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音乐表演中的怯场问题
2014-10-21卢杰朱金凤
卢杰 朱金凤
【摘要】音乐表演是赋予作品生命力的二度创作,是把作曲家、欣赏者的心灵与生命的韵律连接起来的中介。在音乐表演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表演者或多或少的怯场现象而不能正常地完成表演,文章就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多篇文章总结了解决这一现象的方法。
【关键词】音乐表演心理;怯场;克服怯场
音乐表演是基于音乐创作上的再创作,它不仅限于对第一度创作的传达和再现,还必须能够体现出表演者的创造,我们通常称它为第二度创造。当作曲家把生动的乐思以乐谱的形式记录下来的时候,就已经抽掉了它的灵魂,剩下的只是一些音乐符号罢了,让这些音符重新获得生命就是音乐表演。音乐表演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也是连接音乐创作与音乐欣赏的中介,通过自己的表演为音乐听众提供审美享受,并进而影响和提高他们审美能力的义务。在音乐表演再创造中,要真正赋予音乐作品生命力,就必须在创造过程中把作品的感知与把握,对内在意蕴的深入发掘,以及审美体验的充分物化,这就牵扯到了音乐表演心理的因素了。
音乐表演是由多种要素构成的综合心理活动,这种活动是以创作主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并受这种心理活动支配,其中牵涉到认识、记忆、情感、理智、想象、领悟等各个方面,均在表演中融入到音乐当中。作为音乐表演者,必须非常重视表演心理,在表演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包括音乐表演中的情感处理、音乐表演中的想象、音乐表演中的直觉与临场心理等。本文就主要从音乐表演的怯场问题进行讨论。
一.怯场的现象和特点
学习音乐就免不了要登上舞台,在舞台表演过程中,每一个音乐表演者几乎都有或多或少的紧张,因每个人的心理因素不同,所表现出来的紧张程度也不同。有的人由于演出的次数多了,往往就不会再有紧张的现象,在舞台上也会发挥得更加出色;有的人喜欢这种紧张感,因为他们认为紧张可以使他们超常发挥;也有的人在台下练习的时候非常的出色,但是一站在舞台上,那些出色的东西就看不到了;那些缺乏舞台锻炼的人,更容易在表演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心慌意乱,无法正常表演。无论怎么样,在舞台上发挥得如何,足以影响苦练多日的成与败。
怯场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生理上的表现主要有:心率加快、发抖、出冷汗、手指甚至手臂麻木、手心出汗、口干,严重的还会有胃部不适、头疼、头晕、恶心、腹泻等症状,这些症状的产生就会导致演出者的行为变化,比如在口干的时候就会不断地舔嘴唇,手臂和颈部的肌肉僵硬等。
在心理方面的表现主要有:对演出的恐慌、烦躁,害怕失败、心神不宁,从而导致了上述的生理表现。由于对演出的过多思考而注意力无法集中,音乐表现不出色彩,甚至由于过分紧张而突然脑子空白甚至无法继续演出,从而导致演出的失败,而演出的失败则对之后的表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上这些症状不光体现在普通人身上,一些演奏大师也有这种紧张心理状态,如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萨斯就常说: “一想到要举行公开的音乐会,我总是像做恶梦”。这种现象不仅出现在音乐表演中,也会出现在体育比赛、学生考试等情况下,怯场的心理机制是因为内心的紧张使大脑皮层出现了优势兴奋中心,从而抑制及阻碍了皮层上以往形成的暂时联系的再次接通。
二.对症下药
如何克服怯场现象,成为了表演者特别是经常怯场的表演者冥思苦想的问题,很多专家和学者也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的原因提出了很多解决办法。导致怯场的原因主要是由客观因素引起的“环境起因”,就是由于外界事物或情况阻碍表演者达到目标而产生的怯场;还有一种就是由于主观因素而引起的“个人起因”,这类情况是由于个人生理上的原因或不自信等多方面而导致的怯场。比如:技巧困难尚未完全克服而导致的怯场;期望过高导致挫折感造成的怯场;对表演中出现的问题反应和处理不够理想等等方面。
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就要去解决,张前在《音乐表演心理的若干问题》这篇文章中,根据许多音乐表演艺术家的临场经验,他把克服紧张和怯场的有效方法分为了五点:第一,要有严肃的表演态度,不要心存虚荣和侥幸心理,对自己的表演效果作过分的企求,比如一鸣惊人等,这样只会增加自己的心理负担;第二,经常的演出实践,使自己从心理上适应并喜爱音乐表演的环境,这是减少和避免临场紧张的一个重要途径;第三,表演者还必须熟悉自己的身体部位和表演动作在精神紧张时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一旦熟悉这种情况就想办法去克服;第四,最重要的是通过充分的练习和对表演曲目的纯熟掌握,来加强表演的信心;第五,在表演进行中出现某些小的纰漏,包括记忆上的瞬间的空白,这对于有些大表演家来说也往往是难以避免的。
罗小平、黄虹在《音乐心理学》一书中对于如何克服怯场现象提出了七点建议:第一,对演唱前的怯场,要分析原因,增强自信心,减轻紧张造成兴奋中心的强度;第二,要克服生理障碍与技术难题,使自己的技巧流畅并达到自动化的程度;第三,在台上要把紧张的兴奋中心转移为对音乐体验的兴奋中去,当你在全神贯注地投入音乐的情感时,就会忘记周围的观众及不利的因素;第四,對自己要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不要把自己与听众的关系视为敌对的,而变成一种友好的气氛;第五,学会正确的、综合的背谱方法,这可以帮助自己在危急关头渡过难关;第六,要多参加演出实践,积累丰富的演出经验;第七,要安排好演出当天的日程,调节好练琴与休息的关系,保证身心健康、愉快地奔赴剧场;对于较严重的怯场现象,可以求助于音乐治疗,从根本解决问题。
张晓华在《(豁山琴况)中的音乐表演心理思想简析》一文中,对徐上瀛在《豁山琴况》这套琴乐理论书中提出的音乐表演心理思想进行了分析,里面提到了《豁山琴况》中有关演奏前的心理状态问题。“地而不僻则不清,琴不实则不清,弦不洁而不清,心不静则不清,气不肃则不清:皆清之至要者也。”指出弹琴前,除了地点、琴的状况外,弹琴人的心境、气脉直接影响音乐的表现,所以徐上瀛特别强调在弹琴前,淡泊宁静的心态是最重要的。演奏者只有在内心不受干扰的情况下,演奏者才能将音乐融会于心,用娴熟的技巧把对音乐的理解自然地表达出来,确保演奏的完美性。
冯效刚在《对音乐表演若干心理问题的研究》中提到了演奏者的表演心理,他认为演奏者在表演的过程中,首先要克服并掌握每一种技巧和演奏技术,并反复练习,这样就会形成演奏经验,一旦受到外部刺激,就会轻车熟路地对这些刺激进行目的、方法、特定感官以及心理因素的反应,最终成为一种自动化的指向,这也是演奏者的心理生理模式。除了这些,演奏者还应注意把他的审美体验转变为音响运动、技巧动作以及自然有规律的体态律动。
覃式在《关于音乐表演艺术心理问题的探讨》一文中,对于要避免心理障碍对表演的影响,表演者在上台表演之前必须注意对表演心理的保养。一般在表演前的半小时,不要再练习,也不要与别人进行紧张的交谈和争吵,避免感情的冲动,不要顾虑表演成败的得失,尽量抑制令人烦恼的事情对大脑的刺激,用坚强的毅力及自制力去取消紧张的心理,保持心平气和。这样,到上台时,整个心理便易于进入良好自然的表演状态,使大脑能有效地调节及控制表演活动的各个环节。
曲佳在《浅谈音乐表演中的心理素质问题》一文中,对于如何培养良好的音乐表演心理素质提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始于课堂,打好基础。在学好专业课的基础上,平时要多多相互表演,互相观摩,尽可能多地参与实践;第二,充满信心,防止自满。自信心是通过充分的练习和对表演曲目的纯熟掌握来加强的,而自满带有较大的盲目性,这是心理素质不健康的一种表现;第三,排除杂念、全神贯注、专心致志。
王颖在《音乐表演艺术中怯场心理》一文中,对于如何克服怯场心理的方法提了三点建议:第一,临场时的紧张怯场程度大小,与表演者对作品的熟练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克服它的最可靠的办法就是进行充分的练习,达到对作品的最纯熟掌握,以求建立起对音乐表演的充分信心;第二,充分分析期望标准是否适当并循序渐进;第三,要全神贯注地演出。
综上所述,在处理怯场问题的方法上,都是要求对所表演的曲目特别的熟悉,勤加练习;要多上台表演,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根据自己的程度选择所要表演的内容;还要有一定的信心。同时,分析自己怯场的原因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进行改正,只有对症下药,才能够在舞台上展现最完美自如的自己,用最好的音乐感动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