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皮肤瘙痒症与营卫不和
2014-10-21左小红王泽辉吕凡
左小红 王泽辉 吕凡
关键词:皮肤瘙痒症;营卫不和;风瘙痒
中图分类号:R27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8-0092-02
皮肤瘙痒症中医称“痒风”,亦名“风瘙痒”,其病名首见于《诸病源候论》。以“营卫”、“皮肤瘙痒症”、“风瘙痒”、“痒风”为关键词进行学校图书馆在线、百度网页、百度文库等查阅相关文献,可以看出近年来营卫不和在皮肤病发病中的重要性,已为较多皮肤科医务工作者所重视。
本病多见于中老年人,春冬季节发生或加重,以皮肤瘙痒为突出表现,常为阵发性,尤以睡前、饮酒或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后加重[1]。本病诊断要排除是否为糖尿病、肝胆疾患、代谢障碍、内脏肿瘤、寄生虫等原因所致。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皮肤瘙痒症与营卫不和的关系进行论述。
1营卫的生成、输布及运行
营卫理论起源于《内经》,至仲景《伤寒论》臻于成熟。《素问·痹论》曰:“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卫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慓疾滑利,不能入于脉也,故循皮肤之中,分肉之间,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营为水谷之精气所化,其性精专柔和,故能入于脉为营;卫为水谷之悍气所化,其性慓悍滑利,故充实于皮肤分肉为卫。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卫相随运行。
2营卫与皮肤的关系
“风为百病之长”,皮肤为人体卫外之表,易为风邪所乘。皮肤病皮损表现虽复杂多样,但在发生之初多为风寒束表、营卫不和的类似病机[2]。《注解伤寒论》言:“身冷者,卫气不温也,肤硬者,营血不濡也。”皮肤诸多病症正是由于卫外不固、腠理不密、外邪侵袭、搏结于肌肤而至。
3中医对皮肤瘙痒症的认识
瘙痒性皮肤病,虽有风、湿、燥、血虚、虫毒等诸多不同因素,但其卫外不固,风邪客表,走窜肌肤而生痒最为常见[3]。与众多皮肤病相比,皮肤瘙痒症的突出特点为,无原发皮损、典型症状为瘙痒,季节性强,老年患者居多,夜间加重等。
3.1瘙痒与营卫不和的关系《素问·调经论》曰:“风雨之伤人也,先客于皮肤,传入孙脉,孙脉满则传入于络脉,络脉满则输于经脉。”风邪从外而入,始与营卫相搏,伤及营卫。《诸病源候论》曰:“风瘙痒者,是体虚受风,风入腠理,与血气相搏,而俱往来于皮肤之间,邪气微不能冲击为痛,故瘙痒也。”血气化生赖于营气,固护肌腠赖于卫气,故本病的发生关键乃体虚受风营卫失和,在表则卫阳不畅,风邪燥邪入于皮肤,不得疏散,在里为脏腑功能失常,营血化生敷布不利,肌肤失养,内外搏结发为痒,亦可说明痒可由风邪扰乱卫气,致营卫不和而生。
3.2季节性与营卫不和的关系《灵枢·刺节真邪篇》说:“邪气之中人也,一其入深,一搏于脉中,则血闭不通,搏于皮
肤之间,其必外发,腠理开,毫毛摇,气往来行,则为痒”。其中“气往来行”中之“气”所指,乃是卫气也,只有卫气骤悍滑疾,见开而出,能往来行于皮肤之间,但是不仅是卫气一者,此文中涉及“邪气中人”,所以又该理解成邪气和卫气共同作用引起的痒。那此邪气所指为何呢?皮肤瘙痒症发生季节性强,风是春季的主气,且具有善行数变,善袭人表,发于全身,且能全兼五气等特性。只有风邪才能与卫气“相搏于皮肤间”,其它六淫邪气皆不具备此性,所以风邪入表后伤及卫气,产生营卫不和而痒,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3.3瘙痒好发于老年人的原因本病无明显皮损,但多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干燥、多屑等症状。《灵枢·邪客篇》曰:“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灵枢·本藏篇》:“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可见营气卫气共同作用才能“营四末,充皮肤”。老年人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枢机不利,气血不养肌肤,而致皮肤出现干燥、多屑等症。
3.4夜间尤重与营卫不和《灵枢·营卫生会篇》“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灵枢·邪客篇》“卫气者,昼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瘙痒症患者由于营卫不和,卫气与营气在该入于阴时不能入于阴,则发为瘙痒,所以皮肤瘙痒症的患者大都夜间瘙痒严重与营卫不和关系密切。
4小结
综上所述,老年人五脏已虚,营血衰少,营气不能同卫气共行,加之春季风邪盛行,扰乱卫气,而致营卫不和,乃生瘙痒。营气不足,不足以养护肌肤,故而出现干燥多屑。若嗜食辛辣刺激之品,则瘙痒更甚。营卫不和实为风邪所致皮肤病的病机关键,故从营卫不和理论着手治疗皮肤瘙痒症,往往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调和营卫法在皮肤疾病的治疗中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陆德铭.中医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47.
[2]周小平.营卫与皮肤及皮肤衰老的关系讨论[J].四川中医,2008,26(4):22-23.
[3]王卫.气血营卫与皮肤疾病[J].新疆中医药,1997,15(2):2-3.
(收稿日期:201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