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紫砂文化及其创作要点
2014-10-21陈丽萍
陈丽萍
摘 要:立体造型要讲究体积效果,它占据一定的空间,任何视点,任何局部都要呈现出艺术美感和魅力。体积的臃肿,取舍的得当,立形尽意,意在其中,抽象中意会其形,在形体中善解其“神”,使作品明快洒脱,气韵生动,蕴富灵气。
关键词:紫砂;创作方向;历史;造型;审美观
1 前言
宜兴紫砂由于它独特的成型工艺,使它集陶的造型艺术,书画、雕塑的装饰艺术以及紫砂陶土自然天成的肌理美于一身,成为器形精美、文化内涵深厚的艺术陶瓷。
2 紫砂文化及其创作要点
紫砂壶在它诞生以来几百年的历史中,见证了无数文人墨客,对它的一往情深。最具代表性的是被称为“西泠八家”之一的清代金石书画家陈鸿寿,因为爱茶爱砂壶而创立了“阿曼陀室”;与杨彭年兄妹合作,设计、制作出了流传至今的“曼生十八式”。曼生把入境入情的画面,以及他对壶的挚爱、对人生的态度,融入了他的思想、情感。寄托的诗句,镌刻于壶中,使紫砂壶从工艺上升到艺术,从单纯造型到有文化内涵,迈进了很大一步。这些经典的款式和文字至今还为爱壶者和制壶者津津乐道、孜孜以求。文人诗者在泡茶的过程中神定气清,才思泉涌,怡然自得;在把玩的岁月中睹物思人,见物明志,见壶感怀。
素心素面的紫砂壶,简洁明快的造型、朴雅温润的色泽、流畅自然的曲线,让崇尚简约、大气的人爱不释手,最得泡茶者的宠爱。看似简单的嘴、把、的子,在不同的制作者手里,演绎出或方或圆等千姿百态的造型。惟妙惟肖的紫砂壶:盛开的荷花、俏皮的青蛙、千年的树桩、江南的秀竹、锈迹斑斑的铁器。让人们在赞叹制作者精湛手工艺的同时,也被称作“五色土”的紫砂泥,神奇的可塑性和多变的色彩所折服。
紫砂艺术的创作方向,应有多种装饰手段来衬托其美,就现有的装饰手段而言,已十分丰富多彩,用雕、刻、印、染、镶、嵌,以及清时所创的局部点彩、用其他非紫砂材质的装配等。然而,任何艺术的进步都包含着与时俱进的革新,因为有这种革新,才有金银丝的镶嵌,才有五色土的绞泥。
紫砂艺术的创作方向,应紧密结合生活实用和环境美化。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品品种繁多,美不胜收,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审美情趣的变革,有的正逐步走向消亡。相比之下,紫砂艺术却更加繁荣昌盛。极其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的作品和产品自觉和不自觉地一直在沿着生活实用和美化环境的紧密结合方面的轨迹在发展。简而言之,我们的紫砂创作,应着力于艺术和实用方面的有机结合,这样的创作才有生命力。 (下转第66页)
纵观紫砂经典历史作品,其造型显著特点就是简练,如仿古壶、石瓢壶、掇球壶等,无不以简练的几条线条勾画出壶的整体造型,不加任何图腾饰物,简洁明了,但又具有气韵生动、线条组合和谐,达到简而不薄,简而不飘,大气稳重,至今,仍然博得大众喜爱。这充分说明,简练乃民族审美情趣的共好。
紫砂的每件作品都应具有明晰的个性化格调与意念。在简练中显生机,在平面中求变化,在点、线、面中求韵律,这二者相互渗透,融汇贯通,大胆地去繁留简,做到有轮有廓,规矩精致,使人一目了然,作品肯定能有明晰优雅之感。立体造型要讲究体积效果,它占据一定的空间,任何视点,任何局部都要呈现出艺术美感和魅力。体积的臃肿,取舍的得当,立形尽意,意在其中,抽象中意会其形,在形体中善解其“神”,使作品明快洒脱,气韵生动,蕴富灵气。
紫砂壶的造型受此影响,继承这一造物审美观。一个国家在国际化的大潮中要做到自立必须保存和发扬其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承载着衣食住行的工艺造物文化,一旦失去本身应有的特色和风貌,则使其特色文化存在的“根”和“脉”将会受到毁灭性的损伤,其结果必定会被同化或淹没,紫砂文化同样如此。
3 结语
宜兴紫砂壶以其丰富的造型,题材广泛的装饰,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的独特风格,充分体现了其特有的地方特色和艺术风尚,在中国陶瓷史上写下独具特色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