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小阳旦汤加减治疗泄泻

2014-10-21高希文张智珍赵泉霖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8期

高希文 张智珍 赵泉霖

关键词:小阳旦汤;食凉泄泻;中医方剂

中图分类号:R256.3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93-02

泄泻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也是中医重要的疾病,更是造成其他疾病的根源,因此研习治疗泄泻方法显得意义重大。明代医家李士材提出治泻九法,李克绍老先生在此基础上,根据前人治泻效方,结合临床体会,整理为渗利、升提、清凉、疏利、甘缓、酸收、固涩、健脾、温肾、平肝治泻十法。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变化,过食寒凉已成为引起泄泻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针对此病因,运用小阳旦汤加减治疗泄泻能取得满意疗效。

1小阳旦汤来源

小阳旦汤来源于《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其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与桂枝汤相同,其作用也无异。煎煮方法为: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随啜热粥一器,以助药力。稍稍令汗微出,不可令流漓,则病不除也。若不汗出,可随服之,取差止。

方中桂枝为君,助卫阳,通经络,芍药为臣,益阴和营,敛固外泄之营阴。桂芍等量合用,寓意有三:一为针对卫强营弱,体现营卫同治,标本兼顾;二为相辅相成,桂枝得芍药,使汗而有源,芍药得桂枝,则滋而能化;三为相制相成,散中有收,汗中寓补。此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的根源。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辛散表邪,又兼和胃止呕,大枣甘平,意在益气补中。姜枣相配,实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组合,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综观本方,药虽五味,结构严谨,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此汤具有镇静、调节免疫及双向调节作用。[1]

关于小阳旦汤的方意,山西名医李翰卿曾经这样描述:为治汗腺的调节机能,不能适应和抵抗风寒的刺激,反被这种刺激所伤,致汗液不能得到适当的排泄,体温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散,因此会失掉一般的感觉,桂枝汤的这种解肌作用,其实是一种带温补性的发汗剂。此汤的出汗是局部的,不是普遍的,而且出汗也不多,这一点需要在临床上加以注意。

2病案举例

患者李某,男,45岁,3 d前曾食大量水果,泄泻腹痛2 d余,因感腹部发凉而自服附子理中丸,效不佳遂求诊。现症见:泄泻,腹部冷痛,神疲,乏力,恶风,怕冷,时有恶心,纳差,眠一般,小便可。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缓。处方:桂枝6 g,白芍6 g,炙甘草3 g,生姜3片,大枣4枚,六神曲9 g,炒谷芽9 g,炒麦芽9 g。服药3剂,患者泄泻已止,腹部冷痛明显好转,继服2剂,痊愈。

《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过食寒凉的水果必然损伤人体阳气,使人体温煦体表,腐熟食物的功能下降,故而恶风、怕冷、泄泻、腹部冷痛,当然泄泻也是人体主动驱邪的自我保护机制。患者服用附子理中丸无效的原因并非机体寒湿内盛,脾肾阳虚。《伤寒杂病论·辨太阴病脉证并治》云:“太阴病,脉浮者,可发汗,宜桂枝汤。”桂枝汤即是小阳旦汤。本案患者脉浮缓,按六经辨证,当属太阴病,有其证则用其方,治予小阳旦汤。患者因食大量水果,食滞内停,故加六神曲、炒谷麦芽以消积化食。肠胃得温,食积得消,故疾病痊愈迅速。此汤实为扶正祛邪之剂,清代医家尤在泾称“助表气而逐邪气”。[2]

3讨论

因过食凉食而致泄泻,其脉浮者,小阳旦汤加减治疗效果满意。《经方实验录》说:“此汤实为夏日好冷饮者的表证之第一效方,又其惟治冬日北地之伤寒而已哉”。对于小阳旦汤的原理,姜佐景先生曾这样描述:一言以蔽之,胃肠虚寒,血运不畅而已,身热者,血运自起救济,以蒸肌肉,惜乎救济之力不足,终不能解除困苦,汗出恶风者,毒素阻于汗腺,排之不能尽,凉风袭于身旁,抗之无余力故耳。虽医理简朴,用之临床,确实如此。

佐景先生曾治一个案例,患者时时微恶寒,背部为甚,纳差,月事后期而少,脉缓,服用桂枝汤治愈。先生分析:吾国旧式妇女平日缺乏运动,每致饮食难化,冬日受限于设备,又未能勤行沐浴,而家庭组织庞杂,妯娌姑嫂每难和睦,因而抑郁,影响气血。始则纳谷不畅,渐至头晕、心悸、月事不调,冬日则不待风寒之侵,常瑟瑟恶寒。对于此证,患者服药后,陡觉周身温暖,经脉舒畅,如曝冬日之下,如就沐浴之后。从中可以明确推断,小阳旦汤不仅可解肌,更促使津液流通和运行,作用的部位主要在肠胃,可见其确能温运气血,行津和胃。

4体会

小阳旦汤不仅可以治疗太阳中风,更是一首调和阴阳的温补方剂,以此加减可以扩展诸多疾病,随病辨证,随症加减,加桂治逆气冲心,加龙骨、牡蛎治盗汗遗精,加附子治遂漏不止,加人参、芍药、生姜治发汗后身体疼痛,加白芍、饴糖治腹中痛。小阳旦汤加减能治疗许多疾病,因此积极挖掘其中的潜在价值,使其服务临床,对促进中医更好的传承和发展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窦红霞,丁一芳.桂枝汤的现代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05,(3):52-53.

[2]清·尤在泾.伤寒贯珠集[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9.

(收稿日期:201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