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综合实践活动中小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2014-10-21郭东良
郭东良
摘 要:问是开路先锋,问是深耕之犁,问是主题之源。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学生具备了问题意识,就能够主动质疑,这是思维活跃的表现。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引导学生关注其生活空间,让学生想问;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不断借助多种手段,让学生善问等方面来进行具体论述。
关键词:问题意识;学习氛围;生活空间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同时又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纵观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不难发现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不敢提问,不愿提问,不会提问,不善提问现象比较普遍。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与研究。
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敢问
现在的孩子,上幼儿园时是问号,整天喜欢问这问那;上了小学后逐渐由问号变成了句号,问题越来越少,慢慢成了“专家”。实际上并不是他们没有问题,而是他们不敢问,也不愿问,生怕同学或老师笑他幼稚。为此,我们应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敢于提问。
1.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也为师生平等对话撑起了一片晴空,为学生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更为宽松、
自由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自然幽默,肢体语言应该丰富恰当。无论是开展活动还是与学生交谈,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每一位学生,以与学生同样的好奇、同样的兴趣、同样的激情参与到活动之中。
2.正面鼓励,保护自尊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学共议共探究,除了做学生的引导者,更应做学生的倾听者,尊重学生对事物所特有的感受与体验。对于学生的各种不同意见和看法,教师要给予充分的尊重;对于那些独特的、新颖的见解和观点,要及时给予热情的鼓励和赞赏;即使是对一些错误观点,也要先肯定其大胆的行为,然后再共同分析思维不合理的原因,让他的问题意识的显现与发展获得大家的肯定与支持,让学生最终自悟自明。
二、引导学生关注其生活空间,让学生想问
生活是综合实践活动最广阔的舞台,是活动的出发点与归
宿。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感知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唤醒他们的生活记忆,多角度地思考、发现,从而对生活多问几个为什么,不断增强生活体验,提升问题意识。
1.体验家庭生活,捕捉问题
家庭是学生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但对于其中的很多变化与问题可能会视而不见。作为教师就应该充分挖掘其资源优势,引导学生静心体验与感知司空见惯的家庭生活,从中發现和捕捉问题。如:植物浇水中的科学;家庭中垃圾的种类及数量;新装修的房子地板裂开的原因……这些问题均来自于学生的家庭生活。
2.感受校园生活,发现问题
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在美丽的校园中走一走、看一看、比一比。他们一定会惊叹于自己熟悉无比的校园中居然有这么多问题静待着自己去探索与研究。如:教学楼前后的银杏树为什么不是同时落叶的?校园中的浪费水资源调查?为什么下课时低年级走廊上的同学比高年级多……
三、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会问
1.授予学生问法,形成自觉意识
在活动中,有的学生总是很茫然,感到时时处处无问题,有的学生虽有问题却不会表达。此时,教师就应该借助活动,适时地传授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①在知识的“生长点”上找问题,就是在从旧知到新知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②从自己不明白、
不清楚的地方提问题。
2.鼓励活动反思,再次发现问题
每一个研究活动的结题,并不是此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而实际上往往是画上了一个省略号。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对活动展开反思,学生或许会发现更多更好的问题,能将活动进一步深入。比如,“光照时间长短对水仙花开花的影响”研究活动结束后,学生纷纷向我反映,认为影响水仙花开花时间早晚的因素可能很多:比如,鳞片的多少,栽培的方法等等。这时我鼓励学生再想想,还有什么办法可能会促使水仙花提前开花呢?于是,学生经过讨论又一个研究课题“加温法能否使水仙花提前开花”便呼之欲
出了。
3.指导分类筛选,明确问题价值
好问是多思的前提。提倡好问并非鼓励学生不假思索地乱问,不要为提问而提问,也不能一疑就问,每题必问。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问题的主次与轻重、难易与适度等方面将问题进行分类筛选,挑出最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
四、不断借助多种手段,让学生善问
1.教师的示范引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应先行一步,掌握示范的本领。教师要精心把握设疑的尺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能力水平来设置问题。教师的示范提问,既要展示问题,又要揭示思考的过程。
2.适时评价,巧妙点拨
要使学生逐步提高提问的质量,教师还要注意适时总结,巧
妙地评价。在学生提问时,教师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倾听,对学生提出的任何一个问题都要保持兴趣,用肢体语言或口头语言加以肯定,同时巧妙点拨,要经常表扬敢于提问的学生,这有助于学生继续提问。
3.收集、展示学生的问题
在积极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随时随地地记录自己的观察发现以及所思所想,并可以将产生问题及想法的过程和情景记录下来。同时,不定期地让学生将其认为优秀的、有价值的问题书写在纸上,张贴在教室后面的“问题认领墙”上。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可以自己寻求同学进行认领,可以认领自己的问题,也可以认领别人的问题。
参考文献:
殴益生,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实践与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1970-01.
(作者单位 浙江省平湖市叔同实验小学)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