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如何构建多样化的高中历史课堂
2014-10-21侯丽君
侯丽君
摘 要:《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历史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课堂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传授,而应该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多样化课堂,进而为学生健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目标;导入方式;教学方法;评价主体
长久以来,高中历史课堂和生物、地理一样都被当做是“豆芽课”,尴尬的地位致使教师和学生都或多或少存在着不重视的心理,严重影响着历史课堂价值的实现,也不利于学生健全的发展。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让学生在教师构建的多样化的历史课堂中掌握知识,锻炼能力,进而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作出相应的贡献。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多样化课堂的构建进行概述。
一、教学目标的多样化
教学目标是指预期要达到的课堂教学效果,也对教材价值能否最大化实现起着指导性作用。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师要更新观念,将单一的教学目标向三维目标进行转变,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以说,这三个教学目标分别对应着学会、会学和乐学,不仅对高效课堂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健全的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在教学“抗日战争”时,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展现本节课的价值,也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的多样化,我对本节课进行了这样的设计。
知识与技能:掌握日本在我国犯下的罪行;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抗战史实。理解全面抗战的意义;掌握全面抗战胜利的原因以及历史地位。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搜集资料,了解日本在中国土地上犯下的罪行;并自主探究学习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及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抗日战争带来的危害,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提高学生的使命感。
从上述的目标设计可以看出:三个目标的有效设计,基本上就是整个课堂的缩影,对课堂价值的实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历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设计多样化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导入方式的多样化
良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多样化的导入形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而且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往“开门见山”或者是“复习旧知”的方式,要用多样化的导入方式来使学生能够以积极的心态走进历史课堂活动当中,同时为高效课堂的实现做好前提工作。
例如:在教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时,考虑到学生平时比较喜欢看一些古装电视剧,尤其是近年来,以清朝为历史背景的影视剧越来越多,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清朝并不陌生。所以,在本节课的导入课环节,我选择了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首先,我引导学生思考“在乾隆年间,和珅和纪晓岚分别是什么官职?”“思考:在清朝军机处是做什么的?”借助学生熟悉的人物进行导入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还能顺利地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当中,同时促使学生真正成為课堂的主人。
三、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方法是影响高效历史课堂顺利实现的关键因素,也是历史课堂价值得以最大化实现的重要方面。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将“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转变成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教师构建的“以生为本”的多样教学方法中获得良好的发展。
例如:在讲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也为了让学生将知识系统化,我选择了“对比教学模式”,也就是说让学生将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对比学习。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并对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进行分析,比如:不同点:发明者不同、发源地不同、突破口不同;相同点: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变、都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等等。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动手进行比较、整理,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的健全发展,而且也有助于历史课堂效率的大幅度提高。
又如:在教“‘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时,我选择了小组自主学习的模式,首先,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确保每个小组的质量相当。接着,引导小组带着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自主学习,比如:知道诸子百家,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重要意义;了解孔子、孟子和荀子的主要观点以及思想的形成等等。并将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反馈给我,在小组学习结束之后,我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这样不仅能够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对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评价主体的多样化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有利于历史教学评价的改进,形成以评价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评价体系,全面实现历史教学评价的功能。”也就是说,我们要建立合理的、多样化的评价体系,要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的评价主体应该是多样化的,不应该仅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还要组织生生之间的评价和生师之间的评价,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多样化的评价中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能够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以饱满的信心去学习。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历史课堂应该是多样化的,其中不仅包括教学目标、导入方式、教学方法、评价主体,还包括备课形式、反思形式、作业形式、试卷讲评形式等等都应该向多样化发展,进而为高效历史课堂的实现和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做好基础性工作。
参考文献:
顾玲玲.新课标 新理念 新模式:谈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J].教书育人,2008(S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