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重要作用
2014-10-20李胜团
李胜团
摘 要: 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作用很重要,它能够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感情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学生理解;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语文课堂知识和信息量得到更广范围的拓展;发挥示范作用,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完成课外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人们接收到的信息是视觉、听觉与其他感官共同接受的结果。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单单靠老师一张嘴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强化教学效果,必须科学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它不仅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供选择的学习资源,还将实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和教育手段等全方位的变革,从而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发展。我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对语文教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1.创设教学情境,营造感情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增强语文课堂的趣味性,加深学生理解。
好的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成功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奠定基础。一般而言,初中学生的个人自制力尚不够,要想完全靠他们自己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显然是不太可能的。相对而言,现代教育技术在创设浓郁的教学情境方面比传统教学手段方便得多,也有效得多。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调控自如、灵活的优势,可以将语言文字描绘的内容变成有声有色的画面,创设特殊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强课堂凝聚力。
2.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语文课堂知识和信息量得到更大范围的拓展。
语文学科的博大包容性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开放性,给课堂教学的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其快捷的信息摄取能力为形成大语文教学提供了物质可能。而这一点是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如在教学课文《秃鹰之死》时,传统教学手段也许只能利用一些语言向学生介绍有关环境污染造成的灾难,由于这些事情大多没有发生在学生身边,因此无法给学生带来切实感触。有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由于图片收集极其方便,可以将大量的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的事件展现在学生面前,同时逼真的音像效果必定会给学生带来深刻的印象。这样,既可以在短短一堂课时间里让学生受到一次真正能一辈子记住的环境教育,又能使课堂教学向外延伸,让学生获得更多信息。同样,在讲《看云识天气》一文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几种不同云的形状,我通过网络下载了很多不同云的图片在课堂上一一播放给学生观看,教学效果很好,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几个学生甚至在之后好长一段时间里都会时不时地对天空中的一些云朵进行辨别。如《时间的脚步》、《陈涉世家》、《气候的威力》等的教学,都可以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实现向课外延伸、拓展语文课堂教学时空的目标。
3.发挥示范作用,加强朗读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训练”,通过朗读激发情感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是以读为基础的,读几乎贯穿每个课时的教学,有时甚至是最主要的教学环节,但并不是所有教师都能满足示范性朗读的需要。要使学生真正学会朗读,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更是举足轻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可以借助配乐朗读录音进行声情并茂的范读,还可以用音响等设备渲染气氛,减少由于个人朗读不规范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由于朗读录音大多是经过筛选的,有时还运用了一些艺术手段进行加工,极容易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跟读的欲望。此时,教师在学生受到感染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训练,效果当然不可同日而语。如教学《雨说》、《夏之绝句》、《变色龙》、《出师表》、《与朱元思书》、《观沧海》等课文时,若能以动听悦耳的音响效果播放朗读录音,再配以一些简洁优美的图像,则必定能使课文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行记忆性朗读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诵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4.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完成课外阅读任务。
外阅读总量达到260万字以上,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阅读材料有中外著名童话、中外寓言、中外神话、中外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及诗歌散文作品、中外长篇文学名著、科普读物等。如果学生在三年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完成了上述课标规定的阅读任务,就会真正实现新课标倡导的“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课程理念。但是,目前实际情况是大部分学校图书馆、室收藏的图书数量少,并且学校图书馆向学生开放的时间有限,很难满足学生的课外阅读需要。这样,课标规定的阅读任务完成起来就有困难。我针对这个现实,利用网络解决了这一问题:每周安排一节语文课利用学校多媒体教室,在网上搜索部分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在网上阅读,同时布置学生课外上网阅读课外阅读材料。通过这种途径,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课标规定的课外阅读任务,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得到了提高。
5.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
当前人类正步入一个全新的信息发展时期,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指出的:“新技术使人类进入了信息传播全球化时代,它们消除了距离障碍,还十分有效地参与塑造明日的社会。”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学生学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以后生活、学习和工作有着巨大帮助。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如教学名家名篇时,传统教学模式下作家情况由教师空洞介绍,我事先布置学生上网查找搜集有关作家的情况后在课堂上交流;教学“高新技术”单元时,要求学生先上网查找搜集有关“克隆”、“转基因”、“纳米”等知识和文章,然后与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比较,丰富学生知识,增强学生的科学意识;教学《狼》专题时,布置学生从网上搜集资料,写一篇有关狼的小论文或简单的调查报告;教学《“神舟”五号巡天记》一课时,让学生上网查找有关“神五”和“神六”的知识和报道,然后在班上召开“神五”、“神六”报告会。经常引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获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和资料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信息时代奠定基础。
6.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
多媒体网络系统的人机交互功能是很强的,能让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很方便地进行信息交流。例如,建立“博客”,在“博客”中向学生规定学习任务或提出有待解决的问题,随时对学生进行引导;或粘贴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美文,让学生共同欣赏;也可及时发一些重要的教育信息、教育心得和教学灵感,与其他老师共享。同时,教师还可引导学生通过网络直接进行交互,学生之间通过网络空间交流信息,发表个人不同观点,分析评价他人看法,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最终取得一致意见。而且教师课后走进学生的“贴吧”,能够达到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效果。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发生了微妙变化,在学生眼里,教师不再以指导者身份出现,而是学习参与者和生活知心人。学生对教师的恐惧心理消失了,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交流过程中充分表现出学习者的创造性,其个性得以完全地施展。
由此可见,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恰当运用,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化抽象文字为可观图像,创设出最佳教学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以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心灵感知和情感共鸣,从而达到对作品的深层理解与感悟,而且在朗读、讲演等方面起到最佳示范效果。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科学恰当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教学大纲.
[2]中学语文教研.
[3]语文课程标准.
[4]语文课程标准.
[5]教育时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