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张江:当科技园遇上城镇化
2014-10-20
核心提示:“要嫁就嫁张江男”,“张江男”特指张江园区内对创新及创业抱有激情的9万名青年才俊。因为他们的进入,张江园镇联动发展的经济生态正在逐渐完善。
《支点》记者 蒋李 实习生 李艳
8月19日,丁磊表情恬淡地走入张江镇政府办公室。他下意识地整理了一下本就得体的衬衣,不急不忙地坐下来,开始听取“区镇联动”的工作报告。
去年此时,丁磊还是张江管委会常务副主任、上海张江(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张江集团”)党委书记。如今,作为浦东新区副区长兼张江管委会主任,丁磊开始从更宏观的层面统筹大局。
工业园区已成为推动特大城市周边镇域经济发展的热门模式。丁磊所担任的全新职务,决定了他要进一步思考如何让园区“产城人”和谐发展,促进当地的城镇化进程。
让有企业背景的人当领导
(有企业经历的领导,规划决策时更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将科技园区的产业与城镇化发展落到实处。)
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的张江镇,镇域面积42.96平方公里,其中40平方公里处于张江高科技园区(简称“张江园区”)的整体规划范围中。
张江园区因张江镇而得名,张江镇却因张江园区而出名。在国内高新技术开发区中,“北有中关村,南有张江园”这句话大家耳熟能详。
不过,将时间回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中关村崭露头角之时,这里还是一片盛产咸菜、菱角和酱菜的农田。
“当时,张江园区主要给来访者‘放电影、看模型、讲故事,然后指着沙盘,畅想一下美好的未来。”从上世纪90年代起就参与园区管理的张江高科(600895.SH)副总经理顾学励回忆。
令顾学励印象深刻的转折点,是1999年上海市政府启动“聚焦张江”战略。“当时,复旦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都来了,软件产业基地上海浦东软件园开园,中芯国际和宏力半导体等芯片巨头接踵而至。”
“聚焦”至今,张江园区企业数量、营业收入迅速增长。尤其在2011年国务院批复建设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园区间技工贸总收入从2011年的6800亿元增加到去年的2.7万亿元,逼近去年中关村的3万亿元,而园区软件、微电子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知名度早已超过中关村。
这一切,与丁磊的努力分不开——这位曾有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裁、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任职经历的管委会主任,对如何满足园区企业需求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三年前,丁磊申请辞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副总裁兼上海通用总经理一职,担任张江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张江集团总经理,肩负张江园区的开发重任。赴任一个月左右,他便赴美考察硅谷发展情况。
“硅谷是美国最早的私募基金诞生地之一,那里言论自由,没有论资排辈,思想开放,是我心目中的一个创新样本。”丁磊在硅谷“学习进修”后,回国便开始从张江集团的人才结构入手,强化园区的创新机制。
作为国有上市公司,张江集团下属的张江高科的董事过去基本上都是政府官员,在丁磊的运作下,巨人网络董事会主席史玉柱和云锋基金创始人虞锋进入了董事会。
“有事业心的人在一起,才能干伟大的事情。”丁磊说,他对史、虞背后的云锋基金寄予厚望,并将二人加盟作为张江园区实现跨越的标志性事件。“这标志着我们从过去的开发者转向管理者、服务者。”
刘永好、王石、马云等大佬都在云锋基金之中。按照丁磊的思路,若发展网络企业,可以去问史玉柱;农副企业方面,则可以咨询刘永好;文化创意产业方面,可以问虞锋;房地产方面,可以问王石。
“有企业经历的领导,规划决策时更能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将科技园区的产业与城镇化发展落到实处。”上海浦东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张升平说。
用“列车工程”实现园镇联动
(“列车工程”指借助园区“火车头”,挂上周边乡镇的多节车厢迅速发展,是张江园区带动乡镇发展的主要思路。)
从城镇化进程看,张江已由上世纪九十年代的农村、农田、农民为主的乡镇发展成为如今以高科技产业、高素质人才、高品质社区为特征的现代园区。
在这一转变中,张江镇与张江园区各自确立了自己的“角色”:张江镇从社会管理、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为城镇化提供制度保障,张江园区则从产业支撑、就业供给、创新功能等方面为城镇化提供动力。
“列车工程”指借助园区“火车头”,挂上周边乡镇的多节车厢迅速发展,是张江园区带动乡镇发展的主要思路:具体而言,是由张江集团与乡镇联合开发、规划和招商,使开发公司、乡镇共同发展。
此外,张江园区在开发地块上留出一定比例的土地反哺乡镇,鼓励镇集体资产入股园区产业项目;协助引进房地产开发商及第三产业项目入驻集镇;对外联合招商,对内税收分享等等。
张江园区在发展道路上选择了高科技,但由于高科技产业起点高、技术新、要求多,园区也曾出现过病急乱投医的现象,一些见效快、易发展但层次低的“伪高科技”产业曾被“引进”。
例如,建园初期的1994年,张江园区在招商引资形势不佳的情况下引进了松下微波炉企业。彼时上海市领导提出异议,明确指出微波炉不属于高新技术产品。
此后,张江园区尽力防止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可能出现的布局散乱、生态环境破坏、发展不可持续、改造成本高等城镇化弊端。
随着园区的发展,周边百姓不仅就业有了着落,而且其生产生活方式都得到了改善。
如今,张江园区的商业配套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良好,精神文化日益提升。对于“张江人”来说,这里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办公场所,更像一个生活大社区。
要嫁就嫁“张江男”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科技园区的核心则是人才。)
“要嫁就嫁张江男,要娶就娶陆家嘴女”,在上海市普通市民眼中,“张江男”比张江园区更有知名度。endprint
实际上“张江男”无关性别,特指张江园区内9万名青年才俊。他们是园区得以发展的基石,并且多数拥有名牌重点大学理工科硕士及以上学历,有才华,不浮躁,对创新及创业抱有激情。
位于张江软件园三期的上海河马动画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河马动画”),创始人徐克专注于动漫电影创业10年,他就是一个典型的“张江男”。
谈到选择落户张江的原因,徐克的回答很简单:“从实惠面讲,张江园区并不是最好的,但这里能找到行业内所有的顶级人才。”
在张江园区考察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文化与城市发展研究所所长助理李昂也惊奇地发现,不仅长三角地区,包括许多北京的毕业生都来到这里就业、创业,“他们觉得这里的氛围不亚于中关村。”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而科技园区的核心则是人才。那么,张江园区究竟是怎样吸引并留住这些高端人才的呢?
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科技园区一般位于“城乡结合部”,生活配套服务不够齐全。但丁磊深知科技产品孵化是个长期过程,如果园区企业员工生活得不舒适,每天要在城区、园区间奔走,必然影响企业运转,甚至导致人才流失。
为解决这一问题,张江园区首先从住房、教育入手:不但建造限价和定向配售的商品房,为优秀人才解决“蜗居”烦恼,还采取名校托管的方式引进一批优质教育资源,让张江园区员工子女享有与市中心一样甚至更高的学习条件。
此外,围绕地铁2号线金科路站,42万平方米的长泰广场等城市综合体项目正在有序推进,4万平方米诺贝尔湖公园改造、5万平方米曙光绿地、张江体育休闲中心改建项目即将完工,目前张江园区功能配套已逐渐完善。
“软性制度”打造则是另一亮点——之前的措施大多为硬件建设,张江园区在人才评定机制上摒弃了以往“唯学历论、唯职称论”的评价方式,将投票权给予“企业家评审团”。
“张江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以市场化标尺来评价人才;张江也不唯企业规模大小、贡献大小、性质差异,让市场来检验创新。”丁磊表示。
如今,“张江男”的队伍已越来越高端:包括160多名两院院士、202名国家“千人计划”人才、2万多名“海归”人才在内的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打造“E”与“医”产业
(应用创新能决定企业短期内的命运,但原始创新则决定了企业能否长寿并成为伟大的公司。)
尽管中国经济增长步伐慢了下来,张江园区的创新脚步却并未因此放缓。
8月15日,创办于张江园区的上海联影医疗科技公司在中国国际医用仪器设备展上一次性展出了包括核磁共振、CT在内的11款高端产品。总裁张强表示,这是国产医疗设备第一次以最先进的技术与产品与国际巨头正面交锋。
即便是河马动画这类文化公司,其技术实力也令人赞许。“英特尔i7芯片做压力测试就选择在河马动画进行,因为只有我们的3D动画能将芯片计算能力推至极限,从而对芯片性能提出更高级别的要求。”徐克说。
这仅仅是张江创新的一个缩影。新一轮发展中,张江园区提出要更加致力于建设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尤其用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原始创新”,这两家公司则是这一战略的受益者。
所谓原始创新,在畅销科幻小说《三体》中有这样的说明:应用技术全面发展取决于原始创新,譬如对物质深层结构的探索。“一个古代王国能为士兵造出好的刀剑弓弩,但若不知道物质由原子组成的,就永远造不出核武器。”
“应用创新能决定企业短期内的命运,但原始创新则决定了企业能否长寿并成为伟大的公司。”李昂说,张江支持企业将科技创新的价值含量提高,形成了原始创新与应用创新齐头并进的良好格局。
生物医药产业是张江园区的重点产业,但新药研发往往成本大、失败率高。在丁磊的主持下,园区陆续搭建公共研发平台,提供公共实验室、第三方检验检测、流程管理等服务,帮助企业降低原始创新成本。
目前,张江园区已有近40个生物医药公共服务平台,集聚了国内外4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成为国内研发机构最集中、创新实力最强、新药创制成果最突出的生物医药基地之一。
当然,创新内涵远不止原始创新这么简单。如今各行各业的产业边界越来越模糊,而在产业间融合发展方面,张江园区也开始了新的探索。
沪江网作为在线教育的领跑者,一直被众多备考托福、雅思的学子们熟知,日前网站联合创始人于杰在张江园区发起成立互联网教育产业发展联盟,期望通过联盟将平台方、内容方和技术公司集结成群,实现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壮大。
“未来张江园区将着力打造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E产业和涵盖医药、医疗和医械的‘医产业。既传承张江在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领域的传统优势,又在交叉融合中创造更大的可能。”张江集团总经理陈干锦表示。(支点杂志2014年10月刊)endprint