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津初中英语》Module 6 Unit 3 Project 教学设计

2014-10-21曹艳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4年7期
关键词:范文语言英语

曹艳

【设计思想】《牛津初中英语》的Project通常分A、B两部分,本单元的A部分是有关少数民族文化习俗的材料,对这部分的处理重点要放在分析案例的结构和行文要点上。B部分是Project 本身,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课题:对某个少数民族或某个国家的文化习俗进行研究,然后通过小组协作,查找资料、加工、完善并进行展示。最后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对自己及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

Project部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学理念,每个单元的Project 都给学生一个明确的任务,让学生在做中学。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查找资源,不仅要利用英语教材,同时也要把眼光投向网络、报刊。在加工、完善、展示过程中要求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各展其长、通力合作。因此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时,不仅要看到平常我们眼中的好学生,也要注意在小组活动中能真正起作用的、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一大批学生。操作这部分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精力,但适当操作Project教学可以体现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任务型教学,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教材分析】Project “Making a reference book”位于模块六第三单元的最后一个板块,它是基于听说、阅读、语法以及task 分类能力训练之上,从语言输入逐步过渡到综合能力输出。

【学情分析】由于我们学校地处农村集镇,部分学生家中没有网络,还有部分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尤其是口语,所以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竞赛,让学生通过Team work、 Group work 的合作学习形式来完成学习任务,让有不同特长的学生进行组合,各司其职,各展其长,让所有学生都能体味参与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帮助学生通过第一部分的案例阅读了解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化习俗,同时获得一些对做下面的课题有用的知识。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去完成本单元的课题。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2.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情感目标:1.通过鼓励每个学生都参与小组活动来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2.使学生能够体验在做中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来完成课题。

【教学难点】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各种各样的资源去为要完成的课题做准备。

【教学方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方法。

【教具】多媒体。

【课前准备】由于课上要完成A、B两部分,且两部分任务都较重,所以学生在课前既要对课文进行充分预习,又要上网查阅有关少数民族或某个国家的文化习俗,且要打印出来。教师课前要准备好剪刀、胶带、A4纸、胶水等,以备学生课上做参考书用。

【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让学生猜教师的爱好引导学生说出他们自己的爱好,很自然地引导学生去观看一个关于泼水节的节目。(这个导入也是受我看过的一篇文章启发,我觉得一上课跟学生这样交流不显得生硬和突然,能很自然地导入主题:I have been your teacher for almost half a year,but you still havent known my hobby. Can you guess?)

2.导疑。对学生说:泼水节只是中国一个少数民族——傣族的节日,在中国和世界上还有很多典型的民族。(与此同时,通过多媒体出示多张中国少数民族和其他国家一些民族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民族,同时也引起他们的好奇心。)同时引导学生思考:How can we understand them better?由于这个问题是本单元的主题,所以学生很容易就能回答:Learning more about each others cultures,traditions,customs and way of life should be the best way.

3.导研。由这个问题的解决,告诉学生今天他们将会有一个走近少数民族的机会,然后通过三个步骤帮学生分析、了解所提供的课文案例,为后面他们自己动手做类似的参考书做准备。

(1)通过略读快速从课文的副标题及主题句中找到两个简单问题的答案:Which four ethnic groups will we learn about today? Which country do they each belong to?

(2)通过仔细阅读了解关于这四个民族的细节,完成四个相关表格。

(3)播放课文相关flash,让学生边听边看,然后通过展示图片让他们猜这是关于哪个民族的图片来检验他们阅读、观看和听的效果。(在细读和听看两个步骤中,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我设计了两个竞赛:一,把学生分成四个组,让每个组在仔细阅读后填一个表格,看哪个组做得最好;二,在听和观看后给每个组两幅图,让他们说出是哪个民族的哪个活动,给前面表现稍差的组另一个展示的机会。(这是本节课中我认为较精彩的环节,我花了很多心思去设计这一环lunch”,这里不应用“There be...”结构。

在汉语中,“我、你、他(她)”等人称代词,无论是动作的执行者还是承受者,书写形式都一样;而英语中有人称代词(主格与宾格)与物主代词(形容词性与名词性)之分。如“我哥哥是工人”不能译为:“I brother is a worker.”在汉语中,无论动作发生的时间是现在、过去还是将来,也无论动作的执行者是谁,谓语动词都一样;但在英语中,动词有时态、语态、人称和数的变化,此外还有动名词、动词不定式等非谓语形式。如“我非常喜欢看电视” 不能直接按母语顺序译为:“I very like watch TV.”正确形式为:“I like watching TV very much.”此外,在汉语中,我们讲究关联词的搭配使用,如“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等,而在英语表达中,“because和so”、“though和but”等不能在同一句子中同时使用。我们应注意避免类似的语言负迁移。

思维是写作的基础,思维习惯制约着语言的表达。我们在教学时更不要使用“汉式英语”,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并尊重英语思维习惯,让其在大脑中生根发芽,从而准确、规范、恰当地传递信息。

三、 拓展表达方式,感受表达习惯

有的教师教学重点放在了字词讲解、语法结构及文意剖析等方面,而写作教学略显单薄;有的教师太注重自己的洒脱表演,忽视了让学生来练,学生连开口说话的机会都很少,怎能写得出令人满意的好文章?

在教学时,围绕教材文本中出现的典型语法结构,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来表达,以深化学生的理解。如:“Kate又进步了,老师很高兴。”对于这句话,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用以下不同的方式来表达:

Kate made progress again, and her teacher was very happy.

Kate made progress again, and it made her teacher very happy.

Kates teacher was very happy, because she made progress again.

Kate made progress again, which made her teacher very happy.

坚持这样做,就能启发心智、激活思维、拓展思路,使一筹莫展的学生耳目一新,学生的思路就会逐步拓宽,表达方式会渐趋丰富,语言表达也会更加生动活泼。

四、 以读促写,学会英语的得体使用

语言运用四大基本技能的关系是“听是为了更好地说,读是为了更好地写”,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说和写是语言的输出。阅读过程就是学习词汇和语法、了解英语思维、感受表达变化的过程。

在阅读训练中,我们反对“一目十行”式,也不提倡“逐字逐句”式。遇到生僻词就查词典,看似勤奋,实为“懒汉”做法,其实质是用手的动作代替脑的思考,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短视行为。我们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揣度”,否则,会使对句子的整体理解变得更加困难,甚至造成思维障碍,不利于对英语阅读内容的思考和理解。

如在“He picked me up on my way home.”“You speak English quite well, while I just picked it up.”两句中,按照上下文的具体情景,“pick up”在前句中应为“顺便载我一程”,在后句中应为“刚刚学上手”的意思;而若孤立地认为“pick up”是“把……拾起来”,就会对句子造成误解。

五、 欣赏范文,提升谋篇布局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并且能通过一些衔接方式,将句子和段落有机组合,实现语篇的完整和连贯,而这恰是很多学生欠缺的。通过对优秀范文的多次模仿,学生就会逐步熟悉范文的写作方式,并最终指导自己的实际写作。

优秀范文源自教材或学生集体创作。范文的形成与赏析主要步骤有:教师简明要求→学生充分讨论→草写与自我修改→学生互评与二次修改→形成范文→教师点评。

通过同学间讨论、合作、相互帮助形成的优秀习作,汇集了全体同学的智慧,是集体创作成果。伴随一系列范文的诞生,通过教师的细致点评,学生不仅能学会如何构思、反思、解决问题,而且最终会实现“由模仿到创作”的跨越。

六、 规范表达,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规范书写包括字母大小写、单词拼写、标点、单词移行等达到规范化。此外,书写整洁不涂抹,条理不混乱、清晰不模糊等也是训练的重点。对于书写字迹潦草、丢三落四等不严谨苗头,要严厉矫治,才能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功底。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载体,为教学提供了内容、话题、方法和训练指南。书面表达是语言使用的“最高境界”,写作能力的养成和优化也不是朝夕之功,教师应对学生的写作训练进行系统计划和有效指导。只要学生能尊重语言习惯,遵守语法规则,按由简到繁的顺序拾阶而上,最终一定能像熟练使用母语那样来驾驭英语。

参考文献

梁茜.思维训练与英语阅读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2(7).

(责任编辑周侯辰)

猜你喜欢

范文语言英语
春色几许(简谱)
读英语
我有我语言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书面表达题参考范文
酷酷英语林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有趣的语言
学滑板的启示
范文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