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易出现逆反心理的探讨余以学
2014-10-21洪光莲
洪光莲
小学生进入初中后,各方面因素都发生了变化,老师、同学都是陌生的,从而使孩子出现了不适应性。首先,青少年时期由于大脑发育趋于成熟,为逆反心理的产生提供了生理基础;其次,在心理上正处于断乳期,随着成人感的产生,独立意识不断增强,他们意识到自己长大了,要求成年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理解他们,尊重他们。而许多家长、教师观念还来不及或不愿转变,仍把他们当作孩子来看待,对于他们的烦恼、要求不能充分理解和给予积极引导。于是,青少年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自然产生了很强的逆反心理。
一、产生逆反心理的表现
处于青春期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思想比较单纯,自控力比较差,在课堂上爱说话,搞小动作,有的爱顶嘴,在课堂上顶老师,在家里顶父母,甚至与老师、父母对着干。因而孩子会渐渐疏远父母、教师,对师长的要求会置之不理,我行我素,产生了各种逆反心理,具体表现是:
1.青少年时期在性方面的发育已日益成熟,形成了强烈的个性意识。他们以为自己已长大成熟,理应自己管理自己,想摆脱父母的管教,自立自强。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性,常常怀疑父母、老师说的话,固执要用自己的感官和大脑得出自己的结论。
2.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一方面身体正在生长发育,特别是性方面的发育和成熟,使他们积累了大量的能量,容易兴奋过度;另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渴望对外部社会有更多了解,人际交往也逐渐增多,各种各样的信息纷至沓来,这就使他们要处理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但是,他们的大脑神经机制并没有发育健全,调节能力还比较差,因此面对各种压力和刺激,便容易产生心理不平衡。青少年又不像成年人那样善于控制和掩饰自己,常常喜怒皆行于色,便显得情绪忽高忽低,特别不稳定。
3.青少年心理常常有不稳定的特点,自尊心和好胜心都很强,容易感情用事,并且不善于以自己的意志去控制情绪。因此,常对心理上或感情上有成见的事物產生逆反心理活动,表现出种种“故意作梗”的行为。
4.青春期的青少年非常需要父母、老师、社会等方面对他们的理解,当这种迫切的精神需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会产生逆反心理。
二、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如果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或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作为家长要与孩子平等相处,不要用命令、训斥的口吻,不要用粗暴和强制的方法管教孩子,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当孩子对家长提出一些要求时,家长不要搪塞,使自己在孩子心目中丧失威信,阻塞心灵的通道。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更要看到自己孩子的长处,要多体谅孩子的难处,应善于理解孩子。不要给孩子加压,不要老是用“榜样”与孩子比较。让孩子有愉快、轻松的心境,这样孩子才能正常健康地成长。
三、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来自于学校管理上的不善,同样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影响。特别是一些学校,由于只重视分数高低,不重视素质的提高,采用了呆板的填鸭式和保姆式的教学方法,扼杀了青少年本来活泼的天性,使一些学生厌学、逃学,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我们要摒弃“分数就是一切”的旧观念,把以分数为主的应试教育变为以提高能力为主的素质教育。课堂上应大力推行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以轻松愉快的形式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成长。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觉性的培养,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在课堂外,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建立各种兴趣小组,发展青少年的特长,通过集体活动锻炼青少年,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把那些有逆反心理,游离于群体之外的青少年拉回到集体中,使他们在集体中健康成长,愉快学习。
四、同学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容易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同学中存在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和行为倾向,如英雄观、出风头、唱反调、虚荣心、攀比风等等。有虚荣心理者所追求的目标、价值都离不开一个“假”字,当这种心理得不到满足时,就会采取一切不正当的手段,搞伪装、造假象、设骗局等。厌学情绪较多的存在于差生之中,这是一种由于学习成绩差而产生的自卑感,加上外界的压力,往往使之失去信心,于是更加厌恶学习。特别是有些差生物以类聚,精力几乎全花在学习之外,一上课、做作业就头疼,勉强应付,有强烈的厌学情绪。
总之,青少年时期由于学生是非判断能力差,往往容易出现逆反心理。作为教育者的家长和教师,必须及时洞察学生的心理动向,及时消除他们的逆反心理,努力培养他们健康成长。教师和家长绝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加以训斥,这样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只有让孩子有愉快轻松的心境,充分发展青少年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才能培养孩子正常健康的成长。我们的教育要切实做到“加强人文教育,体现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贾建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2).
[2]王婧.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教育,2011(16).
[3]武孟玺.依据初中生心理发展特点,适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J].学周刊,2011(27).
[4]张秀杰.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研究[J].群文天地,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