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典诗歌中“望夫石”文化心理原型初探

2014-10-21陈敬容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古典诗歌

摘 要:本论文以古典诗歌中的“望夫石”作为研究对象,梳理论述中国古典诗歌中“望夫石”的抒情主体以及“夫”的文化内涵,从而初探“望夫石” 的文化心理原型,源自于荣格的“集体无意识”,是人类心灵“桃花源”的寻找,这也是“望夫石”之所以成为文学千年“母题”的原因。

关键词:古典诗歌 望夫石 心理原型

千百年来,在众多的文化原型中,“望夫石”可谓是文化的一道奇瑰景观。大江南北,乡村山野,无不存在着她的“芳踪遗迹”;骚人墨客,羁旅行人,无不深赞她的“至情”人生而感慨吁嘘。古典诗歌中,尤其是唐诗宋词中,包罗宏富,意蕴深刻。他们叙述的情节结构大体相类:武昌北山上有“望夫石”,形如人立,传说当地有一位妇女,丈夫出外服役,她便立在山上日夜盼望丈夫归来,久之化为山石。

文献记录的“望夫石”最早典见于宋·刘义庆《幽明录》,《初学记》引之为“武昌北山有望石,状若人立。古传云:‘昔有贞妇,其夫从役,远赴国难,携弱子饯送北立。立望夫而化为立石”。从上二例可推测臆知,“望夫石”有着悠久深远的历史渊源,并且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凝集汇聚了以情感为主线的独特的文化心理原型。依据荣格心理原型分析,文学在本质上与远古传说一脉相承,亦是对民族集体无意识心理的一种讲述。因此,本文从古典诗歌出发初探“望夫石”的文化心理原型。

一、“望”的抒情主体 宋代诗人陈师道《后山诗话》:“望夫石在处有之。古今诗人, 共用一律。”{1}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有不少以富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民间传说作为题材的作品,讴歌至死不渝的坚贞爱情。如:“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刘禹锡《望夫石》)“云鬟烟鬓与谁期,一去天边更不归。还似九疑山下女,千秋长望舜裳衣。”(王安石《望夫石》)此时“望夫石”中“望”的对象多为远行的丈夫。

屈原《山鬼》:“山中人兮芳杜若,饮石泉兮荫松柏;君思我兮然疑作;雷填填兮雨冥冥,爰啾啾兮穴夜鸣;风飒飒兮木萧萧,思公子兮徒离忧。”其描绘了一幅凄凉悲苦的望夫图。自古以来,由于徭役、战乱、灾荒、宗法制度的压迫,造成无数妇女的丈夫外出长久不归、下落不明,使这些妇女陷入绵绵无尽的痛苦之中。

李白的代言体五言乐府《长干行》更是典型之作,模拟女性的心态和口吻,表达对外出经商的丈夫真挚的爱和相思之情。“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堆。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2}《唐宋诗醇》评论此诗说:“儿女子情事,直从胸臆间流出,萦迂回折,一往情深。”李白不过是赋予这些“众所周知的联想”一个确定的表现形式而已,一方面,他综合了多种神话因素,传达了来自初民集体心理的一个共同主题,即对爱情的永恒追求。同时,他将这种追求转化为一种对坚贞的爱的热切向往,塑造出自然与人融合的、具有生命美的望夫石形象。

他所著《望夫石》:“仿佛古容仪,含愁带曙辉。露如今日泪,苔似昔年衣。有恨同湘女,无言类楚妃。寂然芳霭内,犹若待夫妇。”三、四两句,将望夫石上的露珠与青苔分别喻为“望妇”之泪与衣,五、六两句,既是用典,又是设喻。“湘女”,指湘夫人。晋代张华《博物志》卷八:“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揮竹,竹尽斑。”(《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楚妃”,指息妫,春秋时息侯的夫人。楚文王灭息,“以息妫归,生堵敖及成王焉,息妫以国亡夫死之痛,与楚文王不通言语”{3}。这里,李白以湘妃思舜与息夫人思亡夫之传说故事,写“望妇”之心情。最后两句,写望夫石之形貌仍像“望妇”孤寂地独自盼望着丈夫归来。

“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日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唐人王建的《望夫石》写思妇追求爱情的热忱,使人化为石,栉风沐雨,矢志不改的凄楚动人的望夫石故事。诗里表达了望夫归来,夫妻团聚的美好渴求。但是,现实和愿望却令人万端的痛苦与无奈——石不能语,只好伫立江边,让日月见证自身的忠贞爱情。清代刘熙载曾说:“代匹夫匹妇语最难,盖饥寒劳困之苦,虽告人人且不知,知之必物我无间者也。”{4}从这首《望夫石》来说,王建可谓能知人甘苦,且善于代其言。

二、“望夫石”中的“夫”的文化内涵——“夫”不仅指本义“丈夫”,还指“贤君”“伯乐” “送君远戍交河北,男儿自以身许国。不能弯弓骑恶马,欲随君去何由得?登山矫首西北云,形容虽变心犹存。月明夜夜照泪痕,铁心石肠输与君!”(陆游《望夫石》)从这里再次证明,“望夫石”所折射出的文化现象并不是孤立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广的社会基础和现实意义的普遍现象。客观上社会政局不安,战乱频繁;主观上征战报国、建功立业心态的变化等,形成士大夫对贤君和伯乐的渴求、对自身前途命运的担心以及与家人离别的痛苦。

“何代提戈去不还,独留形影白云间。肌肤销尽雪霜色,罗绮点成苔藓斑。江燕不能传远信,野花空解妒愁颜。近来岂少征人妇,笑采蘼芜上北山。”(严郾《望夫石》)诗人表面上是借“思妇”之口表达闺怨之情,实则表达了古代男子对个人理想的追求。

“■望临碧空,怨情感离别。江草不知愁,岩花但争发。云山万重隔,音信千里绝。春去秋复来,相思几时歇。”(李白《望夫山》)亘古至今,人们对“望夫石”无不怀着一种钦仰却又悲怆无奈的情怀,抒发怀才不遇的失落情感。“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犹有青山杏,枝枝似薄妆。”(唐·刘方平《望夫石》)他们渴望超越自身的现实存在,获得生命功成名就的永恒。这种“浪漫”的想法在严酷的社会现实面前无疑要处处碰壁,生不逢时,壮志未酬,于是便寄托于“望夫石”的传说寓言诗中。当我们进一步理解了远古初民企盼爱情永恒的美好理想的象征意蕴外,还寄寓了对个人功名抱负的苦苦追求之后,我们对中国古代望夫石的征夫诗的理解自然会更深一层,并且在心理上与“望夫石”诗中那种表现舍弃儿女私情、报效祖国的神圣使命,独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内在神韵发生共鸣。

三、集体无意识的集中体现——心灵“桃花源”的寻找 在荣格的人格心理学体系中,原型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具有集体无意识心理的人类在其文化创造物上留下的印记;而集体无意识的心理内容,就是通过人类的精神遗传所留存下来的原始人的集体表象。这样看来,集体表象、集体无意识、原型,其实是三个可以证明为同一的概念。只是当我们用来概括那些在人类文化创造物上反复出现,对民族文化发展和传统形成具有原创性、规范性、稳定性影响作用的某种心理结构的符号化因素时,习惯于使用原型一词;而当我们解释这种心理结构的遗传及影响方式时,习惯于使用集体无意识一词。{5}

坐落在各地的“望夫石”就以其作为集体心理象征而使作品产生最广泛深刻的共鸣效应的召唤和启示功能成为文化原型,一直成为古今神话研究生生不息的“母题”之一。本來,望夫石不过是一块高耸的稍稍前倾的石块,但前人业已给它们命名,游人又都熟悉那有关的传说,那么当游人面对这石块、这山峰之际,就必然会带着一种期待,对之做出反应。实际上游人是把自己熟知的传说与期待所形成的主观图式投射到对象上去,于是期待得到“证实”,图式得到呈现,对象变成了有生命的、含情脉脉的望夫石。{6}

在荣格心目中,集体无意识、原型是人类的精神故园,追寻到它,也就追寻到美和自由,也就回到了灵魂的“家”。{7}正因为“望夫石”追求的灵魂的“家”与人类温馨和谐的“桃花源”式的精神家园及生命体验联系在一起,因此,一旦人们离开家园,远别亲人,人们从“望夫石”那儿得到的,便是对思乡怀人与怀才不遇的深深抚慰。正是这种人类生命历程中难以消除的期待与失望相交织的痛苦体验,为一代一代诗人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征骨化为尘,柔肌化为石。高山共苍苍,临水望脉脉。青云卷为发,缺月低照额。千古遗恨深,终不见车■。”(宋·梅尧臣《望夫石》)人类也正是在这种对回归家园的苦苦求索中,完成主体对客体的超越,实现对更高意义上的,即人类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回归。且看“望夫石,夫不来兮江水碧。行人悠悠朝与暮,千年万年色如故”(唐·孟郊《望夫石》),“望夫石”作为人类追求桃花源的审美意蕴象征,在诗人所表现的与故乡、亲友的分离之中体现得更为深刻。

综上所述,由于现实生活中人类理想社会的可望而不可即,“望夫石”作为一种精神寄托,每当诗人们处于月色所唤起的那种生命永恒、时空无限的原始情境中时,便难免产生一种深深的孤独感。这不单纯是属于个人的离愁别恨,而且是内涵更为深刻的不为流俗、不为阶级社会所容的精神苦闷,是一种“天生我材必有用”却又不得其用的痛苦体验,或者说,这就是集体无意识所说的人类精神上的“无家可归”之感。唯一能给这些孤独的心灵带来抚慰的,只有那一座座“望夫石”。“江上见危矶,人形立翠微。妾来终日望,夫去几时归。明月空悬镜,苍苔漫补衣。可怜双泪眼,千古断斜晖。”(唐·唐彦谦《望夫石》)“佳名望夫处,苔藓封孤石。万里水连天,巴江暮云碧。湘妃泣下竹成斑,子规夜啼江树白”(武元衡《望夫石》),表达的都是这些心灵上“无家可归”者试图超越自身的生存局限,重返人类生命本源的精神体验。

{1} (清)何文焕:《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2} 夏传才:《中国古代爱情诗选讲》,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94页。

{3} (春秋)左丘明:《春秋左传集解》,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

{4} (清)刘熙载:《艺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5} 张杰:《心灵之约——中国传统诗学的文化心理阐释》,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7页。

{6} 童庆炳:《中国古代心理诗学与美学》,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132页。

{7} [瑞士]荣格:《荣格文集》,申荷永、高岚泽,长春出版社2014年版。

作 者:陈敬容,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

编 辑:郭子君 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古典诗歌
浅谈初中古典诗歌教学
浅谈初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
小议高中语文的古典诗歌教学
浅谈古典诗歌对学生情操的陶冶
从近代英汉文言译诗的发展看古典诗歌革新的困境
小学古典诗歌选材示例
中职语文古典诗歌情境教学策略
巧解古典诗歌“景语”中的情感元素
浅谈古典诗歌教学的三个抓手
小学语文古典诗歌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