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西土家族音乐艺术区域特征研究

2014-10-21徐燕琴

北方音乐 2014年10期
关键词:音乐特征土家族湘西

徐燕琴

【摘要】湘西土家族音乐是土家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具有土家族人的性格特征,是土家历史和自然环境的产物。文章通过土家族音乐性质、与自然的关系等三个方面初步研究湘西土家族音乐的区域特征,分析它的独特性和地方性。

【关键词】湘西;土家族;音乐特征;艺术区域

湖南湘西地处云贵高原的东侧,这里有着连绵的群山、秀丽的河谷,大自然赋予这里的人们丰富的物产资源。就在这秀美而神秘的山水环境中孕育了独具特色、散发着乡土芬芳的土家族音乐文化。它们倾诉着土家人真诚的情怀,显露着纯朴的趣味,而这一民族气质特征,还表现在土家族传统音乐的音乐语言和表现手法、题材内容和体裁形式上。人们的音乐观念、创作手法都与生产生活、自然环境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音乐特征,使这片土地的音乐艺术呈现出复杂独特的多样性。

一、“雅”与“俗”的并存

土家族民歌的地方色彩十分浓郁,风格鲜明突出,其独特风格的形成,与土家族聚集区的地貌、劳动、生活习惯以及独特的语言音调等是不能分开的,它们是中国民间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所谓“雅”和“俗”并不是有好坏之分,只要是音乐能使人感到愉悦,也就没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区别。土家族的民歌大致有劳动号子、情歌、山歌、风俗歌、古歌、仪式歌、薅草锣鼓、梯玛神歌、摆手歌等等。

我们一般所谓的“雅”是指高尚的、高品味的、歌唱家乡好风光和美好男女爱情之类的歌。比如那首大家耳熟能详的《马桑树儿搭灯台》:

马桑树树儿搭燈台(哟嗬),

写封(的)书信与(呀)姐带(哟),

郎去当兵姐(也)在家(呀,我),

三年五载(我)不得来(哟),

你(个儿)移花别(也)处栽(哟),

马桑树树儿搭灯台(哟嗬),

写封(的)书信与(呀)郎带(哟),

一年不来一(也)年等(呀,你)两年不来

(我)两年挨(哟),钥匙(的)不到锁(也)不开(哟)。

这首民歌采用的七言五句是土家族传统唱词句式,每四句组成单段体结构,使用了较多的衬词,如哟哟嗬等,充分表现出女声的凄美动人,而男声在远处忧伤地回应着,表现出一对离别夫妇互相牵挂叮咛、恋恋不舍的深情厚意。

但通常来说,偏向于浅、淡、俗的审美特点更符合普通百姓的审美要求。在土家民歌里的“俗”主要来于风流歌,这其中最为明显地体现在歌词中对“性”主题的尽情表达上。例如保靖土家族“炮火连天接进房”中唱道:“小妹长得美又美,郎见妹貌流涎水,几时得妹睡一夜,口流涎水才收水。”又如:“新娘好吃妹晓得,两人吃了难分折,肚子里面会生根,越长越大难见客。”还有:“左挡右挡紧莫挡,反正今天要玩玩,万一肚里有身孕,炮火连天接进房。”这些暗含性爱的歌词听起来让人面红耳赤,但却充分显示了土家人热情奔放的审美性格,表面上看通过歌曲让人觉得刺激,实际上更为深层的是借助戏谑性的语句对自古以来“性”禁锢的抗争与反叛。笔者在参加下乡采风的时候就遇到了这样一个土家歌手,他擅长风流歌,而且经常是即兴创作,看到漂亮的女孩或少妇就会当面唱上一曲,听得旁人哈哈大笑。

透过这些并存着“雅”和“俗”的土家族民歌,使我们从各个不同的方面深入了解了土家族人民的生存状态和土家人乐观豁达、勇敢坚毅的性格。

二、音乐与环境的自然结合

湘西土家人地处在大山之中,生产力水平、经济方式对他们的音乐文化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有许多的音乐活动和音乐事物的发生就与此有关,比如说“咚咚喹”、“薅草锣鼓”、“劳动号子”等等,都与土家人的生活劳动息息相关,也可以说这些音乐类型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下产生的。

较有代表性的是村民非常喜爱的“咚咚喹”,它取材方便、制作容易,大部分地区采用当地随手可得的细竹,有的地区也用稻麦竿制成,用刀削竿头成簧片发音。在土家族地区“咚咚喹”很普及,尤其受到妇女和儿童的喜爱。他们在吹奏“咚咚喹”时还可以根据旋律一边演奏一边演唱,咚咚喹发出的声音高亢、清脆,多适用演奏活泼、欢快的乐曲,内容大多是表达自己的愉快心情和劳动生产过程等。咚咚喹的曲目《咚咚喹》《巴列冬·之一》《巴列冬·之二》《呆都里》《乃哟乃》,其名称濡染着浓郁的土家族色彩,终结符音为“宫”,旋律进行为“1 2 3 5”四声音阶的级进和少量的跳进,其乐曲的结构短小,节奏简单,易于演奏。当人们在辛勤劳作之余用此来抒发情感、缓解疲劳。

还有“薅草锣鼓”。土家族人散落居住在湘、鄂、川、黔四省交界接壤的地带,以农耕为主,在以这种集体为主的生产方式中,形成了以高亢、嘹亮为特点,即兴创作歌词,锣鼓进行伴奏的艺术形式。薅草是土家族人民在进行农事劳作中一件不可小看、忽视马虎的大事,在深山薅草,由于山高人稀,野兽出没,土家族就鸣鼓、击锣,这样既可以驱赶野兽,防止它们对人和农作物的侵害,也发挥着鼓舞士气、提高效率、抒发情志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的进步、土家族人民生活的发展,人们在锣鼓点中进行发展和创新,节奏l生逐渐增强,创作出带有积极思想情感的唱词,使得音乐形象更加鲜明。其演唱方式也逐渐形成了独唱、对唱、转唱、合唱等形式。例如:让青草杂草都死光,一窝窝死光,一丛丛死光,五谷神之父加阿巴的手杖要栽来这里了,插谷谷好,撒稗稗壮,一棵发千棵,一穗长百粒,愿籽粒饱满,愿庄家兴旺,愿五谷丰收!这里一人领唱,众人帮腔,锣鼓的伴奏特点和汉族山歌的基本特征很吻合。

三、娱乐功能与教育功能融合的特征

众所周知,音乐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情感,以生动活泼的感性形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它可以净化人们的灵魂、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理想,就其功能而言,音乐具有审美、认识、教育、娱乐和实用等功能。土家族音乐是通过土家祖祖辈辈的聪明才智积累流传下来的财富,在这些土家族音乐类型中无不彰显出土家人的精神和意志。而其中很多的音乐兼具多种功能于一身,既娱乐大家,又能在欢笑悲伤中获得生活的智慧。例如“哭嫁歌”。

哭嫁歌是在婚礼举行期间唱的歌,除了歌与语混为一体外,又多了哭的元素。唱者必用哭腔来进行歌唱,具有悲切的哭泣风格,每句乐句中,结尾时必出现带哭声的哭叹衬句。在反复哭唱的过程中,由于唱词变化,旋律也随之略有变化。但更富有意义的是它的歌词,例如《娘哭女》:“我的女儿我的心,你到婆家要小心,只能墙上加得土,不能雪上再加霜,婆家人可大声讲,你的话却要轻,金盘打水清又清,你的脾气娘知情,铜盆打水黄又黄,你的脾气要改光,亲生爹娘不要紧,公婆面前要奉敬。”哭嫁歌本身就是歌唱者根据自己当时的心境所引发的感情而唱,这首歌是母亲对即将出嫁的女儿唱的,教导自己的孩子要做一个孝顺的媳妇、贤惠的妻子,整首歌满溢着母亲对子女深深的爱意和些许的无奈。

民间音乐的产生、发展实际上就是当地生活的反应和体现,它与民间风俗、民间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为各民族都有其不同的语言音调、生活情趣、心理素质和民间音乐文化积累,所以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音乐特征。湘西土家族在崇山峻岭之中创造了丰富的民族音乐艺术,他们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文字,所有这些音乐类型都靠口传身授来继承的。总之,湘西土家族音乐艺术与其他艺术一样,是土家族人民通过努力创造出来的,是他们的宝贵财富。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这些濒临灭绝的音乐艺术,会通过共同研究和探索将其传承下去。

猜你喜欢

音乐特征土家族湘西
土家族织锦技艺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Dancing for theDead
一桥飞架
土家族情歌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土家风情惹人醉
小天使研学旅行之湘西助学夏令营(下)
理性中的即兴随想
浅析陇东民歌的音乐特征
中国当代古风音乐曲式形态特征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