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聆听肖邦

2014-10-21陈蕾

北方音乐 2014年7期
关键词:悲剧性戏剧性肖邦

陈蕾

【摘要】夜曲是肖邦一生创作中最富抒情性和诗意的音乐体裁,而其中的《c小调夜曲》(Op.48 No.1)是他夜曲创作中最出色、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一。这首夜曲规模不大,但从不同的角度、层次较全面、深刻地揭示出肖邦的形象和性格。文章将以这部作品为着眼点,通过本体分析力求从作品的艺术特色中了解肖邦的精神世界。

【关键词】肖邦;《c小调夜曲》;浪漫主义;悲剧性;戏剧性;悲情肖邦

夜曲这一钢琴曲体裁,最初诞生于1814年,是由爱尔兰钢琴家、作曲家约翰·菲尔德首创的,由他创作的夜曲共计20首。这一体裁以其独具的音乐特色和创造性对肖邦等作曲家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音乐史长河中留下了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夜曲原文nocturn,源自拉丁文nox(夜神),宗教译义为‘夜祷。据信,菲尔德即取宗教译义创立了这一体裁。其特点为富于歌唱性,低声部以和声风格组成伴奏为织体,高声部奏出优美抒隋的主旋律。恬静,感情细腻,极富艺术感染力。”

菲尔德所创作的夜曲似乎是为肖邦量身定做的,夜曲的名字、内涵乃至音乐风格都极合肖邦,它预示着肖邦的华丽到来。对于夜曲,肖邦进行了最大程度的继承和发展,他承袭了原作夜曲的形式,却在内容上远远超过了菲尔德,他所作夜曲内容多样,旋律优美且富于激情,最大程度地表现了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使之臻于完美。

放眼肖邦毕生创作的所有音乐作品,夜曲这一体裁其实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然而正是这一小部分却成为了这一体裁之中最为出色的代表作品,更让让肖邦为其如痴如醉地迷恋了一生。肖邦一生所创作的全部21首夜曲,融入了肖邦近20年的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这是他与自己心灵最深处的对话,亦是他一路走来的心灵写照。在肖邦早期的夜曲作品中,无论是织体或情感上我们还依稀可见原作家菲尔德的痕迹,但这种影响很快便被摆脱了,乐曲逐渐成为纯粹肖邦式的、高度个性化的体裁。《c小调夜曲》(0p.48 No.1)这一作品,以其独具的饱满的戏剧性激情,冲破了夜曲原有体裁的限制,也因此被公认是肖邦夜曲中最与众不同,也是最优秀的作品。

《c小调夜曲》在情感结构上与叙事曲体裁有着相似之处,虽然它在篇幅上远不及叙事曲的规模,但也正因如此,这一作品在肖邦的夜曲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也稱得上是肖邦全部作品中最具震撼力的作品之一。在这部作品中,肖邦着力把之前夜曲已有的悲剧性、戏剧性大大强化,并将之发挥到极致,它的境界在之后的夜曲中再未被企及,这也是笔者选择通过这部作品来聆听肖邦的原因。

本文将以《c小调夜曲》(0p.48No.1)为着眼点,通过旋律、和声等本体分析的视角对肖邦的创作手法、风格特征等方面进行尝试性的探索,力求通过对作品本身艺术特色的赏析走进肖邦的精神世界,从而能够更加深入地分析其创作的精神实质和独特内涵。

一.作品分析

(一)曲式结构和主题

本首夜曲结构非常整齐,复三部曲式。由A、B、A三个部分组成。A、B部分都是单三部的曲式,A是A的动力再现。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第一部分A,有速度表情Lento(慢慢的)、mezzo voee(中等音量)的提示,标志着第一部分音乐是一段舒缓、柔美的慢板。a是由8个小节组成的小乐段,旋律优美,严峻深沉,左右手的音区距离较远,给人一种空旷、悲壮的感觉。这个旋律乐段是贯穿这首乐曲的音乐主题。右手的旋律采用单线条旋律的写法,突出了肖邦创作的旋律性。左手的大音程和弦具有强大的悲剧性,虽然没有其他夜曲旋律那样注重装饰音,也没有华丽委婉的旋律,但是它体现出了一种悲剧色彩(如谱例1)。

随后的b乐段是对比性新材料,在此乐段中,旋律的走向在每个乐句中都体现出由低到高,但是没多久便受到休止符限制的特点。乐句以这种方式进行,给人欲语还休、欲哭无力的束缚感,仿佛情感表达被约束,而诉说又总是力不从心。重复变化的主题a的出现、结尾处三连音的加入,更加重了夜曲的感情色彩。

第二部分B,稍慢,对比性中部。B段开始四部合唱式的主调织体,其中的表现内容和整个的音乐形象都和前面形成鲜明对比,平和、庄重、和谐,像是对心灵的抚慰。仿佛让人置身回荡着圣咏之声的教堂,沐浴在祥和的宗教氛围之中(如谱例3)。

第三部分再现A,Doppio movimenlo(快一倍)。再现部分在情绪表达上是激动甚至激愤的,是对“悲愤交加”的动力性再现,并借此对首部主题进行了性格上的改变,集中体现了动力再现的特点(如谱例4)。

再现部中虽然也能体会到乐曲之初的平静味道,可是中部体现的高涨情绪还是对这部分产生了直接影响,使得乐曲在这部分并没有回归到最初的冷峻,反而是更多的激昂和悲愤叠加在一起。速度也加快了一倍,使乐曲的悲剧性达到一个高潮,动荡不安。

65小节处,主题最后一次出现(如谱例5),音乐随着和弦音的连续加快,三连音节奏的不断加入,从乐曲开始的平稳、忧愁转变成慷慨激昂、热血奔腾。让人觉得不仅仅是在聆听一首充满悲剧性的夜曲,更是在观赏一幕心灵戏剧,将乐曲带给人的感官感受丰富化,彰显了作品的戏剧性。再现部分虽然有着和A一样的曲式结构,但在情感上却丰富了作品内涵,使之升华。

(二)主题的发展

上一小节主要对《c小调夜曲》的不同曲式结构和各自的主题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接下来,我们要谈谈这部作品的主题发展手法。笔者认为,肖邦的主题发展手法主要是在重复中改变织体,造成了不同的情感效应,使乐曲以不同的角度和层次来展现作品的深刻内涵。

在肖邦之前的夜曲作品中,主题通常采用琶音和弦式的织体衬托出优美、抒情的旋律。如1835年创作的《#c小调夜曲》(Op.27No.1)的主题旋律,就是在低音区音程宽阔的琶音和弦音响背景下,主题旋律朴素地悄悄出现了。整个主题缓慢地向上半音级进,时而又向下半音跌落,音乐在平静之中却形成一个小小的起伏。

而在本文分析的《c小调夜曲》中,华丽的琶音伴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规整节奏的大音程和弦,左右手音域上的距离使乐曲的悲剧性更加突出,平静的旋律中透露著庄重、威严。

本曲中主题共出现六次,同一主题以完全不同的风格出现,它的变化发展给聆听者带来了不同的意境。开篇两次出现仿佛把听者带进了一个仙境,左手伴奏缓慢,优美流畅的旋律让你尽情地享受其中的宁静。B乐段中添加的新材料,使得主题在此部分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第三次出现右手添加了半音进行和小幅度琶音,使之旋律开始动荡不安。三连音出现之后突然以重低音八度结束,乐曲力度也弱了下来,进入B段,好像预示着后面的悲剧情景将慷慨激昂、悲愤交加。

前文中我们提到过,B段的旋律平和、庄重,犹如教堂的圣咏。先于《c小调夜曲》两年而成的《g小调夜曲》(0p.37 No.1)中的B段同样出现了圣咏,可二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在圣咏旋律过后随即恢复了平静的主题,但前者不但没有回归平静,反而加大力度继续展开。c大调同主音的转调对峙让旋律更加具有宗教氛围,从39小节开始加入一种新的因素(如谱例6)。

这是一种以三连音型组合的严格的半音进行,具有极其壮阔的气势,伴随着一次次的渐强,音乐像是潜藏的力量拧成一团,如洪水般汹涌而来,豪迈、激昂,给人一种可以净化灵魂的精神力量,悲剧性色彩在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而平和、安详的“圣咏式合唱”却仍然在这样一股力量的阻碍之下,艰难且固执地进行着。这样两种看似反差极大、无法调和的因素却又相互交织、彼此共鸣,互相牵动着彼此的变化,当新因素转变成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般的八度齐奏时,圣咏式的和弦也呼应着改变,它不再是柔和而含蓄的,反而变得宏大庄严、雄浑有力。随后,伴随着力度的突然转弱是三连音的八度进行。49小节直插入再现部。整个中部,由开始处的安详,到最后辉煌灿烂的感情爆发,给平静的首部和激动的再现以有机的过渡,并预示了再现部的戏剧性和动力性的性质。乐曲的整个中部段落,起于开始处安详、平和的情绪,止于尾声处绚烂华丽的情感爆发。着眼整首乐曲,它是平静首部与激情再现之间的完美、有机过渡,并很好地展示出再现部的戏剧性及动力性特质。

前面的主题变化使得第四、第五次的主题出现(如谱例4),这一切表面的平静开始扬起了洪水暴发前的浪花,乐曲速度加倍,随着左右手和弦音的不断增加,速度的不断加快,乐曲进入高潮,织体厚度的不断增加给听者带来听觉上的压迫感,等待最后一刻的爆发。

此处主题的变奏恰恰为后面乐曲的激情澎湃埋下了伏笔。焦虑不安的主题音乐逐渐开始越加激愤、紧张,到了65小节,最后一次主题音乐出现(如谱例5)。持续加强的伴奏和弦、踏板的延长、时而渐强时而减弱的力度让音乐在短短的77小节内一步步将音乐引向不可抑制的悲愤之中。音乐给人感觉要让一切激昂冲到巅峰,主题旋律中通过细节的变化来展现悲剧性、戏剧性的情境。特别是左手部分低音区的旋律化进行和右手部分中间添加的半音大音程和弦,再加上逐渐加强的厚重音响,推波助澜,一步步将音乐推向最后的高潮。随着乐曲的不断发展、音乐张力的不断扩大,无论是从织体、速度强弱还是从音乐情感上都和第一主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如谱例1),从而体现出主题音乐在发展之中蕴含的巨大魅力。

于润洋先生于其论述中是这样描述这段音乐的: “更令人震撼的是,当音乐进行到69小节处,悲哀转向愤懑,紧张、不安的激情终于发展到悲愤交加的顶点。作曲家胸中的满腔悲愤之情都一下倾泻出来,形成了一股具有强大情感表现力的极富戏剧力量的悲剧性热潮。”(如谱例7)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肖邦的深邃情感正是通过主题正重复和发展形成的,听者会为它们所展现出来的心理力量而深受震撼。

(三)调性、和声的运用

通过分析,笔者认为《c小调夜曲》有两大特色:第一大特色在于差异。乐曲在A部与B部之间所呈现出的强烈的对比和巨大的反差,将乐曲带入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个情景;第二大特色在于变化。A部所要表达的情感内涵在再现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本静谧、悠远的夜色意境转化为一种于焦虑不安的内心纠缠中热烈的情感倾诉,这使得原本性格单纯的“夜曲”体裁变成了富于戏剧性的、内涵丰富深刻的体裁。导致这种效果形成的,不仅是上文提到的主题本身的性格对比以及在重复中形成的新的性格,同时也是由于调性、和声等方面的运用。

在《c小调夜曲》中,作曲家采用的是c-D c--C--D--c一“D—c的调性布局,是以同主音大小调及关系大小调为主。以c小调出现的主题旋律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左手的织体是由一个八度低音和一个柱式和弦交替出现的形式组成的。杨儒怀先生对这首乐曲1至8小节在和声上的设置如下所示:

I、Ⅵl V 7、I lⅥ、Ⅱ7 l V 7、I lⅢ、Ⅳ7 lⅦ7、Ⅵ7V、Ⅱ7 I V、V l

我们可以从这两个乐句中看出,二者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差异之处。相同之处在于两个乐句几乎一样的旋律。差异之处则体现在在第三小节、第七小节以及和声设置上的不同和变化,而这恰恰突出显示了肖邦这位钢琴诗人极具丰富性的音乐表现力。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肖邦夜曲创作中和声色彩的变化,同一个旋律却可以带来截然不同的音乐感受。在运用这些变化的同时,对七和弦的频繁使用,在功能上体现出了一种不稳定因素,与整首乐曲的基调相吻合,抒发出一种忧伤而惆怅的情怀。

乐曲在由A部进入B部时,调性也随之转到了乐曲的同名C大调上,使得A与B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和反差(如谱例1和谱例3)。严谨的四部和声织体、级进的和弦连接、速度、力度上的处理,把听者带进另外一个隋境,更深沉地营造了沉思的气氛。当B部第二乐段开始转向D大调时,既给人一种全新的听觉体验,同时又是a和b乐段之间差异及对比的一种象征。不过第三乐段又回到c小调上。这时,和声织体发生了形式和力度上的转变,形式上出现了平行八度上下行,力度上在不断增强。由此可以看出,乐曲气氛也产生了明显的改变,沉思转而变成激动。这种变化了的织体不断持续、不断扩张,把乐曲的高潮气氛烘托到顶点。

再现A出现时,乐曲的情感内涵已经到达一个沸点,焦虑不安。旋律以半音和声的进行来配合e小调主题的再现,在原主题旋律下的伴奏音型是沉稳的四分音符節奏,而此刻却变成了每小节12个八分音符的三连音节奏。焦虑不安的音乐越来越有张力,把听者的情绪也推向了高潮(如谱例4)。

从音乐创作的层面看,上文我们所阐述的肖邦在夜曲的创作中所进行的各种调性转换以及和声变化的安排,都体现了作曲家本身的创作思维和音乐技法;从艺术精神层面看,这些创作灵思又体现出他对欧洲古典音乐精华的兼收并蓄和继承创新,他敢于并擅长突破传统、大胆创新,正是在这样的先锋般的探索精神指引下,肖邦极大地丰富了浪漫主义时期音乐创作的和声语汇,对钢琴音乐创作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发展贡献极大。

二.精神内涵

在肖邦的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悲剧性及戏剧性特质是在他整个创作生涯中不断形成发展的。当现实生活进入到异国他乡、饱受羁旅之思折磨的阶段,肖邦的精神生活也发生了深刻的巨变,这两个生活的变化叠加,为他造就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音乐境界,而这一切在他的音乐创作中都有所体现。笔者希望通过音乐本身的透视,将肖邦的生平、思想、社会以及我们自身的体验一并加入,更好地了解肖邦音乐中的精神世界。

从前面所分析的《c小调夜曲》中,我们深刻感受到了肖邦的悲情色彩,无论是从主题乐思还是从旋律、和声、织体、音色等方面,都能感受到悲剧性情怀。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探究充斥在肖邦音乐创作中的悲剧性情怀的根源:

(一)民族情怀及思乡情绪

于润洋先生在他的《悲情肖邦》一书中写道:“肖邦从1810年出生到1830年离开波兰,在祖国生活了二十年。1772年至1795年波兰被欧洲列强俄国、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而1813年拿破仑覆灭后,又遭到了第四次瓜分,除了部分领土被普鲁士和奥地利侵占外,俄国吞并了波兰十分之九的领土,沙皇兼任所谓‘波兰王国的国王,摧残波兰的民族意识。市民阶级出身的肖邦深受波兰民族解放运动的影响和鼓舞,唤起了他热烈的爱国热忱和民族情感。年轻的肖邦深受当时已在波兰兴起的、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的熏陶。”然而,当肖邦在异国他乡亲历了曾经唤醒他、鼓舞他的那场轰轰烈烈的波兰解放运动频频以失败收场的结局之后,这位极具民族精神和满怀爱国热情的艺术家深感无力与悲伤,而这份悲伤自此便如同融进了他的艺术生命。

肖邦将他对祖国深切而痛苦的怀念写进了自己的音乐中。《c小调夜曲》虽然是夜曲体裁,但在情感表达方面更相似于叙事曲,仿佛是作曲家讲述着一段悲情故事。乐曲开始于较慢的速度,小调开始的主题旋律优美、静谧,多以半音级进进行,低音部深沉的八度伴奏,朴实无华,像一首抒情而神圣庄严的咏叹调。虽然乐曲发展到最后悲愤交加,情感也发生巨大变化,但是主题旋律始终重复变化出现,曲调非常具有民族性色彩。我们能够明白,对一位爱国者来说,国家的苦难远大于自身的苦难,当这位伟大的爱国作曲家在远离祖国、独自漂泊在异乡的时候,目睹着国家堪忧的前途命运,将是怎样一种精神痛苦和情感创伤时刻萦绕在他心中。

对一般人来说,离家之后对故土亲人的思念是一种固有也常有的心理情感,而对于肖邦来说,这种普通的思乡之情却有着别样的悲凉意味,那就是回不去的他和沦陷的国土那“欲归而不得归,欲回而无处回”的无奈和凄凉。而肖邦童年幸福美好的回忆又使这思念平添了一份眷恋与酸楚。

上文对《c小调夜曲》的作品分析中已经指出:乐曲中部通过运用强烈的和弦音响达到庄重华丽、雄浑宏大的效果,B通过渐强积聚力量继而达到高潮的爆发。而再现部通过对激动不安的情绪的张扬以及对力度的压抑这两个极端的处理,使得在接近尾声时汇聚形成强烈的、悲剧性的动力高潮。这所有的激愤和爆发都是肖邦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作为一个在当时已经披露出艺术才华的钢琴家,他想用自己的音乐去发泄心中的苦闷。长久以来,他的内心始终被那份凄楚的家国之情缠绕着,因而在他的心底积压的这些激愤之情才得以在他的音乐中淋漓畅快地抒发。若是着眼于艺术,则正是得益于这些情感,才使肖邦的这首作品臻于更加完美的艺术效果。

(二)孤独的内心生活

爱情之于内心世界广袤而丰富的那些浪漫主义艺术家们来说,毫无疑问是精神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对肖邦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则更是如此,可爱情却和沦陷的故土一样屡次让肖邦为之神伤。其中,最令肖邦痛苦伤心的是法国女作家乔治·桑。肖邦和乔治在一起共同度过了八年幸福快乐的生活,但生活也为他们的关系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和隔阂,并最终导致他们情感破裂而分手。这场情殇对肖邦的精神和情感打击可以说是致命的,肖邦此后再也没能走出悲伤直到他离开人世。《c小调夜曲》正是在二人关系最甜蜜和谐的时期创作的。然而,作为一个流亡者,一个具有诗人气质的音乐家,在内心深处他始终是孤独的, “李斯特称他为‘孤僻得极为彻底的人…。在《c小调夜曲》的A段,伴奏部分严谨规整,浸透着缓慢而感人肺腑的旋律,再辅以沉重的八度低音进行,这些处理一起配合着为这首哀痛抒情的独白增添了肃穆严峻的悲剧性色彩。除此之外,对悲剧性和弦的运用也强化了乐曲中音乐形象浪漫的悲剧色彩,完全是一部心灵独白的演绎。现实生活中故土家园的沦陷境遇以及至亲至爱的亲友的生离死别,所有这些都是肖邦更感孤独和悲伤,他的悲剧色彩便是由心底而生,曲如其人,这也是他的作品总是透着悲剧意味的深刻根源。

祖国的悲剧命运使肖邦的悲情显得大气而不狭隘,更具社会感。他的有生之年目睹了祖国的战乱和沦丧,目睹了爱国起义的屡战屡败,而深怀爱国之心的他却无能为力。爱情的悲剧又使他的悲情显得凄美而神秘。他与乔治·桑八年恩爱,两人却最终决裂,这使他悲伤离世。所有这些家国情思和儿女情长都令他郁郁寡欢、多愁善感,苦闷压抑的情绪得不到疏解,而这些也都注定了肖邦的一生是深陷忧伤与孤独的悲剧的一生,但毋庸置疑的是,他的一生也是伟大而崇高的一生。音乐是他的灵魂伴侣,也是他的战斗武器,他用这个武器孤独而执着地捍卫他心目中的圣土。肖邦的夜曲于优美之中带着震撼,严谨之中带着变化,我们能从中听到他所发出的为家国天下、为至亲至爱的的呐喊,饱含他的精神火花和人生体验。

在肖邦音乐作品“注定的悲情”之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极具戏剧性的情感热潮。肖邦的夜曲和声色彩丰富、旋律线条优美、织体结构丰厚,转调巧妙,他运用这些风格迥异的手法和娴熟的技巧将“戏剧性”特征融进夜曲当中,突破了夜曲的体裁。随着戏剧性色彩的不断增加,乐曲所表现的戏剧性对比幅度很大,使夜曲这种小品体裁获得了深邃而广阔的精神内涵。在肖邦的夜曲中所体现的风格的多变,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坎坷波折的人生经历的影响,但苦难也造就了他的夜曲中的深刻精神内涵和人文气质。

在肖邦所创作的夜曲中,最富于戏剧性的一首当推《c小调夜曲》。在叙事性的中段B,原本隨着音乐气势的增强而越发高亢的情绪,却陡然间转入到悲痛欲绝的情境之中,让人感觉一泻而下,主题随后出现,伴奏部分变成了连续不断的三连音,但旋律依旧悲切,表现出内心奔腾起伏、难以平息的情绪。在本首夜曲中,肖邦对结尾的处理出乎人们意料,曲子终结在一个哀诉音调上,和前面部分形成了极大的对比,他竟然让如此强烈的情感宣泄在一瞬间就跌人情感的谷底,在无声无息中黯然消失,让人无迹可寻。

体现出不同主题之间的冲突和反差对比也是形成其作品戏剧性特征的最大要素之一。在旋律织体上,肖邦不仅频繁运用三连音,还大量运用半音级进上下行,不断地对比出主题旋律的不同,使聆听者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乐曲的变化;调性上,从沉稳、宁静的小调转成同主音大调;和声上,从开始的功能稳定到大量的使用和弦外音;伴奏上,多采用大音程和弦,左右手音区距离较远,给人以深邃的感觉;强弱的不断转变,和弦外音的不断使用,丰富的装饰变奏等都刻画出本夜曲的戏剧性色彩。一种深刻忧愁、悲伤与冥想的情感被表现得淋漓尽致。

笔者感受到的是:短小的夜曲本是优美、恬静的,肖邦竞在其中加入了如此多的戏剧性色彩,使得情感的变化时而忧伤、时而悲亢,波澜起伏。这更加反映出作曲家无论何时都沉浸在对故乡亲人们的思念和对故乡生活的幸福时光的回忆之中。对于这位孤独的流浪者来说,在写作中发泄内心的悲伤是生活中最大的慰藉。

三.结语

在肖邦一生创作的所有作品中,夜曲是最富抒情性和诗意的音乐体裁。可以说,肖邦对夜曲的创作倾注了其毕生的创作热情和艺术心血,是他开掘出了原作家菲尔德早期夜曲的独特艺术魅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在这个发展空间中创造了更加完美的主题旋律、曲式结构、和声配置、调性布局等极具他个人风格的艺术特色。通过撰写本文,笔者对《c小调夜曲》进行了深入研究,也更深刻地体会到了“悲情肖邦”的真正涵义。在肖邦的音乐中所透露的忧郁、惆怅不是肤浅的、廉价的感情情调,也不是无病呻吟的自怨自艾,而是一位羁旅异乡的孤独的爱国者发自心底的情感独白和宣泄。肖邦的夜曲之所以具有无穷的生命力,正是将他那些种种的痛苦、忧郁、孤寂的生命体验,倾注到了他的音乐中去,成就了他那些充满悲情内涵、撼动人们心灵的杰作。他的音乐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除了戏剧性因素以外,有许多也是开朗、明快、幽默、热烈的关于生活体验的表现,让人可以从中体会到幸福感。

肖邦在《c小调夜曲》这样的小型钢琴作品体裁中,呈现出的忧郁、痛苦、愤慨、渴望、憧憬都反映出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使得作品创造出了极高的审美境界。通过这首夜曲,我们不仅深入了解了乐曲本身艺术特色,探究到了肖邦真实的内心世界,更体会到了他对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所做出的独特而伟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悲剧性戏剧性肖邦
女性视阈下宿命论的悲剧性
长春花蓝+玉米黄
勤奋学习的小肖邦
戏剧性CIRCUS
肖邦的魔法
文化碰撞下的爱情挽歌
“三言”中妓女形象的悲剧性探析
《悟空传》戏剧与文学的跨界叙事
不可思议的面具舞会
小狗圆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