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优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

2014-10-21洪凯

现代农业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产技术栽培

洪凯

摘 要:本文就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 精细整地,合理轮作

1.1整地

对于豆茬地而言,可采取秋翻、深松的整地方式,对于秸杆还田的地块,可采取浅翻深松或平翻深松的整地方式。

1.2可按照玉米~大豆~杂粮或玉米~大豆的方式进行轮作

确保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并注意在翻后及时做好耙地工作,确保耙深超过15 cm。

1.3在秋季起垄

确保垄底深松,深松深度在30~35 cm之间,施肥深度应超过15 cm。

2 选种及种子处理

2.1精选良种

玉米种子应在正规部门进行选购,同时参考品种简介,查阅其相应的生产日期、品种质量、纯度、净度等相关信息,并检验其发芽率是否符合要求。

2.2种子处理

尽量选择包衣种子,当种子未包衣时,应在开始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粒选,粒选后将种子晾晒1~2 d,使种子的发芽率及小苗率得以提高。浸种可采用磷酸二氢钾500倍,也可采用微肥和药剂进行拌种,其中微肥可采用硫酸锌20~40 g兑水l kg后与l0 kg种子进行均匀搅拌。

3 科学施肥

4 播种

4.1适期早播

当土壤耕层内5 cm的地温稳定在7 ℃~8 ℃时,即可开始进行播种。期间最佳的播种时期为5月1日~5月10日之间。播种深度应按照土壤的含水量与当时的气温环境来进行综合考虑,通常情况下在3~5 cm之间。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播种深度应控制在5 cm左右。当土壤含水量较好且气温较低时可酌情进行浅播,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4 cm之间。

4.2采用气吸式精播机

进行垄上精量点播时,可使播种与施肥作业一次完成,期间应注意种子与肥料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5 合理密植

可按照不同品种的自身特性、密度大小、生产条件与自然环境等方面来确定品种应采用的种植行株距。当前通常采用宽行7~8 cm、窄行4~5 cm的宽窄行种植方式与6~7 cm的等行距种植方式,株距在2.5~3 cm时,每亩的定苗密度在4000~4500株之间,期间可灵活掌握肥地密植,瘦地稀植的种植方式。

6 加强田间管理

6.1苗期管理

6.1.1查苗补苗 在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工作。当前的补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补播种,二是移苗补栽。补苗工作一定要在3叶前完成,补苗后应施水肥1~2次。

6.1.2间苗定苗 在3~4叶期应分次进行间苗工作,确保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并在4~5叶期开始定苗工作。

6.1.3蹲苗促壮 对于苗壮、地力较好或土壤含水量较好的地块应进行蹲苗工作。蹲苗时间普遍在出苗后开始到拔节前结束。

6.1.4防治地下害虫 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期间可采用浇灌药液的防治方式,可采用50 %辛硫磷乳油7.5 kg,兑水11250 L顺垄进行浇灌。或是采用撤毒土的防治方式,采用2 %甲基异柳磷粉,用量为30 kg/hm?,与600 kg细土拌匀后顺垄撒施皆可。也可采用撒毒谷的防治方式,采用15 kg谷子及谷秕子炒熟后与5 %西维因粉3 kg拌匀,在傍晚撤向田间即可,用量为15~30 kg/hm?。

6.2穗期管理

6.2.1 6~8叶时 拔节时期也是玉米需肥的高峰期,可按照实际的苗情与二遍铲耥工作相结合进行追肥工作。可施用硝酸铵150 kg/hm?。

6.2.2重施攻穗肥 在大喇叭口期,可与中耕培土工作相结合,施用尿素30 kg/hm?,具体的施肥方式是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将肥料施入穴内并进行培土。

6.2.3科学排灌 穗期玉米的需水量较大,同时对水份十分敏感。对此,如出现干旱的情况,要及时做好灌水工作,确保土壤持水量在70 %~80 %之间,此期间如降雨情况较多,导致土壤水份过量时,要及时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6.2.4防治病虫害 穗期的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将毒土或颗粒剂撒入心叶内。毒土可采用50 %可溶性巴丹500 g,与细土或煤渣粉30~40 kg拌匀。

6.3花粒期管理

6.3.1巧施粒肥 期间可施用尿素5 kg/hm?,采用打穴深施的施肥方式。或是采用1 %~2 %尿素与0.4 %~0.5 %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对叶面进行喷施,用量为70~100 kg/hm?。

6.3.2灌水与排涝 此阶段应确保土壤水份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 %~80 %之间,当天旱时应及时做好灌水工作,当田间持水量高于80 %时,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6.3.3人工辅助授粉 进行辅助授粉可有效增加结实率,同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6.3.4隔行去雄和全田去雄 当雄花刚露出心叶时,每隔一行,拔出一行的雄穗,使其他植株的花粉落到拔掉雄穗玉米植株的花丝上,进而可使其受粉。授粉完成后、雄穗枯萎时,应及时将全部的雄穗去除。

6.3.5站秆扒皮晾硒 扒皮晾晒的时间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在蜡熟中后期开始,过早开始会对灌浆措施影响,降低产量。过晚开始就没有意义了。实施方法十分简单,将玉米苞叶扒开,使子粒完全露出,并注意避免将穗柄折断,以防对产量产生影响。endprint

摘 要:本文就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 精细整地,合理轮作

1.1整地

对于豆茬地而言,可采取秋翻、深松的整地方式,对于秸杆还田的地块,可采取浅翻深松或平翻深松的整地方式。

1.2可按照玉米~大豆~杂粮或玉米~大豆的方式进行轮作

确保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并注意在翻后及时做好耙地工作,确保耙深超过15 cm。

1.3在秋季起垄

确保垄底深松,深松深度在30~35 cm之间,施肥深度应超过15 cm。

2 选种及种子处理

2.1精选良种

玉米种子应在正规部门进行选购,同时参考品种简介,查阅其相应的生产日期、品种质量、纯度、净度等相关信息,并检验其发芽率是否符合要求。

2.2种子处理

尽量选择包衣种子,当种子未包衣时,应在开始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粒选,粒选后将种子晾晒1~2 d,使种子的发芽率及小苗率得以提高。浸种可采用磷酸二氢钾500倍,也可采用微肥和药剂进行拌种,其中微肥可采用硫酸锌20~40 g兑水l kg后与l0 kg种子进行均匀搅拌。

3 科学施肥

4 播种

4.1适期早播

当土壤耕层内5 cm的地温稳定在7 ℃~8 ℃时,即可开始进行播种。期间最佳的播种时期为5月1日~5月10日之间。播种深度应按照土壤的含水量与当时的气温环境来进行综合考虑,通常情况下在3~5 cm之间。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播种深度应控制在5 cm左右。当土壤含水量较好且气温较低时可酌情进行浅播,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4 cm之间。

4.2采用气吸式精播机

进行垄上精量点播时,可使播种与施肥作业一次完成,期间应注意种子与肥料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5 合理密植

可按照不同品种的自身特性、密度大小、生产条件与自然环境等方面来确定品种应采用的种植行株距。当前通常采用宽行7~8 cm、窄行4~5 cm的宽窄行种植方式与6~7 cm的等行距种植方式,株距在2.5~3 cm时,每亩的定苗密度在4000~4500株之间,期间可灵活掌握肥地密植,瘦地稀植的种植方式。

6 加强田间管理

6.1苗期管理

6.1.1查苗补苗 在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工作。当前的补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补播种,二是移苗补栽。补苗工作一定要在3叶前完成,补苗后应施水肥1~2次。

6.1.2间苗定苗 在3~4叶期应分次进行间苗工作,确保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并在4~5叶期开始定苗工作。

6.1.3蹲苗促壮 对于苗壮、地力较好或土壤含水量较好的地块应进行蹲苗工作。蹲苗时间普遍在出苗后开始到拔节前结束。

6.1.4防治地下害虫 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期间可采用浇灌药液的防治方式,可采用50 %辛硫磷乳油7.5 kg,兑水11250 L顺垄进行浇灌。或是采用撤毒土的防治方式,采用2 %甲基异柳磷粉,用量为30 kg/hm?,与600 kg细土拌匀后顺垄撒施皆可。也可采用撒毒谷的防治方式,采用15 kg谷子及谷秕子炒熟后与5 %西维因粉3 kg拌匀,在傍晚撤向田间即可,用量为15~30 kg/hm?。

6.2穗期管理

6.2.1 6~8叶时 拔节时期也是玉米需肥的高峰期,可按照实际的苗情与二遍铲耥工作相结合进行追肥工作。可施用硝酸铵150 kg/hm?。

6.2.2重施攻穗肥 在大喇叭口期,可与中耕培土工作相结合,施用尿素30 kg/hm?,具体的施肥方式是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将肥料施入穴内并进行培土。

6.2.3科学排灌 穗期玉米的需水量较大,同时对水份十分敏感。对此,如出现干旱的情况,要及时做好灌水工作,确保土壤持水量在70 %~80 %之间,此期间如降雨情况较多,导致土壤水份过量时,要及时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6.2.4防治病虫害 穗期的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将毒土或颗粒剂撒入心叶内。毒土可采用50 %可溶性巴丹500 g,与细土或煤渣粉30~40 kg拌匀。

6.3花粒期管理

6.3.1巧施粒肥 期间可施用尿素5 kg/hm?,采用打穴深施的施肥方式。或是采用1 %~2 %尿素与0.4 %~0.5 %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对叶面进行喷施,用量为70~100 kg/hm?。

6.3.2灌水与排涝 此阶段应确保土壤水份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 %~80 %之间,当天旱时应及时做好灌水工作,当田间持水量高于80 %时,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6.3.3人工辅助授粉 进行辅助授粉可有效增加结实率,同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6.3.4隔行去雄和全田去雄 当雄花刚露出心叶时,每隔一行,拔出一行的雄穗,使其他植株的花粉落到拔掉雄穗玉米植株的花丝上,进而可使其受粉。授粉完成后、雄穗枯萎时,应及时将全部的雄穗去除。

6.3.5站秆扒皮晾硒 扒皮晾晒的时间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在蜡熟中后期开始,过早开始会对灌浆措施影响,降低产量。过晚开始就没有意义了。实施方法十分简单,将玉米苞叶扒开,使子粒完全露出,并注意避免将穗柄折断,以防对产量产生影响。endprint

摘 要:本文就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1 精细整地,合理轮作

1.1整地

对于豆茬地而言,可采取秋翻、深松的整地方式,对于秸杆还田的地块,可采取浅翻深松或平翻深松的整地方式。

1.2可按照玉米~大豆~杂粮或玉米~大豆的方式进行轮作

确保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并注意在翻后及时做好耙地工作,确保耙深超过15 cm。

1.3在秋季起垄

确保垄底深松,深松深度在30~35 cm之间,施肥深度应超过15 cm。

2 选种及种子处理

2.1精选良种

玉米种子应在正规部门进行选购,同时参考品种简介,查阅其相应的生产日期、品种质量、纯度、净度等相关信息,并检验其发芽率是否符合要求。

2.2种子处理

尽量选择包衣种子,当种子未包衣时,应在开始播种前对种子进行粒选,粒选后将种子晾晒1~2 d,使种子的发芽率及小苗率得以提高。浸种可采用磷酸二氢钾500倍,也可采用微肥和药剂进行拌种,其中微肥可采用硫酸锌20~40 g兑水l kg后与l0 kg种子进行均匀搅拌。

3 科学施肥

4 播种

4.1适期早播

当土壤耕层内5 cm的地温稳定在7 ℃~8 ℃时,即可开始进行播种。期间最佳的播种时期为5月1日~5月10日之间。播种深度应按照土壤的含水量与当时的气温环境来进行综合考虑,通常情况下在3~5 cm之间。当土壤含水量较低时,播种深度应控制在5 cm左右。当土壤含水量较好且气温较低时可酌情进行浅播,播种深度应控制在3~4 cm之间。

4.2采用气吸式精播机

进行垄上精量点播时,可使播种与施肥作业一次完成,期间应注意种子与肥料应保持一定的间距。

5 合理密植

可按照不同品种的自身特性、密度大小、生产条件与自然环境等方面来确定品种应采用的种植行株距。当前通常采用宽行7~8 cm、窄行4~5 cm的宽窄行种植方式与6~7 cm的等行距种植方式,株距在2.5~3 cm时,每亩的定苗密度在4000~4500株之间,期间可灵活掌握肥地密植,瘦地稀植的种植方式。

6 加强田间管理

6.1苗期管理

6.1.1查苗补苗 在出苗后应立即进行查苗补苗工作。当前的补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补播种,二是移苗补栽。补苗工作一定要在3叶前完成,补苗后应施水肥1~2次。

6.1.2间苗定苗 在3~4叶期应分次进行间苗工作,确保间密留稀,间小留大,间弱留强,间病留健,并在4~5叶期开始定苗工作。

6.1.3蹲苗促壮 对于苗壮、地力较好或土壤含水量较好的地块应进行蹲苗工作。蹲苗时间普遍在出苗后开始到拔节前结束。

6.1.4防治地下害虫 苗期的地下害虫主要包括蝼蛄、蛴螬、地老虎、金针虫等,期间可采用浇灌药液的防治方式,可采用50 %辛硫磷乳油7.5 kg,兑水11250 L顺垄进行浇灌。或是采用撤毒土的防治方式,采用2 %甲基异柳磷粉,用量为30 kg/hm?,与600 kg细土拌匀后顺垄撒施皆可。也可采用撒毒谷的防治方式,采用15 kg谷子及谷秕子炒熟后与5 %西维因粉3 kg拌匀,在傍晚撤向田间即可,用量为15~30 kg/hm?。

6.2穗期管理

6.2.1 6~8叶时 拔节时期也是玉米需肥的高峰期,可按照实际的苗情与二遍铲耥工作相结合进行追肥工作。可施用硝酸铵150 kg/hm?。

6.2.2重施攻穗肥 在大喇叭口期,可与中耕培土工作相结合,施用尿素30 kg/hm?,具体的施肥方式是在两植株之间打深穴,将肥料施入穴内并进行培土。

6.2.3科学排灌 穗期玉米的需水量较大,同时对水份十分敏感。对此,如出现干旱的情况,要及时做好灌水工作,确保土壤持水量在70 %~80 %之间,此期间如降雨情况较多,导致土壤水份过量时,要及时做好排水防涝工作。

6.2.4防治病虫害 穗期的虫害主要是玉米螟,可在大喇叭口期,将毒土或颗粒剂撒入心叶内。毒土可采用50 %可溶性巴丹500 g,与细土或煤渣粉30~40 kg拌匀。

6.3花粒期管理

6.3.1巧施粒肥 期间可施用尿素5 kg/hm?,采用打穴深施的施肥方式。或是采用1 %~2 %尿素与0.4 %~0.5 %的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对叶面进行喷施,用量为70~100 kg/hm?。

6.3.2灌水与排涝 此阶段应确保土壤水份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 %~80 %之间,当天旱时应及时做好灌水工作,当田间持水量高于80 %时,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

6.3.3人工辅助授粉 进行辅助授粉可有效增加结实率,同时具有一定的增产效果。

6.3.4隔行去雄和全田去雄 当雄花刚露出心叶时,每隔一行,拔出一行的雄穗,使其他植株的花粉落到拔掉雄穗玉米植株的花丝上,进而可使其受粉。授粉完成后、雄穗枯萎时,应及时将全部的雄穗去除。

6.3.5站秆扒皮晾硒 扒皮晾晒的时间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在蜡熟中后期开始,过早开始会对灌浆措施影响,降低产量。过晚开始就没有意义了。实施方法十分简单,将玉米苞叶扒开,使子粒完全露出,并注意避免将穗柄折断,以防对产量产生影响。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产技术栽培
油麦菜栽培要点
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秋茬蔬菜高产有妙招
自然栽培的味道
夏季苦瓜栽培
超级杂交稻广两优1128高产栽培技术
无公害大葱高产栽培技术
三七栽培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