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维、传媒变革及其他
2014-10-20雷辉
雷辉
纸媒的冬天已经从欧美蔓延到了中国。有迹象表明,互联网对传统媒体的冲击业已从量变进入质变阶段,如果说过去互联网是在一点点蚕食传统媒体的传播力、影响力,一步步削弱传统媒体的服务能力、运营能力,那么现在互联网正在从根本上瓦解传统媒体的生命力、生存力。
尤其是今年以来传统媒体人早逝的消息密集发生,为本就充斥着焦虑氛围的传统媒体圈更添悲情底色。7月初,年仅48岁的郑州报业副总编辑陶玉亮英年早逝。微信朋友圈里流传着郑州报业党委书记石大东在杭州考察途中撰写的一篇纪念文章,他写道:“到阿里巴巴的考察对我触动特别大。传统媒体特别是报业与当下互联网的各种云技术相比太过落后,云技术的应用会让媒体和媒体从业者生态更加恶化。”石大东留下一个沉重的问号:“传统媒体人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如何自我救赎?”
其实,类似的焦虑感在每一次传播技术革命发生时都会产生。
1846年,电报问世不久,就有人判断“电报会宣告报纸的死刑”。当时一位美国记者说,报纸一直以来是商业、政治和其他情报快捷而不可或缺的传递者,但在这些领域,报纸将彻底变得毫无用处,人们通过长有闪电之翼的电报事事都已有了预期,报纸只能处理地方性谈资或是纯粹抽象的思辨。这与今天“报纸将往社区报或深度评论方向发展”的论调几乎如出一辙。后来的历史证明,报纸不但没被电报淘汰,积极运用电报技术改进采编流程,大大提升了新闻时效,得以持续发展。
进入电视时代,广播从业者也陷入恐慌:只有声音的广播如何敌得过声图并茂的电视?事实却是,今天走向分众市场的广播电台日子过得还挺滋润。一些积极拥抱电视技术的电台的影响力有增无减,靠广播起家的英国BBC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对于一个弄潮儿来说,最幸运的莫过于赶上一波大潮。今天,互联网的浪潮来势汹涌,传统媒体人只有把自己定位为信息从业者,才是一种大幸。随着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信息需求的急剧扩大,意味着未来从事新闻生产和信息服务工作的人将比现在多百倍千倍。
《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11月6日,原新闻出版总署已向全国包括通讯社、报社、新闻性期刊出版单位、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发放记者证20多万人,而中国现有网络编辑从业人员300多万,已远远超过传统媒体从业人员规模。可以预测:伴随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媒体人作为信息从业者,不但不用担心失业,身价反而会不降反升。
问题在于,传统媒体人如何运用新思维和新技术改造自己,完成从传统媒体人向现代信息从业者的过渡与转换?起码的一条,是要有互联网思维。
上世纪90年代,很多报业集团和通讯社就开始办网站,中华网、浙江在线、东方网、南方网等都是互联网行业的先行者,那时新浪、网易、腾讯、百度、阿里巴巴等刚刚起步。然而,传统媒体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传统媒体在占据先发优势、资源优势的前提下,为何会输给一些“后起之秀”?最根本的差距是思维理念的差距、服务意识的差距。传统媒体所办的网站大多只是把报纸上的内容搬上网站,仅仅改变了传播介质,内容背后的服务意识仍然淡薄,传统媒体向互联网转型失败,就是因为没有真正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在纸媒时代,读者是“受众”,一个“受”字折射了纸媒的强势与单向。互联网时代,读者则是“参众”。目前,传统媒体在探索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传统媒体人工作了几十年后所形成的惯性思维。(支点杂志2014年10月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