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沉睡的数学思维
2014-10-21杨育红
杨育红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其中充满了大自然的奥秘和人类思辨的精妙.学习数学本应是快乐的思维过程,但许多中小学生却对数学充满了畏惧感,教材中一个接一个的公式和刻板的推理使一些学生望而却步,甚至到了“谈数色变”的程度.如何使青少年喜欢数学,使他们在谈笑中练习数学思维,学会基本的数学方法, 从而激发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并为新的数学课程学习增加点兴趣,笔者通过数学益智题,來唤醒学生对数学的本位认识.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思维;逻辑
益智题不同于一般教科书中的难题,不需要更多的预备知识或运用许多公式进行冗长的计算;也不同于诸如奥林匹克一类竞赛题,只是面对少数受过专门训练的小天才,大多数学生无缘问津,而是面对普通的学生,使他们都能在诱人的题境中,动手动脑,寻求问题解答.在此过程中,接受逻辑分析和创造性思维训练,从而学会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
例1 有趣的数学推理
一位老师让聪明的三名学生看了一下事先准备好的2顶红帽子和3顶白帽子,再把他们的眼睛蒙住,给1人戴上红帽子,2人戴上白帽子,把剩下的帽子藏起来,然后拿去蒙眼的布,让他们说出自己戴的是什么帽子,3人愣了一会儿,一个戴白帽子的最先判断自己戴的是白帽子,他是怎样判断的?
解析 这位戴白帽子的可用假设法推理.他见到了一顶红帽子和一顶白帽子,假设自己戴的是红帽子,那么他所见到的那位戴白帽子的人就见到了两顶红帽子,由于红帽子一共2顶,因此这个人易于判断自己头上戴的是白帽子,可是他愣住了,未能迅速作出判断,因此断定自己头上戴的不是红帽子,而是白帽子.
这是个有趣的推理问题,培养学生假设判断、逻辑推理能力,锻炼学生思辨能力.
例2 经典问题:百钱买百鸡
今有鸡翁一、值钱五,鸡母一、值钱三,鸡雏三、值钱一.凡百钱买百鸡,问鸡翁、母、雏各几何?(《张丘建算经》)
题意 公鸡5文钱一只,母鸡3文钱一只,小鸡1文钱3只,现在,用100文钱,买100只鸡,问:在这100只鸡中,公鸡、母鸡和小鸡各是多少只?
讲析 这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大数学家张丘建的《张丘建算经》中一道十分著名的题,书中该题的解法,被人称为“百鸡术”.
《算经》中写道:
“术曰:鸡翁每增四,鸡母每减七,鸡雏每益三,既得.”“答曰:鸡翁四,值钱二十;鸡母十八,值钱五十四;鸡雏七十八,值钱二十六.又答:鸡翁八,值钱四十;鸡母十一,值钱三十三;鸡雏八十一,值钱二十七.又答:鸡翁十二,值钱六十;鸡母四,值钱十二;鸡雏八十四,值钱二十八.”
上解题术,又作如下表示:
“鸡翁每增四” 4 →8 →12
“鸡母每减七” 18→11→4
“鸡雏每益三” 78→81→84
但是,第一组答案(4、18、78),以及鸡翁、鸡母、鸡雏的增减规律是如何得到的,《张丘建算经》中没做任何交代.
这里,我们用代数的方法对之进行探实,弄清“百鸡术”的来龙去脉.
首先,设鸡翁为x,鸡母为y,鸡雏为z,于是有:
x+y+z=100
5x+3y+z3=100
依条件可列两个方程,含有三个未知数,故不能找出方程组的确定解.考虑到各变量应为整数(非负数),可用尝试的方法寻解.
令x=0,方程组变为:y+z=100,3y+z3=100
解之得:y=25,z=75
碰巧了,我们第一次尝试,就得到一组特殊解:{0,25,75}.
我们的想法是在此组解基础上,进行调整变化,寻求问题解答.但变化规律是什么呢?显然应该满足:
x+y+z=0
5x+3y+z3=0
这里x,y,z还表示鸡翁、鸡母及鸡雏,值应该是整数(允许取负值,以表示增减).
将上式变形:x+y+z=0
15x+9y+z=0
xz+yz=-1,15xz+9yz=-1
解之得:xz=43,yz=-73
又得:x/y/z=4/-7/3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张丘建算经》中给出的“百鸡术”:
“鸡翁每增四,鸡母每减七,鸡雏每益三.”
剩下的工作,就是按此规律,对我们得到的特殊解进行增减变化了.
鸡翁
鸡母
鸡雏
0
25
75
4
18
78
8
11
81
12
4
84
在实际生活中,鸡翁、鸡母、鸡雏的变化也只能是这三种情况了.实际是数论中不定方程的特解问题,但是这个背景材料,却能引起学习者的积极思维,鼓起破解之谜的勇气.
所以,通过益智、经典问题来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有益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是有效的.王金战老师教学生如何玩转数学,渗透了这一思想,他用通俗的语言,巧妙的思维,赢得课堂上的阵阵喝彩,在他的课堂上,人人喜欢数学,并为此付出积极努力,实现最大收获.在此,衷心希望每一个数学老师,就课程内容,多思考,挖掘内涵,编成趣味性问题,以问题吸引学生,激发其探究愿望,从而喜欢数学.
【参考文献】
[1]曹培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本体性知识的缺失及其对策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6):42-47.
[2]郑毓信.数学教育领域中的三个新“教条” [J].数学教育学报,201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