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2014-10-21张冰
张冰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目前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没有将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没有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培养起来,没有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起来,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要求课堂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提出能够改变这一现状,为实现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行动导向;任务设计;检测与评价;教学效果
在中等职业教学中,教学模式各种各样,主要以多媒体教学、讲授教学为主,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我最常用的就是导向教学方法。什么是“导向教学”呢?就是利用富有趣味性的信息来处理内容,巧妙设置问题,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融合到实际教学中来,这样就可以在实际学习中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和观察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让学生学习到了新的知识,感受到了新的方法,而且还学到新的技能。教师要在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去完成任务,是一种“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基本特征的教学方法。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具有的特点
1.“行动导向”是一种适用于学习操作类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方法
2.“行动导向”是一种适用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3.“行动导向”是一种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课自身的学科特点就是实践性很强,需要师生一起操作,如果采用“行动导向”教学,首先就得选择和设计教学任务,让学生在紧密联系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的任务情境中,共同完成任务来获得学习知识和技能。因此,要正确认识行动导向中“任务”的特定含义,使用中要坚持科学、适度、适当的原则,避免滥用和泛化;要注意任务的情境性、有意义性、可操作性;任务大小要适当、要求应具体,各任务之间还要相互联系。
二、在進行“任务”设计时重点考虑的问题
1.明确任务设计目标
实践性原则、创造性原则和自主性原则是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必须遵守的原则,需要教师在学习目标总框架上,再把这些小目标分成一个一个小目标,简化成学生容易完成的小任务,通过学生一个一个地完成这些小任务,逐渐完成总的学习目标。
2.设计的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
计算机课有实践性强的特点,在老师演示操作方法之后,只有学生认真实践操作才有利于消化知识,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一些教学中的问题也都是在学生实践过程中发现的,学生动手能力强,能够在实践中掌握方法,所以,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的“任务”。
3.任务设计难度要有层次性
作为实践性很强的计算机课程,学生的主体性能更好体现出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操作水平来设计恰当的任务,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要面对大部分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计任务,然后对一些能力强和能力差的学生要有针对性地设计任务,争取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取得进步,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这样,不管基础好的学生还是基础差的学生都能分别得到提高。
4.任务设计要有创新、有趣味
设计任务最关键的一点还是得有趣味性,学生有时候热情度不高,如果老师设计的任务很枯燥,就导致学生不愿意来学习,只有学生产生了兴趣,他才会积极主动学习探究。尤其是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如果任务很抽象,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么这样的任务是很失败的。除此之外,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我校自2006年开始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法,迄今已有八年的时间了,通过不断学习、领悟行动导向教学法,在教学中去实践,并不断总结、创新。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取得的教学效果
1.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掌握了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探索完成学习任务,对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讨论和探究,开阔了思路,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技能竞赛、文明风采大赛中,创作的作品屡获大奖,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综合实践能力及敢于创新的精神
4.学生在完成任务遇到困难时,通过查找书本、网上资料等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主动学习的精神
总之,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法,合理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任务”,并正确付诸实施,适时地归纳总结,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评价,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把专业知识的学生与职业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提升了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并使之在专业能力、社会能力等方面均衡发展,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徐志伟.行动导向教学法在C语言课程教学设计应用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7).
(作者单位 山东省烟台信息工程学校)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