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小剧场话剧的发展及市场化进程
2014-10-21潘晓曦
潘晓曦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北京 100029)
论我国小剧场话剧的发展及市场化进程
潘晓曦
(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北京 100029)
历经30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的小剧场话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演出模式和新型文化产业,其艺术效应和社会效应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本文以中国小剧场话剧从发源到繁荣的30年历程为研究对象,通过阐述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希望能够对我国小剧场话剧产业的发展提升有所借鉴。
小剧场话剧;话剧产业;小剧场话剧市场化
小剧场戏剧运动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是西方戏剧反商业化、积极实验和探索的结果。在我国,小剧场戏剧是戏剧艺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市场化则是小剧场戏剧近二十年来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
1982年,北京人艺导演林兆华执导的《绝对信号》亮相首都的戏剧舞台,这是中国小剧场话剧运动的开端。在随后的几年中,小剧场戏剧的影响悄然渗透于全国各地,引导人们在话剧出现危机,大剧场的演出不甚景气的情况下,通过调整观、演距离,进行小规模的探索与实践,努力实现话剧自身的突破与提高,引导观众重新回到剧场。从最初的每年一到几出,到后来一年能有十几出到几十出不同风格的小剧场话剧在不同的舞台轮番上演,从少数戏剧先锋的实验田发展到今天话剧艺术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尤其是在市场化产业化迅速发展的三十二年间,小剧场话剧的发展更是如火如荼,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都市流行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一、小剧场话剧在流变中走向繁荣
上世纪八十年代,戏剧整体的生态由盛转衰,随着电视机的普及,看大剧场戏剧的观众越来越少。1982年由高行健、刘会远编剧、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以小剧场的演出方式,制作结构和舞台语汇及别具匠心的样式给观众带来了新鲜的视听冲击。它的成功,不仅为戏剧的发展开辟了一条道路,而且也使戏剧艺术家们从中看到了戏剧发展的希望。该剧首轮演出31场,场场爆满。到1983年初,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该剧演出近百场。在话剧已经出现“观众危机”的时刻,这个戏的演出必然成为一种超乎寻常的戏剧现象。
此外,在上海还有贾鸿源、马中骏编剧,苏乐慈导演,上海工人文化宫话剧队演出的《屋外有热流》(1981)等,这些小剧场形式的演出,几乎都着眼于演出空间和观演关系的改变,“致力于缩短演员和观众的距离,营造炽热的戏剧氛围,努力让观众感到剧情就发生在自己身旁,增加观众的临场感与参与感,使戏剧演出变成一种人与人的会见,一种演员与观众直接交流思想、感情的过程与活动,呈现电影、电视所无法比拟的活生生的演员表演的艺术魅力”。
1982年岁末,上海青年话剧团在剧团排练厅演出了“中心舞台、四面环看”的小剧场话剧《母亲的歌》;1984年,哈尔滨话剧院和大庆市话剧团联合演出了“实验剧目”《人人都来夜总会》;1985年广东省话剧院以小剧场的方式演出了《爱情迪斯科》;同年,南京话剧团将一个原来演出曲艺的小型剧场改建成一个小剧场,名为“百花艺苑”,首次演出了《打面缸》、《窗子朝着田野的房子》和《弱者》三个独幕小戏,随后又推出《家丑外扬》、《天上飞的鸭子》等剧,并且每年都有新剧目上演,成为全国小剧场话剧演出最多的话剧团体。1986年继续以小剧场戏剧方式进行实验和创作的还有上海一些年轻的戏剧人,由张献编剧,谷亦安导演的《屋里的猫头鹰》在上海青年话剧团排练厅演出。这个戏从演出形式上引进了环境戏剧的概念。大连话剧团也以小剧场方式演出了苏联话剧《女强人》;1987年上海张献又创作出《时装街》;沈阳话剧团演出了苏联话剧《长椅》;1988年中央实验话剧院在绘景室里演出了《女人》;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把原来的一个排练厅改建成一个小剧场,演出了《火神与秋女》《天狼星》和《社会形象》,这三台演出从内容到形式尚不具有明显的实验戏剧色彩。宝鸡市话剧团演出了《去年的中秋节》;南京话剧团演出了《天上飞的鸭子》等剧目。由于受到社会各界的青睐,小剧场戏剧从最初的“星星之火”渐成“燎原之势”。“虽然这些小剧场戏剧没有戏剧内容的突破、演出风格的创新,而只是剧场规模的缩小,演出样式的改变,但其意义同样不可小看。这些小剧场演出看上去只是话剧在观众减少时从大剧场向小剧场的一种撤退、一种规模上的收缩,但这是中国话剧对于戏剧危机一种积极的回应,是话剧在新的社会情势前的自觉改变,而这种改变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话剧的未来。”在话剧不太景气的情况下,小剧场戏剧作为一种敏锐关注社会现实,投资成本低的艺术形式找到了市场生存的可能性,可以说小剧场戏剧的探索,为新时期戏剧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北京小剧场话剧方兴未艾
“从九十年代初开始,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开始了真正面向市场的转变”。与此同时,知识界的代表人物,如黄纪苏等人开始关注小剧场戏剧,剧场成为他们艺术观点、社会思考和情绪表达的出口,这也使得小剧场戏剧以实验性、探索性、先锋性的面貌呈现,不但带来更浓厚的生活气息,还给观众带来更多思考。1991年下半年,中央戏剧学院集中排演了十多部实验性的小剧场戏剧。1998年由社会学家黄纪苏改编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被称为先锋戏剧代表的孟京辉导演,连演三十场,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大受欢迎。1999年《恋爱的犀牛》连演40场,依靠卖票创下上座率百分之百的盛况;《盗版浮士德》连演35场,场场爆满。整个九十年代,北京小剧场戏剧的发展是良性和循序渐进的。
2000年以来,北京舞台上的小剧场戏剧日趋红火,不仅数量多,创作风格多样,显示出强劲的探索、实验的势头,同时演出运作的方式灵活,多以独立制作演出为主,票房收入可观。孟京辉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那些热衷于戏剧创作,又往往被观众问题所困扰的戏剧人。连续出现了《非常麻将》和《切.格瓦拉》等好作品。史诗剧《切·格瓦拉》还被评为2000年中国知识界十大事件之一。
2003年开始,北京的小剧场戏剧得到了较快发展,看话剧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惯性消遣,成为一项时髦的业余活动。尤其是2005年北京“戏逍堂”的成立,一批瞄准市场的小戏开始推出,这些小戏的题材通常关注社会热点,表现形式大多很搞笑,在搅热市场的同时,也带来很多争议和困惑。一批青年戏剧人努力探寻突破市场的途径,“青年戏剧节”应运而生,青年戏剧蓬勃发展起来。小剧场同博物馆、咖啡馆一样,成为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之外的社交交往空间,满足人们接收、表达和创造的精神需求,小剧场也成为青年戏剧工作者成长的摇篮。
2008年,北京小剧场戏剧进入较为活跃和繁荣的阶段。以人艺小剧场、东方先锋小剧场、朝阳区九个剧场为代表的各小剧场演出了100多个剧目共2000多个场次,其中仅朝阳区九个剧场的小剧场话剧演出场次占到了北京话剧演出场次21.8%的比重,东方先锋小剧场的平均上座率高达75%。小剧场话剧《我不是李白》结束了第五轮演出,该剧平均上座率达到惊人的九成以上,创造出戏剧界的又一个票房神话。
2012年,北京小剧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商机。上演的剧目较之前十年更是成倍增长。北京市24家小剧场共上演剧目354台,3327场,剧目和场次数分别比2011年同期增长121%和163%。这意味着北京的小剧场平均每天都有超过一部新戏上演。孟京辉经典戏剧作品《恋爱的犀牛》历经数次重排登台,每次都能够在话剧圈刮起“孟氏风暴”,八月在保利剧院迎来千场纪念演出。李伯男的话剧《有多少爱可以胡来》系列商演也已超过千场。剧目的增多,小剧场演出题材的多样,标志着小剧场话剧走向繁荣。
(二)其他主要城市小剧场话剧蓬勃发展
1、受到《绝对信号》成功的鼓舞,上海小剧场话剧界掀起了探索、创新的艺术实验高潮,出现了一批贴近现实、题材新颖、特色鲜明的小剧场演出。如苏乐慈导演的《屋外有热流》、胡伟民导演的话剧《母亲的歌》、张献编剧、谷亦安导演的《屋里的猫头鹰》;九十年代,话剧《留守女士》带动了上海小剧场话剧的发展,涌现出《陪读夫人》、《美国来的妻子》、《大西洋电话》等一批关注当时社会热点的作品,让小剧场走近观众。九十年代后期,以《单身公寓》、《http://www.com/》为代表的白领戏剧,让更多人走进剧场,可以说是上海小剧场话剧的里程碑,标志着小剧场话剧从以“实验”和“先锋”为主的阶段向市场化商业化迈进。2000年以来,上海的话剧剧目以每年30%的速度在增长,而其中2/3以上都是小剧场话剧。剧目方面2008年上海全年话剧演出剧目81部,2009年演出91部,2010年创记录达到185部,其中70%是在小剧场演出的。目前上海的小剧场话剧,演出形式贴近群众,题材新颖并富有城市特点,又有了一大批较为稳定的观众群体,应避免单一化的小剧场演出样式,继续发扬先锋性戏剧精神,以使小剧场话剧演出保持长盛不衰的局面。
2、2002年推出《圣人孔子》是广州本土话剧走向市场的成功案例,给人留下美好记忆。广州话剧团的爆笑小剧场话剧《跟我的前妻谈恋爱》从2007年彩排到2008年4月在黄花岗剧院演出结束,总共演出17场,票房总收入35万多元,获利10多万元。最重要的是该剧先后转战第13号剧院、南方剧院、深圳风华剧院、黄埔区少年宫、河源市艺术中心,最后到了黄花岗剧院,舞台空间一步比一步开阔,从“白领小剧院”走上了“专业大舞台”,让该剧的制作人充满了信心。2008年底,省话剧院推出的小成本粤语话剧《多宝多宝》也取得较好的票房和口碑。此外广州市话剧团,2009年本土制作的首部多元素小剧场话剧《空城计》尝试进行市场化运作,包括强化宣传推广,积极寻找赞助商并与之合作。尽管这些尝试都是初步的,但却是走向市场的坚实一步。该剧演出非常成功,连续三周,全部爆满。此外《邂逅》系列追求时尚靓丽,轻松活泼,而且让人笑中有泪,笑过之后有思考,这种思考涉及人生、道德、情感等等年轻人生活中追求的东西,这种快乐的戏剧,正是《邂逅》系列孜孜以求的。《假如生命剩下n小时》、《亲……爱的》等剧目都产生了较大影响,形成了多样化的演出风格。
3、重庆303剧社成立于2009年春,是重庆话剧爱好者自发成立的民间话剧社,重庆小剧场话剧的发起者,致力于小剧场话剧的推广与传播。已成功公演过《被爱情遗忘的角落》、《人质》,每场都有上百人超高人气。代表剧目《7080》是一部由303剧社原创情感剧目,是一部都市生活的真实写照。剧中,四个在爱情中迷路的盲者,他们跨越了年龄的差距,却又时时凸显着年龄的差异。他们抛弃了最原始的感情观,却又与他人的价值观格格不入。他们生存,生活,都围绕爱。此外,有较大影响的作品还有《亲爱的,我们结婚吧》、《2012,你一定要爱》以及黑色幽默剧《人质》和《两个杀手有点冷》等。
4、沈阳从2010年7月2日始,夜生活里又有了高雅声音,除周一外,小剧场话剧每天都在辽宁大剧院的小音乐厅里演出。曾经沈阳话剧人打造了“沈阳戏剧厂”这个小剧场话剧品牌,但后来因为入不敷出只能“出走北京”。这次名嘴大兵主演的《我的老婆你别动》开始以小剧场话剧的形式演出,上座60%,演出了40场。第二部是《有多少爱可以胡来》,虽然上座率还是只有60%,但是每个观众都感觉这个夜晚很有意义,因为他们被深深地打动了,他们笑了,他们也哭了。
5、西安2008年陕西人艺小剧场话剧《我爱桃花》首演,作为陕西小剧场话剧的试水之作,首次试行独立制片人制度,新的尝试与亮点颇多,被寄以厚望。然而,由于市场尚不成熟,仅演出五场。2009年小剧场演出季顺利推出五部小剧场作品上演,铺天盖地的宣传,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也让不少人接触了小剧场话剧。2012年饶晓志的作品《咸蛋》曾在西安引起轰动,饶晓志2013年推出的《你好!打劫》是全新模式的绅士喜剧,引来欢笑与掌声无数外,还为话剧拓展了演出风格,是一部可以让人笑着哭出来的带有黑色幽默的喜剧。同期,十八部精品小剧场话剧进行展演,深受欢迎与好评的还有音乐浪漫喜剧《如果我不是我》,主要探讨了80后的生活态度,而近年来年轻人在步入社会后的挣扎和蜕变也是小剧场话剧很乐于表现的题材,也很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看场小剧场话剧对于许多人来说,已是周末休闲的时尚之选。
6、成都小剧场话剧曾风靡一时,九十年代《姐姐》、《下一次还要做女人》等剧目均取得不错的剧场效果。2008年3月演出原创作品《情网》,五场全部爆满。小剧场话剧《爱情疯人院》通过演出团队一年时间酝酿,以最强阵容呈现在舞台上,该剧深刻剖析了现代社会,高速运转的生活节奏下,各种各样的人的情感世界与内心感受,以时而幽默时而激昂的台词以及直指人心的感情渲染手法演绎出来。还有2009年推出的《梦里爱,爱里梦》和成都市艺术剧院打造的《不骗你,骗谁》也产生了较大影响。四川人民艺术剧院2010年连续一个月上演的《爱.服了you》,通过一对男女主角从相识到恋爱至结婚、离婚的过程,展现了当下男女不得不说的故事与话题。有趣的是这个话剧的表现形式非常出其不意,剧中场景房子、车子、孩子、世界杯,甚至生活中细微的琐事,都让人感同身受。但与相对于外来剧的火爆,本土原创剧目尚在探索中走向成熟。
7、哈尔滨话剧院2006年继《秋天的二人转》在全国引起广泛轰动以后,又创新排演了展现中年夫妻情感生活的《请让我做你的情人》,在观众中引起很大反响。此后,连续推出了《第五天神》《构思婚姻》、《蝴蝶是自由的》等20多部不同类型的小剧场话剧,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出现了多年未有观众争相购票、甚至一票难求的现象。2010年以来,哈尔滨话剧院努力开拓演出市场,实施精品战略,在艺术生产和剧院建设各方面取得新进展。创作演出多台观众喜爱的小剧场剧目,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全国性交流推动创新
1、1989年4月,中国戏剧家协会和南京市文化局在南京举办了“中国第一届小剧场戏剧节”,推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国青艺、上海人艺、上海青话、上海戏剧学院、广州战士话剧团、黑龙江伊春林业文工团、南京前线话剧团、江苏省话剧团、南京市话剧团等十个话剧团的15部小剧场话剧。演出的规模和剧目实力,在当时可以称为史无前例,盛况空前。“它标志着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潮流的全面兴起。如果说在八十年代初小剧场戏剧还只是个别创作人员和团体的艺术探索,那么,此时要搞小剧场戏剧已经成为中国话剧界的一种共识。”这也是在大剧场极度不景气的情况下,话剧人为坚守阵地,争取生存而进行的一次实践总结和理论探索。
2、1993年底,由中国话剧研究会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天津共同举办了中国小剧场戏剧展暨国际学术研讨会,共有14台小剧场戏剧参加了演出。其中最引人关注的作品当数孟京辉导演的《思凡》,以极富创新精神的舞台艺术,把一出相思戏演绎的大放异彩,在除了固定的戏剧观赏人群之外的白领、学生、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影响力。“此次展演的着眼点更多的是在探讨小剧场戏剧对摆脱话剧危机的意义和作用,在于探讨如何将观众重新请回剧场,将演出体制的问题纳入思考的范围,客观上推动了我国小剧场戏剧的发展,促进了小剧场戏剧的市场化。”
3、1998年10月,上海戏剧学院和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在上海联合主办了“98上海国际小剧场戏剧节”,此次展演注重对演剧艺术的探讨,希冀以小剧场戏剧的展演促进戏剧教学活动。面对好剧本匮乏的情况,不少戏剧家纷纷把目光投向经过时间考验的外国名剧。
4、2000年12月,由广东省文化厅、广东省戏剧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话剧研究所和广州市文化局在广州联合主办了“2000年国际小剧场戏剧暨学术研讨会”。该次展演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剧目着重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一些剧目产生了较强的震撼力。此次展演为九十年代的小剧场运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5、2011年9月在上海举办了全国小剧场话剧优秀剧目展演,集中推出了《哥本哈根》、《第一次亲密接触》、《活性碳》等十六台优秀剧目。其中既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也有新的艺术形式探索,给观众留下了思索的空间,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同时召开了主题为“责任与使命”的全国小剧场话剧创作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分别从话剧是大有希望的、积极引领传播真善美、关注民族文化生态、对小剧场话剧还要再宽容一些、小剧场话剧要保持平民性、创新须恪守戏剧本体、抓好剧本创作、让“国有”与“民营”公平竞争、未来的演出样式还可探索、小剧场话剧要以小见大、题材上应有所突破等不同视角发表了真知灼见,对今后小剧场话剧创作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6、2013年8月,全国小剧场戏剧优秀剧目展演在北京拉开帷幕,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中直院团、艺术院校共申报作品40多台,25台优秀作品入围。其中,既有中国国家话剧院、人艺等知名院团《纪念碑》、《向上走,向下走》、《解药》等,又有抚顺市满族艺术剧院、重庆市沙坪坝文化馆等基层地区演出的《两个底层人的夜生活》、《7080》等,还有转企改制艺术院团推出的《打不开的门》、《保尔与冬尼亚》、《惹尘埃》,也有民营院团制作的《彼岸》、《建家小业》、《空中花园谋杀案》等约占参演作品的一半,凸显民营院团已经成为推动小剧场戏剧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7、北京青年戏剧节,是由北京市文联、中国国家话剧院、共青团北京市委主办,由北京戏剧家协会和北京青年戏剧工作者协会承办,是给青年戏剧人创建的一个属于自己的节日,为青年戏剧人的创作才华提供一个国际性的展示舞台。自2008年创办以来,已经成功举办过六届,来自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品在北京上演,演出的剧目数量累计达到240部,演出场次达到近千场,将近3500名青年艺术家在这个舞台上展示了艺术才华,观众人数累积达到18万人次以上。2014年九月,第七届北京青年戏剧节将在金秋如期举办,必将进一步推动小剧场戏剧的蓬勃发展。
二、市场化影响下的小剧场戏剧
在我国,小剧场戏剧是戏剧艺术在现代社会发展的产物,市场化则是小剧场戏剧发展中出现的新趋势。随着九十年代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戏剧的需求,不再仅仅限于思想道德教育,更多的是追求娱乐和消遣。同时,国家开始实行文艺体制改革,改变以往的财政拨款方式,对院团实行重点剧目补贴和差额拨款的方式。于是,生存成为困扰院团的首要问题。经济的巨大压力迫使院团在面对演出的市场风险时,必须考虑演出的票房价值,于是吸引观众、培养观众成为话剧的重要课题。因此,新时期小剧场话剧的的兴起,从一开始就肩负着艺术与票房价值的双重重任。
(一)小剧场话剧探路商业话剧的发展
小剧场话剧是内容为王原则最明显的体现者,因此故事引人入胜,情节曲折动人是作品成败的关键。
孟京辉导演的话剧《恋爱的犀牛》,自首演之后长盛不衰,成为中国剧坛的经典剧目。它不仅是小剧场先锋戏剧的代表,更是在话剧产业中最早进行市场运作并大获成功的典型案例。《恋爱的犀牛》是一个关于爱情的故事,讲述一个男人爱上一个女人,做了能够为她所做的一切。剧中的主角马路是别人眼中的偏执狂,如他的朋友所言,过份夸大一个女人和另一个女人之间的差别,在人人都懂得明智选择的今天,马路算是人群中的犀牛,实属异类。在有着无数可能、无数途径、无数选择的现代社会,人人都能找到自己的最佳位置,都能在情感和实利之间找到一个明智的平衡支点,避免落到一个使自己痛苦、让别人耻笑的境地。不仅感情是这样,所有的事也是如此。“《恋爱的犀牛》对现代爱情的盲目性、偶然性有着深刻而独到的反思。剧中对热恋中头脑不冷静、智商也因感情波及的男女恋人有着明显的隐喻。剧中人不论在说话和行动时,眼睛上时常蒙着一块白布,这意味着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人自以为是灵长和智者,其实经常一叶障目,像盲人一样所见不明,对主观努力的无效性视而不见。”“而实际上,在命运面前人只不过是一个盲目的行动者罢了。人如何才能认识并掌握自己的命运,该坚持时就坚持,必要时学会放弃,随时随地调整自己的生存状态,《恋爱的犀牛》给了观众这样的启示。”由于剧本题材的亲民化,选择了人们时下关注的情感热点问题,《恋爱的犀牛》让很多人走进剧场把看戏当做一种时尚。
如果说《绝对信号》是八十年代中国小剧场戏剧的代表作,那么,《同船过渡》则带有九十年代小剧场戏剧的特色。它更多的不是进行实验,而是在话剧艰难的发展进程中,积极使之更好贴近观众的心灵。以对生活的诗意发现,以精彩的表演赢得观众。
此剧的编剧沈虹光,导演王佳纳。武汉话剧院1994年演出。描写的是普通写一对青年夫妻刘强和米玲,同一位退休的终身未嫁的小学女教师方老师,共住在一所狭窄的单元住房里,为了“赶走”唠唠叨叨的老太太,两个年轻人想了一个歪主意,擅自为老太太登了一则征婚启事,启事引来了一位即将退休的船长高爷爷。于是,方老师围绕这份从天而降的情缘,开始了接受与拒绝、矜持与坦率的心理矛盾:而此时,这对年轻人又围绕着一位旧时情人的出现,突然发生了信任危机和情感危机。高爷爷以其亲身经历,教育年轻人要学会宽容。因为高爷爷曾以冷酷的方式,休掉不忠的妻子,没想到却造成了自己与妻子双方的心理创痛和无法弥补的情感损失。他引导年轻人思索:“人这一辈子最值得计较、最长远和最有分量的是什么?”经过一段时间的交往,两个年轻人开始理解了这一对老人,并做好了高爷爷过来同住的心理准备。“老人还有多少日子呢?就是咱们,就是人生,其实也不长,凑到一起是个缘分,同船共渡吧。”而方老师却放不下矜持,不肯允诺这门亲事。当高爷爷怅然而去时,她又放不下这份情感,心里期盼着他的归来。高爷爷带着遗憾走了,在退休前的最后一次行船中永远地“睡”了,而方老师却叠了一长串的小纸船等着送给高爷爷。方老师久久躇立在窗前,凝望着江面上往来的帆船。“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作者正是在这句俗谚的题旨下,揭示了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人生“最值得计较、最长远和最有分量的”便是人与人心灵的沟通,人与人真诚的理解与关心。此剧写的是平凡的人物和平凡的生活,悲剧性的结尾,更让人沉思,让人珍惜自己的人生。这是一部充满了质朴诗意的戏。剧中胡庆树饰高爷爷,肖惠芳饰方奶奶,朴实自然,形象生动。特别是胡庆树的表演,他对人物心理、情绪极其细腻、准确地把握,使一个渴望晚年幸福的、饱经风霜的老船长的形象活脱脱地屹立在观众面前,他那充满激情的话语对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冲击力。
(二)小剧场话剧在市场中走向成熟
小剧场话剧最初在我国兴起时,带有鲜明的探索性和实验性。进入九十年代后,小剧场话剧走出了专业圈子,走进了城市大众,成为都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有一部分小剧场话剧从单纯的“艺术创作”转向了“产品创作”,加快了话剧市场化和商业化的进程。
由于小剧场话剧投资规模不是很大,直接面对演出市场,在剧目的题材选择上往往选择具有较大市场影响力,能够吸引观众的题材,大致可分为几类:
1、讲述现代人都市情节的“白领话剧”。小剧场话剧与观众的零距离接触使讲述现代人都市生活的剧目更能激起观众情感上的共鸣,往往能够取得成功。
2、以剧情取胜的推理悬疑题材。如由现代人剧社推出的《捕鼠器》、《蜘蛛网》、《零时》、《死亡约会》等;安福路话剧中心戏剧沙龙推出的《无人生还》、《空幻之屋》、《意外来客》等,差不多每个剧目都连演连满30场以上。
3、无厘头搞笑喜剧的风行。2008至2011年度民营话剧制作与国家剧院都创排了一批搞笑喜剧,如上海话剧中心的《武林外传》、《罗密欧与祝英台》等,民营话剧的《我的女友叫如花》、《疯人院飞了》、《不骗你骗谁》等。这类搞笑题材对青年观众而言,能缓解工作压力,通过笑声宣泄情感。但由于题材和手法雷同,后期演出的上座率大幅下降。
4、外国经典名剧的复演。如由现代人剧社推出的《晚安妈妈》、《低音大提琴》、《电话陷阱》等;各文化公司代理制作演出的《榆树下的欲望》、《情书》、《谈谈情说说谎》等,这说明一方面观众素质在提高,希望能接触观摩名剧;另一方面也表明民营小剧场话剧的品位在提高。
(三)演出剧目关注当前,聚焦寻常人生
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市场情况发生很大变化,原有话剧生产方式已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体制改革和民营资本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民营话剧团体逐渐成长起来。限于经济和剧社创作方面的条件,民营剧社多选择小剧场演出。演出题材丰富多彩,演出市场日趋红火,逐步形成主流、实验和商业多元并存的发展趋势,不同阶段比重相互变化,过程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剧目多,场次多,其中,比较好的作品有:《恋爱的犀牛》、《同船过渡》、《火神与秋女》、《灵魂出窍》、《夕照》、《思凡》、《留守女士》、《绿色的阳台》、《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梦想》、《一个民工的美丽期待》、《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玩偶》、《我不是李白》、《有多少爱可以胡来》、《单身公寓》、《跟我的前妻谈恋爱》、《如果我不是我》、《寻找春柳社》、《李晓红》、《男人的自白》等,其特点是:
其一,讲述普通人的生活,表达他们的喜怒哀乐。《恋爱的犀牛》描写年轻人的生活与爱情,没有离奇的情节,但孟京辉对先锋性和前卫性的追求丰富了戏剧,他用反讽、黑色幽默等手法,在演出中体现出一种诗情和激情。《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梦想》由以打工者为主体的新工人艺术团演出,显示出一种“草根”的力量。《一个民工的美丽期待》则是北京打工者根据自己的生活集体创作、演出的作品,演绎打工者的亲身经历和情感生活,尽管艺术上不太成熟,却写出了他们“用我们的眼睛关注我们,用我们的方式表达我们”的真情实感,以及积极面对生活的坚定信念。
其二,描写青年人的婚恋生活,表达他们的复杂情感。如《有多少爱可以胡来》、《隐婚男女》等。《有多少爱可以胡来》探讨爱情与事业的关系,反映了青年学生步入社会后,在复杂的现实面前所遇到的婚姻困惑和事业方面的艰难。《隐婚男女》则在悲喜交集之中,让人看到了生活的严峻及人生的无奈。该剧在演出中有很多喜剧效果,但它不是制造出来的“表面闹剧”,而是人物性格和情感碰撞所引发的。
其三,反映社会现实,直击人性的劣根性。如《圆明园》、《人偶》《两只狗的生活意见》等。有的批判了民族劣根性,如《圆明园》;有的暴露了人类的缺陷———对欲望无止境的追求,如《人偶》;让人留下深刻记忆的是《两只狗的生活意见》。“这是一个风格混杂多样,各种手段杂交乱炖,既富有激情与创意又充满青春与活力和创造梦想的作品。全剧在一种流行、时尚、亲切、叛逆、开心、狂欢中尽情演绎着青春的骚动与愤满,热切进行着粗朴而真挚的剧场探索。”在“形成一股新的剧场表演潮流”的同时,“努力寻求着当代小剧场困境的突破”。
三、小剧场话剧市场化的发展进程
“我国小剧场话剧走上市场化道路是不可逆转的,其最大的推动力量在于观众。与其他文学样式不同,话剧创作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是它的剧场性。所谓剧场性,是指在剧场里面演员与观众相互影响,话剧的创作必须要在剧场里,经过演员的舞台演绎,通过观众在现场欣赏,才算结束了一次创作过程。观众不仅是话剧演出的欣赏者,也是话剧创作的参与者,并且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观众欣赏趣味的变化,将会直接影响话剧的创作及其演出风格。民营话剧院团最早感觉到了这种变化,并且最大限度地满足了观众的审美需求。比如上海现代人剧社,看到都市白领成为一个新兴阶层迅速崛起,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消费趣味和消费能力,就把他们定位为主要观众群,适时推出“白领话剧”,从而大获成功。
(一)民营小剧场的不懈探索
“九十年代后半期,我国进入大众消费时代,市场经济潮流伴随着小剧场戏剧的发展进程,戏剧工作者不得不面对演出市场带来的影响。曾经追求戏剧实验的小剧场开始分流,有的坚持对先锋戏剧艺术的探索,有的则逐步转向票房为焦点的商业化运营。”九十年代末,小剧场戏剧商业化进程加剧,实验先锋剧日渐式微,通俗搞笑剧占据主流。2008年之后,北京蓬蒿剧场、繁星戏剧村等民营小剧场相继出现。
1、蓬蒿最早出现,历经重重困难,逐渐走出困境并获得良好口碑。其主要是“演出保留剧目,运作艺术节,作为戏剧及相关艺术领域及行业交流的平台;演出剧团或其他组织可以借助这个平台进行演出或举办会展。”观众购票观看演出,还可在咖啡馆进行餐饮消费及其他休闲活动。不是以市场为主导,而要成为戏剧作品的实验据点和孵化中心。目标锁定为:内心渴望这种艺术形式并与之发生共鸣的一切喜欢戏剧之人。受众多为具有一定欣赏水平或好奇心的学生、白领、中产及专业人士。对百分之八十以上演出不收取场租费,主要是促进有质量保证的戏剧能拥有展示机会。
2、“开心麻花”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在诸多国家院团依靠国家政策和资金维持生存、大多舞台剧遭遇剧本荒或缺乏市场号召力的时刻,开心麻花持续场场爆满、一票难求。开心麻花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专注于舞台剧行业的投资、制作、行销、发展和剧院管理,成功打造出“开心麻花”舞台剧品牌。全国至少有1000万以上的观众通过各种传媒接触过“开心麻花”,目前“开心麻花”的粉丝量在十万人以上。从一个默默无闻的舞台剧发展至今,开心麻花经过了11年的发展与摸索,培养了大批的“麻花迷”。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在观众越来越挑剔的环境下,市场上对商业性颇强的“搞笑喜剧”的质疑声音越来越大,认为此类戏剧的形式不过是把时下的流行语和敏感事件装到一部戏里,手法单一乏味的情况下,《疯狂的石头》、《江湖学院》、《两个人的法式晚餐》等都大获成功。作为相对较早由小剧场进入大剧场的民营院团,“开心麻花”也进行了产品经营多元化的探索,在漫画、儿童剧、贺岁影片等方面尝试寻求突破。
3、繁星戏剧村,是一个高艺术品位的戏剧文化基地。作为国内首家集群式剧场,能同时容纳上千名观众观看不同的话剧表演,可谓开创话剧演出场地之先河,融设计者独到匠心于一炉。
繁星戏剧村推出“场制合一”的概念,即剧场运作和戏剧制作一体化,将有三分之二的演出剧目由剧场出品,剧目形式十分多元化,有话剧、音乐剧、形体戏剧、儿童剧和各种实验戏剧等,能够适应不同观众群体的欣赏需要。以5个小剧场为核心,“繁星戏剧村”同时涵括多个特色区域,承载演出、展览、新闻发布、讲座、沙龙、影音视听、餐饮等各种商业功能。这里是戏剧文化的集中体现,以中国戏剧标志性文化特征为题材,通过戏剧演出、展览、沙龙的形式,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同时,有别于其他剧场单一的看戏功能,繁星戏剧村的功能可谓琳琅满目,它是京城唯一一家集戏剧创作、小剧场演出、艺术展览、主题餐饮、咖啡酒吧、图书、禅茶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园区。在戏剧村中,不仅能看到一场优秀精湛的别致演出,与演员进行深层互动,更能享受别具一格的文化服务,放松身心之余激起不一样的思想文化碰撞。
4、上海现代人剧社以思想新锐,形式多样,重新倡导爱美剧精神而广受欢迎。上海现代人剧社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文艺体制改革后,经上海文化局审核批准组建的第一家以制作人为中心的实验性剧团。1993年以来,剧团演出的所有剧目均走社会办文化的新路。运作体系率先以欧美全职剧团制作体的模式进行运作,剧团以制作人、演出经理为核心,每次制作演出的剧目,多由舞台艺术名家、影视明星、艺术新秀们合作献演。组建以来已公演了八十六部话剧与戏曲,以思想新锐、形式多样、以重新倡导爱美剧精神而广受欢迎。
(二)独立戏剧制作人的出现及其运营模式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市场情况发生变化,原有话剧生产方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体制改革和民营资本不断发展的背景下,民营话剧团体通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逐渐成长起来。近年来,国内大型城市话剧市场迅速发展,民营话剧团体的组织数量和制作数量都不断增长,对话剧产业化规模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制作人的概念广泛存在于多种艺术领域中,而戏剧制作人在剧团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他是资金、人员的组织者和协调者,对剧团发展与艺术项目的运作具有主导作用。制作人不仅需要对现有资源整合、利用,使制作过程流畅、有序,更需要考虑观众的需求,观众的培养。也就是说戏剧制作人作为戏剧项目的发起人或戏剧团体的领导者,参与把握戏剧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艺术质量和技术水平);并对戏剧生产的最终结果负责(包括社会影响,运营状况,观众效应等等)。
据相关记载,北京的话剧制作人开始于1993年。当年,中国首部获得演出证从而进行营利性演出的实验话剧《阳台》,就是由独立制作人谭璐璐运作、孟京辉导演,实现了民间资本与国家院团的合作。
九十年代后期,独立制作人在中国话剧演出市场中非常活跃,他们大多集中在北京,如阿丁、孟京辉、牟森、张广天、费明、冯旭等一批代表人物。由独立制作人制作的作品大量涌现。其职能或使命主要是联系导演和观众,沟通戏剧与市场,不断开拓话剧市场,将话剧推向大众。
上海“现代人剧社”建立之初便形成了以戏剧制作人为核心的管理方式,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自身的管理优势。在“现代人剧社”日常创作过程中,以制作人管理方式为主导,但不存在以奖惩手段为基础的上下级直接管控结构,更多以合作方式呈现。与此同时,“现代人剧社”制作过程没有拘泥于制作人管理方式的影响,在制作人统筹整体运营、制作流程的基础上,将艺术想像空间放还导演及其他主创人员,发挥创作团体的创造性,实现艺术操作与商业营销有效的结合。话剧制作人的出现,对推动话剧的市场化和商业化,打破并改变以往戏剧单一的生产机制和运行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海现代人剧社的商业运作模式主要是以话剧的个性品牌形成系列。话剧不同的题材、风格、样式之间其实很难进行比较,每个剧团只要有自己的品牌风格、观众群体和定位,就有可能在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现代人剧社就像一家品牌专卖店,主要针对25至38岁的群体,以女性为多,从剧团观众数据库来看,70%是35岁以下,70%是女性,因此有了2001年的白领时尚三部曲,2003年的女性三部曲,2004年的心理剧三部曲,2005年的张爱玲系列,2006年的大剧院小剧场时尚系列和2007年的城市部落系列演出。
上海现代人剧社的出现为剧团民营制度开辟了一条道路。它的定位不同于专业院团,本着观众至上的原则,围绕观众关心熟悉的生活、事件创作剧目。它的坚持与成功,无疑给了话剧人一个启示:市场需求是多方面的,因此,话剧市场的发展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话剧制作人的出现,冲击了现行的艺术管理体制,创造出了新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演出机制,对推动话剧的市场化和商业化,打破并改变以往戏剧单一的生产机制和运行模式发挥了积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知名民营剧团几乎与大型国营院团达到同等制作数量:“现代人剧社”目前年创作量保持在200场左右。“雷子乐笑工厂”成立以来的两年零三个月内上演870场次,平均每年上演场次达到384场。“戏逍堂”2010年上演场次达到惊人的1900场。民营剧团的迅速崛起让人们看到话剧市场蕴含的巨大发展空间。
同时,民营剧社与国有院团相互促进,相互扶助,共同构成话剧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小剧场话剧市场化的发展策略
近年来,尽管我国小剧场话剧市场呈现出的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出现了很多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甚至一票难求的局面,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方面呈现出令人欣喜的态势。但相关数据也显示,现在的观众对话剧还是有所期待和希望的。如大学生们提出了“少些说教,少些搞笑,多些认真,多些深刻”,打工者们建议“多演社会底层的生活,关注社会底层的悲欢离合”,公司职员则说“话剧不要一味地批判、恶搞、走极端”。这种观众欣赏趣味的呼声应该引起方方面面的关注。
1、我国话剧市场还未建立起高效运转的秩序,尚处于演出模式的探索阶段,优秀作品还不多。迫于票房的巨大压力,加上创作周期较短,为满足观众的欣赏趣味,很多独立制作人的话剧作品以搞笑为主,并且,在商业利益驱使下,一旦有一部票房好的作品,立刻出现一批跟风之作,真正满足观众审美需求的作品还比较少。
2、小剧场面临多种生存困境。目前,虽然文化产业开始逐步被关注,市场化运作开始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的文化基础还不成熟,对剧场等文化设施的定性还没有明确,相关的规定与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尚未形成宏观的文化环境。因此,在这种相对无序的文化市场的前提下,尚没有合适和充足的政策支持小剧场的搭建,因此优秀的剧场数量目前极其有限,无法培养出固定的观众群,也无法保证合适和有效的观众来源。从而使得戏剧经营者的处境十分艰难。
3、税收、房租、贷款,是当前小剧场戏剧人公认的三座大山。
他们不仅要缴纳房产税,还要按照商业和娱乐业的标准缴纳高额的营业税。因而高额税收助推了高票价,阻碍了文化演出市场的发展。但这些小剧场的经营者为了保持维护剧场的文化社会责任,仍艰难地坚守在文化产业这块阵地上。
4、我国民众去剧院看话剧的意识还未被培养起来。当前艺术欣赏方式以及娱乐方式都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们可以选择网络、电视、电影等等,都非常便捷。话剧因为其独特性,传播和复制的难度很大,必须要观众走进剧场才能欣赏。培养观众进剧场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只有满足观众需求的优秀作品逐渐增多,才能靠话剧的独特艺术魅力吸引观众。
历经30年的探索与发展,中国的小剧场话剧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成熟的演出模式和新型文化产业,其艺术效应和社会效应都得到了相当程度的关注。在市场容量不断扩大、文化场馆设施不断增加的情况下,目前的艺术创新力和原创能力远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而戏剧营销人材的匮乏也使原创话剧缺少必要的市场支撑。此外,无论是百老汇还是英国西区打造一部音乐剧首先考虑的是市场需求,投资之始就考虑如何收回投资,因此一切以市场也就是以观众为中心来结构,无论题材剧情,还是音乐,实际上是由观众来制定的。目前应进一步建立健全以市场为中心的运行机制,制作人是投资人的代表,同时应代表市场,也代表观众,通过这种机制达到艺术与市场的平衡,制作出更多观众喜闻乐见的话剧作品。
[1]何洁.论中国当代话剧的市场化趋势——以湖南长沙话剧市场为例.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2]吴保和.中国当代小剧场戏剧论.上海戏剧学院2003年博士论文.
[3]常野莉子.北京市民营小剧场运营模式研究——以蓬蒿剧场为例.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2年硕士论文.
[4]戴晨.我国小剧场戏剧的市场化发展及其积极意义.安徽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5]郝晨星.从“现代人剧社”运营模式看民营剧团的发展.上海戏剧学院2010年硕士论文.
[6]文艺报.上海小剧场话剧由先锋性转向商业性.
[7]文艺报.民营小剧场话剧要在市场中走向成熟.
J824
A
1005-5312(2014)29-00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