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圣经文学”中的审美哲思

2014-10-21李晶

北方文学·下旬 2014年7期

摘 要:圣经是一部具有多方面价值的书,本文侧重从审美文化角度来解读圣经,探讨圣经文本所显示出希伯来先民的叙事风格和审美特点。由此考查圣经产生时期希伯来社会、经济、文化等状况,由于物质文明决定意识形态,这样能更好地了解以色列人的审美文化脉络,对东西方的文学文化的发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上帝耶和华;希伯来先民;宗教悲悯

圣经是基督教世界中的经典之作,也被称为西方文学中的“万书之书”。圣经的价值是多方面的,从审美文化的角度来解读圣经文学也具有很高的价值。从总的方面来讲,圣经文学叙述的是人与上帝的关系,人在上帝指引下或背离上帝时的一切行动及其后果。其实是人类初始时对宇宙人生抽象化的概括和理解,蕴含了希伯来先民们的智慧和情感。下面我将从“圣经文学”中的不同方面来解读《圣经》中的审美哲思。

一、人物的符号象征意义

圣经文学中的主要人物多为正义、善良的正面形象,即使有一些邪恶、嫉忌的人,那也是为了反映人类的真实情感。圣经的主人公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形象是非常复杂的,它本身包含了许多矛盾对立的方面,如他的形貌,《创世纪》开篇中说:“上帝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乃是照着他的形象造男造女。”这说明上帝的形象既是男人的形象。但在《出埃及记》中摩西文上帝倘若以色列人问上帝的名字时,上帝当即答道:“我是来自永有的。”圣经故事中上帝的形象从不在任何人面前展示,即使他最信任的人也不例外。同时上帝禁止以色列人创造具体的偶像来崇拜。因为他是精神的而不是物质的,他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没有什么具象能表现它。

考察希伯来民族宗教发展史,我们发现上帝耶和华的形象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他最初是一个普通的雷神,如中国传统的雷公电母一般,后来演变成为大众熟知的社会神,随着希伯来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它经历了部族神——民族神——战神——国家神——道德神——世界神几个发展阶段,希伯来民族上帝形象的变化符合人类原始信仰崇拜由具体到抽象的变化规律。世界上最早文明的发源地信仰崇拜都出现过“三位一体”的现象,便可证明这一点。

圣经是一部宣传教义的宗教书籍,同时也是希伯来先民们对宇宙社会的认知投射到幻想世界的反应。所以文本中的每个人物既有具体的一面,也代表了某一类人,或人类性格的某一部分。因而具有高度的精神概括性,充满符号象征意义。

1.人物性格的双重性

圣经中雅各是个耐人寻味的形象。他起初用一碗红豆汤换走了他哥哥以扫的长子权,反映了他善于计谋,心机较重的性格。此刻的雅各是一个欺诈、嫉忌、邪恶的野心家。关于争夺长子权现象我们中国也有,反映了古代人对长子的重视,这一现象背后是族长、宗长、家长绝对权威观念的支撑。以扫知道雅各欺骗他后十分气愤,发誓要杀死雅各来报仇,雅各得知后就逃亡其舅舅家拉班那里,在逃跑的途中,他受尽千辛万苦,对自己所作所为感到后悔。到了舅舅家后,他爱上了他的表妹拉结,为其舅舅做了十四年苦活后,与其心爱的女子结婚。后来在上帝的指示下返回故乡。回到故乡后,他向以扫真诚忏悔,以扫原谅了他,兄弟二人重归于好。雅各又变成了一个道德高尚、勤劳本分、虔诚真挚的人、让我们看到了人类性格的变化性和多样性。

2.人物苦难的探源

众所周知,人类早期的生活是十分艰辛的。首先自然环境十分恶劣,不管是中国还是忽略上帝西方都有洪水猛兽的神话传说。古人对自然灾害和现象无法理解,便解释为上帝因人类犯罪而发怒降下灾难来惩罚或毁灭人类。其次是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如财产分配不均、异族通婚、宗教信仰等。为了调和各方矛盾,人类要制定相关的规则条例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在原始时期,宗教条例和巫术无疑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最后是人自身的矛盾,人是有意识会思考的动物,从考古学家发现的2万多年前的岩洞壁画,我们认为有了审美经验和实践,这说明原始人除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外,还有精神世界,他们会思考:什么是美、什么是好、人如何能摆脱死亡的困扰获得永恒的生命力。圣经中对此都有含蓄的表述和折射。

圣经中上帝曾多次将灾难与人类,而这些灾难无一例外都是由于人类忽略上帝肆意妄为、为所欲为造成的。相反,只要人们皈依上帝,虔诚信奉上帝的遵瞩,就会获得上帝丰厚的赏赐。如在亚伯拉罕百岁时赐给他儿子,在雅各逃亡时给予他帮助。由此可见上帝对人的恩泽。远古的希伯来先民为什么要刻意强调虔诚信奉神呢?遵循上帝的嘱咐并矢志不渝,这可能与当时的西亚北非自然条件有较大的关系,西亚北非气候湿润,季节特征明显,河流随季节的变化而有规律的涨落。人类的生产劳动受季节等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当人类顺应自然规律时,就会有好的收成,当他们违反自然规律时,就会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所以严格遵守规律便在希伯来先民的意识中沉积下来了,这就是李泽厚先生讲的“原始沉积”。

“原始沉积即由于原始人在漫长的劳动过程中,对自然的秩序、规律,如节奏、次序、韵律等等掌握、熟悉、运用,使外界的合规律性和主观的合目的性答道统一,从而才产生了最早的美的形式和感受。”[1]

希伯来先民们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感悟到冥冥之中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支配控制着他们,于是他们将这种巨大的力量认为是上帝的力量,所以人应该无条件地信仰上帝,这样人才能过的幸福,人生才能获得终极意义。

二、情节的宗教循环结构

圣经文本的形式较为松散,没有严格的叙述结构,但内容上却衔接紧密。弗莱曾说:“圣经的无视一致和它所显示出的一致性都同样给人以十分深刻的印象。[2]圣经正因为这一奇特的结构呈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神秘、玄奥美感。“(圣经)大量叙述了神人交流的故事和事件,形成了一个天堂——失落——拯救——皈依(人神合——人神分——人神再和)的三段式的人类历史景观和个人生命历程。”[3]

从整体故事情节看,圣经的结构也同样如此。开始亚当和夏娃因偷吃禁果犯下原罪,受到上帝惩罚,被逐出伊甸乐园,人类便放纵自己,恣意妄为,犯下无数罪过,上帝于是着手拯救人类,选定基督为人类赎罪,洗尽罪恶后,人类重新信仰上帝,由此获得新生。

具体到个人来看,人物的生命历程也具有典型的三段式结构。如力士参孙,他力大无比,打死一只狮子跟打死一只羔羊一样轻而易举,一口气能杀死一千多个敌人,令与他交战的敌军闻风丧胆,但也有无可奈何之时。他难以抵挡女色的喲诱惑,并为女色犯下许多错误,他将自己力大之源的秘密告诉了他宠爱的女子,终为人所缚,后在敌人的宴会中与敌人同归于尽。参孙本是上帝选来拯救以色列民族与水火之中的英雄,他却沉迷女色之中,渐渐与上帝疏离,后来醒悟,反映了他最终皈依神的思想。

三、主旨的上帝悲悯情怀

上帝对人的悲悯其实是人自身内心深处的悲悯情怀。因为人区别于动物的特征除了人会劳动,会使用工具外,还有人有情感,人情感作用之大有时候连科学家也难以解释。我们说圣经是一部早期希伯来民族将其对宇宙自然的认识投射到宗教领域内的书,它本质上反映了希伯来先民们的精神思考和宇宙探索。所以解读上帝的悲悯情怀即了解希伯来人的人文思想,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圣经中上帝的思想来探讨希伯来民族的精神世界。

1.上帝的悲悯之一——造人

人从哪里来,这是困扰原始先民们的一个起源问题。希伯来先民认为是上帝造的人,因此,人的生命是上帝给予的,所以上帝对人可以行使一切权力,不管是正当的还是非正当的。在好人约伯记这一节中,上帝和魔鬼撒旦打赌,看人的本质如何。他们选择了约伯这个品性高尚的人来做实验。约伯在失去健康、财产、亲人和荣誉时悲痛万分。他于是问上帝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让他承受人间的这些不幸,上帝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他只是说约伯以及一切人都是由上帝创造的,所以上帝有权决定人的一切命运。人无权质问上帝一切缘由和来龙去脉。这个故事首先反映了希伯来先民对自己命运无法把握的失落感,其次是他们喜欢绕过具体物像进行抽象性的形而上思考。

2.上帝悲悯之二——佑人

上帝耶和华之所以能为世人所信任,是因为他经常降福于人类,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上帝的恩泽,自己的生活过的更好,对上帝才会更加崇拜信仰。圣经中,上帝经常使年老无子夫妇获得子嗣,让地位卑微的人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为蒙冤的人伸张正义。上帝对人的关爱集中表现在《出埃及记》中,以色列人在埃及生养众多,人丁兴旺,对埃及法老的政权构成威胁。法老于是对他们实行残酷的压迫政策,使以色列人过着水深火热的奴役生活。上帝记念他与亚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约,决心拯救以色列人。上帝指示摩西带领以色列人逃出埃及。摩西和他的哥哥亚伦一起说服埃及法老放以色列人自由。但法老固执不从,多次出尔反尔,上帝于是在埃及降下了各种灾难:让牲畜死亡;蝗虫毁坏庄稼;埃及人所生的长子和头生的牲畜全部死去等等,埃及法老在万般无奈下,终于答应让以色列人离开埃及,回到故乡。

3.帝悲悯之三——救人

上帝的悲悯之心,还体现在他对生命的尊重。在创世初,该隐因为嫉妒他弟弟亚伯受到上帝宠幸而杀死亚伯。耶和华十分生气,但没有直接处死该隐,而是将他驱逐到别地,为了免使该隐遭人杀害,他又在该隐身上做了记号,这里体现了耶和华的悲悯之心。亚伯拉罕燔祭献子时,上帝及时制止了他的行为,使其子撒得得以存活,而且此后上帝禁止用人当祭品。孔子也非常反对这类行为,他曾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表现了他对人殉及残害人行为尊严的事和人深恶痛绝,是他仁爱哲学的表现之一。

人性善恶是任何民族的思想家都曾思考的一个问题,中国古代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已久,但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结果,我们在圣经中看到上帝有悲天悯人之心,可见希伯来民族认为人本质上具有善良之心,而那些有信仰、有良知的人的善心,更是让人敬佩。在当今社会,有仁义之心的人到处都有,他们中有慈善家、有志愿者、有摸摸地坚守自己岗位的人,他们为社会无私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从而使世界更加和谐美好!

总之,圣经从文本特征到文化内涵,都反映了东西方文明的审美交融和特质。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从而形成千古不朽的经典作品。从审美文化角度来解读圣经,对它所反映的希伯来先民的审美思维和文化内涵有了更深把握,对我们今天的物质和文化建设有有益的启示和帮助。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美学四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2004:162

[2] 诺斯洛普·弗莱:伟大的编码—圣经与文学[M]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6

[3]金丽:圣经与西方文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11

作者简介:李晶(1989.1—),女,山西忻州人,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在读,从事文学人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