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冯骥才小说的绘画美

2014-10-21马晓霞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冯骥才表现意义

马晓霞

摘 要:王国维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道明了文学与绘画是相互融合的,而冯骥才把触笔伸向更深的艺术领域,形成独特的“文人画”。文学是用文字作画,绘画是用笔墨写作。文学是连绵不断的画面,绘画是片段静止的文学。本文主要从绘画美的成因,绘画技巧的表现及价值意义三个方面阐释冯骥才小说的绘画美。

关键词:冯骥才;绘画美;表现;意义

文学与绘画都是一种艺术创作,都是把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心灵,有姿有态,活脱脱表现出来。冯骥才的小说成功实现了文学与绘画的融合,无论文学创作还是绘画都是对生活,生命的阐释,因此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风味。

一、绘画美成因的探究

1、深厚的绘画修养

冯骥才自幼酷爱绘画,把心中诸种故事画成图像,涂鸦于各处,由此与绘画结成了不解之缘。他的绘画之路,有四位道是功不可没,师从与严范孙后裔严仁统先生,之后师从吴玉如,第三位是张赣生,最后师从画师惠孝同,四位导师使冯骥才的文学有一种画面感,绘画的手法与思维都无意识的渗透在文学创作中,冯骥才说:“人生就是舞台,我们每个人都是魔术师,最后,在舞台变出来的东西,都是带到舞台上来的,你本来没有的东西,你怎么也变不出来”[1]。无论是绘画还是写作都必须有一定的基础,有基础,才会有思想;有思想,才会有创作。

2、绘画—人生的第二职业

冯骥才是作为作家登上舞台的,但在写作之前,他已经从事绘画15年,绘画已融入骨髓。虽创作是他的第一职业,绘画是他的第二职业,但只有小说与绘画的融合,才能找到完整的自己。冯骥才认为绘画是一种生命方式,文学是一种社会责任方式,而对于社会责任的关注与思考是他的主要工作,所以他把文学创造作为第一职业,以改善生活,服务人民为己任,只有社会解放,人身才能解放;人身解放,才能心灵解放。

二、绘画美的表现

1、光影变幻的视觉

视觉是认识世界,感知世界的主要方式,冯骥才作品运用了视觉的变幻,以光影变幻来表达对人生的感悟。《临街的窗中》中写到“树,远树,远树像沉默的人,一个个无声地站在雾里。那雾是他们的思索还是谜,他们给谜团般的思索包裹着;再远,是只剩下灵魂的远山”[2]。文中没有出现光的字样,但是给人一种雾气笼罩下的星星之光,可以看出人物的心境是迷茫痛苦的,只有自己的灵魂可以超脱。冯骥才把光影运用的得心应手,丝丝入扣,使小说有了质感和真实感觉。

2、线条艺术—白描手法的巧妙运用

线条给人一种直观的感情特征,而冯骥才的线条艺术是刚硬的,有力度的。在《雕花烟斗》对老花农的描写上运用了白描:“面部黧黑,背光的暗部简直黑如锅底,身子矮墩墩,微微驼背,轮圈腿,明显地向里弯曲,眉毛稀少,眼睛小,眼圈发红,有种上年纪人褪尽光泽而暗淡的眼神”[3],一个给人不舒展,执拗的老花农,不懂文化只能赞赏“美啊美啊”的人,展现了农村人的朴实和心灵,同时也表达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对人的压迫犹如脊背被压弯,在对花农的外表描写中形成了一幅凄清,暗淡的画面,引人深思。

3、诗意的留白

绘画创作讲究留白的效果,而文学创作亦讲求虚实相生,言有尽而意无穷。小说不仅要通过文字,故事来传达思想内涵,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虚实相生的手法给人一种想像的画面,在《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也运用了留白的手法,写到“这时,人们有种奇妙的感觉,觉得那伞下好像有长长一大块空间,空空的,世界上任什么东西也填补不上”这段话中就运用了绘画艺术的留白手法,给人无限的遐想,伞下空的到底是什么呢?是人还是感情呢,到底有没有东西能填补呢?给人想象的空间,批判了人际关系的冷漠与麻木,人们只顾着跟风,跟着政治大局走,造成他们悲凉的不仅仅是社会的黑暗,还有人情的冷暖。冯骥才把无限的思想孕育在有限的文字、有限的画面中,韵味深长。

三、绘画与小说融合的意义

1、深化意境,精神提升

冯骥才成功的把小说与绘画之美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画面感,运用了光影、线条、留白、等绘画技巧,形成了独特的意境,在意境中暗示着人物的命运与人生。如《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无论怎么写高女人的形象,怎样写矮丈夫的形象,但整体就是给人一种不和谐,于是在人们心中就会产生有一个高女人和矮丈夫来进行对比,一切都在于作家的描写,作家暗示他是不和谐的,那么在人们心中就会形成不和谐的画面,从而在阅读上就会产生想象的空间,心中就会有一种画面感,在文字与画面中体会作者的意蕴和生命的真谛。

2、彰显风格:批判与真善美统一

绘画美融入小说的创作,不仅深化意境,提升精神,最根本的是彰显了作家的创作风格,形成了冯骥才小说批判与真善美的统一。在《雕花烟斗》中通过我与花农的对比,批判了我的自私,麻木,由此而批判黑暗的社会,社会使我们变得世俗,市侩。我认为他什么也不懂,只会说“美啊,美啊”,我认为他对我好是有所企图的,最后写还不忘让儿子给我送花,棺材中放入我赠与的烟斗。把我的自私与花农的伟大形成鲜明对比你,所以冯骥才在批判黑暗社会的同时,也对花农的真善美进行弘扬,形成了冯骥才独特的审美风格。

参考文献:

[1]景戎华,《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作家丛书﹒冯骥才卷》蓝天出版社2003﹙32﹚

[2]冯骥才,《人生短篇》古州古籍出版社2005(145)

[3]冯骥才,《人生短篇》古州古籍出版社2005(21)endprint

猜你喜欢

冯骥才表现意义
冯骥才的天津味道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冯骥才:关于文人画史的思辨
冯骥才携新书亮相全国书市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儿童插画在平面设计中的表现形式及发展趋势探究
浅谈新闻报道模式化的表现与对策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