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歌衰老的背后

2014-10-21范美玲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7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诗歌现状

范美玲

摘 要:当下诗歌发展进入瓶颈期,诗歌自身质量下降,读者群缩小,诗歌领域混沌等不一而足。为谋求诗歌更好的发展,必须寻求形成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追根溯源,才能有力地扭转诗歌衰老的不良趋势。

关键词:诗歌;现状;影响因素

“诗歌衰老”指涉的是当下——也即二十世纪末以至二十一世纪初的现代诗歌发展情形,尤其是当下诗歌呈现出一系列不容乐观甚至的令人堪忧的发展趋势,因而想从诗歌发展现状入手寻求产生这种结果的作用性因素,以求为诗歌进步给予帮助。

一、诗歌舞台的逐渐冷清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中国诗歌领域再也没能热闹起来,这个舞台渐渐地流于冷清、落寞。

(一) 诗人数量和诗歌质量的双重下降

八十年代是诗歌的年代,北岛、海子、顾城、芒克等诗人辈出,而在接下来的九十年代,诗歌界却迎来了当头棒喝——“诗人之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后一个春天的疼痛——海子卧轨自杀!既海子之后,戈麦、顾城等也相继在九十年代帷幕即将开始或刚刚开始时自杀,历史似乎给九十年代诗歌一种痛彻的警示:这将是一个诗意与童话消失的年代。

九十年代诗歌在最初的几年处于“真空状态”,而后走向了对日常生活表达,与之前八十年代诗歌产生了“断裂”。笔者更倾向于原本诗歌的形态,因此认为诗歌的这种转变趋势代表着诗歌质量的下降。诗歌与社会、时代之间的“整体性”关系遭到了破坏,开始变得若即若离直至全然崩溃,其所谓的“中心”位置也渐渐被其他文化力量(如影像)所取代,诗歌其实成了破碎时代的一个镜象。

(二) 读者的缺失

接受美学认为作品的意义和价值是在阅读过程中由读者重新赋予的,读者是作品的“真正完成者”,甚至认为整个文学史都是读者接受作品和作品在读者中产生影响、形成特定效果的历史。诗歌衰老,意味着诗歌缺少了生命力,而诗歌的生命色彩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读者实现的。九十年代进入一个世俗化时代,人人嫌弃诗歌,不再把诗歌作为一种可以表达情感和理想的载体。除却在相关领域需要接触诗歌的那个群体,高校的学生甚至是老师,作为诗歌读者的比重都大大减少了。

相应地,诗歌出版也存在着巨大危机。媒体、出版社是经济社会的产物,他们不会违背生存的原则去一味地抬高诗歌。因此,诗人减少、诗歌数量和质量下降、读者缺失以及出版媒介的妥协等共同造成了当下诗歌生存状态——诗歌走向衰老。

二、促成诗歌冷清的助推力

诗歌一步步地走向衰老,是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当然并不排除诗歌发展的自身所体现不足。

(一) 诗歌自身走向误区

九十年代初期的几年,诗歌发展几乎是处于“真空状态”,后来也进行了自身的发展,但是在诗歌探索的新阶段却走进了误区。正如著名的诗评家孙绍振所言“总的来说,自从所谓后新潮诗产生以来,虽然也有探索,但是,所造成的混乱,似乎比取得的成绩更为突出,新诗的水平并没有全面提高”。诗歌走向了抒情的反面,偏离了传统。这种评论是十分全面而中肯的,可以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一些叙事性诗歌的要害。诗歌自身的探索致使诗歌质量良莠不齐,增加了接受难度。

(二) 诗歌生存环境改变

1990年代大众文化和商业主义文化的兴起,对中国诗歌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一位诗人这样表述:“在写作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变化时,什么样的动力才是我们可以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什么样的问题才是我们需要在写作中面对与解决的问题。”

再者,进入1990年代伊始,由于社会文化的全面转型,中国诗歌面临着一种艰难的重新选择:是向上领略“黑暗中的肖邦”,还是“在人群中孤寂地死亡”

诗人之死,醒目地放大了荷尔德林所提出的问题:在这贫乏的时代,诗人何为?更令让人痛心的是,这种死亡不是个体的偶然死亡,而是一个小的群体的非正常的死亡。据不完全统计,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就有包括戈麦、方向、昌耀等大大小小在内的十多位的诗人自杀身亡。当中国诗歌走到这一步时,我们不得不感到悲哀。

(三) 市场经济因素的多重影响

二十世纪末,中国进入改革的大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再次体现。如果说“市场经济”带给诗歌以积极影响,当推“汪国真现象”。汪国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跟市场的合作,不得不承认这是诗歌走向新世纪的一个奇特景观。既汪国真之后,诗歌热逐渐冷却。当商品经济的浪潮已经汇成一股汹涌的急流,全面而又无情地冲击着人们的生活以及人们的灵魂时,诗人与诗歌的生存环境已变得日趋艰难。

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是隐形的精神路标,指示着当今文学作品的存在方向。鉴于诗歌与市场双方均需要生存、发展的背景,90年代诗歌开始选择“丛书”、“诗丛”、“书系”等形式节约成本、降低资本消耗,纯文学版面也日渐萎缩。市场因素不仅影响诗歌数量,同时,“诗歌可能会由于市场化的影响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审美趣味的负增长现象”。现代人普遍具有“精神缺钙”的病症,也就是物质富足、精神缺失的外在表现。

结语: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应该成为人文科学发展缓慢或者停滞的理由,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更不应该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牺牲品。当下,诗歌发展状况令人堪忧,是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通过对诗歌自身以及外部作用的探究,寻求诗歌发展的新出路、新方向,是诗歌乃至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契机。

参考文献:

[1]刘剑 赵勇 经典化与大众化:海子诗歌接受中的两种倾向[J] 文学评论

[2]宋亚莉 20世纪以来诗歌研究综述[J] 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

[3]曾方荣 诗性的缺失与读者的缺席[J] 理论与创作

[4]张立群 阐释的笔记——30年来中国新式的发展(1978——2010)[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11年12月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诗歌现状
诗歌不除外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环卫工人生存状况的调查分析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