巴山汉水之间,是安康三百多万城乡居民喜闻乐见、最方便、最直接表达人们情感的演唱形式。它是安康人民的精神载体。它以质朴、清新、俊美、好听好唱的乡俚语言、浓郁的地方音调,表现这块土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乡俗民情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它以不拘形式,不择场地,男女老少都可以吼一嗓子的大众情怀给这方土地带来无尽的欢乐,带来安宁和谐,带来文化薪火的传承延续。有井水处便有安康花鼓子。青山秀水间随处飘荡着花鼓声声,声声花鼓温润着生活在这里人们的心灵。
一、安康花鼓子的生存环境概述
1.地理环境
安康市位于陕西省东南部北纬310°.24~330°.49,东经108°.01~110°.01之间。高低相对落差为2994.6米。地形呈北高东低之势,北控商虢、东接襄沔、西近梁洋、南通巴蜀。大量居民集聚地为三面环山、面临一江。由于比较封闭,从而使外地迁徙的移民保留了他们各自的生活习惯、文化本质。
2.社会环境
安康市最为骄傲的是有被德国专家称为黄金带的汉江水系,一方水土养育了“花鼓子”生存的社会环境。而今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中,“花鼓子”这类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是农村文化的重要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进程中,其作用自是不可忽视的。它不但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丰富民众的文化生活,还可以调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创造和谐氛围,对构建和谐新农村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文化环境
安康文化历史久长。可上溯到三千多年前的上古时期。上海音乐学院夏野先生在他编著的《中国音乐简史》中就引据紫阳民歌《散花调》的“5、6、7”三音列与出土的殷代编钟、编磬三枚一组的“5、6、7”同频同律。夏野先生认为先民已具有音程、音阶概念。为乐律理论的产生和音乐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汉调二黄”是陕西省第二大剧种,它是京剧腔体的先祖。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在观看汉调二黄的演出后称誉为“汉调之花”。紫阳暨安康九县一区可谓民歌海洋。现收集的曲目超过万首,尤其是紫阳民歌如今已成为安康市的一张文化名片。2006年紫阳民歌、汉调二黄双双被文化部列入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其他如:平利弦子腔、石泉、汉阴的大筒子戏都属于有系统的板腔体地方剧种。另有七岔、八岔、道情等多种样式的民间文化。
安康市的居民大都是从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广东、广西、关中道迁徙而来。不同地域的移民群体带来了各自的文化特点。在长时间与地方文化互相融合、互相渗透下、构成了现在安康民间文化的斑斓色彩。
气候温润、四季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给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了极好的生活空间。民风古朴、性情淳厚的安康人厚友谊、重感情,对故土有不尽的依恋。生活如此安逸,更还有听不厌、唱不够的花鼓子,人生更有何求!
二、安康花鼓子的沿革及其历史地位
花鼓子原流行于湖北、湖南、安徽等省。清顺治六年(1650年)朝廷下达垦荒令,第一批移民迁入颓败凋零的安康,随之而来花鼓子。又有老艺人讲:花鼓子就是从湖北郧阳、襄阳等地经汉江传于安康。这些历经战乱、灾荒的移民,他们槐草为业,圈地圈田,若干年的拓荒垦殖使生活已能自给自余。物质生活滿足以后,继而是对精神生活的渴求。各种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勃然兴起,“打围鼓”就是其中表现形式之一。农闲之暇五至七人打着锣鼓走街串巷(他们是早期花鼓子游吟诗人),唱着人们熟悉的花鼓调和当地民间小调,就此形成了安康花鼓子的雏形。“打围鼓”的过程中,一些宗族、村镇会唱花鼓调的乡民与之对唱赛歌“打对台”,打对台就以花鼓子为通曲。
安康花鼓子在保留花鼓调的旋法、腔体,同时吸纳了本地的民间小调、山歌、号子,逐渐演变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富有本土文化气质的地方音乐品种。奔放、热烈的锣鼓点,高亢激越的花鼓子消除了人们的悲伤和疲劳,给人们莫大的精神慰藉。
安康花鼓子根植于劳动人们之中,表达了最底层人民大众的意愿。反对封建礼教、歌颂人性自由,毫不掩饰地鞭挞、抨击社会的黑暗。因此,封建统治者们,虚伪的卫道士们把它视为“有伤风化”、“诲淫诲盗”的洪水猛兽,并下令禁止。不允许花鼓子在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演出和传唱。“洵阳县志”记载本邑风俗时云“春祈秋报、戏回梨园,亦观蜡之遗意,至多方装演,各诸谍亵。妇女杂观,名日“花鼓”。村民牧童曼声长歌,游子博徒托身溷迹,暗伤风化,莫此为甚。长吏严申禁约。”从“禁约令”可以看到,花鼓一年四时天天都演。演出场所遍及境内且曲目繁多,演员的装扮、服饰、唱念、表演都让人醉迷,竟使闺中女儿,柴门粗妇争相围观。村民、牧童、游子、博徒都在唱这美妙而幽情的歌。短短的禁约勾勒出当时花鼓子的演出盛况、社会效应。在禁约强势高压下,花鼓子班社只能转移到偏僻山乡,隐行于背街暗巷。笔者在采风时见到这样一个现象:城内或城郊演唱的花鼓子,不仅曲调单一,有声无情。唱词也大多是跟风赶潮,媚上邀好,没有生气,十分乏味。而边远山区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传统经典曲目让人应接不暇,新编的段子紧贴世情。歌者、欣赏者完全沉醉在这曼声长歌中。花鼓子自然而成,它是一叶不系之舟,随感而发,因情而咏。它是最纯情真挚的好玩意儿。
花鼓子唱词中确有不少带“色”的,老百姓说“骚情”的东西。这也是花鼓子“花”的内在特征。演唱这些个内容至今还要受一些限制。比如:办丧事时唱花鼓子需经主人应允。正式演出还是有选择、有保留的。花鼓子词中“性”、“色”大多使用暗喻、影射,比起现在网络中赤裸裸的黄色信息要文明、艺术得多。同现在商业演出只要给钱,演员假唱干嚎、叫脱就脱的现象相比,花鼓子艺人的道德操守要高尚得多。
今天,随着政府对传统文化的大力投入,安康花鼓子也会再放异彩,在宣传党的政策、教育娱乐大众,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其他文艺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安康花鼓子的基本内容
安康花鼓子是安康市区域内喜庆祝福、自娱自乐,最经济、广泛的表演形式之一。它显著的特点是:各县、区演唱的花鼓子从旋律曲调、组织结构没有质的差别。从汉江上游至下游,从南山到北山,人民群众用相同的腔调抒发各自不同的情感。
花鼓子演唱极其便利,不同场合、不同情景(节日庆典、婚丧嫁娶、省钱拆房)支上锣鼓家什就可以开场,演唱内容从时政要闻、本地风土人情到劝人向善的历史故事和经典传统段子,不拘一格。最值称道的是花鼓子艺人们即兴创作。演唱中前没有引子,结束时也没有收缀。击乐打一阵“闹台”,听众集拢,开场就是正式腔板。结束时唱词交代“明年我再来”散伙收场。
安康花鼓子分为上河调(流行于汉中、紫阳、汉江上游和高山地区),下河调(流行于汉滨区、旬阳、汉江下游至湖北老河口)。
第二段词为:汉水滚滚浪花翻,扯根眉毛作蒿杆,人人都说蒿杆小,小小的蒿杆撑大船,我们扯起帆篷过四川。
谱例l为安康市以及整个陕南花鼓子通曲,粗狂而有张力的旋律,大起大落的跳动音程加之用高八度演唱,一般嗓音条件的人难以企及,因此,就“派生”出下河调。
它的曲体结构为:
1.起承转合四句头
起、承句均为三小节,转句有三小节的,也有第三小节加一拍的扩充现象,合句四小节,调式徵调式。
图示a b c a1+hl
3+3+3+4
徵羽徵羽徵
曲调特点:全曲的起句第一小节5 5 5 6 1 1 2为主题材料。前两小节从最低音“5”直线上升至最高音“6”。明亮高俊的山野风格非常有震撼力,第三小节却用迂回下行“3 3 2 1 6”。
起句大开柔和,显示出俊美和飘逸。承句在主题材料上方作四度模进“1 1 2 2 3 5 3”后作小七度“2 2 3 5”下行大跳。前两句在情绪上的反句逆行构成跌宕参差的旋律线条。转句与起句平行再起,但高点降低旨在避免同和复乐段得形成。第三小节扩充一拍,在空间和时间上与起句都有了对比。不方正的节拍律动、调式主音的上方二度(羽)音使曲调不稳定需急待发展的趋势。合句用起句的头(同头)、承句的尾(合尾)作音调的综合再现。调式音列也从前两小节的“5 6 1 2 3”转为“5 6 7 2 3”、变宫的出现旋律更富有新意。同时,带来色彩的变化。
精巧的结构,简练的音乐语言,严谨中不乏天然随性,狂野中几分怡然。
下河调没有上河调流行,它的骨干音和前三句都同上河调同构。它仅是从上河调派生而来。调式落在“宫音上”,有向下属调的移宫犯调迹象,在宫言收束落音欠些自然。
四句头的词为七字一句后缀五字,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四句半”结构。它原始地保留花鼓子发源地湖北、湖南以及西南地区的词格特点,又与唐朝诗人白居易“江南好”、宋词、元曲的曲牌结构暗合。然而,这种词格在安康民歌中有大量的存在,它既是安康民间音乐的独特之处,也可见安康的民间文化与古典诗词的脉承关系。
2.承句后切入吟板
吟板,也叫数板。长于叙事、述说。常有旋律音韵的低吟浅唱。在时间上不受任何限制,可以是二、四句,也可以上百句。敲击鼓的边缘,一拍一击为说唱伴奏。吟板由上、下两句构成,情绪上可喜可悲,可庄可谐。花鼓子就是用吟板来演唱大本头得古典名著、历史故事、传世经典。它具有极大的呈示空间,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它所表达的人生悲欢离合,尘世间的沧海桑田使一代代人为之唏嘘不已。
吟板谱例3
情哥哥打得好主意
吟板不能独立存在。起、承句为引子,转、合句为它收束。旋律口语化。上句、下旬的内部在节拍都可能有扩充。
安康花鼓子演唱伴奏不用丝弦竹管,完全使用打击乐。乐队的基本配置;鼓(领导者,主唱之一)、大锣、镲、马锣(音色闷实、沙哑。木槌敲击后迅速用中指、无名指贴近消音。马锣为一拍一击,很有个性和地方色彩)。一些地方还加进梆子。击乐渲染演出气氛,调动演唱者和观众情绪。更重要的是击乐承担迎腔送调,调整、平衡曲调中节拍奇数的作用。花鼓子前两句为每句3小节。第三句不但3小节更有第三小节的一拍扩充。第二句后入两小节击乐,结构呈八小节方正,曲调也带来满足感、稳定感。第三句的击乐使前三句扩大或者紧缩的不规正律动回归完整。为第四小节的合句作铺垫。花鼓子打击乐与歌唱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一个完整的花鼓子唱段只能是在歌唱、击乐的共同运动中才能完成。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
击乐分为起拍、头拍、二拍、落拍,唱完第二句后起头句,第三句后起二拍;二拍可以是两小节“仓才才才仓才才”也可以是一小节“仓才才”落拍的长短视现场演出而定,可长可短,但也有约定俗成的规矩。
谱例4
击乐伴奏没有调律的限制,善高音者翻音越調,真假声并用。嗓低厚者平和咏唱,老少男女,左右破嗓只要您高兴都能来唱上几句,听众非但不会嫌弃仍然会为您鼓掌叫好。
花鼓子老艺人最令人折服的是,一句场合和不同受众,见客发货。即兴编创新词,褒奖奉承、调笑逗乐无所不能。在增添节日喜庆的同时也给听众以实地感和亲和力。20世纪80年代初,一位刚作完结扎手术的周姓农民,玩灯来到给他做节育手术的医院时随即唱到:“去年腊月二十八,计划生育到我家,手术台上躺了一下(哈),如今我这裤裆里只剩两个疙瘩”。老先生才思敏捷、言语俚俗,但未必不雅。节日喜庆,新年伊始,谁不想得到祝福:“喜盈盈来笑盈盈,来到主家贺新春。恭贺一年都高兴,合家安康享太平。”吉祥恭贺的语言,婉转悦耳的花鼓唱出了人们幸福愉悦的心情;唱出了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唱出了人们对未来的憧憬。
安康花鼓子的曲调高俊、俏丽。富有音乐美感和穿透力。然而,花鼓子词也是一份非常珍贵的音乐文字遗产。请欣赏来自平利县流传花鼓词:“穷人的娃子好造孽,人家过年我过节啥都没求得,上街秤两斤狼包子肉(配种的公猪肉),放到砧板上勒两勒,放到锅里煮两煮,顺手刷一把花椒叶。几个细仔儿等求不得,吃(qi)的要吃,喀(ke)的要喀。叫声细仔儿听我说(shue);正月里还有几个好人客,瞎子老表,秃子外爷,跛子姨夫,驼子三爹,把这些人客待承了,剩多剩少,叫你们吃,叫你们喀,看你能喀好些。”幽默俏皮的语言不但表现旧社会穷困人家物质生活的清苦,也表现了他们精神世界的乐观豁达。朴质的乡音,鲜活的文字让人倍感亲近。
一段哀伤的生活情境,因为用花鼓子唱出来,人们能感受到生活的不幸和不平,但不会使人有丝毫的沉重、落寞之感。一些室内情话甚至是性的描写,因为用花鼓子唱出来并不让人难为情和有失雅观。安康花鼓子根植在这方厚重的文化土地上,人们喜欢它那高亢激越的山歌风情,更愿意在其中扮一个角色。所以说花鼓子没有严格意义的演员、观众之分。没有台上台下之分。台上是表演者、演唱者,台下都是帮腔的“吼包儿”。
安康花鼓子以其简单的表现形式,表达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它以深远的文化根基,广阔的生存空间,光彩绚丽的艺术魅力,强盛不衰的生命力,占据安康民间文化的重要一席。可以断言:经济的发展、新型文化的光怪陆离势必淹没一部分民间文化,但却不能淹没花鼓子。安康花鼓子犹如这漫山遍野的山花,会一年比一年更加绚烂的盛开在安康乃至陕西南部的平川山岭。
(1)《夸姐》演唱者:熊朝华 采录者:刘继鹏
尊声贤姐听仔细,慢走三步我问你,不问你东来不问你西,只问你妈为啥把你生的这么稀?不梳头,光溜溜儿的;不抹油,油漉漉儿的;不搽粉,白楞楞儿的;不抹胭脂,红彤彤儿的;上身不穿红绫袄,花不龙冬儿的;下身不穿水罗裙,响噔噔儿的;不穿绣鞋,尖溜溜儿的;走起路来,闪噔噔儿的;哎呀,闪蹬蹬儿的,尖溜溜儿的,响噔噔儿的,花不龙冬儿的,红彤彤儿的,白楞楞儿的,油漉漉儿的,光溜溜儿的,要是你不和我成婚配,我一头碰在你怀里,要命做皇帝?
(2)花鼓子传统选段《添福添寿人安乐》
添福添寿人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