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婆术”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21潘岳松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10期
关键词:加速度概念教学法

一、“产婆术”教学法的内涵分析

苏格拉底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是臆造和传播真理,而是做新思想的‘产婆,去引导、帮助受教育者发现真理。”“产婆术”教学法又称“问答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的不同表现情况而不断地提问,力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刺激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认识不断深化,从而一步步逼近事物的本质。在提问过程中,如果学生对某个提问回答错了,教师并不指出他错在哪里和为什么错,而通过暗示语进行引导,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学生回答正确,则继续向他诘难,使其认识更进一层。

“产婆术”教学法的实质就是使“自以为知者知其不知,自以为不知者知其所知”。由于教师不断的提问、引导,学生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的状态,他们极易树立研究物理的问题意识,学会质疑和批判,并逐渐感悟到物理的深度和魅力,同时也会产生热爱物理、钻研物理的深厚情感。

二、“产婆术”教学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加深对物理概念的理解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首先,要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对物理概念定义、内涵、适合条件等有一清晰剖析;其次,要引导学生理解概念是从大量具体事例中抽取出来的对事物本质特征的概括,由特殊到一般;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将具体事例与概念的展开、应用结合起来,由一般到特殊,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以加速度概念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由定性到定量,由理解到应用,由浅入深,向学生不断提问:(1)加速度是个什么概念,它是如何定义的,单位符号的含义是什么?(2)加速度的定义涉及几个物理量,这几个量都是矢量吗,怎么判断?(3)加速度的大小取决于什么?加速度决定式和定义式的不同在哪?(4)请举出生活生产中与加速度知识相关的事例。(5)由加速度概念还可作哪些合乎逻辑的推理、想象?

学生在表述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概念模糊、认识不清等现象,教师对此应紧抓不放,并启发诱导,帮助学生彻底搞清楚加速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2.把握物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联系

概念和概念之间既有共同的属性,又有其各自不同的内在特质。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不断提问,明晰概念的定义、特征,弄清概念间的差异,探析从一个概念到另一概念的思维过渡与转换途径,明确概念在知识体系、结构中所处的位置,显得尤为必要。

例如,对一对平衡力、一对相互作用力的认识:两组力都表现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外在特征,但他们内在产生机理却不相同。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他们的异同进行比较,以避免学生对这一组概念认识的混淆不清。

3.发现、掌握物理规律

物理规律是物理现象或过程的本质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性的反映。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其自身感性知识同客观科学规律之间的差距,纠正思维定势带来的负迁移、提升抽象思维能力等,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

例如,学生能说出牛顿第二定律反映了物体加速度、质量和所受外力三个量在一定条件下的必然联系,教师可以进一步追问:“一定条件”具体指什么,为什么是必然的联系?等。这些追加的问题均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4.学会在物理原理与复杂的实际情境之间寻找联结

现实世界总是事物信息的综合呈现,如何在复杂的实际情境中抓住本质信息,在物理原理和实际情境间来回梭巡、寻找联结,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刨根问底。

例如,学生在解题时往往很难区分楞次定律中“阻碍”与“阻止”的具体含义,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典型的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辨析,在向他们提问分析思路的过程中不断加以引导,使难题得以破解。

三、“产婆术”教学法的不足及改进

“产婆术”教学法重视对问题的思考和挖掘,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物理教学中正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采纳,但教师在应用中也要注意该教学法的一些不足,需因地制宜,加以适当的改进。

1.由学生被动回答向主动发问转换

“产婆术”教学法更多体现为教师的发问和学生的被动回答,对此,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可以互换角色,学生也可向教师主动发问,同学之间也可互扮“师生”,通过这种师生、生生互动,起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由教师已知向师生共同探索未知迈进

“产婆术”教学法假定“真理”掌握在教师手里,教师始终要使学生向教师期待的目标挺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一些新异的思想火花可能会被扑灭。对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的同时,也需对自身的教学方式灵活调整,要创设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多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不断促进学生生成,避免扼杀学生思想火花的事件发生。

3.注意学生实际与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由于“产婆术”教学法重思辨和逻辑推导,其对具体学生个性特征关注不多,教学中需要注意学生实际情况,明确学生的已知和未知,了解学生的准备状态,选择适当的提问方法,有时还要客串其他教学方法,将几种教学方法结合在一起,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林燕娟.“生活化”数学教学的尝试[J].江苏教育,2004(1).

作者简介:潘岳松,男,出生于1980年6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理课程与教学。

猜你喜欢

加速度概念教学法
“鳖”不住了!从26元/斤飙至38元/斤,2022年甲鱼能否再跑出“加速度”?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幾樣概念店
天际加速度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创新,动能转换的“加速度”
死亡加速度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