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高产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2014-10-21丁千文

现代农业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病虫害防治高产技术

丁千文

摘 要:本文就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高产;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品种选择

品种应选择优质、高产、耐冷、抗病且生育期适宜的,积温在2400℃~2500℃之间。

2 育壮秧

2.1做床

采用50 cm高台苗床地,大棚钵体或秧盘育苗。

2.2床土配制

床土可采用旱地土或本田土堆积后隔年使用,用高质量的壮秧剂进行配制,也可自制营养土。

2.3种子处理

首先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2~3 d的晒种工作,接下来可开始进行风选工作,最后将种子置于1.13的盐水或黄泥水进行选种工作,在选种后应将种子冲洗干净。

2.4浸种催芽

浸种可采用25 %施保克3000倍液,可有效预防病害。在通常情况下,应将种子浸泡在10 ℃~15 ℃的环境下7~9 d。期间可利用温室、阳光或室内温度高的位置来增加温度,并注意每天应将种子翻动一次。对于浸好的种子可开始进行催芽工作,催芽工作应达到在30 ℃的环境下使种子在一天内破胸露白,在25 ℃的环境下使芽长达到2 mm,此阶段即可将种子摊成薄层,当温度降至常温后即可开始播种。

2.5播种

当气温稳定不低于6 ℃时,棚内温度超过10 ℃~12 ℃时,可在7~10 d前做好扣棚提温工作,在4月15日到4月25日期间内进行播种,播种后覆细土0.7~1 cm厚。

2.6苗床灭草

2.7秧田管理

从开始播种直到出苗期阶段是苗床封闭期,此阶段应做好保温工作,并避免苗床出现积水现象。期间一旦发现虫道应采用5 %锐劲特3000倍液进行喷洒,并注意应将棚内温度控制在33 ℃以内。

从苗期直到一叶一心期阶段是保温期,此阶段应将温度控制在22 ℃~25 ℃之间,不可高于28 ℃,棚内应设置温度计。在晴暖天气的早9点到下午3点期间应做好开棚通风工作。

从一叶一心期直到二叶一心期阶段,应将温度控制在22 ℃~24 ℃之间,不可高于25 ℃。期间如出现早晨叶尖不吐水珠、中午叶片打卷、床土干裂等情况时可适当进行浇水,其余时间应尽量避免浇水。在发生立枯病时,可采用25 %甲霜灵0.5 g/m?兑水浇在苗床上,也可采用浓硫酸水700~1000倍液进行喷洒。

从二叶一心期直到插秧前阶段是炼苗期,期间应将温度保持在20 ℃左右,做好水分管理,避免出现干旱现象。在发生青枯病或立枯病时,情况严重应采取灌大水或移栽处理,在插秧的1~2 d前应对苗床喷40 %乐果1000倍液,带药下地也可起到防治潜叶蝇的作用。

3 本田整地施肥

3.1确保平整耕地

使池梗面积得以减少,每池子应在2000~3000 m?之间。

3.2每隔三年应进行一次翻耕工作

翻耕深度应控制在20~25 cm之间,每年秋季应进行旋耕工作,旋耕深度应控制在10~12 cm之间。

3.3可适当增加农肥的施用量,以提高地力水平。

3.4可施入优质农肥15~30 m?/hm?,对于低产田而言,可施用尿素225~250 kg/hm?,二铵112~125 kg/hm?、硫酸钾138~150 kg/hm?。对于中产田而言,可施用尿素200~225 kg/hm?、二铵119~125 kg/hm?、硫酸钾144~

150 kg/hm?。对于高产田而言,可施用尿素200~225 kg/hm?、二铵131 kg/hm?、硫酸钾156~192 kg/hm?。

4 插秧

4.1插秧时间

在平均气温超过13.5 ℃时即可开始插秧工作,在通常情况下,黑土区可在5月15日到5月25日期间内进行插秧工作,而碳酸盐土区是在5月18日到28日期间内进行插秧工作。

4.2插秧密度

对于黑土区而言,插秧行距应采用9×3.5、9×4寸,每穴3~4株为宜。对于碳酸盐土区而言,插秧行距应采用8×(3~5)寸,每穴4~5株为宜。期间应注意插秧深度应在2 cm以内,并在插后进行寄秧补栽。

5 本田管理

5.1追肥

在返青后可追施尿素35 %,7月上旬水稻倒三叶露尖期可追施尿素15 %,硫酸钾50 %。

5.2化学除草

在水整地耙耢后水未澄清时,可采用12.5 %农思它乳油3 kg/hm?进行防治,确保水层高度在5~7 cm之间,如出现缺水现象时需进行补水。

5.3病虫害防治

5.3.1稻瘟病。可采用25 %使百克0.9 L/hm?,兑水450~600 kg后进行喷雾,在孕穗末期与齐穗期分别喷一次,喷药时期应控制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

5.3.2纹枯病 可采用5 %井岗霉素水剂1.5 kg/hm?,兑水75 kg喷施,可在发病率达到20 %左右喷在稻株的中下部。

5.3.3二化螟 可在6月末到7月初期间,卵块孵化高峰期,采用5 %锐劲特悬浮剂45~60 mL/hm?,兑水进行喷雾即可。

5.3.4负泥虫 可采用稻田养鸭的方式防治负泥虫,也可在早晨温度较低、幼虫附着力较弱时,采用扫帚或树枝扫叶片将虫子扫落水中使其淹死。药剂防治可采用2.5 %敌杀死0.3 kg/hm?,兑水进行喷雾即可。endprint

摘 要:本文就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高产;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品种选择

品种应选择优质、高产、耐冷、抗病且生育期适宜的,积温在2400℃~2500℃之间。

2 育壮秧

2.1做床

采用50 cm高台苗床地,大棚钵体或秧盘育苗。

2.2床土配制

床土可采用旱地土或本田土堆积后隔年使用,用高质量的壮秧剂进行配制,也可自制营养土。

2.3种子处理

首先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2~3 d的晒种工作,接下来可开始进行风选工作,最后将种子置于1.13的盐水或黄泥水进行选种工作,在选种后应将种子冲洗干净。

2.4浸种催芽

浸种可采用25 %施保克3000倍液,可有效预防病害。在通常情况下,应将种子浸泡在10 ℃~15 ℃的环境下7~9 d。期间可利用温室、阳光或室内温度高的位置来增加温度,并注意每天应将种子翻动一次。对于浸好的种子可开始进行催芽工作,催芽工作应达到在30 ℃的环境下使种子在一天内破胸露白,在25 ℃的环境下使芽长达到2 mm,此阶段即可将种子摊成薄层,当温度降至常温后即可开始播种。

2.5播种

当气温稳定不低于6 ℃时,棚内温度超过10 ℃~12 ℃时,可在7~10 d前做好扣棚提温工作,在4月15日到4月25日期间内进行播种,播种后覆细土0.7~1 cm厚。

2.6苗床灭草

2.7秧田管理

从开始播种直到出苗期阶段是苗床封闭期,此阶段应做好保温工作,并避免苗床出现积水现象。期间一旦发现虫道应采用5 %锐劲特3000倍液进行喷洒,并注意应将棚内温度控制在33 ℃以内。

从苗期直到一叶一心期阶段是保温期,此阶段应将温度控制在22 ℃~25 ℃之间,不可高于28 ℃,棚内应设置温度计。在晴暖天气的早9点到下午3点期间应做好开棚通风工作。

从一叶一心期直到二叶一心期阶段,应将温度控制在22 ℃~24 ℃之间,不可高于25 ℃。期间如出现早晨叶尖不吐水珠、中午叶片打卷、床土干裂等情况时可适当进行浇水,其余时间应尽量避免浇水。在发生立枯病时,可采用25 %甲霜灵0.5 g/m?兑水浇在苗床上,也可采用浓硫酸水700~1000倍液进行喷洒。

从二叶一心期直到插秧前阶段是炼苗期,期间应将温度保持在20 ℃左右,做好水分管理,避免出现干旱现象。在发生青枯病或立枯病时,情况严重应采取灌大水或移栽处理,在插秧的1~2 d前应对苗床喷40 %乐果1000倍液,带药下地也可起到防治潜叶蝇的作用。

3 本田整地施肥

3.1确保平整耕地

使池梗面积得以减少,每池子应在2000~3000 m?之间。

3.2每隔三年应进行一次翻耕工作

翻耕深度应控制在20~25 cm之间,每年秋季应进行旋耕工作,旋耕深度应控制在10~12 cm之间。

3.3可适当增加农肥的施用量,以提高地力水平。

3.4可施入优质农肥15~30 m?/hm?,对于低产田而言,可施用尿素225~250 kg/hm?,二铵112~125 kg/hm?、硫酸钾138~150 kg/hm?。对于中产田而言,可施用尿素200~225 kg/hm?、二铵119~125 kg/hm?、硫酸钾144~

150 kg/hm?。对于高产田而言,可施用尿素200~225 kg/hm?、二铵131 kg/hm?、硫酸钾156~192 kg/hm?。

4 插秧

4.1插秧时间

在平均气温超过13.5 ℃时即可开始插秧工作,在通常情况下,黑土区可在5月15日到5月25日期间内进行插秧工作,而碳酸盐土区是在5月18日到28日期间内进行插秧工作。

4.2插秧密度

对于黑土区而言,插秧行距应采用9×3.5、9×4寸,每穴3~4株为宜。对于碳酸盐土区而言,插秧行距应采用8×(3~5)寸,每穴4~5株为宜。期间应注意插秧深度应在2 cm以内,并在插后进行寄秧补栽。

5 本田管理

5.1追肥

在返青后可追施尿素35 %,7月上旬水稻倒三叶露尖期可追施尿素15 %,硫酸钾50 %。

5.2化学除草

在水整地耙耢后水未澄清时,可采用12.5 %农思它乳油3 kg/hm?进行防治,确保水层高度在5~7 cm之间,如出现缺水现象时需进行补水。

5.3病虫害防治

5.3.1稻瘟病。可采用25 %使百克0.9 L/hm?,兑水450~600 kg后进行喷雾,在孕穗末期与齐穗期分别喷一次,喷药时期应控制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

5.3.2纹枯病 可采用5 %井岗霉素水剂1.5 kg/hm?,兑水75 kg喷施,可在发病率达到20 %左右喷在稻株的中下部。

5.3.3二化螟 可在6月末到7月初期间,卵块孵化高峰期,采用5 %锐劲特悬浮剂45~60 mL/hm?,兑水进行喷雾即可。

5.3.4负泥虫 可采用稻田养鸭的方式防治负泥虫,也可在早晨温度较低、幼虫附着力较弱时,采用扫帚或树枝扫叶片将虫子扫落水中使其淹死。药剂防治可采用2.5 %敌杀死0.3 kg/hm?,兑水进行喷雾即可。endprint

摘 要:本文就水稻高产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水稻;高产;病虫害防治;技术

1 品种选择

品种应选择优质、高产、耐冷、抗病且生育期适宜的,积温在2400℃~2500℃之间。

2 育壮秧

2.1做床

采用50 cm高台苗床地,大棚钵体或秧盘育苗。

2.2床土配制

床土可采用旱地土或本田土堆积后隔年使用,用高质量的壮秧剂进行配制,也可自制营养土。

2.3种子处理

首先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2~3 d的晒种工作,接下来可开始进行风选工作,最后将种子置于1.13的盐水或黄泥水进行选种工作,在选种后应将种子冲洗干净。

2.4浸种催芽

浸种可采用25 %施保克3000倍液,可有效预防病害。在通常情况下,应将种子浸泡在10 ℃~15 ℃的环境下7~9 d。期间可利用温室、阳光或室内温度高的位置来增加温度,并注意每天应将种子翻动一次。对于浸好的种子可开始进行催芽工作,催芽工作应达到在30 ℃的环境下使种子在一天内破胸露白,在25 ℃的环境下使芽长达到2 mm,此阶段即可将种子摊成薄层,当温度降至常温后即可开始播种。

2.5播种

当气温稳定不低于6 ℃时,棚内温度超过10 ℃~12 ℃时,可在7~10 d前做好扣棚提温工作,在4月15日到4月25日期间内进行播种,播种后覆细土0.7~1 cm厚。

2.6苗床灭草

2.7秧田管理

从开始播种直到出苗期阶段是苗床封闭期,此阶段应做好保温工作,并避免苗床出现积水现象。期间一旦发现虫道应采用5 %锐劲特3000倍液进行喷洒,并注意应将棚内温度控制在33 ℃以内。

从苗期直到一叶一心期阶段是保温期,此阶段应将温度控制在22 ℃~25 ℃之间,不可高于28 ℃,棚内应设置温度计。在晴暖天气的早9点到下午3点期间应做好开棚通风工作。

从一叶一心期直到二叶一心期阶段,应将温度控制在22 ℃~24 ℃之间,不可高于25 ℃。期间如出现早晨叶尖不吐水珠、中午叶片打卷、床土干裂等情况时可适当进行浇水,其余时间应尽量避免浇水。在发生立枯病时,可采用25 %甲霜灵0.5 g/m?兑水浇在苗床上,也可采用浓硫酸水700~1000倍液进行喷洒。

从二叶一心期直到插秧前阶段是炼苗期,期间应将温度保持在20 ℃左右,做好水分管理,避免出现干旱现象。在发生青枯病或立枯病时,情况严重应采取灌大水或移栽处理,在插秧的1~2 d前应对苗床喷40 %乐果1000倍液,带药下地也可起到防治潜叶蝇的作用。

3 本田整地施肥

3.1确保平整耕地

使池梗面积得以减少,每池子应在2000~3000 m?之间。

3.2每隔三年应进行一次翻耕工作

翻耕深度应控制在20~25 cm之间,每年秋季应进行旋耕工作,旋耕深度应控制在10~12 cm之间。

3.3可适当增加农肥的施用量,以提高地力水平。

3.4可施入优质农肥15~30 m?/hm?,对于低产田而言,可施用尿素225~250 kg/hm?,二铵112~125 kg/hm?、硫酸钾138~150 kg/hm?。对于中产田而言,可施用尿素200~225 kg/hm?、二铵119~125 kg/hm?、硫酸钾144~

150 kg/hm?。对于高产田而言,可施用尿素200~225 kg/hm?、二铵131 kg/hm?、硫酸钾156~192 kg/hm?。

4 插秧

4.1插秧时间

在平均气温超过13.5 ℃时即可开始插秧工作,在通常情况下,黑土区可在5月15日到5月25日期间内进行插秧工作,而碳酸盐土区是在5月18日到28日期间内进行插秧工作。

4.2插秧密度

对于黑土区而言,插秧行距应采用9×3.5、9×4寸,每穴3~4株为宜。对于碳酸盐土区而言,插秧行距应采用8×(3~5)寸,每穴4~5株为宜。期间应注意插秧深度应在2 cm以内,并在插后进行寄秧补栽。

5 本田管理

5.1追肥

在返青后可追施尿素35 %,7月上旬水稻倒三叶露尖期可追施尿素15 %,硫酸钾50 %。

5.2化学除草

在水整地耙耢后水未澄清时,可采用12.5 %农思它乳油3 kg/hm?进行防治,确保水层高度在5~7 cm之间,如出现缺水现象时需进行补水。

5.3病虫害防治

5.3.1稻瘟病。可采用25 %使百克0.9 L/hm?,兑水450~600 kg后进行喷雾,在孕穗末期与齐穗期分别喷一次,喷药时期应控制在上午9点前或下午4点后。

5.3.2纹枯病 可采用5 %井岗霉素水剂1.5 kg/hm?,兑水75 kg喷施,可在发病率达到20 %左右喷在稻株的中下部。

5.3.3二化螟 可在6月末到7月初期间,卵块孵化高峰期,采用5 %锐劲特悬浮剂45~60 mL/hm?,兑水进行喷雾即可。

5.3.4负泥虫 可采用稻田养鸭的方式防治负泥虫,也可在早晨温度较低、幼虫附着力较弱时,采用扫帚或树枝扫叶片将虫子扫落水中使其淹死。药剂防治可采用2.5 %敌杀死0.3 kg/hm?,兑水进行喷雾即可。endprint

猜你喜欢

病虫害防治高产技术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