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政党概念的历史渊源及理论价值
2014-10-21曹志刚
曹志刚
中共商丘市委党校 河南商丘 476000
摘要: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是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的历史经验。党的成立、成长、发展,都同加强学习紧密相联。党的诞生,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并把它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结果。党的成长发展的过程,就是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用以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的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党建目标,是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的一条新思路和一项新举措。对学习型政党概念的历史渊源和理论价值的探讨,能够为学习型政党的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指导。
关键词:学习型政党;历史渊源;理论价值
一、学习型政党概念的历史渊源
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从建党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到建党后的农民运动讲习所,从古田会议决议对党员学习教育的详尽规定到延安大规模学习运动的兴起,从建国初期向一切内行的人们学习经济到改革开放以来面向世界学习各国的先进文明成果,从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每当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中共中央都要号召全党同志加强学习,把学习作为适应新形势、完成新任务的起点。无论战争年代怎样戎马倥偬,无论治国理政如何事务繁忙,学习始终摆在党的建设的重要日程上。
师夷长技以制夷。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延续上千年的天朝圣国的美梦被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击得粉粹。正如马克思所言:“清王朝的声威一遇到不列颠的枪炮就扫地以尽,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1]两次鸦片战争的惨败极大地刺激中国士大夫阶层的一些有识之士,他们“开眼看世界”,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呐喊,这是中国人民对西方挑战的最初反应。但无论是洋务派抑或维新派,因为他们的改革不愿意触及制度和文化问题,因而不可能成功,这一点从李鸿章“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2]和康有为“以孔学、佛学、宋明理学为体,以史学、西学为用”[3]的卫道言论中,可以一见端倪。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在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后,一方面主张“建立共和政府,效仿美国”,另一方面又主张恢复“天下为公”的传统大同理想,这种矛盾的心态折射出民国先行者们路径选择的不确定性,最后终因革命的不彻底性而告失败。尽管近代各个阶层的救国方案都失败了,但是他们善于学习,不懈探索的勇气和信心,给即将走上历史舞台的中国共产党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历史遗产。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是在中国的先进分子学习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诞生的。李大钊等先进知识分子最早意识到,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如饥似渴地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并在中国将马克思主义迅速传播开来。正是在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他们提出并且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党成立以后,非常重视学习。党的一大专门提出了宣传学习的任务,要求党员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使更多的人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投入到革命当中。1923年,党的第三届第一次中央执行委员会专门通过《教育宣传问题议决案》,强调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员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党纲党章的学习、讨论。为了加强学习,党的早期领导人在湖南、上海分别创办了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平民女校等干部教育学校。中国共产党人一贯注重马恩著作的出版与传播。我们党成立之前,即由具有先进思想的知识分子将马恩著作翻译到中国,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恽代英、周恩来等一批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组织共产主义小组,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这期间最值得称道的就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的正式出版。《宣言》出版后,受到先進知识分子的热烈欢迎,各地争相翻印,不断再版。
我们党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曲折中发展壮大,正是因为重视学习、善于总结经验的结果。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和我们党事业的蒸蒸日上,毛泽东同志敏锐地感觉到“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好像一个铺子,本来东西不多,一卖就完,空空如也,再开下去就不成了,再开就一定要进货。我们干部的‘进货就是学习本领,这是我们许多干部所迫切需要的。”[4]为了克服这种恐慌,毛泽东认为要“把全党变成一个大学校”,然后“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看谁真正地学到了一点东西,看谁学的更多一点,更好一点。”[5]于是,我们党由中央自上而下地发起了全党干部学习运动。随着工作重心的转移,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号召全党“我们必须学会自己不懂的东西。我们必须向一切内行的人们(不管什么人)学经济工作。拜他们做老师,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6]在完成社会主义改造之后,繁重的社会主义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毛泽东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社会主义经济,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社会主义建设,从我们全党来说,知识都非常不够。我们应当在今后一段时间内,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在实践中间逐步地加深对它的认识,弄清楚它的规律。一定要下一番苦功,要切切实实地去调查它,研究它。”[7]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结束了左倾思想在党内的统治地位,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邓小平同志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报告中告诫全党“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一场深刻的伟大的革命。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我们是在不断地解决新的矛盾中前进的。因此,全党同志一定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8]他时常提醒全党同志:“要把学习搞好,认真建立学习制度。”当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江泽民同志清醒地提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我们不熟悉、不了解、不懂得的东西很多。因此,全党同志首先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加强学习,而且必须有紧迫感,必须提高自觉性。我们的口号应该始终是学习,学习,再学习!”[9]在他倡导下,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集中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活动,成为我们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进行的一个新的创造性探索。进入新世纪后,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新一代领导集体,致力于完善小平同志所倡议的学习制度,大力推进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制度化。2002年12月26日,中央政治局进行了首次集体学习,至十七大召开之前,共进行了44次集体学习,密集程度世所少见,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了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形成学习型社会的重大任务,将全党的学习摆在了更为突出的位置上。2002年,党的十六大把“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2003年,胡锦涛同志多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全党要加强学习,“要注重学习世界经济知识和分析世界经济形势,不断提高在对外开放条件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10]“要更加重视学习历史知识”。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以党的中央全会决定的方式提出“努力建设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并强调“重点抓好领导干部的理论和业务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 2007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学风建设的问题,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勤奋好学、学以致用”位居其首。十八大前后,习近平同志公开发表过10篇文章,论及学习型政党,分别是《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研究》、《领导干部要认认真真学习》、《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根本要求》、《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深入实际 实事求是 提高调查研究的水平和成效》、《勤学善思 学以致用 提高战略思考和政治决断能力》和《善于学习 增强本领 努力实现“中国梦”》。这些都彰显了新一届领导集体对学习的极端重视。
追本溯源,在我们党成立以来的90多年的辉煌历史中,特别是执政60多年来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始终在探索如何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这些探索构成了我们党提出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深刻的历史渊源。回溯我们党学习的历史渊源,对于我们深化对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认识,探究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理论价值,都有着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二、学习型政党概念的理论价值
一个善于学习的社会,才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一个渴望学习的民族,才能成为一个不断发展的民族,一个自觉学习的政党,才会在不断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要中赢得更多尊重。学习型政党概念的提出,能够进一步增强党的学习力、创新力,领导力,进而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力量。
以促进学习力适应时代发展。学习型政党是在知识经济兴起和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的时代条件下,不断促进学习,以学习力来推动创新力的政党。按照西方流行的“知识折旧”定律的说法,“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就会折旧80%。”任何人都不敢轻易断言自己不再需要学习。现代管理学认为,学习的速度若慢于时代的变化必然被淘汰。据专家分析,农业经济时代,只要7-14岁接受教育,就足以应付以后40年工作生活需要;工业经济时代,求学时间延长为5-22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类则必须把12年制的学校教育延长为“80年制”的终身学习。这就意味着学习已经成为生存和发展之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在这种情况下,西方产生了学习型组织理论。这是一种以学习、创新、超越为追求的全新管理理论,是当今前沿的管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之后,组织的竞争优势在于它比自己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更好。如果组织学习的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变化,就会遭受淘汰。根据这个理论,美国政府明确提出“把美国变成人人学习之国”,新加坡、瑞典提出创建学习型国家,欧盟提出创建学习型社会。可以说,重视和加强学习,倡导建设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会,已经成为一股世界潮流。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无论是国家还是政党,如果不加强学习,不提高学习能力,势必会落伍,甚至难以在这个时代立足。一个重视学习的党,是充满希望、富有生命力的党,一个善于学习的党,是能够与时俱进、永葆先进性的党。正如胡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在改革发展稳定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世所罕见。”[11]这三个“世所罕见”忧患极深,责任极大,清醒之极。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当前发展处在矛盾凸现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世界关注中国模式、中国道路的时候,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还将面临新的调整,诸如“三农”问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产能过剩问题,发展方式问题,就业问题,教育、卫生事业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问题等等,都需要求解,都是现实提出的严峻挑战,我们党既不回避矛盾也不掩饰问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全党必须牢记我们党的先进性不是一成不变的、一劳永逸的,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在我国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要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迫切需要我们在新的实践中重新学习、继续学习。
以激发创新力应对社会变革。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源泉。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生机和活力,就无法保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读史明智,知古鉴今。从南昌起义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到红军长征胜利的回顾和思考,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回顾与思考到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国家发展历史的考察,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多次安排与历史有关的学习内容。在学习和思考中,中央领导集体进一步把握历史的规律性,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毛泽东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领域;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邓小平理论,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马克思主义成功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创立科学发展观,继续把马克思主义推向前进。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中国梦,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党员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是领导干部在领导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创造性地运用各类知识和技能,发现、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它是集分析判断能力、科学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对处置能力等为一体,融观念创新能力、思路创新能力、方法举措创新能力于一炉的综合能力。学习不是为学而学,更重要的是要凝聚为一种智慧,转化为学习主体的一种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在新的学习的基础上,全体党员和党的各级组织不断发展学习力,超越自我,创造自我,形成创造未来的能量,将学习力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创新力和执行力,创造出新的局面。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实践出真知,工作长才干。潜心向实践学习,就是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带着问题学,学用结合,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切实把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要围绕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坚持不懈地向实际学习,继承中国文化,研究中国问题,指导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经验,能够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同行;持之以恒地向时代学习,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课题,反映时代精神,能够使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步;谦虚谨慎地向人民学习,总结人民创造,关注人民需求,解答人民困惑,能够使马克思主义与人民同在。
以提高执政力担当历史重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面临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的两大历史性课题。“不学习、不坚持学习、不刻苦学习,势必会落伍,势必难以胜任我们所肩负的重大职责。”[12]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夕,胡锦涛总书记5年前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忠告仍然言犹在耳,振聋发聩。胡锦涛同志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中央要求领导干部加强学习,根本目的是要提高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本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提高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本领。加强学习,一定要紧密联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要求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认识和解决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自身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改造来进行,一定要紧密联系更好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来进行。这样才能学得生动、学得深入、学得有效。正如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扎实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13]我认为坚持科学、民主、依法执政是提高党的执政力的重要举措。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黨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内容。强调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反映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对党长期执政正反两方面经验的科学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对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和所承担的历史使命的清醒认识,反映了我们党把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紧密结合的高度自觉。只有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我们党才能更加有效地完成人民和时代赋予我们党的庄严使命;只有坚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科学的思想、科学的制度、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带领人民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我们作出的决策特别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决策符合客观规律和科学规律,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只有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理解,共同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只有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守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我们才会赢得执政的合法性,才会使我们的执政力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运行,才会在 “强国富民”的方向上担当历史的重任。
总之,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的战略任务,必须要以提高全体党员和党组织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活力为基础,而不能是仅仅以提高党内部分同志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活力为满足。在这一点上,我们需要迈开大的步伐,必须深刻把握建立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新要求,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努力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教育、引导党员的新思路、新举措,特别是要进一步扩大学习教育的覆盖面。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丁凤麟、王欣.薛福成选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3]梁启超.饮冰室文集[Z].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1.
[4]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1993.
[8]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9]江泽民.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10]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讲话[EB/OL].http://chn.chinamil.com.cn/zt/2010zyzzj/2010-05/24/content_4224501.htm.
[11]胡錦涛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news.qq.com/a/20081218/001853_5.htm.
[12]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的讲[EB/OL].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4094/5263940.html.
[13]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讲[EB/OL].http://www.chinamil.com.cn/site1/images/2006-07/04/jfjb01b704b.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