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食品类专业《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建设研究

2014-10-21杨福臣

职教通讯 2014年30期
关键词:教材开发高职

摘要:分析了目前高职《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教材内容与岗位的针对性、教材内容对高职的适应性、教材内容的实践性是困扰教材开发的关键问题。而紧贴岗位需求,按工作过程优化课程内容;加强校企合作,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进行开发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职;食品类专业;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开发

作者简介:杨福臣,男,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食品营养与检测。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4)30-0078-03

一、《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建设现状

功能性食品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它不仅是解决新世纪健康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解决我国民生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1]在功能性食品产业逐步发展的背景下,高校也相继开设了“功能性食品学”课程。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食品类专业中,“功能性食品学”已经成为专业必修或必选课程,《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国际国内功能性食品产业发展较快,《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在内容、形式等方面仍存在很多问题。

《功能性食品学》教材有多种版本,这些教材的编者多数是从事功能性食品研究的教授或专家学者,他们编写的教材各有特色和侧重点。比较有代表性的教材主要有:(1)金宗濂教授主编的《功能食品教程》,该教材信息量大,数据详实,对功能食品的功能评价和功能因子即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讲述较多,对功能食品的原料、加工、检测等讲述较少,该教材比较适合科学研究工作者使用,也适合研究生和本科生教学使用;(2)郑建仙教授主编的《功能性食品学》,该教材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知识性强,比较系统,并且由于编者与国内外相关公司建立了良好的科技合作关系,在书中引入了企业案例,增强了可读性,因此,本书可作为功能性食品从业者自学或者高校教学的参考书;(3)李世敏教授主编的《功能食品加工技术》,该教材面向高职院校进行内容设置,通过对功能食品研发、生产、市场开拓的岗位进行调研后,确定了相关内容,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技术应用能力为培养重点,贯穿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二、高职《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与岗位针对性不强

高职类专业课程教材要突出应用技术,围绕技术应用能力这条主线来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课程模块。但多数功能性食品教材内容滞后于技术的发展要求,教材内容与岗位要求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理论性过强,不利于高职学生接受

目前,高职类《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多数借鉴本科类教材的理论体系,仅注重内容上的增减,基础理论分量偏重,应用技能比例偏轻。比如在介绍功能因子的功能时,没有考虑到高职类学生缺少相关学科知识基础,导致学生学起来感觉晦涩难懂,不容易记忆。

(三)教材的实践性特征不够明显

高职类教材应该体现实践性,教材的理论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讲清楚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即可,强调实践性和针对性。而目前的《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多数反映出实践性不强,功能成分原理分析的篇幅过长,工艺流程设计繁琐,实践内容设置流于形式,可操作性不强,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不足。

(四)教材形式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教材内涵除了包含学科概念与知识的客观论述外,还包括编者本身对该学科的认知与理解,对教学和学习方式的教学观,以及对教材在编制和使用上的教材观等因素。[2]而目前多数高职院校《功能性食品学》局限于书面教材,缺乏直观形象的表述,课程的立体化教材建设成效甚微,教学素材包诸如音像媒体、网络课件、教学素材库、电子教案、试题库、案例库及考试系统和多媒体教學软件等尚未得到有效应用。

二、《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建设的思路

(一)紧贴功能食品企业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优化教材内容

《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建设要基于“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指导思想,紧贴功能食品企业岗位需求,以工作过程优化教材内容,按功能食品的研发、生产、质量管理、化验、营销等各个环节涉及的岗位技能进行知识和技能整合,尽量模拟学生将来的工作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完成技能训练,突出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二)与时俱进,做到功能性食品教材的及时更新

研发、生产、检验、营销等一线过程不断产生新技术、新工艺、新要求、新规范,这就要求教材的内容必须及时更新,才能更好地服务于行业企业。要不断调整教学方向,打破教材的相对稳定性,体现机动、灵活的特点。教材编写者要经常深入到企业一线调研,根据企业产品的变化和需求,做好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和预测,做到教学内容适当领先于行业现状;还要经常与国内外专家学者交流,不断吸收先进经验,以确保教材编写的先进性。

(三)联合企业技术工程师合作编写教材,优化教材建设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3]通过组建专兼职教学团队开展教材编写合作,优化教材建设。高校教师了解教学规律、教材编写规范要求;行业与企业人员了解最新的行业质量标准、产品知识、生产与服务的作业流程,甚至可以以企业的真实案例来进行教学。通过教材编写的优化,能够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合作共享。由于行业企业人员的参加,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实践题材,突出了高职教材为产业服务的特点。

(四)利用多媒体网络,开发仿真实训教材

由于功能性食品的研发、生产等均需要一些高新食品设备,而这些硬件的运行又需要较多费用,因此,可利用仿真实训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仿真实训花费少,可反复使用,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技能。仿真教材的开发需要企业的配合,而企业可能会更多地考虑到商业竞争的因素,因此,需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来吸引企业参与仿真教材的开发。

三、《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建设与课程的关系

教材建设是课程建设的基础,教材建设质量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课程建设的目标。

教材建设有利于提升教师业务素养。功能食品产业发展迅速,功能因子的分离提取常常需要食品领域高新技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工艺、技术装備经常需要更新。为了使教材能够反映工程实践中所运用的新工艺、新方法、新设备,需要教师深入实践一线调查研究,不断提炼实践经验。因此,不管是教师还是行业企业专家,在编写教材时,都必须坐下来,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以实现自我知识体系的更新与完善。

教师通过对教材的编写锻炼,提升了课程教学设计的纵观全局思维的能力。此外,教材知识体系变化对应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势必促进教学实践环节改革、实践装备的更新与教学模式的改变。

总之,教材建设与课程建设关系密切,一方面,课程的建设包括了教材的建设;另一方面,教材又是课程最重要的载体,要进行课程建设,必先进行教材的深入研究开发。[4]

四、《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建设的主要举措

(一)设立专项经费,鼓励教师积极编写教材

《功能性食品学》教材内容体系的选定、优化与更新,各种资料的汇总、整理,文字的编写、图表绘制、编写的组织等各项工作是一项很大的工程,往往需要编写人员数月甚至数年的劳动。而高职院校教师大多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对高职高专教材的编写难免会力不从心。同时,多数高职院校教材建设机制还不完善,建设经费多集中在已有的传统特色科目,对于功能性食品教材的经费投入不够。因此,高职院校应建立教材建设的相关奖励制度,鼓励任课教师勤于编写讲义、研究讲义、更新讲义,以便在此基础上开发出高质量的教材。

(二)加强功能性食品教材实践教学的研究工作

高职实践教学教材研究工作,是提高高职实践教学教材质量的保证。功能食品产业的快速发展,要求加强实践教学教材研究。要加强功能食品实践教学模块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的研究。努力吸收当前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成果和经验,结合功能食品产业特点,建设高水平的实践教学教材。

(三)加强校企合作,邀请行企专家共同编写教材

发挥学校与企业的各自优势合作进行高职教材建设,是当前教材开发的趋势。功能性食品专业也应把握趋势,加强校企合作编写教材。首先,教师应到多家企业调研,参加生产实践,了解生产实际,提高实践经验和能力,力争成为双师型教师;其次,可邀请生产一线专家与双师型教师共同研讨教材编写思路;第三,双方共同执笔写作,遇到实践问题时请行企专家指导。从而确保功能性食品教材既反映生产、技术和工艺方面的最新成果,也能涉及到岗位所必需的内容。[5]

参考文献:

[1]金宗濂.中国保健(功能)食品的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2011,31(10):16-20.

[2]江文雄.职业类科课程教材教法通论[M].台北:台湾师大书苑,2006:47.

[3]马树超,郭扬.高等职业教育:跨越·转型·提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75.

[4]张峰,王菊萍,于勤.高职精品教材与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关系研究[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1(3):53-56.

[5]胡凤新,孙福春,刘瑞军.浅议高职教育的教材建设[J].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43-46.

[责任编辑盛艳]

猜你喜欢

教材开发高职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焊接机器人系列教材开发与应用
开发幼师语文校本教材的原则探析
基于就业为导向的会展英语校本教材开发思考
有效进行教材开发整合,提升语文教师课程能力
贵州高职院校招考录取将与高考相对分开
从“旅游英语网络一体化教材开发”探究数字化教材盈利模式
对学生专业社团在高职院校如何定位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