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课堂练习精髓
2014-10-21杨培豪
杨培豪
摘 要:数学课程的课堂练习向来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合理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练习,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当堂内容并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通过对数学课堂练习的探讨,旨在找到课堂练习的精髓,进一步促进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接收效果。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思维训练
课堂练习是对教学本身内容的补充和完善。合理、科学的课堂练习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接收,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有效的课堂练习,教师能够在教学中找到合理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对学生进行有效教学。新课标对数学教育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要求,数学教育应当面向全体的学生,并且争取人人学到的都是有价值的数学,获得必须的数学等。这些要求和理念都进一步对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堂练习对当下新课标要求下的数学教学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和辅助作用,通过探究数学课堂练习的精髓,能够进一步帮助教学者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
一、传统教学中的问题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数学教学主要停留在对当堂知识的灌输和大量的课后作业上,而对于课堂中所需要的、所涉及的及时的练习并没有深入的涉猎。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的掌握程度难以进行很好的判别,对学生成绩进行的追踪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传统教学中的问题越来越成为阻碍课堂教学的关键因素。
1.教学方式陈旧呆板
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数学科目的教学主要集中在对课本知识的照本宣科上,对课堂练习的涉及程度较浅,甚而有些教师并不能按时进行课堂练习,而是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了课堂知识的灌输中,对学生的实际题目练习主要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来实现。这就使得很多学生在课后的学习过程中,不能够很好地温习课堂内容,导致学生也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后作业并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同时在教学方式上教师主要以传统的照本宣科方式来进行,不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反而造成了怠惰的情绪和排斥的学习心理。
2.教学内容缺乏新意
很多教学者都将教学内容理解为书本内容,这十分容易形成教学内容上缺乏新意、一潭死水的局面,也使學生产生了倦怠的心理,从而使学生获得了枯燥乏味的课堂体验。大部分教学者都按照既定的教学内容和章节规划进行按部就班的讲解,很少能够突出课程内容的创新和关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对这样的教学方式感到厌烦。
二、探讨新突进,挖掘数学课堂练习精髓
1.注重新意的挖掘
注重课堂练习训练,能够最为及时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当堂内容的理解和吸收。在这个过程中首先应当注重的是新意的挖掘。课堂练习不应当一味地进行刻板的训练,而应该通过提供新鲜的事物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课堂练习的过程中注重题型的创新安排。在传统的数学教材的设计中对每一个单元教学内容都安排了一定的题型教学,这些题型往往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练习的具体形式是刻板单调的,学生对这样的单元教学内容练习产生了倦怠的排斥心理。由此在课堂练习中应当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学生在数学课堂练习中做到主动思考和主动参与,并在这个过程中感到乐趣。如并不是所有的数学问题都是刻板地进行思考和答题的,有一些数学问题是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和自主讨论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有思考、有辩论、有竞争。如在小学数学的四则运算教学中,不少一线的教师只注重对传统的四则运算规律的教授及对固定的四则运算口诀及算法的安排识记,对理解的过程则相对疏忽。对这类问题,学生往往会有自己的想法,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其还未成熟的思维体系,常常不能够有效理解诸如乘法、除法等抽象的概念,倘若只死记硬背乘法口诀表,那么对诸如为何一一得一、一二得二的过程和道理就不甚明了。对这些疑问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现场试验、学生分小组模拟等多种手法和富有新意的方式,促进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自己来探讨出问题的答案并获得一定的乐趣。
2.题材及思维的练习训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课堂练习的设计往往针对的是单一的答案的求证过程,尤其是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素材的材料题,学生只能做到从材料中循序渐进地涉猎到有效的信息,对材料依托性过大,而不能发散自己的思维,通过灵性的思维来获得更多的解题可能性。面对这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更好地设计材料及情境,调动学生思考的热情,达到发散思维和探寻更多可能性的训练效果。如在灵活性和发散性的训练上,在进行几何认识和几何形体变换重组的问题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走动训练,可以使学生作为“几何代表”进行适当的走动和自我拼接,达到对问题理解的良好效果。在这样的课堂练习训练中学生对具体问题,如几何变化的过程和方式,就有了亲力亲为的感受和具象的理解,从而在后半节课回归问题本身进行解答时迅速调动之前积累的优秀的空间感和重组能力进行联想解答,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在当下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对数学教学的课堂练习更应当探寻到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思维乐趣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这个过程中通过明确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桎梏和问题现状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探寻到在新的模式下、在新的途径中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的教学与辅导。通过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够从情感上、方法上双向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课堂练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麻剑生.浅谈数学课堂练习[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6).
[2]陈海琴.问题情境导入模式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2).
(作者单位 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通州镇中心小学)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