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中学体育隐性分层教学模式探究

2014-10-21李海峰

新课程学习·中 2014年10期

李海峰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整体水平的发展,中学体育教学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此,结合眼下中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情况来简要分析其中的隐性分层教育模式及其具体操作和实际作用。

关键词:显性分层教学;隐性分层教学;分层而异

一、显性分层教学模式的不足

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推进,就中学体育课程教学这一块来说,分层教学模式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学生之间的差异等原因分为显性分层教学模式和隐性分层两种。通过科学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出显性分层教学的不足之处有以下几点:

1.易出现群体差异

显性分层教育有一个很直接的特点在于它能够在短期内显著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能力;但是从实践来看,教师很难准确地把握好最终目标以及短期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而就容易出现,快班学生运动技能越来越高,而相对较慢的班则与之差距越来越大,这与我国提倡的公平教育是背道而驰的。

2.不利于学生相互合作

显性分层体育教学容易让学生在彼此的学习关系上变得疏远。这是客观上造成学生互动、合作变少的主要原因。此外,在“慢班”中由于集体中的个体水平都相对较低。因此,很容易出现“榜样”缺失的现象。以上原因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集体的凝聚力以及学生体育学习的动力,这都是不能很好地实现体育教学要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因。

二、中学体育教学隐性分层教学模式的实施

1.熟悉概念

隐性分层教学最直观的表述就是,体育教学采用隐性的内在的尺度根据实际情况并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基点,将集体学生按优、中、弱分为三个层次。这里需要特别提出的是,这里并不是字面意思上将学生“区别对待”。而是根据学生不同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分为不同的组别,则是为了学生在范围内能够更好地交流、互动、合作。

2.具体操作

(1)对学生进行分层

教师对学生进行分层的标准,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一般应综合考虑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体育技能基础、意志品质以及对体育的热爱程度。这里需要再次指出的是,前面已经提到过这些都是教师的“内在尺度”,也就是说不能将这个分层公布出来,以免对学生造成负面影响,中学生正处在性格的形成期,这个问题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2)教学方案根据分层而异

内在分层的最终目的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而制定出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得到最大的进步。

对于“优”层的学生来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更高的要求,由于这些学生在体育综合素质方面都比较优异,因此,教师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对其思想和精神层面的锻炼。

对于“中”层的学生来说,由于这个层面的学生普遍占据一个集体内的多数,所以教师应该在尽可能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的同时,对其中表现较为优异的个体进行运动能力的增强,就思想教育方面来说,应该重点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体育训练的能力。

对于“弱”层的学生来说,由于基础相对比较差,教师应该将更多的时间放在鼓励和培养其体育学习的兴趣方面,帮助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对其成长的帮助以及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对于一些在体育方面有自卑心理的学生,教师也应该给予指导,帮助其克服自卑心理。

(3)教师应当有意识地提升自己

隐性分层体育教学中最大的一个难点就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操作;相比于传统体育教学,隐性分层教学对于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和课堂掌控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首先,由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这也就是说教师要比以前制定更多的教学内容和学习任务,并且要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指导;其次,随着教学进度的开展,学生的层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就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大致的了解,并且要给予每一个学生足够的关注,这样才能客观地发现他们是否进步或者退步;最后,在隐性分层教学模式下,体育教师不仅要关心学生体育技能方面的提高,还要注重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的问题。

根据以上几点,我们不难看出,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出隐性分层模式的优势,教师必须进行有意识的自我提升。

三、隐性分层教学的作用

1.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就中学生而言,他们正处在一个生理和心理的敏感期,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重要时期。隐性分层教学模式能很好地避免其中的一些负面影响,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客观上也给了学生一个在同层级学生面前展示自己的机会,这对于其体育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都有一定的帮助的。

2.有益于学生体育兴趣的提升

兴趣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一旦很好地激活了学生对于某一门科目学习的兴趣,那么教学任务的达成也只是时间问题了;就隐性分层体育教学来看,它很好地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最大的展示空间,并且营造出了一种“你追我赶”的良好学风,这些都能让学生实际地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和自身体育能力提高的成就感。

隐性分层体育教学的实施,应该是我国教育整体水平提高的一个缩影。这种更多地考虑到学生个人思想情感并且能够对症下药的教学方式,在今后也将越来越多地取代传统的集体教学和显性教学。因此,对于隐性分层教育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王梅.高中数学班内显性分层教学与隐性分层教学的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1):121-35.

[2]王淑英.学校体育課程体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2):19-24.

[3]姚志强.中学体育课程课内外分层教学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2(17):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