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反思与建构
2014-10-21孙长江
孙长江
唐山市丰南区环境保护局 河北省 063300
摘要:人本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以人为本进行管理,通过进行人本主义的管理,可以充分弥补科学管理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中,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学习的意识也被很大的提高来;其次,人本管理也可以加强管理者的管理兴趣,激发管理者的工作热情;人本主义的管理不仅能够激发出管理者的工作热情,还能更好的为管理工作提出更好的意见和建议,使管理者参与决策的能力提高了。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所体现出来的巨大优势,使其逐渐成为高效管理模式的新典范。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反思,建构
前言
随着信息化程度的逐渐加深当代大学生很容易受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影响,使其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建立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国高校主动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在校大学生更好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进行大学生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更好的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进行相关的教育探索势在必行。但是目前我国很多高校所开展得思想政治教育却存在一定的问题,过分注重理论性观念的灌输,使得学生很易产生反感的情绪,影响教育效果的出现,如何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之下更好的进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更好进行成长成为很多高校所应进行的重要思考,本文将通过对当前我国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帮助有关部门进行更好的问题的发现与解决,建立更好的教育模式。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各高校都开始注重思想政治的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相关教育机制的建设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下面我们就根据一些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分析。
(一)教育的价值取向不全面。人生来各有不同,对于同一事物的认知也会有一定的不同,价值的存在是人主观的一种认识,进行有价值的教育就是使学生更好的从教育中汲取对自身发展有益的影响,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找到更好的精神归属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但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过分的强调了老师的主观意识,对于学生的价值取向的建立关心程度较少,在进行思想的灌输时,完全的将二者放在了队里的位置,使学生主观意识中逐渐形成二者不可兼得的意识,但是社会价值与学生自身价值本不应该成为对立项,学生在进行自身价值发展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实现自身的发展,二者和谐相处的情况将使学生对于价值取向的树立更为全面和健康。
(二)教育方式缺乏创新。当下我国很多高校所进行的学生思想教育往往集中于思修课的设置,数十年的教育模式未曾发生改变,但是事实却很不客气的向我们证实这种教育模式过分单调与传统已经渐渐地不能满足当下的教育需求,很多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并没有很好地认识到思想教育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很多学生进行思修课程的学习也更多地是为了完成相关的考试任务,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弊端在思想道德教育课程的设置中显得尤为严重,教师对于学生所关心关注的实事方面涉及较少,很难吸引学生的关注,同时缺乏创新的教育模式与学生与学生所需的教育存在较大的差距致使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三)师生缺少互动。近年来关于教育方式的创新报道越来越多,为了更好地迎合学生的需求,我国教育部门正在积极地进行相关的研究,旨在通过教育方式的革新等方式使学生可以更高效的进行知识的学习,使教师的讲授效果得到更大程度的提升,但是研究与实践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进行新的教育方式的普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目前的高校教育仍以教师“一言堂”形式为主,在课堂上教师缺乏与学生的沟通,课下更是缺乏相应的交流,这些问题的存在真实的影响着高校的思想教育成果。思想教育课程教师通过了解学生所需进行定向的问题解决才可以更好的达到教育的目的,但是这正是目前高校思想教育中所缺失的。
二、高校思想教育中以人为本的研究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新形势下对于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更是教育更加贴近现实的体现,进行以人为本教育模式的发展可以更好的进行个人主体性的弘扬,更好的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同时还可以有效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和人之间的和谐相处。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注意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进行以人为本的宣传,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普及可以营造出更好的教育环境,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在进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建立时,需要真实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学生的教育,以学生的成长为出发点进行教育,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更好的感受到来自教师和学校的关怀,使其得到健康的发展与成长,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心情更加愉悦,怀揣着感恩心进行学习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
(二)营造以人为本的政治环境。以人为本的教育环境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大对政治环境的建设,良好的政治环境可以方便学校更好的进行相关建设。在进行政治环境的建设时,学校可以积极地进行学校文化的发展与完善,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归属感与荣誉感,良好的文化环境还会使学生的思想境界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对于以人为本的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以人为本的政治环境。
(三)加强师生沟通更好进行交流。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应该有别于其他学科,进行相关的讲授时教师需要更多的进行学生需求的了解,更好的找到教学切入点,从学生的角度进行思想文化的宣传有效地解决学生听课乏味的现象,通过交流教师可以更好的找到学生当下关心的问题以及思想的一些问题,对于接下来的开导与教育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针对性的教学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建立,更好的进行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宣扬。
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综合素质的提高途径是多方面的,这不仅要求人在社会中有很好的交际能力,而且要求教育者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社会人,受来自社会诸多方面的影响。第一,受特定社会组织和社会思潮的影响。特定社会要求受教育者为其社会理念服务,成为其实现社会价值的力量,使受教育者实现自我教育。第二,受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创新,在新时期下,其主体突破了工具性價值,在创新思维的引导下不断超越自我,努力实现自身社会价值,教育对象的自我教育能力,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实现社会价值的关键。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受教育者逐步改变观念,将社会追求与自身追求相统一,并为此奋斗终生。此外,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社会人之间的关系发生逆转,成为非对象性的关系,这一关系的改变为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兼职的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人与社会密不可分,人与社会间的利益关系复杂而深刻,在此利益基础上,蕴含着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
三、总结
目前我国高校中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国家大力进行教育模式的革新中获得了较好的提升,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中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发展,通过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更好的政治环境,加强师生的沟通可以有效地进行问题的解决,实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德平.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实践路径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1(01).
[2]唐志龙.论思想政治教育以人为本的现实维度[J].思想理论教育,2011(07).
[3]刘坤远.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