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小说中的悲观主义婚恋观分析
2014-10-21张红梅
摘 要:张爱玲曾自言:“人生是一裘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对于完美婚姻的存在,张爱玲表现出怀疑的态度。她这种悲观主义的婚恋观来自于她自身最真实的情感生活,并通过那些典型的形象和悲剧性结局展示给读者。
关键词:张爱玲;婚恋观;悲观主义
正如张爱玲自己所言:“好的作品,还在于它是以人生的安稳做底子来描写人生的飞扬的。没有这底子,飞扬只是浮沫。”[1]然而,这恰恰就是张爱玲作品的精妙之处,一切的偶然都被她巧妙地镶嵌在注定之中,留给读者的唯有更为深沉的叹息和无奈。
一、悲观主义婚恋观的表现
“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句话就完全可以体现她内心深处对于爱情的极度荒凉的悲观主义看法。这种不信任表现有两点:
(一)爱情的可贵可遇不可求
张爱玲虽然从不否定爱情的价值和意义,但她又总是通过各种小说中的角色和结局残忍地告诉读者,完美的婚姻是人们根本追求不到的东西,想要同时拥有爱情和婚姻更加是不可能的事情。《金锁记》中的曹七巧最终成为毁灭爱情追求金钱的魔鬼。《半生缘》中的顾曼璐为了贪婪的丈夫成了坑害妹妹的帮凶。在张爱玲的小说中,这样的女性人物还有很多,她们多数都选择以婚姻为追求金钱和生存的手段和媒介,她们根本得不到爱情。
(二) 男人的可遇可求却不可靠
张爱玲说过:“为爱而结婚,等于把白云装进坛子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女性并不是没有爱情,而是当男女双方发展到婚姻时便有一方退缩了,退缩的一方往往是男人。”女人的命运也就随着男人的退缩变成了悲剧。《桂花蒸阿小悲秋》中的哥儿达同时与几个女人交往,对哪一个也不曾动过真情。
二、 悲观主义婚恋观探因
(一)父母婚姻失败的影响
张爱玲很小的时候,母亲便与整日沉迷于鸦片和妓女的父亲离婚了。当她从不断打骂她的父亲家中投奔到母亲身边时,母亲却给了她两条路让她选择:“要么嫁人,用钱打扮自己;要么用钱来读书。”张爱玲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这使得她和经济条件一直不好的母亲之间产生了矛盾。张爱玲说:“这时候,母亲的家亦不复是柔和的了。”由此可见,父亲的打骂和母亲的冷漠在张爱玲心中埋下了对于婚姻悲观与失望的种子。
(二)自身情感挫折的打击
张爱玲不想像母亲那样受制于父亲和金钱,她怀揣着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张爱玲不顾世俗的眼光,决然地爱上了当时汪精卫政府的大汉奸——胡兰成。对胡兰成的爱,张爱玲说过这样一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2]胡兰成是张爱玲的心中最爱,然而,她却并不是这个男人的心中唯一的最爱,她和其他几个女人一样都是这个男人心中的“最爱”。张爱玲何尝不知道爱情可贵,她又何尝没有遇到自己的爱情,悉心珍藏与苦苦追求却都没能留住它。显然,这样的感情经历使得张爱玲无论如何也是写不出完满的婚姻故事的。
(三)社会思想观念的束缚
家长包办一切的婚姻制度将青年男女追求自由恋爱的权利剥夺殆尽,不知给多少家庭带来张爱玲小说中所描写的那样的情感冷漠与痛苦。“五四运动”后,受过进步思想陶冶的新青年开始努力摆脱旧的婚姻观念,但是社会关系仍然是旧的,社会经济基础更是落后的,这样的社会“硬件”就完全无法给这些自由恋爱的青年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平台。于是,便出现了各种旧社会下产生的畸形恋情,最后,这些畸形的爱恋也不得不像旧社会低头,不得不像旧的婚姻制度“认错”。
三、 悲观主义婚恋观的现实意义
(一)家庭关系的重新审视
父母的爱是儿童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长的基本需求,而这无论是父爱还是母爱,对于童年时期的张爱玲来说,都算得上是望尘莫及的奢饰品。张爱玲的身世经历决定了她对于母爱产生本能的排斥感和冷漠感。从张爱玲小说中的这些畸形的父母子女关系可以看出她潜意识中对于家庭感念的悲观情绪,也正是这一情绪使她在小说中为我们揭开家庭温情脉脉的面纱,把人性的自私,冷漠展示给人看,探索到常人无法看到的人性的深度。
(二)女性社会地位的重视
张爱玲笔下的所有女性都是受封建奴役思想所束缚和坑害的,成为男性婚姻生活的附属品永远是她们追求的最终的“幸福”,似乎与“爱”或“不爱”是没有关系的。张爱玲对于这些女性的描写无论是形象还是心理都细致入微,她们没有一个人愿意成为社会中独立自主的自由女性。自由对于她们来说甚至可怕的,是等同于无家可归的。对于这些女性张爱玲都给她们安排了悲剧性的结局,说明张爱玲是追求女性独立自由和社会地位提高解放的。
总结:对于美好婚姻的不信任,也就是说,张爱玲不相信世上会存在结局圆满而美好的婚姻。需要指出的是,无论是经济对婚恋的制约,还是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对婚恋关系的影响,它们都不是独立的存在于婚姻关系中的,而是相互交错的体现在主人公们的悲剧性的婚恋生活中的。当然,要想更加准确的把握作者悲观主义婚恋观的认识,还要继续尽可能深入全面地研读作品,特别是那些代表性作品。
注释:
[1]张爱玲:《自己的文章》,中国科学公司出版,1994年版,第97页。
[2]张爱玲:《谈女人:》,《张爱玲文集》,安徽文艺出版社,1996年版,第98页。
参考文献:
[1]张景兰.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形态及其人生观[J].西北师大学报,1999,(11):22-23.
[2]宋红芳.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婚恋观[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09):18.
[3]钱振刚.婚恋现象的现代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5,(02):13.
[4]刘畅.浅析张爱玲的爱情观[D].西华师范大学,2009:7.
作者简介:张红梅(1989—),女,蒙古族,辽宁省朝阳市人,辽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汉语国际教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